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共生」理念值得引入

2021-02-23 安徽鄉村振興

「草生栽培」已經耳熟能詳,那你聽過「草木共生」嗎?

12年沒除草的果園會是什麼樣子?

大概很多農民會驚呼:怎麼可能!

這麼多年不用除草劑也不割草,草會不會長得比果樹還高,人根本走不進去,而且裡面躲很多蛇,變成「厄夜叢林」?

臺灣東勢果農劉興健會拍胸脯大聲告訴你,絕對不會!

來到他實踐「草木共生」的果園,草相多元、高度僅及膝,綠意盎然不雜亂;細看土壤,很久沒下肥料,卻黝黑肥沃又鬆軟,果樹也欣欣向榮。

草木共生可說是草生栽培的進階版,劉興健說,只要比草高的木本果樹通通適用此法,願與農友們分享多年來累積的操作心得,以下為劉興健第一人稱口述,記者採訪整理。

劉興健的草木共生理念,與雜草化敵為友,省工省錢又兼顧生態↑

草沒有長腳,吃了營養不會跑

留草的好處非常非常多,可以保溼、吸熱控溫,製造有機質,又可以水土保持。下大雨時,泥土不會流失。

如果沒有草,不管下了什麼肥料到土裡,大概百分之七、八十都會流失掉,尤其是山坡地。

有些人會說,你下的肥不就都被草吃光光?

我說,草有長腳嗎?它吃多少,就會反饋多少。

現在農政單位推廣的草生栽培,是種綠肥撒種,種田菁、油菜、笤子等等,長起來以後就割掉,變成肥料。

但是草生栽培有個缺點,你要花很多時間去割草,割草也是成本,一甲(臺灣農民計算的面積單位,1甲地約14.5畝)地最保守估計一年要割三次草,正常大概一年五到六次,一甲地大概就要割五天到一個星期。如果請人割草,一天要兩千五。

我的「草木共生」,不用種,都是自然生長的草。不需要割草,只用「碾壓」的方式。要進園工作前,就開搬運車繞一圈,把草都壓平,就好了。

這會有一段陣痛期,就是剛開始要忍耐讓草長得長一點,大概要到腰部,壓下去才會倒。你壓個幾年以後,草就長不高了,就像人一樣,老了就長不高。 

用來碾壓雜草的搬運車↑

寶貴的「粗有機」,雜草最在行

草長得越長、質地越軟,就可以壓得更貼近地面。壓平以後,伏倒的草就慢慢腐爛掉,成為最好的「粗有機」來源。

其實我們現在的土地,問題不是肥料不足,而是「粗有機」不夠,就是粗纖維的有機質。翻開土表,看到下面有很多小生物在跑了嗎?

還有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它們就會去分解粗有機,吃下去再排出來就是肥沃的腐殖土。

植物新生的根尖,也就是剛長出來的白根,最喜歡去鑽腐殖土,根表面的絨毛會去吸收其中的營養和微量元素。如果園子裡有很多腐殖土,果樹一定很強壯。

 草木共生的實驗長期下來,土壤的腐殖質越來越多,非常黑又非常松,而且聞起來的味道是香的,你聞過土的香氣嗎?

草梗成長老化,內含粗纖維質,正是果樹需要的「粗有機」 ↑

十多年不除草,草梗密布土表,腐爛成為豐厚的有機質↑

人看面相,農園看「草相」

 一般做草生栽培,必須割草,如果是做短期蔬菜類,一般會建議在盛花期之前就要除掉,才不會留下很多草籽。

可是那時候它還太嫩,裡面纖維質很少,90%都是水份,曬乾以後可能只剩幾條絲。若以果樹類來說,就可以把草留到老化,等開花、結籽以後再砍,這樣它的粗有機質才會足夠。

草相的選擇也是重要的。有些草不易壓倒,或是會干擾工作,就不適合留。所以剛開始要做草木共生,要辛苦個兩、三年,把某些種類的草移除掉。

在我的果園裡面,像牛筋草、颱風草、大花鹹豐草和藤蔓類是看不到的,我經常要巡視,一發現就連根拔除。

草木共生並非放任雜草蔓生,像小花蔓澤蘭這類會影響果樹成長者,必須謹慎移除↑

觀察草相的變化,可以看到大自然生態的演替,一年河東一年河西,每年的草相都不一樣。這年的溫度、溼度適合哪一種草,它就會特別旺盛。

前年我這裡是火炭母草很多,之後就來了一種蟲把它吃得光禿禿,現在就變成紫花藿香薊佔優勢。

通常農民會怕這麼多草引來害蟲,但只要草相夠多元,各種草都有,就什麼蟲都來,會互相制衡。

也不用太擔心蟲會來吃樹上的東西,蟲有草可以吃,它也懶得上樹。

從草相也可以很容易觀察出某個農園是用割草的,還是灑除草劑。如果是割草,經常整園都會是大花鹹豐草,因為它最強勢。如果是用除草劑,會整片都是牛筋草,因為牛筋草最不怕除草劑。

豐富多元的草相,自然形成生態平衡,不必擔心病蟲害,更有保溫保溼與水土保持效果↑

草太多會藏蛇臥虎?只有蚯蚓活跳跳

從前我原本也是慣行農法,九二一地震之後才開始轉型到有機耕作。那時我的小孩子一進房子裡就哭,全家整整一個月睡在車上。我深深感覺到大地的反撲,會越來越嚴重。

一般農民考慮的,通常是要在這塊土地拿多少東西,而不是給予土地多少。

像我爸爸賺很多錢,可是留給我這塊地的時候狀況很糟,土地硬硬、黃黃的,幾乎沒有蚯蚓。

偶爾有蚯蚓也是行動遲緩、兩邊頭是漲大的,看起來鈍鈍的樣子。正常的蚯蚓兩端應該是尖的,現在我園子裡的蚯蚓很多,都很有活力、亂竄亂跳。

剛開始做草木共生那幾年最辛苦。移草的辛苦還是其次,主要是家人的反彈,和鄰居旁人的眼光。

草留這麼長,我的丈人來看了以後說,「你這裡面,都可以藏老虎了!」「你是怎樣,要放著荒?」我老婆也看不過去,一個人跑去把一甲地的草割光光。

要堅持下去,不容易。

還有很多人會擔心裏面會不會躲蛇?

其實蛇喜歡溫暖的地方,不喜歡陰暗,所以草越長,越不容易看到蛇。就算這裡面有蛇,也無法反咬人,因為它會被底下密密麻麻的草梗卡住,翻不了身。

我很少遇到蛇,偶爾遇到了,因為它被草卡住,很容易就可以抓住它。

化敵為友,草與木共生共榮

草是農民最恨的東西,但是你噴除草劑,會對土地造成莫大的傷害。不只是草死掉,裡頭所有的生物都死掉,這塊地也就等於死掉了。

連草都活不了,還能種出什麼好的東西?

不可能的。

土地如果失去了製造植物所需養分的能力,就要額外補充很多東西下去,成本反而增加。

要除掉雜草,不如讓雜草生長更有意義,有效地利用雜草,這是農民應走的道路。(👄🎤👍說得好!)所謂不除草論,換句話說就是雜草有用論。

一切植物都有發生的原因和發展的過程,每一種植物都有它的作用,一切的植物都朝著促進地表土壤肥沃的方向發展。若土壤中沒有微生物,地上不長雜草,地球表面也就不可能形成肥沃的土壤。

因此,雜草並不是毫無意義的存在。草根深扎到土壤中,使土壤變得疏鬆,根系死亡後又增加了土壤腐殖質,促進了微生物的繁殖,肥沃了土壤,繁殖了蚯蚓和鼴鼠,雜草成為土壤生存不可缺少的有機體。

總結:把農民最恨的東西,轉變成對我們最有利的東西。(👍👍)

來源:鄉儂

相關焦點

  • 帶你重新認識草木共生果園的意義!
    「草木共生」,不用種,都是自然生長的草。不需要割草,只用「碾壓」的方式。要進園工作前,就開搬運車繞一圈,把草都壓平,就好了。這會有一段陣痛期,就是剛開始要忍耐讓草長得長一點,大概要到腰部,壓下去才會倒。你壓個幾年以後,草就長不高了,就像人一樣,老了就長不高。
  • 程銘 劉雪蓮:共生安全:國際安全公共產品供給的新理念
    共生理論認為,「國際社會的國家及其他行為體之間在共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矛盾存在,而這種矛盾性也只能在國際社會共生過程中不斷得到改變」。本文嘗試跳出傳統理論思維的束縛,借用共生理論中共生安全的理念重塑安全公共產品的供給邏輯。
  • 華為放棄全員末位淘汰制度的背後,是共生管理理念的回歸
    而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幾點:一、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需要公司更加注重人力資本的穩定性和歸屬感,需求長期價值共生;任正非在發文中稱:「我們可能會遇到想像不到的困難,但這也是一個最大的機會時期。我們處在動蕩之中,首先要保持堅定不移的沉靜。」
  • 鐵建城發召開未來城市共生大會,發布「未來視界」理念
    12月18日,「2020鐵建城發未來城市共生大會暨未來視界戰略發布會」召開。大會以探討城市化進程的時代傳承之路、新型城市化的創新之路、城市更新的共建之路以及未來社區的標杆實踐之路等,為中國未來城市共生發展探路前行。
  • 領益股份董事長曾芳勤:價值共生理念促進供應鏈形成互補
    「東莞有非常多的中小企業,我在這裡呼籲龍頭企業,讓中小企業和我們真正地做到價值共生、共創未來。」9月8日,東莞舉行全球先進位造招商大會上,廣東領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領益股份」)董事長曾芳勤也分享了她在東莞的投資心得。曾芳勤認為,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要注重對長期主義和價值共理念的理解。
  • BiKiTalk:如何利用BULL共生網絡創造自由共生的財富新世界
    我們希望Bull不僅承載一種流通貨幣或區塊鏈產業,更能以去中心化為核心理念,更具建設性地引領發展。主持人:目前市場也有一些相似領域的項目在進行,那麼BULL的優勢主要在哪些方面呢?JAMES YUN:現在區塊鏈行業很複雜,有大量各種各樣的項目。大家都講各種技術和各種美好的遠景,大家都很善良的相信了,也希望投資之後自己就可以賺錢。
  •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正確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其中的重要一環,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如何正確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關係到我國能否順利實現「十四五」時期及2035年遠景目標。  (一)人與自然的關係  人與自然關係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係。
  • 沙河實驗中學全面引入衡水信都教育
    在沙河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市商務局的協調組織下,沙河市實驗中學全面引入衡水信都學校的教育理念、管理團隊、師資團隊,打造沙河教育新高度,開啟沙河教育新紀元。2020年招收首屆初一新生。有效服務、高效課堂、實效德育、至效溝通,「四效管理」鋪就成人、升學的金色大道。2020年首屆初一年級學生將直升高中!
  • 邱萬橋:國際合作的意義在於對先進理念和技術的引入
    原標題:邱萬橋:國際合作的意義在於對先進理念和技術的引入2016年中歐企業家峰會本月12日即將於英國召開,火山鳴泉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邱萬橋先生接受原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先生的邀請,將隨同其前往出席。據悉,本屆中歐企業家峰會主題為「一帶一路戰略指引下的中歐創新合作與共同增長」。
  • 「共生分會」祝賀華派飯局無錫共生分會成立大會圓滿成功!
    2020年11 月25日,感恩節前夕,華派飯局無錫共生分會於富力喜來登酒店圓滿舉辦成立大會慶典,華派飯局發起人楊響華先生、華派飯局華東地區負責人喻建初先生以及一百餘位不同行業企業家一同出席了本次盛典。現場座無虛席,盛況空前,一場資源與人脈的大型交流會正有序進行。
  • 【解讀】堅持和諧共生 共建美好家園
    【解讀】堅持和諧共生 共建美好家園 2020-10-08 1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智一體趨勢下,百度智能雲打通技術與商業的共生閉環
    並借用資本槓桿助力企業發展,最終實現商業生態與技術生態融和,構建共生、共贏的生態模式。」從中臺到交付,從重點行業到垂直應用,無處不在的雲智生態從朱亞立的解讀中可以看出,雲智共生生態並不僅僅是一個行業整體概念,在顆粒度更小的生態環節或節點中,雲智共生生態也要形成閉環循環。
  • 科技賦能·集程共生——光影供應鏈重新定義大宗整車運輸市場
    降成本增效率,用整合資源實現合作共生 光影供應鏈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專注於B2B的全渠道供應鏈管理平臺,從2019年初開始,光影供應鏈努力尋找發展的第二曲線、升級戰略發展目標,從過去的零擔業務,升級到全國大宗整車運輸業務:「集程「運力平臺,深耕垂直產業鏈。
  • 觀點|深刻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內涵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構建生態安全型社會的根本遵循。從發展理念來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是要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之間的重要關係。不能保護「綠水青山」,不能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就會影響生態安全和國家安全。
  • 以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確立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書香有線丨草木無心,人間有情——讀汪曾祺《人間草木》有感
    《人間草木》是汪曾祺先生記錄舊人舊事、旅行見聞、各地風土人情和花鳥蟲魚的散文集,字裡行間充分流露出他對凡人小事和鄉土名俗的深深眷戀和對舊日生活情景的緬懷。作品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堪稱當代小品文的經典。汪先生的文風不鬧騰,不著急,書中的人、草木、鳥獸魚蟲,自然純淨,通透快樂。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新發展理念、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對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築美麗中國注入強大動力
  • 詩詞 | 草木皆情,句句生香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代〕張九齡 《感遇十二首·其一》唐代文人張九齡曾在詩中說「草木有本心」,世間的一草一木都有自己的本心。不管草木是不是有自己的意志,從古至今,文人墨客似乎對草木情有獨鍾,賦予了他們無數豐富的情感。 草木皆情,句句生香。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品味詩詞中的草木情。
  • 上海富力環球中心,虹橋商務區又一個共生城市綜合體
    亞洲建築設計先鋒SCDA出品,上海富力環球中心在景觀構建上秉承「共生城市」的理念,將城市的生活方式融入周圍的蔥鬱的自然環境中。一直以來,富力集團都在潛心研究城市發展的軌跡,專注於與城市共生的理念,並在自身的戰略軌道上堅定前行。不僅為每個人創造更舒適了的人居空間,還為更多的產業提供了優越的配套和服務,努力實現資源互補,促進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有效結合,實現產、城、人等多維度的城市要素的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