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動人心!昨晚,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2020-12-22 十堰最新事兒

以靜制動(攝影:楊廣智)

2020年12月17日晚,激動人心的消息,從大洋彼岸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太極拳#成功申遺。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蘊聚東方文化精髓的太極拳進一步得到世界認可!對於太極拳的搖籃武當山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喜事。

神秘的仙宮(攝影:範本仁)

作為道教的起源地,武當山在各種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幾乎成為太極拳的朝聖之地,太極張三丰更是聲名遠揚,被尊為太極拳的開山祖師。自張三丰在武當山創立太極拳十三勢,太極拳便與這座大山共生共榮。

太極拳的開山祖師張三丰

在武當山有一處名叫遇真宮的道觀。在遇真宮真仙殿內供奉一尊銅鑄鎏金人像。人像身穿道袍,頭戴鬥笠,腳穿草鞋,一派仙風道骨的形象。他就是元末明初著名道士,太極拳的開山祖師張三丰。張三丰創立了太極拳的基礎招式和精髓,流傳發展了千百年後,最終確立了中華武術「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格局。湖北省武當文化研究會會長楊立志考證發現,在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 )的一次人口普查中,張三丰曾被記入在均州(今丹江口市均縣鎮 )芝河裡的道籍之中,戶籍冊子裡記載了他的年齡、相貌、籍貫以及他以全真修煉於太和山、任五龍宮住持等信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祖朱元璋派人四處尋訪張三丰,始終未能如願。因為,張三丰不愛功名。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年間先後四次下詔,希望張三丰進京,但仍不見張三丰蹤影。明永樂年間成祖朱棣大修武當山,在張三丰曾修煉過的地方專門修建遇真宮,並再次派人尋訪張三丰,還是沒有找到。後又在遇真宮中修建真仙殿,並命工部鑄造張三丰銅像恭送至遇真宮。明天順三年(1459年),明英宗封張三丰為「通微顯化真人」。明嘉靖年間,明世宗加封張三丰為「清虛玄妙真君」。

近年來,隨著史料和古拳譜的問世,更加確定張三丰是太極拳的創造者。張三丰創立了太極拳的基礎招式和精髓,流傳發展了千百年後,最終確立了中華武術「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格局。

攝養生之精髓,集技擊之大成;融陰陽之哲理,妙八卦之變幻。武當太極拳在繼承古代武術攻防理論的基礎上,運用《易經》中的某些原理,在理論上獨樹一幟、自成體系。其理論核心是陰陽消長、八卦演變、五行生剋。它以養生練功、防身保健為宗旨,以「道法自然、厚德載物」為精神,以動靜結合、內外兼修為方法,具有尚意不尚力、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後發制人、延年益壽、祛病御疾等多種特點和功效。

紮根於肥沃的道家文化土壤,歷經歷史演變,散枝開花,太極拳已成長為一株參天大樹,枝繁葉茂,蔭及全世界愛好健康的人們。太極拳正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世界從這扇窗口了解了中華文化、了解了中國。

天下太極出武當 (攝影:鄧麗芬)

近年來,武當山特區確立了以太極拳為載體、以太極文化促旅遊、以太極文化促發展、壯大太極拳產業的發展目標。成立武當拳法研究會、太極拳協會、太極三豐聯誼會,並依託武當武術協會、湖北武當文化研究會、高等院校等,加大武當武術的挖整力度。現已挖掘、整理隱於民間瀕於失傳的武當內家拳套路200餘種。

武術養生

2020年武當山武當太極功夫城建設項目正式拉開帷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最大文物保護項目遇真宮抬高工程即將竣工並對遊客開放。目前武當山正全力推進武當武術標準化建設,開展「武當武術六進」活動,大型功夫秀《夢幻武當》、武當道樂劇場常年演出。

外國遊客學太極

近年來,武當山先後成功舉辦了2020年湖北省傳統武術大賽、9屆武當國際旅遊節、5屆武當太極拳國際交流大會、第三屆和第四屆世界傳統武術節、武當太乙五行拳「武林大會」擂臺賽、全球功夫之星精英選拔賽、武當武術發展戰略研討會、武當山國際武術健康大會等20多項有聲勢、有影響的活動。武當山先後被國家、省授予「全國武術之鄉」 「全省健身運動武術訓練基地」等稱號。

武動清都(攝影:張興)

自明代高道張三丰創立起,幾百年間,武當拳歷經數十代人傳承,如今已一步步走出中國、走向了世界。武當太極拳已然成為湖北省對外文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據統計,目前全球共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億人習練太極拳,武當山已在全球範圍內建立39家武術海外分會,每年有2至3萬外國人不遠萬裡來到武當山習武。在這些習武的洋人中,有一部分人的夢想就是一輩子從事太極拳的傳承與發揚。武當山將以申遺成功為新的起點,積極推進太極拳的傳播和發展,充分發揮太極拳在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的獨特優勢,進一步把武當山打造成為「國際旅遊勝地、東方康養名都、中華文化重鎮」。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
    激動人心的消息,從大洋彼岸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牙買加當地時間12月17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7日20時30分),在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成功申遺
    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人們歡慶太極拳申遺成功。徐宏星攝   外國太極拳愛好者表演太極拳本報資料圖片   本報訊(記者陳學樺孫勇)激動人心的消息從萬裡之外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
  • 眾人翹首期待太極拳申遺成功
    昨晚,來自社會各界的眾多人士聚在溫縣陳家溝,等待太極拳申遺喜訊。□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通訊員 徐宏星 文圖作為享譽全球的中國文化名片,發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太極拳迎來了傳承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太極拳申遺成功,新京報對話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和陳氏太極拳傳人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關注。後來,文化和旅遊部將太極拳列入2019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委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牽頭組織的太極拳申遺相關材料進行完善修改,並按時上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時候環境和10年前不同了。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學拳明理」,太極拳所蘊含的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豐富著人們對宇宙、自然和人體運行規律的認知;其鬆柔圓活與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尊師重道、學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滿等價值觀念,潛移默化地涵養著人們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本報記者溫小娟「太極拳申遺成功,河南人這麼多年的夙願終於實現了!作為參與者、見證者,面對這歷史性的一刻是深深的感動和驕傲。」12月17日晚,太極拳申遺文本撰寫組組長、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館員尚春升感慨道,申遺成功是與從國家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省文化和旅遊廳持之以恆的努力分不開的,凝聚著河南文化工作者以及太極拳非遺傳承人的汗水和心血。太極拳是繼皮影戲、二十四節氣之後,我省第3個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探秘太極拳申遺背後的故事
    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太極拳走向世界要注意些什麼?就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溫縣政協副主席、原溫縣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12月17日晚,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申遺成功!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
    人民網巴黎12月23日電 (記者李永群)「共享太極、擁抱健康」——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大會22日在線上舉辦。本次會議由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指導,天津中醫藥大學和河南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承辦。
  • 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
    青島市第一屆職工陳氏太極拳比賽前夕,陳媛媛給學員指導動作。高靜文 攝西安大雁塔下,太極拳友慶祝申遺成功。    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武術界沸騰了,愛好者們沸騰了。青島晚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陳氏二十世、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人陳媛媛,分享申遺背後的故事,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太極陰陽世界。A12年申請六次終獲成功    「從宣布申遺成功開始,我的手機就響個不停,幾乎算是炸鍋了。」
  •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功夫從陳家溝走向世界
    大河網訊(記者 王輝)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從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線會議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太極拳成功申遺!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新華社鄭州12月18日電題: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新華社記者桂娟 史林靜 李文哲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17世紀中葉,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創編成太極拳,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形成多個流派,數億習練者遍布世界各地。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讓這個黃河北岸的小村沸騰起來,也讓陳紹傑覺得「腰板兒硬了」。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太極拳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並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上,太極拳確定申遺成功!當然,這是中國的太極拳,和韓國沒什麼關係,和印度也沒什麼關係。拳迷們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嚴雙軍是當時申遺領導小組的副組長,他在太極拳申遺期間一直都疲於奔走忙碌,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喜大淚奔,太極拳第六次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宣布《太極拳》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歷時十二年的太極拳6次申遺之路,在這晚落下帷幕,為中國太極拳申遺畫上圓滿句號。
  • 太極拳申遺成功,「馬保國們」別再蹦躂了
    「太極拳申遺成功」的消息傳來,引發全網熱議。訊妹想說,成功申遺是太極拳新的發展起點,那些打著太極名義招搖撞騙的「馬保國們」是時候消停了……太極拳「中標」非遺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20:3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申遺成功!成都功不可沒
    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太極拳第二次申遺終於宣告成功,對這一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嚴禁自封「掌門人」等武術界亂象
    太極拳申遺成功,專家:健身功能將引起全世界重視能夠在歷經多年的努力之後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作為一項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和保護,對於其自身的推廣也大有裨益。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中國武術九段、武壇名宿王培錕就表示,「(太極申遺成功)不僅在國內,在國際也能看到積極影響,其健身功能可能引起全世界的重視。」
  • 五大洲21國中醫專家 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
    原標題: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共享太極、擁抱健康」——海內外中醫界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大會22日在線上舉辦。本次會議由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主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指導,天津中醫藥大學和河南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承辦。
  • 太極拳申遺成功_中國政庫_澎湃新聞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 世界申遺終成功——中國太極拳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利於進一步整合太極拳文化資源,形成合力,推動這一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弘揚。同時也能為國內太極拳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契機,推動全社會經濟的發展,實現對文化遺產在保護和利用上的雙贏。 太極拳是太極文化的有形載體,太極文化的最高理念可概括為:同處一體、相互依存、和諧相處、合作共贏。這也可以作為我國和平崛起對外政策的最佳闡釋,是對「中國威脅論」有力的回應和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