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020年CCF-騰訊犀牛鳥基金正式發布申報指南。從產業實踐出發,基金設立了8個技術領域共計35項研究命題,並在未來一個月的時間裡,面向全球富有創新思維與研究能力的青年學者開放申請。騰訊公司和中國計
5月15日,2020年CCF-騰訊犀牛鳥基金正式發布申報指南。從產業實踐出發,基金設立了8個技術領域共計35項研究命題,並在未來一個月的時間裡,面向全球富有創新思維與研究能力的青年學者開放申請。
騰訊公司和中國計算機學會於2013年共同發起的CCF-騰訊犀牛鳥基金(以下簡稱犀牛鳥基金),始終致力於支持海內外青年學者開展前沿學術研究與技術實踐。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140位青年學者通過基金合作,面向企業真實問題與業務實際需求,與騰訊研發團隊開展密切的科研協作,圍繞產業進步拓展技術前沿,解決真實的問題與需求,促進自主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2020年犀牛鳥基金繼續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主要研究主題方向,強調其在醫療健康、能源保障、材料研發、信息安全等關乎民生領域的技術融合與應用,並首次涉及多源信息融合、博弈論、密碼學等領域前沿課題。通過提供騰訊文本理解系統(TexSmart)、基於深度圖神經網絡的自監督分子圖預訓練模型兩個高質量工具鏈和框架模型,基金吸納優質的開放研究資源為相關研究工作提供支持
犀牛鳥基金在促進科研合作的同時,也長期為青年學者的個人成長助力。通過設立一系列輔助計劃,犀牛鳥基金為青年學者在拓展學術視野、豐富思維角度、提升問題意識方面提供協助。以犀牛鳥創意基金,犀牛鳥技術標準化項目為代表,鼓勵優秀學術創想的產生與保護。設立犀牛鳥訪問學者計劃與實習生計劃,推動無邊界的溝通與交流,協助研究者深入了解產業一線的運作機理與實際問題產生的來龍去脈。
2020年,以優化評價標準,促進科研合作對產業發展做出更多貢獻為目標,犀牛鳥基金全新設立犀牛鳥學者獎勵計劃,面向學者個人進行學術成果獎勵與滾動合作項目獎勵。通過合理的競爭與適度的激勵,鼓勵青年學者追求更高的科研目標,促進學術研究成果的應用落地,推動研究價值與生產價值間有效的轉化,從而進一步豐富合作雙方工作的內涵與質量。
基金青年學者在立足科研教學工作的同時,還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很多學者利用業餘時間義務的承擔起「犀牛鳥中學科學人才培養計劃」導師的職責,傳遞自身學識、見解與科學理念,為國家青少年科學能力與綜合能力提升貢獻力量。這與騰訊公司倡導的「科技向善」價值觀不謀而合。
近年來,從面向青年學者的」CCF-騰訊犀牛鳥基金「到支持高校人才培養的「犀牛鳥精英計劃」;從八大聯合實驗室的各顯「神通」,到覆蓋騰訊主要研發與業務方向的五大專項基金;從積極參與教育部「新工科」計劃深入產學協同育人,到構建實踐平臺的「高校創新俱樂部」;從網際網路+大賽支持創新創業,到騰訊廣告算法大賽以賽代練。騰訊不斷攜手學界合作夥伴,持續耕耘校企合作的內容與模式,促進人才培養與科研合作的創新發展。
騰訊犀牛鳥基金將與更多青年學者一起,共同探索科技的廣闊空間。歡迎廣大青年學者關注並申報本年度犀牛鳥基金,申報截止時間為2020年6月15日24:00(北京時間)。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