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石家莊1月1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藝 記者樊江濤)「我就是家人的一道防線,我不上誰上。」在石家莊正在建設的集中隔離點施工現場,中鐵十四局集團滹沱河生態修復項目副總工程師張成已經堅持了48小時,這名80後幾次拒絕輪班。順利的話,等到今天下午他所負責區域的房屋搭建完成,他就能好好休息一下。
與此同時,支援石家莊集中隔離點的3000套集成房屋今天將全部運送到位。這兩天,隔離點現場24小時不間斷施工,部分工區預計今天完成房屋搭建。
集中隔離點建設現場(受訪者供圖)
正在建設的石家莊集中隔離點位於河北正定縣文正大街諸福屯鎮固營村,這片510畝的荒地,一夜之間平整完畢,鋼筋鐵骨正拔地而起,工人爭分奪秒,變化以小時計。對於隔離點何時建成,中鐵三局二公司相關負責人郭潤山坦言,接到任務時,要求只說,「越快越好!」
一條長100米、寬10米的道路是從市政道路通往集中隔離點的主通道,這條路必須提前打通,材料從這裡運送進來,後期施工才能正常運行。負責這一項目的中建二局三公司項目經理趙向說,他們於1月13日上午接到通知,10多人加上3臺挖掘機、2臺裝載機、4臺渣土車和2臺壓路機,壓實大坑、拉平土堆,一口氣不停地在3小時內完成。完成後不到一個小時,第一批700套集成房屋就從唐山蘆臺送進了集中隔離點。
作為最早進場央企的工作人員,趙向透露,中建二局於1月12號22點接到通知,13日凌晨進場,凌晨1點工作正式開始鋪開,一宿沒有休息。那時的項目是在隔離點圍牆外,把汙水管道連接到市政汙水管道的項目,管道長130米、深4米,原定工期2天 ,最終只用了40個小時。60個工人晝夜不停,10餘輛機器不停轉,到14號下午4點多終於完成施工,提前了8個多小時。
對於集中隔離點來說,汙水、垃圾的處理尤為重要,張成介紹,每個區域都有專門的廢水管和廢水池、消毒池、沉澱池,生活汙水經處理後再排入外面的汙水管道。同時,每個區域設置了專門的儲汙池用於存放隔離點的生活垃圾。
張成介紹,隔離點房屋是單身公寓式,房間是「3米*6米,一房一衛,房屋材料中間還有約10釐米的阻燃棉,不僅防火而且保暖。他們在房屋搭建時就預留好水電網管線等,後期將由當地市政完善。房間內還將配齊床鋪被褥、桌椅、空調、熱水器、Wi-Fi、整體衛浴等生活必需品。
每個環節都在加速。在前端,唐山市蘆臺曾為武漢火神山提供集成房屋的三家企業3天裡緊急趕工。誠棟集成房屋河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勇曾在受訪時介紹,該公司平時生產任務每天七八十套,因為項目緊急,公司將承接的其他項目全部暫停,爭分奪秒調集貨源,整個生產系統24小時專門支援石家莊疫情需要,保證每天100套以上的生產量,隨產隨發。
張國勇介紹,房屋成品在工廠內的預裝率高達90%以上,配套水電管線俱全,運達當地可立即投入使用。房屋部件可由熟練工人在一天內完成組裝,比傳統蓋房子的方式快得多。
現場的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也想方設法與時間賽跑。中鐵三局二公司工程部部長賈新科介紹,他們將房屋拼裝和地面硬化同步進行,大家分塊分級、工序穿插,大大提速。趙向還提到,他們提高了混凝土標號,並添加防凍劑等,使混凝土更快凝固到相應強度以滿足不同安裝需求。
在不同區域裡,工人有的8小時輪班一次,有的12小時一輪,還有的人從進場堅持到現在。34歲的張成作為工程師,已經48小時沒有休息,幾次拒絕輪換。他是土生土長的石家莊人,老家在石家莊無極縣林中村,距黃莊公寓建設點20公裡,距高風險點藁城區小果村30公裡。他說,實在太累就去車裡坐一會兒,如果躺下,還沒睡著就會有各種電話打進來,很多現場問題需要他解決。按照預期,今天下午他所負責區域將完成混凝土澆築和板房搭建完成,就能先喘口氣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