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巴奴、盒馬等各展所長,萬億火鍋市場打響「突圍戰」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潮汐商業評論

人們總愛給喜歡的東西增添美好意義,比如節日,比如火鍋。

夏天的時候吃火鍋出汗排毒,冬天的時候吃火鍋溫暖身心,開心時吃是慶祝,難過時吃是安慰……火鍋正逐漸成為當代人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飲食文化。

美團點評發布的數據顯示,火鍋已成為正餐市場中份額最大的品類,佔比高達13.7%。餐寶典此前的數據則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火鍋市場總收入將達到8880億元,並將快速達到萬億級別。

這樣一個大規模的市場格局卻相對分散。公開數據顯示,中國火鍋市場的CR5僅為5.5%,低壁壘和高利潤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入場,發力品類、服務等多個細分賽道。

但一場疫情強行按下的暫停鍵讓紛紛做加法的火鍋企業倍感壓力,龍頭之爭變為生存之戰,但從商業來看,前景或仍美好,但戰場著實慘烈。

1、向下:市場更大但競爭者更多

下沉的火鍋店,海底撈是典型代表。

數據顯示,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新開門店,2016年23家,2017年77家,2018年110家。2019年,進一步下沉,二線城市門店數量同比增加60%,三線及以下城市同比增長65%。

這主要是看中了下沉市場裡容量更大的消費者,僅三線城市總人口據統計約3億,下沉確實為海底撈業績帶來了新亮點。2019年,同店銷售增長率中,一線、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分別為-0.2%、-1.9%、8.3%。

但暫時的增量在新市場並不能說明問題,對於三線城市的「食客」來說,嘗鮮不難,難的是復購和形成消費習慣,這也是外界不看好海底撈下沉的主要原因。

一是價格劣勢。海底撈偏高的客單價本就對下沉市場消費者不太友好,更何況還有呷哺呷哺等競品虎視眈眈。

2016年-2019年,海底撈三線及以下城市人均消費分別為92.8元、94.5元、92.1元、94.9元,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客單價早已觸及天花板。

去年十月,海底撈曾計劃取消大學生下午場6.9折優惠,僅開放午夜場,並降低優惠力度,改為7.5折,引發網友強烈不滿被擱置;今年疫情後,海底撈的漲價再度引發輿情風險被緊急叫停。

圖片來源於微博截圖

二是多樣性劣勢。下沉市場並不是一個市場,而是無數個市場,不同城市的人喜歡的口味、消費場景都不盡相同,這很容易令習慣了標準化的大型餐飲企業「水土不服」。

「強龍不壓地頭蛇」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在長沙,茶顏悅色500米一家還能排起長隊,喜茶最輝煌的時候只有開業時;在安徽,據說沒有哪家做雞肉的餐廳能比得過老鄉雞,火遍全球的肯德基也只能甘拜下風。而在不少三線城市的海底撈線上評論中,能看到消費者在吐槽很貴、量少、吃不飽等。

2、向上:更賺錢但全能選手難為

在高端火鍋市場,野心最大的是巴奴。

思路是對的。餐寶典數據顯示,在火鍋消費者中,女性佔比57.1%;26歲-30歲的佔30.1%,18歲-25歲的佔28.1%。這意味著火鍋消費的主力軍主要是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而她們願意,也越來越有能力為喜愛的事物買單。

事實也是如此,火鍋市場消費升級現象明顯。美團點評數據顯示,客單價30元以下的火鍋門店在一線城市均為負增長,二三線城市漲幅也不超過3%;客單價超過120元的火鍋門店在一線城市漲幅超25%,二線及以下城市漲幅超39%,其中四線城市漲幅甚至達59.3%。

但巴奴的高端化並不好走。

一方面,巴奴主打毛肚火鍋,這固然能突出特色,但也很容易陷入單一品類的局域戰場。

「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顯示,川渝牛雜火鍋急速擴張中,2019年新增數300多家,今年再度新增500多家,並以「毛肚自由」為口號打響價格戰,客單價普遍在40-50元之間,而巴奴的客單價普遍在170元左右。

另一方面,高價意味著高要求,除了口味、服務等以外,還有品牌和知名度等。而這幾點,海底撈將是消費者擺在巴奴面前的標準,畢竟巴奴客單價比海底撈還要高出30元左右。

首先是服務方面,海底撈「以人為本」和「把服務做到極致」的理念,已經成為成熟的企業文化並在社會上深入人心;巴奴早期也強調服務主義,後期轉向產品主義,以超級大單品毛肚為中心,主打健康食材、美好味道。

其次是品牌和知名度方面,巴奴正處於快速增長階段,今年下半年其對外公布的門店數量達到75家,這與國內858家門店、全球935家直營餐廳的量級仍有差距。

此外,海底撈講故事宣傳品牌,以及利用社交媒體增加品牌曝光的手法堪稱一絕,甚至已經能演變成網絡自發性狂歡事件。而巴奴在觸動消費者內心,形成強烈粘性,以及進一步品牌化的方向上仍然道阻且長。

3、向外:增量大但市場前路未明

近年來,獨居主義的盛行和經濟條件的提升,讓單人消費成為熱門話題,迷你KTV如是,火鍋也如是,尤其是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看到了居家吃火鍋場景的極大可能性。

但這個尚未成型的市場已經相當擁擠,其中,既有海底撈這類火鍋老玩家,也有盒馬鮮生、每日優鮮這類新玩家。

目前,海底撈外送業務分為自建站、掛靠店兩種經營服務模式,後者是由門店開通外賣業務,由外送小組承擔運營,與門店相互獨立。

截至2020年6月,掛靠店數量達到299家。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了93個服務點以提供外賣服務。

但脫離堂食場景的海底撈少了現場服務這一大利器,吸引力大幅下降,與價格偏高的海底撈外賣相比,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一袋海底撈鍋底,再通過美團、叮咚等買菜軟體購買現場的火鍋食材,品類更豐富價格也更實惠。

相反以外賣起價的盒馬鮮生卻憑藉自身線下網點多、食材供應和配送服務鏈條完善等優勢,後來居上。

去年年底,盒馬鮮生正式推出火鍋,主打椰子雞火鍋、泰式冬陰功鍋底等特色單品火鍋,價格僅是線下門店的一半之餘。

去年雙十一,盒馬鮮生宣布實現日售破萬單,最高單日售出1.4萬份鍋底,稱已超越海底撈,成為國內最大的線上火鍋店。今年雙十一,盒馬鮮生稱火鍋銷量是去年的8倍,近七成訂單來自線上外賣。

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火鍋來說,外賣肯定無法代替堂食這一場景,只會讓火鍋從周末和節假日聚會首選更加深入滲透至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中。

已然到來的2021年,我們可以想見入局者將會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激烈,火鍋這個足夠大的市場仍將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地方。而贏家將來自於誰能做出更吸引人的口味,提供更難以取代的服務,抓住更多可能的消費場景。

商業,真是既有趣又真實。歡迎你,2021。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相關焦點

  • 火鍋業的突圍戰:海底撈在下沉,巴奴正向上
    三年前,海底撈曾在公眾號上發文《海底撈為什麼只賣毛血旺》,把鮮鴨血和血旺進行了對比,說鮮鴨血「好吃,質量卻很難把控,容易出現細菌超標」,落點就是,還是要吃血旺啊。而在當時,以挑戰海底撈著稱的火鍋餐廳——巴奴毛肚火鍋以一己之力解決了困擾行業已久的鮮鴨血行業標準問題,其上市的鮮鴨血受到廣泛好評。
  • 海底撈第一,巴奴僅第四:2019中國最受消費者歡迎火鍋品牌榜發布
    1 川渝火鍋佔半數,海底撈一騎絕塵在本次歡迎榜TOP20中,川渝火鍋佔了一半,分別是:海底撈、小龍坎、大龍燚、蜀大俠、譚鴨血、德莊、劉一手、香天下、小天鵝和秦媽。放眼全國整個火鍋市場,NCBD(餐寶典)的數據顯示,2018年川渝火鍋在總體火鍋市場中的佔比達到66.4%。
  • 翻海底撈的臺,革火鍋業的命,巴奴憑什麼?
    「中國現在一年的火鍋消費額1萬億,沒想到吧,火鍋居然是個萬億行業!」2020年12月30日,吳曉波在「預見2021」年終演講中,展望了未來新經濟的若干趨勢。在講到品類創新風口時,他出人意料地盯上了貌似已經打成一片血海、生存環境逼仄的火鍋市場,並特別提到一家「低調而瘋狂」的黑馬品牌:「巴奴火鍋,它只幹了一件事,把火鍋中用的最多的產品毛肚,通過技術創新的方式做到極致……用了一個毛肚在火鍋紅海中撕開了一條線。」總部位於鄭州的巴奴火鍋,以毛肚立店,客單價160~180元,比海底撈還貴三四十元,是國內火鍋市場整體消費水平的2倍左右。
  • 火鍋下半場,為什麼海底撈也學起了巴奴的「產品主義」?
    文|朱曉培編輯|大道格雖然,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總是強調,巴奴和海底撈不是一回事。但是,吃貨網友們總是忍不住想巴奴和海底撈放在一起比較。近日,河南鄭州的用戶就發現,海底撈的擺盤方式,越來越像巴奴了。
  • 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重慶火鍋卻在淡出火鍋外賣該怎麼玩?
    近日,海底撈在北京開了一家名為「海底撈外送食材自提站」的門店。在業內人士看來,此舉是海底撈布局到家市場,延生伸外送業務。無獨有偶,盒馬繼今年9月註冊「盒馬火鍋」品牌後,最近又放出話來:將繼續加碼線上。盒馬3R事業部總經理寧強稱,盒馬火鍋將作為今冬第一大品,對火鍋的投入將不設上限。
  • 「產品主義」攪動萬億火鍋市場
    口腹之慾推動了高達4萬億產值的餐飲產業(2019年數據),其中脫離充飢需求、偏重享受型飲食的火鍋獨佔1萬億,分散在全中國的幾十萬家火鍋店騰騰升起的熱氣中。這是一個公認的紅海,市場龐大也擁擠不堪,但這不妨礙有品牌不斷冒出,挑戰固有的格局。
  • 阿里入局火鍋行業!「盒馬」當前,海底撈還能走多遠?
    雙11期間,盒馬火鍋實現日售破萬單,最高單日售出1.4萬份鍋底,六成以上訂單來自線上。目前看來,盒馬已比肩海底撈等同行,有望成為國內最大的線上火鍋店。機遇當前,阿里「咬定青山」上半年的疫情雖然造成了一些損失,但也帶來了許多機遇。雖然經濟收到了一些影響,但這個詞疫情也點燃了火鍋底料市場,同時也帶動了外賣火鍋的生意。
  • 巴奴突圍海底撈困陣 再落一子南京新街口
    12月底,在北京、上海、西安、鄭州、蘇州等23個城市擁有75家直營店的巴奴火鍋,即將入駐南京金鷹國際購物中心。落子南京,不僅是巴奴向全國鋪設門店的一次布局,更是用「產品主義」對海底撈圍剿戰略的有力回擊。
  • 盒馬賣火鍋了!170+家店、1000種涮品!又來搶火鍋生意了?
    盒馬總裁侯毅表示,「我們希望老百姓不僅能在盒馬吃到火鍋,更重要的是在家裡也能方便地吃到乾淨、高性價比火鍋」。可見,盒馬此舉野心不小,火鍋堂食和外賣的兩大市場都想要?讓我們來具體看看,它到底是怎麼做的吧!
  • 艾永亮:巴奴火鍋,沒有海底撈的變態服務還能拿什麼競爭
    在吃貨眼中,是招牌菜毛肚,毛肚作為巴奴的一個超級大單品,僅此一項每年貢獻的營業額就高達1億元以上;在河南人眼中,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企業,在大本營華中地區,敢於向海底撈亮劍,並且各方面的評分指數並不比海底撈差。而在我眼中,巴奴最出名的無疑是它對於產品的執著以及匠心。
  • 一片毛肚火遍全國,「海底撈PLUS」巴奴首駐南京
    巴奴的強勢來襲,不免讓南京現有的火鍋品牌開始重新打起精神,其中,最有看點的當屬海底撈與巴奴即將拉開的「南京之戰」。眾所周知,巴奴在吃貨界被冠以「海底撈PLUS」的名號,是業內公認的海底撈「勁敵」。
  • 阿里對火鍋業下手了,海底撈慌不慌?
    火鍋本來就是一個紅火行業,中國人對火鍋的狂熱是刻在骨子裡的,比如前段時間#國慶假期遊客在重慶吃了1000萬桌火鍋#的話題引發熱議。因此,巨頭眼饞火鍋市場也是很正常。這不,阿里巴巴就申請了「盒馬火鍋」,要搶海底撈的生意了!實際上,阿里前兩年就下手火鍋生意了!這次只是把火鍋動作又搞大了些!
  • 打造高端火鍋,火鍋「黑馬」巴奴加速一線城市擴張步伐
    對比17年前的非典,今年的疫情也讓巴奴創始人杜中兵更清楚地認識到面對突發事件時,餐飲企業應該承擔何種責任、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夠經受住考驗,「疫情對於餐飲業來說,是打擊,也是整合,會引導餐飲行業未來向著有儲備的連鎖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如果說海底撈以服務主義成為行業競相模仿的對象,巴奴則是依靠產品成為火鍋「黑馬」,並一直不斷在產品研發上持續發力。
  • 巴奴涉嫌抄襲海底撈擺盤,菜品也有抄襲一說?巴奴大方回應引好感
    近日據媒體報導,有網友發現海底撈的菜品擺盤和巴奴火鍋的菜品擺盤方式相似,於是有些網友懷疑巴奴涉嫌抄襲海底撈的菜品擺盤。巴奴火鍋知道後,大方回應:熱烈歡迎海底撈加入巴奴產品主義陣營。近日有網友爆料,稱自己去城市裡新開的巴奴火鍋吃飯時,突然發現巴奴有一些菜品擺盤有些眼熟,與海底撈擺盤對比之後,有80%以上的相似度。網友將自己的發現發布到網絡上之後,一些網友卻說他大驚小怪,火鍋店的擺盤都是相似的。但是也有一些海底撈忠實客戶紛紛表示拒絕抄襲,對巴奴一生黑。
  • 火鍋界CP相愛相殺:海底撈向左,巴奴向右
    火鍋市場之大,從來不會只有一種可能,也不會只有一個勝利者。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頓火鍋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吃兩頓。秋天到了,伴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吃火鍋的人多了起來,而這幾天的火鍋界,又小小的熱鬧了一下。
  • 海底撈圍獵河南餐飲標杆:硬槓巴奴,狙擊姐弟倆
    「『喬喬的粉』並不是草根創業者的『草稿本』,而是市值3000億的火鍋巨頭海底撈孵化出來的『最新作品』。」這位美食博主告訴記者。海底撈一邊圍追堵截巴奴毛肚火鍋,現在又盯上姐弟倆土豆粉——不速之客海底撈似乎與鄭州有著不解之緣。
  • 大龍燚入駐盒馬鮮生,聚焦火鍋行業的新零售「突圍」
    在不斷競爭和迭代進化的過程中,海底撈、大龍燚、德莊等頭部品牌向行業輸出了一套創新型「落地」打法:從堂食火鍋到火鍋外賣,到火鍋預包裝底料,再到隨身鍋——幾乎都在圍繞零售端做戰略深耕。而當馬雲的盒馬鮮生橫空出世後,迅速與各大餐飲品牌形成「聯姻」。
  • 海底撈抄襲巴奴菜品?網友:真是奇葩,我天天用漢字,也是抄襲?
    海底撈抄襲巴奴菜品?網友:典型的碰瓷行為,菜品外觀大家都類似!近日有網友發文質疑海底撈火鍋的多款菜品抄襲巴奴火鍋菜品的外觀,其中鮮鴨血和井水黃豆芽、繡球菌這三個菜品受到了很大的質疑。網友們的評論呈現兩面化,有不少的網友認為,海底撈的菜品擺盤跟巴奴火鍋的菜品確實非常類似,存在抄襲現象。也有很多網友表示不同的意見,網友們說道:不是吧,阿sir,全國的火鍋菜品不都一個樣,現在每家火鍋店的豆芽都是這種,毛肚的擺盤大家都是一樣的,不能因為你巴奴喜歡哭鼻子,就說這個菜品是你原創的。
  • 超過了海底撈,中國排名第一的火鍋出現,每年光毛肚就賣出1個億
    前不久,行業數據研究機構NCBD(餐寶典)發布的「中國火鍋品牌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巴奴力壓海底撈位列第一。在國內火鍋界有眾多的品牌,巴奴火鍋到底是如何脫穎而出?資料顯示:巴奴毛肚火鍋成立已有19年,總部位於河南鄭州。是國內最早的毛肚火鍋品類的品牌,憑一己之力,帶動全國同行業呈現「毛肚熱」的態勢。
  • 海底撈式自救
    尤其是近兩年,在海底撈之外,滿大街又興起了鴨血火鍋、毛肚火鍋、花膠雞火鍋、鮮牛肉火鍋、老北京銅鍋,等等,聞著味兒都挺香的。今年8月,以麵食起家的九毛九宣布,正式創立「慫火鍋工廠」,進軍火鍋領域。前不久,盒馬也註冊了「盒馬火鍋」商標,熱鬧非凡的火鍋賽道又多了一個「新物種」。事實上,火鍋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行業集中度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