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滅日軍數量超過臺兒莊大捷,孤軍以少戰多,血戰47天創造奇蹟

2020-12-26 南北朝東西

中國抗日戰爭歷史裡,人們耳熟能詳的是平型關大捷、臺兒莊大捷等,而衡陽保衛戰論戰爭慘烈程度和殲滅日軍的數量,實際上超過了這些戰役,卻因為最終沒能守住衡陽,後世少有人所知。

一、戰爭力量對比和戰果分析

臺兒莊戰役,中國軍隊約29萬人參戰,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人,中國軍隊人數佔據絕對優勢,裝備上不及日軍,在歷時1個月的激戰中,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 。

衡陽保衛戰,中國保衛衡陽的為殘餘的第十軍1.7萬人,日軍進攻的精銳11軍總共有11萬人,中國軍隊以少戰多,血戰47天,中方傷亡1.6萬人,日軍死亡2萬人,傷近6萬人。

從參加雙方力量對比和傷亡人數可以看出,衡陽保衛戰完全超過了臺兒莊戰役,中方在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堅守47天,讓日軍的傷亡人數超過了中國軍隊。但臺兒莊戰役中方兵力是佔據絕對優勢的,最後獲得了勝利,雖然傷亡大於日軍,但暫時保住了徐州,日軍被迫撤退。臺兒莊戰役的勝利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的信心。

有人把衡陽保衛戰稱讚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我認為這貶低了衡陽血戰。莫斯科保衛戰中德軍約170萬人及各型槍炮,守衛蘇聯紅軍約200萬人及各型槍炮,蘇軍人數上佔據優勢,還有後勤補給和寒冷的冬天的幫助,最終取得了勝利,而蘇軍自身傷亡大約100萬人,德軍傷亡大約50萬人。

從參戰兵力傷亡數據上對比,衡陽保衛戰的難度和戰果超過了莫斯科保衛戰,當然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宣告了希特勒「閃電戰戰無不勝」的神話的破滅,這也極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擊侵略的決心,這個意義十分重大。

至於南京保衛戰等更是不能比,南京保衛戰的中日雙方兵力對比是15萬:5萬,卻只守了12天就下達了撤退的命令,最後喪心病狂的日軍對中國30餘萬軍民進行了大屠殺。

二、衡陽保衛戰第十軍取得如此大戰果的原因

我們在想第十軍為何能以區區1.7萬人守住衡陽47天,讓日軍付出如此慘重代價。

第一、首先守城的第十軍是一支在抗戰初期和74軍齊名的部隊,也叫泰山軍。第十軍首任軍長李玉堂畢業於黃埔一期,是一位抗日名將,在第三次長沙會戰期間,第十軍死守長沙城,把十餘萬日軍主力吸引到了長沙城下,從而為薛嶽調到大軍圍殲日軍主力創造了戰機,取得了抗戰以來的最大規模殲滅戰。

繼任軍長方先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3期步兵科,相繼參加北伐戰爭、中原大戰、臺兒莊會戰、長沙會戰、衡陽保衛戰等軍事行動。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出力最多的就是方先覺的預備第10師,他戰後因出色的戰功被提拔為第10軍軍長。

1943年11月,第10軍奉命馳援常德友軍,由於戰區長官薛嶽越級指揮,直接破壞了方先覺制訂的作戰計劃,使得第十軍部隊遭到慘重損失,為此方先覺多次與薛嶽發生爭吵。薛嶽後來以增援常德不利,將方先覺撤職,另委其親信方日英接掌第10軍。這些行為遭到第10軍官兵一致抗議,前任軍長李玉堂直接將10軍的實際作戰情況上報至軍委會。經過調查,第10軍在常德會戰中所作的貢獻得到了肯定,蔣介石還特送方先覺一匾,題詞「忠義表天地」。

第二、方先覺臨危受命,忍辱負重,勇於擔當大任;1944年,損失慘重的第十軍1.7萬人奉命到衡陽休整,被撤職的方先覺重新擔任代理軍長。此時日本為了扭轉太平洋戰場的不利局勢,打通從中國東北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調集50萬大軍,開始了侵華以來在中國戰場上最大規模的進攻,中國守軍一路敗退,日軍先後佔領鄭州、許昌、洛陽等,到了6月中旬連長沙都淪陷了,日軍的兵鋒直指衡陽。

蔣介石曾對方先覺說:「我信任你,你只要堅守衡陽兩周,就算完成了任務。」方先覺日夜奔波,實地觀察地形,研究防禦重點地段。他認為東南方五桂嶺前面雖是開闊地,但山嶺險峻,易守難攻,應作為防禦重點。方先覺為了鼓舞士氣,同時便於指揮戰鬥,將前敵指揮所設在距五桂嶺僅200米處。戰鬥打響後,五桂嶺果然成為日軍進攻的重點目標,日軍進攻損失慘重。

第三、守軍提前挖掘好完備的工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方先覺戰壕。這是一種斷崖加壕溝的天才設計的防禦工事,需要把面對日軍衝鋒的一面山坡,本來是個斜坡面,直接削斷,使之變成直角90度的斷崖;斷崖的接地面繼續深挖,挖一個15米寬、15米高的壕溝。方先覺壕前方還有地雷區、鐵絲網、柵欄區、反坦克壕,甚至挖好的水塘等等。

方先覺戰壕

日軍要攻打的時候,首先要突破前方地雷、鐵絲網,這時會遭到守軍機槍的掃射;日軍突破之後,前面有壕溝阻攔,想要繼續進攻,需要在壕溝上架長梯,爬斷崖。守軍這時就會扔出手榴彈,長梯很容易被炸斷,日軍會掉進壕溝。壕溝裡一般插有鋼刺、竹籤,掉下來的人不死也傷,裡面存活日軍,因為壕溝面對守軍的一面是垂直90度的斷崖,根本無法射擊守軍,15米的深溝想爬也爬不出來。

第十軍守軍對待壕溝裡日軍,繼續用手榴彈招呼,裡面日軍只能被動挨打,所以日軍一場進攻下來,損失極為慘重,手榴彈成為了日軍的噩夢。

第四,這也離不開第十軍全體官兵堅強的戰鬥意志,全軍1.7萬人,抗擊近6倍於己的日軍,血戰到最後;此戰雖敗,但以死傷1.6萬人讓日軍付出8萬人的傷亡代價,方先覺已經盡了自己的職責,主要的責任不在於他,能在衡陽裡面死守47天就是奇蹟。

在外無援軍,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方先覺等一批高級將領為了保全傷兵,向日軍投降,第10軍被俘官兵沒有遭到大規模的屠殺,方先覺後來輾轉回到重慶,受到蔣介石的表彰。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堅守衡陽的守軍是英勇的,衡陽人民付出了重大犧牲。紀連海曾經評價:誰言投降不丈夫?

衡陽保衛戰是中國整個抗戰史中作戰時間最長、雙方傷亡士兵最多、程度最為慘烈的城市爭奪戰之一,也是日本戰史中記載的唯一一次日軍傷亡超過我軍的戰例。這場戰役極大震撼了日本朝野,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因此下臺。這場血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信心,不該被我們忘記。

相關焦點

  • 我軍萬家嶺血戰日軍16晝夜 不可戰勝神話終覆滅
    記者看到,這是一個丘陵似的山坡,高不足50米,三面高丘包圍,在地圖上找不到標註,然而就在70年前,這裡以及周邊的萬家嶺山巒與幽谷,正是痛擊日軍的主戰場。透過烈士墓的墓誌,當年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日英勇事跡重現眼前。  墓碑記載著:1938年10月,中國軍隊在抗日名將薛嶽指揮下,巧設「口袋陣」,在萬家嶺殲滅侵華日軍106師團1萬餘人,史稱「萬家嶺大捷」。
  • 抗日名將為國捐軀,間接促成臺兒莊大捷,陣亡後蔣介石親筆題詞
    王銘章所在的部隊奉命援助山西,王銘章奉命到達山西東部後與日軍遭遇,因為敵我雙方實力差距巨大,王銘章的部隊只有簡陋的武器,而日軍全部都是現代化的裝備,所以王銘章的部隊很快就損失過半,因此只能戰略撤退。之後他的部隊被整編,參加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戰役。
  • 李宗仁的高光時刻:臺兒莊血戰,帶領這支部隊把日軍打的服服帖帖
    周恩來曾評價道,李宗仁一生做過的兩件好事是值得書寫並可以拍成電影的,一是 1938年他指揮的臺兒莊大捷在中國八年抗戰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二是他晚年不顧險阻,毅然從海外回歸祖國。李宗仁深感責任重大,決心要死守徐州,重創日軍。1938年2月初,日軍板垣、磯谷兩師團以臺兒莊為會師目標,並應津浦路南段日軍的攻勢,企圖合攻徐州。板垣、磯谷兩師團同為軍中最頑強的部隊,其軍官、士兵受軍國主義影響最深,發動 一·二六」兵變的少壯派,幾乎全在這兩個師團之內。
  • 抗日戰爭徐州會戰內幕,臺兒莊大捷後,國軍為何卻迅速戰敗撤離?
    但是蔣介石組織的兩次大戰役卻均以失敗而告終,淞滬會戰國軍一潰千裡,就連首府南京都被日軍攻佔,徐州會戰雖未演變為大潰敗,卻也被迫放棄徐州,向後方撤離。其實蔣介石之所以在淞滬會戰慘敗僅數月之後,便發起了規模浩大的徐州會戰,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家喻戶曉的臺兒莊大捷。
  • 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在湖南打的
    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9月14日~10月日軍動用10萬兵力,卻在第九戰區第十五集團軍的抵抗下損失慘重。日軍承認「在部分戰場上,部分戰況之激烈超過了諾門坎」。在中國軍隊反擊下,日軍傷亡達2萬人,被迫撤退,中國軍隊傷亡3萬多人。
  • 萬家嶺大捷,國軍幾乎全殲日軍一個師:踩著屍體走,河裡都是血
    1938年10月3日,侵華日軍106師團被困萬家嶺已是第五天,師團長松浦再次命令收縮兵力全力突圍,突圍方向選擇了張古山,中日雙方隨即展開了張古山爭奪戰,戰況尤為激烈,擔負攻擊任務的是蔣介石的王牌74軍第51師和58師。
  • 南北東序幕戰為臺兒莊大捷奠定勝利的基礎,它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三場發生在南北東的序幕戰,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做好了鋪墊在臺兒莊所打的這場戰鬥,只是一系列戰鬥的最高潮。在此之前,還有南北東三個外圍戰場的序幕戰,也打得十分光輝慘烈。正因為如此,最後,才有臺兒莊的具體勝利。我們都知道,臺兒莊之戰是在「南京大屠殺」之後發生的。
  • 歷史上的平型關戰役:這次大捷到底殲滅了多少日軍?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山西東北部內長城平型關地區設伏,一舉消滅日軍第五師團一部,史稱平型關大捷,名揚中外,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 第五師團是日軍老牌部隊,機械化程度高,裝備精良,官兵訓練有素,被冠之以「鋼軍」的稱號。
  • 血戰萬家嶺:日軍師團長險些被逼切腹
    某種程度上,未戰已可見勝敗。  通過空中偵察,負責長江沿線主攻方向作戰指揮的日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看到,在當面的中國軍隊防禦體系中,南潯路與瑞武路之間似乎防守較為薄弱。岡村喜不自勝,認為捕捉到了關鍵的突破點,並在尚未充分核實情報準確性和周密計劃的情況下,即令其所屬第106師團迅速向西推進,孤軍深入,突入防守間隙,並向兩翼擴展進攻,徹底撕裂中國軍隊的防線,創造一個奇兵致勝的"輝煌"。
  • 1938年武漢會戰中,在大別山防線小界嶺戰役,曾殲滅日軍近5000人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臺兒莊大捷在歷時1個月,中國軍隊參戰人數約29萬,日軍參戰人數約5萬。戰後,中方傷亡約5萬餘人,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日軍自報傷亡11984人)。臺兒莊大捷是1937年全面抗戰以來,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抗日戰爭中的又一次重大勝利。然而同在1938年發生的武漢會戰之麻城小界嶺戰役卻鮮為人知,指揮官同樣都有李宗仁、孫連仲等國軍將領。此戰又被稱為「小臺兒莊戰役」,戰果同樣不俗。此戰殲滅日軍4500餘人,傷亡17000餘人,合計2.18萬。其中將佐級798人。而國軍自身亦傷亡2萬餘人。
  • 他負責守衛臺兒莊,血戰8天8夜,1夜收復3/4陣地,授獎章堅決不要
    他負責守衛臺兒莊,血戰8天8夜,1夜收復3/4陣地,授獎章堅決不要臺兒莊大捷,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場重大勝利,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堅定了全面抗戰的信心。這場戰役中有數不清的英雄,比如池峰城,他是一位抗日名將。
  • 76年前,國軍1.7萬人血戰10萬日軍,奉命守城10天,卻打了47天
    衡陽保衛戰紀念館1944年8月8日,一支日軍部隊開進了湖南衡陽城。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看起來垂頭喪氣,失去了往日的驕狂。歷時一個多月的衡陽保衛戰,日軍雖然攻陷了這座城,付出的傷亡卻遠超預期。緊接著,日軍於1944年6月22日開始轟炸衡陽,同時調集五個師團、十萬多兵力大舉進攻。戰鬥在6月23日打響。守衛衡陽的是抗戰名將方先覺率領的國軍第十軍。方先覺在臺兒莊會戰和長沙會戰中戰功赫赫。強將手下無弱兵,第十軍的將士作戰英勇,日軍早就見識過他們的厲害。不過當時的第十軍由於前期作戰消耗不小,可參戰的只有17000多兵力,敵我力量懸殊之大,前所未有。
  • 抗日戰爭臺兒莊大捷,日軍主力深陷重圍,指揮官為何卻破口大罵?
    1938年4月,舉世矚目的臺兒莊戰役進入收尾階段,國軍孫連仲集團軍在臺兒莊和日軍坂本順旅團、瀨谷啟旅團血戰數十日,已經元氣大傷。但是孫連仲所部的死守臺兒莊卻成功地為國軍精銳部隊湯恩伯軍團爭取到了包抄日軍後路的時間,臺兒莊戰役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 抗日戰爭臺兒莊大捷,日軍距離勝利僅臨門一腳,為何卻主動撤軍?
    抗日戰爭時期,臺兒莊大捷作為國軍首次挫敗日軍進攻,意義十分深遠,蔣介石甚至一度認為,臺兒莊戰役的勝利便是抗日戰爭的轉折點。但是實際上,臺兒莊戰役的勝利遠沒有蔣介石想像的那麼簡單,國軍之所以在臺兒莊取得最終勝利,日軍指揮的失誤其實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血戰臺兒莊之第30軍 - 抗戰名師_騰訊新聞_騰訊網
    這是曾任第2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在徐州會戰期間,向所屬第30軍第31師師長池峰城下達"死守臺兒莊"強硬命令的時候所說的話。臺兒莊戰役聞名中外,正是在第30軍不計傷亡、頑強死守的情況下,為友軍合圍日軍並予重創,創造有利條件,開創了抗戰全面爆發以來正面戰場上的第一次大規模戰役。第30軍憑此入列"名軍",當之無愧。叛軍的轉變 第30軍與第59軍源自一脈,都屬馮玉祥的西北軍。
  • 抗戰大捷平型關戰役之謎:115師究竟殲滅了多少日軍?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師在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指揮下,在山西東北部內長城平型關地區設伏,一舉消滅日軍第五師團一部,史稱平型關大捷,名揚中外,極大振奮了全國人民的抗戰士氣。 日軍第五師團是舊日本陸軍老牌部隊,機械化程度高,裝備精良,官兵訓練有素,被冠之以「鋼軍」的稱號。
  • 1938年臺兒莊血戰,中日雙方傷亡有多慘重,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導語:1938年臺兒莊血戰,中日雙方傷亡有多慘重,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臺兒莊戰役在我們抗日戰爭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這是第一次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對日軍的大型戰役勝利,此戰擊打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迫使日軍兩大王牌師團暫緩南下,為徐州會戰的部署贏得了時間,而參戰的中國軍隊英勇頑強,以自身較大傷亡消滅日軍一部,創造了正面戰場成建制包圍並消滅大部日軍兵力的第一場戰術勝利。
  • 萬家嶺大捷始末:日軍師團傷亡1萬餘人,打出國軍威名
    文/王國棟在1938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的萬家嶺戰役中,薛嶽將軍指揮中國軍隊包圍了日軍松浦淳六郎的第106師團並對其發動了毀滅性打擊。戰役的結果是日軍被殲滅1萬餘人,被俘一百多人,幾乎喪失戰鬥力。在戰役現場,滿山遍野均是日軍屍體和遺棄的武器裝備,史稱萬家嶺大捷。
  • 臺兒莊敢死隊隊長沉浮錄(上)
    第二天清晨,天剛泛白,哨兵就發現了緊急情況:就在昨夜經過的那條山溝,有一支日本軍隊在山溝裡宿營。煙火繚繞,戰馬嘶鳴,還有太陽旗晃動。好險!若不是黃旅長嚴令上山,情況不堪設想。黃旅長緊急召集營團連幹部,研究對策,分析敵情。從對莊村日軍的觀察和偵察部隊提供的情況看,日軍可能是一聯隊,一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