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四年春,日軍執行東京營「一號作戰計劃」,先攻長沙,五月底又攻衡陽。蔣介石下令駐守衡陽的國民黨第十軍軍長方先覺,要求他務必在衡陽死守7天,並表示:這次會戰事關民族存亡,衡陽勝負猶為關鍵!
此時,日軍約有11萬餘人圍攻衡陽,而方先覺指揮的第十軍僅有一萬七千人。隨後二十多天的戰鬥中,方先覺率領第十軍將士,連續兩次擊退了日軍發起的總攻。日本高層異乎尋常的大發雷霆,向橫山勇下達了命令:如果不能攻克衡陽,全毀!
日本人為了快速作戰,曾在戰場上使用過「化學武器」。兩國交戰激烈,傷亡慘重。最後,方先覺率領第十軍在衡陽堅守了47天,以幾近全軍覆沒的代價,擊斃日軍兩萬人,擊傷六萬人。此次戰役是自「七七事變」以來,中日雙方首次正面交鋒,日軍傷亡人數超過中方,直接導致了東條英機的覆滅,這是歷史上第一次。
1944年,衡陽保衛戰失敗,日本陷入太平洋戰爭,海上補給線被切斷。為扭轉頹勢,日本決定在中國實施「一號工程」,預計將從日本到朝鮮,再到中國山海關,經「平漢線」,最後到達新加坡的陸路幹線。一個半月內,日軍擊潰了河南的湯恩伯部,打通了「平漢線」。
同時,日軍第十一軍的橫山勇接到消息:美國的B-29大型戰略轟炸機,從中國西南機場起飛,轟炸了九州和八重煉鋼廠,對日本造成嚴重打擊。自1944年元旦前後,美國曾多次使用新開發的B-29大型戰略轟炸機對日本進行轟炸。由東京到奈良,由普通住宅到日本宮廷。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日本人第一次嘗到了空襲的滋味,天皇也開始「跑警報」,終日心神不寧。
所以日軍決定迅速進攻湖南,摧毀中國空軍基地。佔領長沙之後,下一個目標是衡陽。一九四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日軍先遣隊抵達衡陽。國民黨第十軍軍長方先覺,果斷指揮一營守衛部隊,炸毀湘江大橋,擊沉渡江船隻十餘艘,日軍落水者數百人。約一個星期後,日軍集結完畢,11萬日軍分兩路向衡陽發起第一次總攻。方先覺部隊接到蔣介石的命令,在城內死守,雙方交戰二十餘回合,無一勝。
一九四四年七月十一日,日軍第二次總攻。火力全開,飛機轟擊助陣,甚至使用化學武器,短時間內就佔上風。但方先覺指揮第十軍,採取防守和機動相結合的戰術,利用衡陽城地勢,避開敵人的鋒芒,攻克敵人的弱點,不久又將敵人擊退。敵十一軍的橫山勇召集作戰會議,稱接上令,速戰速決,否則將官共玉碎。衡陽守軍此時已連續作戰近四十天,城內彈盡糧絕。
蔣介石了解到方先覺在衡陽鏖戰的情況後,最終決定派遣援軍。但是,蔣所發的電報,日本人破譯。途中中方援軍遭到日軍的阻截,第79軍軍長王甲本被擊斃在增援前線。一九四四年八月七日,方先覺召集軍務會議,各師師長、參謀商議對策。援助無望,守衛不足,突圍,師以上人員可以生存。但方先覺最終放棄此計畫,準備殺生成仁。
當晚,方先覺拍下了著名的蔣介石「最後一電」。電文說:敵人今晨由北門突入,即在城內展開巷戰。我隊官兵傷亡慘重,刻再也無兵可資堵擊,職等誓言以死報黨,勉盡軍人天職,決不會負平生之恩。這是最後一次電擊,來生再見!後來,方先覺拔槍自盡,但部下阻止了他。鑑於這座城市仍有7000多名傷者和2000多名倖存者,方先覺最終決定投降。
了解到這條消息後,日軍大肆宣傳方先覺投降,輿論一片譁然。人們開始謾罵,說方先覺是「奸臣」!而蔣介石則力排眾議,肯定方先覺在衡陽保衛戰中的功績。並請戴笠和軍統:「無論如何,都要把它救出來,以激勵它的忠誠。」最後,軍統衡陽組組長黃榮傑,找到方先覺的關押處,把他救出來。
方先覺簡介
方先覺,浙江徐州人,1905年生於蕭縣士紳之家,自幼家教優厚。方先覺於民國十四年(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大學畢業後,因表現優異,獲長官提升,擔任憲兵第三連連長。方先覺在民國二十年(1931年)任國軍第十軍軍長,參加幹部訓練,進行德式訓練。很快,方先覺又進入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學習第四期,訓練成績在全師名列前茅。
抗日戰爭時期,方先覺因長於作戰指揮,在長沙會戰中表現出色,被提升為第十軍軍長。方先覺既了解軍事理論,又有豐富的實戰經驗。當衡陽保衛戰開始時,他立即下令,讓人把衡陽南部的山丘削平,人為地造出了防禦天塹。6月底和日軍的第一次交戰,他及時下令,以炸毀湘江大橋等方式,給日軍以下馬威。
在橫山勇的兩次強力進攻下,方先覺危在旦夕,他命令部隊避開敵人的攻擊,以智勝勇,連續擊退了敵人二十餘次的進攻。一九四四年七月十一日,日軍第120聯隊夜襲衡陽,被方先覺事先埋伏的第十軍官兵用手榴彈擊潰,大部分日軍士兵當場被炸死。遺憾的是,敵我力量實在太懸殊了。3號以後,日軍再次發動進攻,守軍傷亡慘重,無法抵抗,數十名官兵全身綁著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
在孤軍守城47天後,方先覺軍隊終於失敗。但這次戰役,中國軍隊重創了日軍,在中日兩國軍史上,甚至在世界軍史上,都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筆,可說是「猶敗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