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故事:「不回家」的六名石油人-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

2020-12-12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坦尚尼亞項目海底管道登陸端管道浮拖入海施工。 管道局國際事業部 供圖

  11月10日清晨,和往常一樣,張宏偉早早起床。自從兩年前開始擔任管道局坦尚尼亞國家公司總經理以來,他每天都心系項目。國內和坦尚尼亞有5小時的時差,這讓他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在非洲蔓延,張宏偉更忙碌了。如今,海外疫情防控工作逐步進入常態化,堅守在海外市場開發崗位上的管道局員工,每天仍在拼搏中。這些堅守異國他鄉的石油人,如此可敬、可愛。

  李子霖是坦尚尼亞國家公司副總經理,去年牽頭中標了尚比亞TAZAMA管道公司智能清管檢測項目。去年9月出國至今,他已經連續在海外工作了14個月。今年3月,為了推動清管檢測項目合同儘快籤署,他只身前往尚比亞,與業主開展合同談判,為合同的籤署做了大量的基礎溝通工作。

  回到坦尚尼亞後,李子霖又馬不停蹄地組織了兩個新項目的投標,同時還負責國家公司的疫情防控及日常工作。

  考慮第一批回國休假的人選時,項目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子霖。他的嶽母剛做了一次手術,妻子身體不太好,還得照顧孩子。李子霖卻說:「先讓其他人休息吧,我手裡還有標後跟蹤的項目,完事再回。」

  葛偉軍是肯亞國家公司副總經理,負責市場開發。這個生在湖南的小夥雖然普通話說得不很標準,英語卻非常流利。在肯亞疫情日益嚴重的情況下,他想盡辦法推進市場開發工作。在他的努力下,沉寂了3年的肯亞市場取得了實效。

  葛偉軍說:「肯亞市場正在關鍵期,跟蹤了多年的市場,這次很有把握拿下。我現在不能回國休假,不然之前的功夫就白費了。」

  作為肯亞現場的具體負責人,他積極響應提質增效工作的號召,在加強內部管理的同時,將目前閒置的貨櫃板房和設備出租給當地公司,為項目節約了成本。

  這個有衝勁兒的小夥子,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戰嚴冬」「勇擔當」。

  馬曉蘭是坦尚尼亞國家公司市場開發部高級主管,這次已經在海外連續工作了20個月。她有10多年的海洋管道工作經驗,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馬姐。

  馬姐是公認的工作認真細緻、責任心強的表率,承擔著市場開發基礎支持、業主的日常拜訪、信息收集及投標文件的整理等工作。

  在來到坦尚尼亞不到一年時,她的工作就獲得了業主的認可。在這裡,每一份投標文件幾乎都要經過她的「檢驗」,確保完整性、規範性。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馬姐審過的材料,絕對沒問題。」

  對於休假,她笑著說:「我不急,等手中的工作落地吧。」大家都了解,作為市場開發第一線,投標工作只有開端沒有結束。哪天回國,仍是個問題。

  杜偉是坦尚尼亞國家公司項目支持部經理。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杜偉年齡略長一些,是項目部的老大哥,更是公司裡的「技術大拿」。他不僅是項目投標技術標的編制和修訂主要負責人,還為支線項目施工管理出謀劃策。

  疫情期間,杜偉為多個投標項目編制了技術方案,將自己海外項目的經驗和盤託出,為市場開發工作避免了諸多不利。

  提到休假,杜偉說:「我在外時間長,都習慣了,讓年輕人先休吧。」杜偉平時與家裡的電話不多,但是每個周末都要跟國內上大學的女兒微信視頻聊天,那是他笑得最多的時候。

  「這次孩子開學了,下次回國應該是孩子放假的時候吧。」杜偉笑笑說。

  曹炯是坦尚尼亞電廠支線的項目經理。原計劃今年3月投產的支線項目,因受疫情影響一拖再拖,他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回收進度款上。

  在大多數業主面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每爭取一筆回款都異常艱辛。通過與業主的一次次溝通,在雙方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曹炯不斷推動款項回收,踏平了各個環節負責人的門檻,最終獲得了業主的認同和支持,也讓管道局提質增效的號召取得了實效。

  曹炯已經連續在海外工作了近15個月,在現場人員短缺的情況下,他還主動牽頭組織了新項目的投標工作。數月間,曹炯的體重減輕了6公斤。提到休假,他說:「我得等到支線項目投完產沒有問題了再走。」

  坦尚尼亞國家公司的「領頭雁」張宏偉,已在坦尚尼亞工作近10年。

  為了更好地推動多個跟蹤項目,從今年春節前夕開始,張宏偉一直奔走於坦尚尼亞、烏幹達、尚比亞等國,克服籤證、不能直航等諸多困難,拜訪業主、政府部門、合作方。

  「平時六七個月就可以休假,這次因為疫情,最晚過來的人也有10多個月沒休假了。現在可以休假了,大家惦記的卻都是手裡的工作。我要站好這個崗,迎接每名『逆行而上』的兄弟們。」面對大家的擔當,張宏偉心裡感慨萬千。

  在他與團隊的努力下,多個市場目標正向有利的方向發展,管道局東部非洲的市場版圖正在描繪出全新的模樣。

相關焦點

  • 走進巴裡坤:東天山腳下的甜蜜事業-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
    為了讓牧民們能安下心、定得住,中國石油還在巴裡坤縣奎蘇鎮建成3000畝高科技噴灌工程項目區,解決了牧民的口糧、飼草等生活物資供給,相應帶動1200餘人受益,人均增加耕地2.5畝,增收5000元以上。
  • 走進青河:甜水潤澤新邊疆-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2003年,中國石油定點幫扶青河縣,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受委託承擔具體扶貧任務。18年來,中國石油共派出6批9名扶貧幹部,累計投入扶貧資金4000萬元,建設一批包括學校、衛生院、滴灌、牧民新居、牛羊養殖項目、道路、農田水利項目等惠民利民富民項目。2017年10月,青河縣通過國家專項評估檢查,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縣。
  • 中國石油助力脫貧攻堅特別報導·新疆-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長期以來,石油人一邊深耕地下油氣,攻堅克難,牽「油龍」、降「氣虎」,通過開發能源造福邊疆百姓;一邊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做了大量艱苦卓絕的工作。  中國石油在這裡投入扶貧早。1988年,中國石油投身國家扶貧工作,按照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部署,陸續在新疆幫扶8個定點扶貧縣。同時,中國石油駐疆單位也在南疆承擔了大量的幫扶工作。
  • 「智」引:走進重點實驗室(23)-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集團公司物探重點實驗室  1999年6月,集團公司科技發展部發布「科技字[1999]第38號」文件,批准成立「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物探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主體設於中國石油大學。
  • 2020年領導幹部會議-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回顧中國石油的發展史,持續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探索一直貫穿始終。從1998年行業重組集團公司成立,歷經多年探索,公司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邁出關鍵一步,到2006年之後系列業務重組,具有中國石油特點的公司治理體系和制度框架基本構建,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持續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
  • 戴厚良在駐新疆石油石化企業調研-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陳玉強)9月18日至21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戴厚良到中國石油駐疆企業調研,深入了解企業改革發展、提質增效、安全環保、黨的建設和常態化疫情防控等情況,看望慰問一線幹部員工。
  • 大慶石油人海外疫情防控工作側記-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
    記者12月11日了解到,大慶油田已建立「油田總部—專業公司(海外公司)—海外項目」的雙迴路三級聯動機制,指導建立國際疫情防控方案和疫情應對專項應急預案,對13個國家45個項目的上千名員工實施疫情防控升級管理,全面落實「一國一策、一地一策、一項目一策」等防控措施,全方位多舉措組織防疫知識培訓,確保了海外項目「零疫情」。
  • 走進託里縣:描繪邊疆幸福社會新畫卷-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建成了石油希望小學,開展「1+1」大手拉小手助學行動;為託里縣阿合別鬥鄉、烏雪特鄉建成了青年科技服務站,配套電教設施……  一樁樁民生項目、一個個扶貧工程、一件件愛心故事,無不浸潤著中國石油對當地扶貧事業的牽掛和真情。
  • 中國石油尼日項目一線石油人採訪記
    中國石油與尼日正式籤署尼阿加德姆石油區塊合同後兩個月不到,2008年的10月,中國石油先遣部隊初闖撒哈拉,而趙玉飆正是其中的一員。  對於中國石油人來說,由於這個內陸國家物資的匱乏程度、沙漠地表最高達70攝氏度的溫度、動蕩的政局、周邊國家的戰亂和恐襲,幾乎步步坎坷,需要時時警惕。  沙漠中驕陽似火,一支由10輛沙漠車組成的中國石油先遣隊初探撒哈拉。
  • 「智引」走進重點實驗室(25)-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納米驅油技術」2018年入選國家「引發產業變革的重大顛覆性技術」;自主研發的創新產品——第一代納米驅油劑iNanoW1.0在長慶油田先導試驗應用效果持續向好,革命性地改變超低滲儲層流體滲流規律,被評為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2019年十大科技進展」,連續兩年(2019年和2020年)入圍中國石油「十大科技進展」。
  • 環球一周--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沙特阿美2019年淨收入達880億美元  據油氣新聞網站3月15日消息 沙特阿美公司公布了2019年全年財務業績,儘管價格環境較低,煉油和化工利潤也面臨挑戰,但仍然實現了強勁的利潤和股息。
  • 2020中國(廊坊)國際管道大會開幕-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王維超 特約記者張秋娟)11月12日,2020中國(廊坊)國際管道大會在河北廊坊開幕。本屆大會以「合作融合創新共贏」為主題,深度聚焦行業發展新動態、新技術,吸引了國內外200餘家企業參展。
  • 「智」引:走進重點實驗室(22)-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集團成立以來,十分重視油氣市場模擬與價格預測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經濟技術研究院油氣市場研究部門成立以來,不斷加強市場形勢的分析與研判,提高市場預測的前瞻性與準確性,取得了一大批市場研究成果,應用於公司規劃計劃、生產經營、煉化生產、天然氣及成品油銷售等,成效顯著。  「十三五」期間,集團公司將油氣市場模擬與價格預測重點實驗室建設列入科技發展規劃重點之一。
  • 塔裡木高質量建成3000萬噸大油氣田-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常斐 受吉相)12月21日零時,一個3000萬噸現代化大油氣田在塔裡木盆地誕生。「死亡之海」沸騰,天山崑崙雀躍,幾代石油人孜孜以求的夢想成真。3000萬噸大油氣田的建成,完善了我國油氣戰略布局,優化了國家能源消費結構,造福著全國億萬百姓。
  • 管道局10天中標12項工程-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王維超 李佳霖)11月16日,記者從管道局市場開發中心獲悉,10天內管道局接連中標12項工程,國內外市場喜獲豐收。在國內,中標中俄東線(永清—上海)安平—泰安段線路工程4、5標段和江蘇濱海LNG配套輸氣管線項目線路工程1標段,中標金額合計近5億元,與長慶油田的戰略合作得到進一步深化;在國際,中標波札那北水南調2.3期供水管線工程,管道局海外市場實現了新區域、新業務的雙突破……
  • 2020年開局油氣市場面臨多重挑戰-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
    高盛表示,新冠疫情的爆發對石油需求造成了10多年來最嚴重的衝擊,衝擊規模與2008—2009年水平相當。眾多國際能源機構紛紛下調油氣需求的預測。 根據EIA的數據,中國在2003年原油進口量為180萬桶/日;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了1012萬桶/日。
  • 管道局國際業務提出發展新思路-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王維超 特約記者張秋娟)11月15日,管道局召開國際業務工作匯報會,適時調整思路,契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堅定實施國際業務可持續發展新思路。
  • 中國石油改革開放以來海外業務拼搏奉獻交響曲
    海外業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石油國際油氣合作更實現了騰飛……;到2018年上半年,海外中外方僱員11萬多人,中方員工近2萬人,當地和國際化僱員近10萬人……  中國石油在全球能源舞臺上,奏響了一曲恢宏遼遠的交響曲。這是一首奮鬥之歌、一首奉獻之歌。
  • 新疆銷售妙招頻出效益勢頭正勁-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胡仁偉)截至10月15日,新疆銷售油品純槍銷量屢創新高,不斷刷新今年以來日純槍銷售新紀錄,其中,喀什、烏魯木齊等分公司日零售突破2000噸,連續保持一周以上。油品、非油品、燃氣三大業務闖市場銷量大幅提升,節後銷售保持強勁勢頭,員工士氣高漲。
  • CPECC魯邁拉項目取得業主認可-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龔路 方璇 特約記者文學軍)近日,殼牌伊拉克巴斯拉天然氣公司(BGC)新任總裁Malcolm Mayes、伊拉克南部天然氣公司(SGC)新任總裁哈桑等一行十餘人來到工程建設有限公司(CPECC)中東地區公司承建的魯邁拉BNGL項目現場,查看項目復工復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