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以上的服裝設計師還在公司打工嗎?

2020-12-26 貓小小談服裝搭配

我經常在服裝論壇上看到不少人說服裝設計師就是吃青春飯,超過40+都被淘汰了,個人接觸的公司裡,很多設計師確實也都是90後年輕人,難道真的像網上所說服裝設計是青春飯?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目前社會上對於設計師的招聘要求。

我通過招聘網站定位了北京、杭州、廣州幾個服裝行業不錯的城市。

通過對這個三個地區的服裝設計師招聘,我們發現在年齡上並沒有明確限制40歲。當然可能跟防歧視有關。

但是我們注意當一個細節就是大部分公司要求的工作年限在3-5年,明確要求超過5年的工作經驗的公司較少。

我們知道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設計師年齡一般在23歲,3-5年的工作經驗一般也就是在30歲左右。可見招聘企業更希望要求有經驗但相對年輕的30歲左右人才。

那些40歲+的設計師們,你們都去哪了呢?

我通過專業服裝論壇發起相關問題進行調查,調查人群中涵蓋公司老闆、設計總監、設計師、設計助理以及服裝行業論壇資深人物。

我列舉幾個服裝人士的談話,聽聽他們的看法。

老J——服裝論壇資深壇主

「40+的設計師都已經做老闆了,即便現在沒做老闆的也都是曾經做老闆賠的沒了鬥志,在苟且著尋機東山再起。」

大A——服裝行業資深人物

設計行業本身不是吃青春飯的行當,因為設計能力中有相當大的經驗值在裡面。所以會看到國外有很多年齡很大的設計師。

但是在中國,尤其是在以批發為主的廣州,服裝設計只是以流行為風向標。對於流行肯定還是年輕人佔優勢一些。所以會看到很多的年輕的設計師。

40+的設計師在創業或者創過業也是實情,但是大多數還是沒有這個實力和機遇的。

我身邊很多40+的設計師,有些在做管理,有些還在做設計。但是很多都是在吃老本——經驗,創新能力的確不如年輕人。尤其是媽媽級的設計師。精力一半以上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剩下的一半精力中還要拿出一半來各種計較和嘰嘰歪歪,真正用於做設計的精力只有那麼一點點,能出成績才怪。40+的男生還在做設計的倒是少見一些。

Hh——服裝設計師

大企業請設計總監都是大牌的,或者出名的,或者國外的。總的來說,大多數企業請設計師都是不超過40的。是真的。原因有很多種,就不細數了。

小A——新手服裝設計師

「自己創業的比較多,中國人多,做老闆的大都是招35歲以下的,超過35歲的除非能帶來較明顯的好處,要不然都是招年輕力壯的。」

大D——服裝設計師

「20-30歲是努力上進的年齡,40歲以上的設計師要麼成為設計經理,設計總監,要麼就是自己成立了設計師品牌自己做老闆。還有一些設計師轉行了。」

匿名——獨立設計師

「我30+就創辦自己的工作室去了,都不用等40歲」

大W——公司老闆

「我反而喜歡年齡大的設計師,只要他們是一直堅持不懈學習,越老越寶。」

老L——管理層

「這個年紀要麼成了管理者,要麼自己創業了,除了醫生,哪個行業都一樣,過了40基本上要轉到管理崗了,以前看嶽飛傳和楊家將總是奇怪為什麼到了下部這些人都不行了呢,現在明白了,年輕人上來了。」

匿名

「設計師行業確實是吃青春飯的,版師還能堅持10年,車工40+就是寶了。服裝設計本來就是青春飯碗,35歲左右沒做到一定職位 就面臨淘汰...」

So——設計師

「我一直在,快40了,女裝設計。」

匿名

「設計之路不是青春飯,而是每天都在學習積累中,每天都在進步一點點,越做越成熟。還是得耐得住寂寞。」

愛愛——設計師

本人42,都是給服裝廠設計款式,也想過自己做品牌,事實上想當老闆很難,服裝最難不是款式,款式都是千編一律!難在花型,壓花設計,繡花設計這些都可以高仿。而印花圖,那些90後的,會設計什麼,除了盜版還能幹嘛?我隨便設計一圖印花圖,就是十年經驗的都模仿不起來!

魚——設計師

四十多的設計極少見了,轉眼就過去了幾十年,創業失敗了幾次,現在老老實實在上班中,同事們大多都是90後,有時真不敢回想,居然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居然還在這裡。

朋友說:你能做這麼多年,看來是真愛!

調查結果

在調查的100多個訪問者中,其中70%的人明確指出在公司裡40+的設計師生存難度不小,發展空間有限。很多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吃老本,自身抱負有關從而離職。

另外有10%認為40+的設計師在公司裡依舊很吃香,特別是能力強,對於某一方面專一的設計師。

對於年輕設計師的建議

1、努力積累經驗,在40+之前儲備好積蓄和足夠的經驗、人脈。

2、專注,門門通,不如一門精。服裝的分類有很多,可以專注於其中某一方面進行鑽研。

3、在適當的時候開始創業,建議從小工作室做起,減少創業風險。

相關焦點

  • 服裝設計師轉行能做什麼?
    經常在某一個崗位任職往往會讓大家產生厭煩,這種心理上的抗拒不僅是因為工作不順心,也有很大的因素是個人技能不夠專業的導致的,尤其是在一些加班情況比較嚴重的行業較為明顯,其中服裝設計就是之一。服裝設計師每天熬夜加班那是經常的事了,時間短還能接受,如果你在這個行業堅持了三年以上之後一定也會出現想要轉行的想法,但是話說回來,又有哪一個行業的設計師不需要加班呢,畢竟他們的工作就是要面臨這種現象。
  • 30多歲,還在工廠裡打工,這樣的人有出路嗎?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我們出社會之後唯一想做的,或許便是找一家稍微好點的公司上班,拿著穩定的工資,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拿著高工資。然後,便是輕輕鬆鬆上班,每天開開心心。不過,這隻適用於一些高學歷的人才,而大部分人的話,都只有去工廠打工一條路而已。這一點,相信不少人都已經發現了,這便是普通人的發展路線,雖然有些不甘,但這又是現狀。那麼,如果30多歲了,還在工廠裡打工的話,這樣的人生還有出路嗎?工廠打工,又真的丟人嗎?
  • 深圳服裝設計40年
    40年來,一群天南海北的時尚追夢人來到深圳,以夢為馬,初心不改,奏響一曲曲昂揚激越的時代華章;40年來,深圳服裝產業的變遷也見證了特區的輝煌發展。深圳服裝行業起步於特區成立之初,崛起於對外加工出口,彼時40萬人從業人員,1000多家服裝企業,100多個國際品牌在深圳加工,靠「三來一補」、「貼牌生產」起家,代工企業獲得的利潤十分微薄,平均利潤率不足5%,而相比之下,國際品牌經營毛利率通常高達90%以上。正是靠著加工出口,也讓深圳擁有當時國內較先進的生產設備和較高的加工水平,逐漸形成成熟的產業基礎。
  • 72歲服裝設計師陳娟:一生追求中國的服裝強國之路
    今年72歲的大朗服裝設計師陳娟說。她這樣說,也是這樣去做的。每個星期,陳娟都會來到位於大朗環球貿易廣場的毛織設計研究院,不僅親自為毛織企業家教授服裝設計課,而且對研究院的課程安排、運營方向、人才培養等事必躬親。 陳娟,曾有著多種身份。
  • 坐輪椅的服裝設計師
    坐在輪椅上的丁寶明女士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還是丁丁輪椅模特隊的隊長兼服裝顧問。丁丁輪椅模特隊受邀參加了在北京服裝學院創新園1號秀場舉行的「非常美」無障礙服飾展演。丁寶明作為丁丁輪椅模特隊的隊長兼服裝顧問,幫助打理隊裡男士的服裝搭配和化妝。
  • 服裝設計師究竟如何創立自己的品牌?
    今天談一個非常有熱度的話題,就是設計師最後的歸屬之一: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我想這個是大多數學生和設計師都夢想的吧!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坐江山的英雄自然也算不得英雄是不是?最後能成功創立自己品牌的設計師少之又少(設計師本來就強於創意弱於經營),所以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開頭最重要。
  • 50歲還在打工的人,可是他們未來的出路到底在哪?
    大膽的估計一下,看到這些文字的人,99%的人都是打工的,打工也好,自由職業也好,當小老闆也罷,其實本質都是打工,靠著自己的體力或者腦力生活,都是值得人尊重的。如今50歲還在打工的人多得要命,大多數這樣年紀的女人如果交了社保的話,都已經可以拿退休工資了。50歲的的男子還在繼續苦苦煎熬著。
  • 名美美術教育告訴你日本的服裝設計師為什麼這麼牛?
    這次名美美術教育來給大家聊一聊日本的服裝設計師怎麼就這麼牛?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巴黎,幾位來自日本的服裝設計師打破了被西方統治了一個世紀的現代時尚流行規則。這幾位服裝設計大師的成功是因為設計有別於西方,具體來說是因為有東方美學,而這恰恰是被西方人所看重的。 那麼這一眾設計師真的只是因為設計中帶入了東方美學的靈感和他們的才華橫溢嗎?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 服裝設計師要下崗了嗎?虛擬技術入侵時尚界
    *圖片來源:WGSN隨著2D成為常態,AR,VR等虛擬技術的推動下,無實體店的虛擬沉浸式購物為消費者所愛,新一代設計師將開始拓寬創新界限,為時尚產業注入創新活力。虛擬技術將改變零售業的未來,並為可持續時尚提供解決方案。
  • 11位服裝設計師上榜!他們用「中國元素」展示深圳設計力量
    今年是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成立31周年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倡議並發起聯合深圳報業集團深圳晚報社深圳網易、深圳ZAKER共同舉辦「深圳40年,服裝行業功勳設計師EACHWAY藝之卉時尚集團創始人   藝之卉新銳美術館館長趙卉洲2019年成為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2018年獲「金頂獎」,2015年登上米蘭國際時裝周,2014APEC新中裝首席設計師。專心於服裝品牌事業的研究和發展,不斷開拓國際視野,將傳統與國際相結合,極大地推動了深圳乃至全國服裝行業的發展。
  • 服裝設計師證報名考試 全國統一報名入口
    服裝設計師證報名考試 全國統一報名入口我們是一家專業申報服裝設計師書的教育培訓公司。服裝設計師是你升職加薪的必備證書,是證明你能力和資格的證書,所以大家必須得提前考一個證書,為自己做好職業規劃,不要到時候著急的時候再著急考,出證都是有周期的,未雨綢繆才是真的。
  • 他曾是主持人是老師,現在是一名服裝設計師,卻說「衣服不重要」
    曾子芊《素與練:日常的衣服》 寧遠 著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近日,曾是主持人、老師,現在是作家、服裝設計師的寧遠來到北京言幾又中關村書店,攜三本新作《把時間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經典版》《愛與平常:一位媽媽的育己書》《素與練:日常的衣服》出席新書發布暨讀者見面會,並與作家巫昂、於曉丹進行了對談。
  • 一個40多歲的男人實在是不想打工了,湊了十幾萬,做什麼生意好?
    一個40多歲的男人實在是不想打工了,湊了十幾萬,做什麼生意好?現在社會上有很多40多歲的中年人,實在是不想打工了,不僅僅是薪資問題,有些人確實是看不到前途。那麼,一個40多歲的男人,湊了十幾萬,做什麼生意好呢?我這裡提幾點建議供參考。一定是自己熟悉的生意現在做生意就怕跟風跑,看別人做什麼生意賺錢了,自己也急急忙忙跑去做,這樣往往就會掉坑。
  • 中國服裝設計師就業前景
    服裝設計比賽為設計師脫穎而出提供了現實的機遇,為設計師之間設計思想的交流提供了平臺,有力的推動著時裝企業設計創新水平的進步,並對時尚創新產業的發展有積極意義! 分析中國服裝設計師就業前景-1 「為什麼我所認識的設計師朋友總是抱怨工資低沒有前景?」
  • 服裝設計師助理應具備哪些要求
    常常會有人抱怨服裝設計助理不好幹,不僅累,工作任務還較多,對服裝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較多,很多人從事不到半年就半途而廢。那麼應當具備哪些要求呢?1.根據面料能夠延伸不同的服裝款式,並且畫出款式圖;2.服裝基礎紮實,對面輔料熟悉,手工活好,畫設計稿強一些;3.勤快,能幹,溝通能力好;所以常常有些人會疑惑為什麼家家服裝公司都缺助理,還這麼難招到人。
  • 海寧市服裝協會服裝設計師聯合會成立大會順利召開!
    海寧市服裝協會秘書長錢娟萍主持會議出席本次會議的有海寧市政府領導朱黃龍、海寧市時尚產業中心蕭灑、海寧市服裝協會會長張月明、海寧市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吳壽葉、各位服裝設計師聯合會顧問、海寧市服裝協會服裝設計師聯合會全體成員以及海寧市有關設計師代表。
  • 武漢本土服裝遭遇困境 漢派服裝為扭虧開始去武漢化
    漢派服裝似乎不再是光環,而是尷尬的歷史包袱。於是,一些曾經的漢派名品開始嘗試「去武漢化」。它們「隱姓埋名」,換名字、改註冊地,想要脫胎換骨。「去武漢化」真的能夠解決漢派服裝的問題嗎?紅人的經歷很有代表性。   紅人,英譯「redman」,在上世紀90年代末,紅人將其音譯名「瑞德曼」作為自己的新名字,力圖重整市場。「改名期間,市場表現平平,洋名讓自身特色模糊,更不易於市場定位。」
  • 40歲後不打工?人到中年,該換工作還是轉身當老闆?
    如果35歲之後還沒有轉入管理崗位的話,有可能40歲之後便會相當憋屈,因為,管理自己的或許都是年輕人,又哪裡會服氣呢?於是乎,不少人便想著40歲之後要麼換份更好的工作,要麼便是自己辭職當老闆。那麼,人到40歲即步入中年之後,要不要換工作或者說自己做老闆呢?自己創業當老闆,又真的會和想像中那般美好嗎?
  • 臨近過年,還在猶豫是否出國打工嗎?
    想要攢下錢出國打工就是一條路。首先薪資比國內高,而且,加班是有加班費,工作基本都是雙休,有空餘時間可以用來學習語言,考取證書,將來回國後進入外企或繼續留在國外也很好。那麼出國打工要選哪個國家好?在綜合了空間距離、安全穩定、高薪福利,費用等因素後,河南豫和赴日勞務給很多朋友的建議是,日本是個非常適合華人出國勞務的國家,新加坡次之。
  • 感覺職場40歲以上女性越來越少,為什麼?
    價值決定需求 不是說女性沒有價值,但在職場中對40歲以上女性的需求相對減少,需求的減少導致職場中40歲以上女性越來越少。這是根本原因。 1、不同公司、職業、工作場所、工作性質不太適合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