南充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曉江 實習生 王偲潼
11月29日,「最美家鄉話」——尋找家鄉的 「方言推廣大使」四川省公共圖書館網絡+全民誦讀活動集中展演在成都市金牛區鳳求凰劇場拉開大幕。
南充市圖書館選送的《西充八百壯士出川抗日》《為人民服務》兩個作品,以其獨特的方言和感人的故事獲得現場觀眾好評,其表演者劉智勇、陳良平兩人被四川省圖書館授予「方言推廣大使」榮譽稱號。
用西充方言講述川人熱血抗日
在11月29日的展演中,全省21個市(州)圖書館分別帶來了24個節目,各地表演者用地道的家鄉方言,以多種形式表達了對自己家鄉深切的熱愛,也展示出了新中國改革發展成就和人民生活的美好變化。
市圖書館副館長劉軍介紹,今年9月,南充市舉行了「最美家鄉話」——尋找家鄉的方言推廣大使決賽,在決賽中選手們用各自的家鄉方言,通過歌曲、評書、講故事等多種形式向現場觀眾獻上了一臺文化大餐,其中,西充方言和儀隴客家方言頗具特色。
「『壯士出川氣昂昂,馬革裹屍誓不還』……」來自西充縣的表演者劉智勇用西充方言講述了《西充八百壯士出川抗日》的故事。在5分鐘的講述中,劉智勇用方言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抗日戰爭時期,西充縣八百壯士隨川軍出川抗日,最終僅一人生還的英勇而又悲壯的故事。
「在選取題材時經過反覆思考,西充人說西充話,講述西充人自己的故事。」劉智勇說,八百壯士出川是一段充滿血淚的歷史,展現了川人的大無畏精神。
劉智勇是一名文藝愛好者,也是西充縣天街川劇團團長,常年組織開展一些文藝節目演出,表演一些方言小品。劉智勇介紹,西充話的韻母與以成渝片為代表的其它西南官話相比有很大差異,而且還擁有很多地方獨立詞彙,這些都是西充的特色。「作為『方言推廣大使』,我今後將繼續創作一些方言小品,繼續當好西充話的傳播者。」劉智勇說。
用客家方言演講《為人民服務》
方言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文化走向,是民眾歸屬感和認同感的體現。客家方言,屬七大方言之一,是客家人之間的獨特語言。在全省展演中,陳良平的客家話演講《為人民服務》獨具特色。
儀隴是四川的客家人大縣,儀隴客家人現在仍然「說客家話,習客家風」,保持著獨具客家文化特色的崇文重學的禮儀風俗。
「儀隴是朱德和張思德的故鄉,兩德精神是儀隴獨特的文化名片。」作為儀隴縣客家人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和朱德故居管理局辦公室主任的陳良平,在選擇演講題材時,他首先想到了《為人民服務》。「為了在全省的舞臺上用客家話演講好《為人民服務》,我準備了1個多月時間。」陳良平說。
「南充選送的兩個節目,充分展現了地方語言特色及民俗文化,對於提升全民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劉軍說。
【來源:南充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