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夜雪》,寒夜雪飄,慵懶無心,勾不起一點想像

2020-12-16 聆思贅言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唐代:白居易《夜雪》

四季各有其美好的事物,有詩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不為寒冷所苦,雪則是冬天最美好的事物。欣賞雪的美好,非謝惠連一篇《雪賦》所能描述得盡。

天底下地域之廣闊,冬天的冷既分布不均,各地降雪也是有差異的。有的地方有終年不化之雪,也有的地方千年不見雪。雪可以是美好,也可以是災難。不同的人,對於雪態度,以及對於下雪的盼望,也有所不同。有「柳絮因風起」的唯美輕盈,也有「為瑞不宜多」的哀嘆。

故而一個人見到下雪,或欣喜,或憂愁,寫詩作賦則是詩人才子之事,無惠連之才不能作賦,無詩人之思不能成詩。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於某一下雪之夜寫下這首《夜雪》詩。

寒冬之夜,人在枕上,寒冷難眠,外面簌簌下起了雪,通過窗子才看出地上雪已積了很厚。雪落無聲,不知何時開始下的。雪必然已經下了很久,落在竹子上,壓折了枝條,時而聽到竹子折斷的聲響。

這樣的夜,這樣的雪,忍受著寒冷,當然沒有興致去深夜踏雪一回,更沒有乘興訪友之意。人與雪是隔開的,一間屋子隔斷了外面雪的世界。人不想出去,雪夜不可能進來。唯有侵人的寒氣,還有時而傳來竹子折斷的聲響,告訴人這個世界不是靜止的。

孟浩然《春曉》詩云:「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夜裡無眠,聽風聽雨,還去心思去想像風雨中落花,白居易這首詩則思緒都是慵懶的,人是人,雪是雪,雪不侵人,人不見雪。思緒既沒有飛出窗外而隨雪飄舞,對雪也沒有一點想像。

相關焦點

  • 冬吟大雪:雪落猶玉塵,風起似歌聲;美景仲冬至,曼妙雪歸人
    文/甲木乙木(紀星羽)圖/倪建農老師Ni.Rock仲冬大雪節氣,瀟瀟西風待雪寒,江城尋雪未遇。雖未下雪,還是不禁想起一些時令詩句: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夜雪》五百裡外的湖北英山(筆者第二家鄉)吳楚長城附近則早已白茫茫。大雪雲賞景:青山遠黛,銀裝素裹總相宜;望吳楚長城內外,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 兩首夜雪小詩,一動一靜,饒有趣味,就像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尤其最後畫面定格在「月照一天雪」,準確地表現出詩人映雪賞月的獨特感受,畫面之中既有實景,又傳達出詩人自得其樂的生活情趣。我們知道詠雪詩中寫夜雪的不多,因為雪無聲無味,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裡,人的視覺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無從捕捉。
  • 白居易一首「奇」詩,句句別出心裁,僅用20字就寫出不一樣的雪景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更讓人感受到特殊年代那豪放的氣派以及詩人寬廣的胸懷: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例子不勝枚舉,雪景在不同時期的不同詩人的筆下,總是這樣隨人之願而姿態百變。而在眾多的雪詩中,能稱得上「奇文」者並不多,而白居易的一首詩堪稱別具一格的詠雪「奇文」。今天小赫赫就與大家分享這首白居易的奇文佳作——《夜雪》。
  • 雪落向現實,落向人們各自的命運|周末讀詩
    我們讀詩的享受,正在於任由想像馳騁其中漫無目的地旅行。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依然是白居易的一首絕句。《問劉十九》捕捉的是雪意,《夜雪》當然是下在夜裡的雪。雪落無聲,因此寫雪多以視覺,佳句如陶淵明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
  • 詩詞|大雪時節,萬裡雪飄壓林梢
    也許很多南方城市很少能看見雪,那麼我們就從古詩中來窺探一番冬日雪景吧!大雪壓林梢《大雪》宋·陸遊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 冬天最美的晚上,就是下雪的夜晚,十首夜雪詩詞傾聽下雪的聲音!
    十首夜雪詩詞,安靜的冬夜,傾聽下雪的聲音!夜雪唐-白居易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御弟唐-杜甫朔風吹桂水,朔雪夜紛紛。暗度南樓月,寒深北渚雲。燭斜初近見,舟重竟無聞。不識山陰道,聽雞更憶君。
  • 人臥著耳朵卻醒著,白居易5首寫聲古詩,帶你臥聽風霜雨雪!
    這就是白居易啊,他有著善於傾聽的耳朵!甚至在臥著時,耳朵也是醒著的。今天,我們就一起跟著老白「臥聽風霜雪雨」!臥聽——風吹葉落第一首《秋夕》葉聲落如雨,月色白似霜。臥聽雪折竹第七首《夜雪》已訝衾qīn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點評:這首《夜雪》和《夜雨》應對比著讀的。
  • 這次第,怎一個雪字了得!
    >雪中孤客,最是寂寞。天水麥積山雪景 來源:麥積新聞網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出自《夜雪》【唐】白居易風雪寒夜,最是寂靜。>其二最愛東山晴後雪卻愁宜看不宜登雪後初晴,最是清新。甘南迭部縣雪景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出自《問劉十九》【唐】白居易雪中對飲,最是微醺。
  • 白居易看見窗外積雪,寫下一首詠雪詩,詩句古樸凝重,清新淡雅
    而這一年,廣袤的大地上誕生了一批新的詩人,而日後成就最大的,是一個名為白居易,字樂天的小子。白居易出生在一個小官僚家庭,自幼聰穎過人,讀書也十分的刻苦,年紀輕輕就白了頭。十幾歲的年紀,白居易帶著自己的詩作進長安,長安的達官顯貴看見這個小子,不屑一顧,沒想到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讓他聲名遠揚。
  • 陰陽師夜雪無聲怎麼打 雪女秘聞副本夜雪無聲打法攻略
    陰陽師夜雪無聲怎麼打?陰陽師今日迎來了四周年版本,也開啟了雪女秘聞副本夜雪無聲,通關這一副本即可獲得雪女新皮膚京都,那麼這個副本該怎麼打呢?下面就為大家帶來雪女秘聞副本夜雪無聲打法攻略。 陰陽師夜雪無聲怎麼打?
  • 白居易《村雪夜坐》,感懷身世後寫道: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
    唐憲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白居易因母親去世,離開官場,回家居喪,退居於下邽渭村(今陝西渭南縣境)老家。由於當時的詩人,事業剛剛起步,名聲不顯,退居期間,拖家帶口,加上身體多病,生活無比困窘。幸好元稹等友人的大力接濟,才強勉度過難關。
  • 最美唐人寫雪五絕,第一首就驚豔,文人風骨字字神妙,你肯定讀過
    △王和尚讀詩:白居易的寂寞詩情3.雪夜的孤獨與寂寞,細讀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寫詩以「平易」見稱,但是平易中卻含機巧,簡煉中蘊含深意,也是白居易詩的特點。這首詩即如此。常人寫雪,多著力於正面刻畫,而白居易則不然,這首詩卻從側面來寫,顯得新穎別致。
  • 按照古代「飛花令」的玩法,來接「雪」的詩詞,你敢來應戰嗎?
    比如帶雪的詩詞,第一人第一字帶「雪」,第二人說出的詩句需要第二字帶「雪」,以此類推。不得不說,真的很難。我們今天仿照古人的做法,來依次讀一讀這些含雪的詩句。1、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在行軍的路上,士兵們用笛子吹奏著《行路難》4、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夜雪》唐代:白居易白居易的這首《夜雪》不僅從形態上看到了雪,也從聲音上聽到了雪。
  • 大雪|至此而雪盛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意思是天氣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節氣時更大了,並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和小雪、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小雪大雪燒煙燒不歇、梳頭洗臉要半天」:形容夜晚逐漸綿長,白天繼續縮短,白天如此之短,人們幾乎要連著燒三頓飯、梳個頭洗個臉感覺半天時間就過去了。
  • 今日大雪|大雪節氣不見雪,只是天已入冬寒
    今天是2020年12月7日庚子年十月廿三大雪節氣 飄然而至當大雪作為冬季的第三個節氣降臨也標誌著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大雪節氣不見雪,只是天已入冬寒大雪 誦詩文雪自古備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在大雪紛飛時,常常研墨書文「融雪煎香茗,賦詩潑清茶」在冬日,好不愜意
  • 冬雪白皚皚,夜雪如歌
    請您欣賞《冬雪白皚皚,夜雪如歌》。雪冬雪白皚皚,夜雪如歌今年公曆十二月份的第一天,下了二零二零年冬的頭場雪。雪當夜的幕布籠罩了整個世界,雪花卻還在紛紛揚揚下個沒完,似乎要將許久以來的衷情訴說不停。夜裡下的雪猶如流星雨划過天際,多麼壯觀優美的一幕景象啊,用四個字來形容它吧,那就是:夜雪如歌。2020年12月3日
  • 你聽過最美的形容雪的詩句是什麼?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小仝最喜歡的形容雪的詩句。NO.1忽有故人心上過,回首山河已是秋,兩處相思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意思是:從故人的心上經過,只留下了一道痕跡,最終回首的時候才發現已經是重巒疊嶂,往事如煙。
  • 白居易六首古詩,道盡冬日溫情
    ;可以在寂寂雪夜,靜聽大雪壓折竹子的聲音——「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只要有顆不畏風雪的心,總能品味出冬天的美景和暖意來。 白居易筆下的冬天,是悠閒的。 晚年的白居易定居於東都洛陽,時常與僧道來往,逐漸開始喜歡靜謐的環境,也習慣了一個人獨處。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一場雪,地面上積雪深厚。雪後天晴,詩人在庭院中,背靠著椅背,眯縫著雙眼,享受著這和煦的陽光,靜靜地感受大自然的天籟,忘憂無惱。
  • 冬美三絕:雪、梅、詩
    冬美三絕——雪、梅、詩譚汝為「雪」的意象是冬之美的「點睛之筆」。古人說雪有四美:落地無聲,靜也;沾衣不染,潔也;高下平均,勻也;凍窗掩映,明也。從詩歌創作來看,描摹冬季景色最美的兩個意象就是「雪」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