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活在生死場:李斌做錯了什麼,做對了什麼?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新財富雜誌

來源:稜鏡(ID:lengjing_qqfinance)

作者:羅松松 | 編輯:張慶寧

2019年12月28日,在第三屆NIO Day上,蔚來汽車(股票代碼:NIO)創始人李斌揭開了「FURY」項目的廬山真面目:EC6。

為了保持在與特斯拉競爭時的靈活性,李斌沒有現場公布這款車的具體配置和價格,只是表示將在7月公布價格,9月開始交付。

如果不是因為資金緊張,EC6不會這麼快被推上舞臺。

將時間拉回2019年4月20日。那天是周六,蔚來上海總部空蕩蕩,中午12點半,在一樓的「人民大會堂」會議室裡,產品委員會會議正在進行。

會議由蔚來產品規劃總監俞斌主持,臺下坐著20多位高管和骨幹,討論的正是「FURY」項目——開發一款基於蔚來ES6的轎跑。

彼時,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蔚來卻意外宣布取消在上海的建廠計劃,原本計劃在2020年由自建工廠生產的第三款車型ET7成為一樁「懸案」。

俞斌對在場的人說,推出EC6為了促進2020年的銷量,同時為了和即將上市的車型競爭,其中包括國產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

當俞斌提到EC6的銷售目標是「三年十萬輛」時,會議室裡吵了起來。

在第三屆NIO Day上,ec6正式亮相

01

「把方案批了,我也沒錢給你」

蔚來用戶發展副總裁朱江表示反對,他認為這款車三年最多只能賣一萬輛。

「周欣(負責產品的副總裁)不認同朱江的說法,反問道,『難道要因為你的一句話讓項目停下來嗎?』」接近此次會議的楊濤對《稜鏡》回憶。

但市場部、財務部和採購部則一致認為這個銷量目標不切實際。

財務部門的同事認為,如果投資人知道這是一款基於ES6開發的小眾車型,並且目標是三年十萬輛,「一定會把我們當笑話看」。

而採購部門的觀點是,供應商不是傻子,ES8的銷量(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底交付量為20480輛)擺在那裡,EC6三年十萬輛的目標不可能實現。

楊濤則暗自擔心,因為ES6和EC6實在太像了,可能導致「手足相殘」,「我們之前研究過,無論國內還是國外,轎跑的銷量通常只有原車型的10%左右,而且不會帶來什麼增量。」

除了轎跑,蔚來還有一個Plan B:基於第一代電動車製造平臺NP1(NIO Platform 1.0)打造一款轎車。

「由於平臺和換電模式的限制,軸距做不短,尺寸做不小,車身也低不了,電池選擇也有限,如果硬要做,最後的成品會變成一款跨界車,樣子不好看,成本也下不來,無論是資金還是時間都不允許,只好放棄。」楊濤說。

會議進行了一個小時,雙方爭執不下。這時,李斌匆匆趕到。

他對現場的人說,單憑ES8和ES6(當時尚未交付),2020年蔚來汽車的總銷量一定會下降,而他決定啟動這個轎跑項目,是希望2020年公司的銷量至少能和2019年打平。

李斌沒有說服在場的所有人。

之前在寶馬和雷克薩斯擔任過高管的朱江認為,可以通過ES6降價的方式來維持銷量穩定,李斌對此不認同。

1月9日,朱江接受《稜鏡》專訪時闡述了他的想法,但對於「三年十萬輛」的最初目標,他表示「無法確認」。

「做新產品,做新項目,要考慮做出來之後的銷量,是不是有足夠的毛利,是不是有健康合理的ROI(投資回報率),當時我感覺內部對這款車的銷量預估有些樂觀。」朱江說。

經過3個小時的激烈討論,李斌最後拍板通過「FURY」項目,並將銷量目標調整為更實際的三年五萬輛。

據楊濤回憶,項目通過之後,財務副總裁汪東寧(已離職)當場對李斌說:「你今天把這個方案批了,我也沒有錢給你。」

李斌當時給出一些開源節流的提議。

「他讓負責採購的副總裁鍾萬裡列出一張清單,把需要支付給供應商的費用列清楚,他會和採購部門同事、還有沈峰(負責產品質量和供應鏈的副總裁)一家一家去談。」楊濤說。

「李斌的意思是,供應商需要和我們一起成長,不能再和ES8、ES6一樣,覺得我們是新人,就要狠狠地在研發費用上咬我們一口。我們發展得好,他們也有錢賺。」楊濤說。

此前的確如此。

一位在國外零部件企業工作的業內人士對《稜鏡》表示,他所在的公司對ES8項目報過價,「內部評估這個項目時,並沒有考慮它未來的銷量,而是把研發費用收得非常高,就算蔚來一臺車也賣不出來,也肯定不會虧。」

此外,李斌還讓沈峰去和合肥市政府談融資的可能性。目前蔚來推出的ES8、ES6,以及2020年下半年上市的EC6都是由江淮汽車代工,工廠位於合肥。

「FURY」項目正式啟動的時點,是在蔚來發布上市首份年報的兩周之後。

財報顯示,2018年全年,蔚來交付ES8超過1萬輛,收入為59.5億元,汽車銷售毛利率為-1.6%,虧損達到96.4億元,股價在隨後三個月腰斬。

「那時資金很緊張,啟動『FURY』項目的時候,上面只給項目批了1.5億元的預算,讓我們在18個月的時間之內把這款車造出來,但是1.5億要做一個改款太難,最終把能想的辦法都想了,差不多把成本控制在2個億。」楊濤告訴《稜鏡》,整個公司已經在勒緊腰帶過日子了。

02

「生死關頭,該放棄的必須放棄「

蔚來汽車是中國造車新勢力中的明星。

2018年9月16日,成立不足四年的蔚來登陸紐交所,成為繼特斯拉之後第二家在美國上市的電動車企業。

「2018年上半年,中國、美國和德國三個團隊同時在燒錢,還要做用戶運營,鋪NIO House,又沒有現金進來。」在蔚來工作多年的劉暢對《稜鏡》表示,那時資金已經挺緊張了。

以北美為例,最初李斌想效仿賈躍亭,在中美兩國同時開發新車,並且計劃進入美國市場銷售,之後因為資金、定位和獨立融資遇阻等一系列問題,美國團隊的規模不斷收縮,人數從最高時的700人減少至目前的300多人。

「歷史重來一遍特別簡單,在那兒(北美)招300人,全力以赴,少花一半錢,效率提高50%,就這麼簡單」。2019年4月,李斌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採訪時曾有過這樣的反思。

總之,因為前期戰略規劃問題以及資金消耗過大,蔚來的產品計劃不得不調整。

蔚來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提到計劃「每年推出一款新車」,當時確定2020年要推出的是公司的第一款純電動轎車ET7。

劉暢加入蔚來產品部門時,ET7項目已經啟動,2018年上半年進展得如火如荼,到了年底傳出研發資金不足的消息。

「一方面是因為資金短缺,另一方面是因為車型定位存在問題。ET7定位太高了,對標的是奧迪A7和奔馳CLS,這種定位沒法跑量。」劉暢對《稜鏡》解釋道。

招股說明書中提到,ET7原本計劃利用ES8和ES6的共有平臺打造,實際上,這三款車的零部件共享率並不理想。

「ES8和ES6的零部件通用率大概只有50%,ES8和ET7隻有20%,除了三電系統(電池、電機和電控),其他幾乎都不一樣,這樣肯定會推高成本。」了解蔚來供應鏈體系的林松對《稜鏡》表示。

「ES8的輪轂中心蓋就有5種,這在ABB(奧迪、寶馬和奔馳)那裡是不可能的。」林松說道。

在打造模塊化平臺方面,傳統燃油車公司具有更成熟的經驗。

以MQB平臺為例,在它的基礎上,可以同時生產大眾、奧迪、斯柯達、西雅特等不同品牌、不同尺寸的車型,這麼做不僅可以縮短研發周期,還可以通過大面積的零部件共享而降低製造成本。

「廣汽開發一個新平臺可能要10億,吉利領克可能要15億,到了蔚來這裡,ET7一款車的開發成本數倍於傳統廠商。有一次,李斌還在會上拿這個數字質疑,為什麼要這麼多錢,在場沒有人敢回答。」林松說。

而且,「設計ET7的時候開了很多腦洞,比如搭載L3級別的自動駕駛,性能上對標奧迪A7,可在控制成本上,蔚來和ABB是沒法比的,最後預估的市場價達到39.8-69.8萬,太貴。」林松說。

某種程度上,蔚來推出ET7也是想效仿特斯拉的產品策略。

起初,兩家公司都通過電動跑車來「秀肌肉」,之後推出的第一款量產車都是面向高端消費人群。如果按照特斯拉的成功路徑,蔚來下一步需要打造一款類似Model 3的產品才能站穩腳跟,逐步向盈利目標靠近。

由於前期研發超支,定價40萬以上的ET7顯然無法成為一款國民級電動轎車,因此導致項目被擱置。

2019年上海車展,蔚來作為「東道主」大秀肌肉,把NIO House、換電站以及旗下產品都搬到了展臺上。此外,蔚來還展示了一款白色電動轎車,名字不是「ET7」,而是「ET Preview(預覽)」。

「當時有同事向李斌建議不要展示這臺車,他不同意,為了避嫌,決定把名字改成ET Preview,希望給外界傳遞出的信息是,蔚來之後開發的轎車可能會長這樣。我們內部都知道,這款車短期之內是造不出來的,公司那時候已經缺錢了。」林松說。

「回頭來看,取消建廠和擱置ET7項目,這兩件事是公司2019年做出過最正確的決定了。」一位蔚來中層管理人員對《稜鏡》表示。

朱江認為,基於2019年蔚來的資金狀況,將ET7項目後置是一個不得不做,同時也是最合理的選擇,「一家企業到了生死關頭,必須要做對自己最好的選擇,該放棄的必須要放棄。」

03

用戶體驗是政治正確,不容挑戰

林松加入蔚來時,發現同事們都不怎麼談成本,在產品定義時注重為用戶著想,在設計上希望在每個功能和細節上都能出亮點。

「我們壓根不希望ES6(35.8萬元起)賣現在這麼貴,希望把BOM成本控制在18萬左右,這樣才比較健康。因為一些過度工程和配置堆砌,BOM成本最終超過25萬,完全可以和寶馬7系對標,但是又不能支撐起像ABB(奧迪、寶馬和奔馳)一樣的定價體系,所以毛利率很低。」林松說。

BOM的全稱為Bill of materials,單純是指物料成本,不包括公司在人力、研發和營銷等方面的支出。

林松以汽車車尾的刻字為例,ABB這些品牌用的是塑料,成本是5毛錢左右,特斯拉用的是立體貼紙,成本可以忽略不計,蔚來ES8創始版堅持用鋁合金,成本是500塊,「同樣一筆錢可以買兩個傳感器,換兩套香氛系統。」

林松認為,強調用戶體驗當時是一種絕對的政治正確,不容任何挑戰。

2018年上半年,蔚來開始研究ES8的中期改款方案。「在一個房間裡,VP和總監們覺得哪裡可以改,就在車上貼紙條,最後收集了100多個點,內部存在一種氛圍,覺得the more, the better,改的地方越多,用戶體驗越好。」林松說。

參與了蔚來多個產品定義的劉暢也認為,蔚來在早期的產品定義和設計時,用戶體驗和成本控制之間存在一定的「失衡」。

「比如ES8的全鋁車身,一方面是工藝開發成本高,造型設計受限制,事實上也沒有真正做到車身減重。」劉暢說,蔚來把很多錢花在了用戶看不到、感知也不強的地方。

林松覺得有些錢根本不應該花,「ES6下面有一塊碳纖維底板,面積約兩平方,實際上沒有什麼作用,而且需要加裝很多固定點,成本高達4000塊錢。」

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此前在接受《首席出行官》採訪時承認第一代平臺在設計時存在「過度設計」,「例如車輛底盤材質,鋁合金用的太多,這導致車輛製造成本和維修成本很高,並提升了車重、降低了續駛裡程。」

蔚來對用戶體驗的重視不只是體現在產品設計上。

2018年5月,蔚來交付ES8之前在上海舉行試駕活動,地址選在寸土寸金的外灘。「試駕是為了試驗車的性能,而且開車需要全神貫注,哪有時間欣賞美景?」之前在豪華品牌工作多年的Jason是這個活動的親歷者。

他給《稜鏡》算了一筆帳,外灘的場地租金是每天60萬,一共八天,「這只是場地,還有機酒、餐飲、物料的搬運、外聘教練的費用等等,都需要錢。」

據Jason透露,除了場地,當時只要是交了5000塊意向金(隨時可退)的用戶就可以申請參加試駕,蔚來不僅報銷往返機票(可選任意時間),而且提供的住宿標準是外灘茂悅酒店的江景房(五星級)。

「這個規格針對的僅僅是意向客戶,我知道不少用戶訂完機票和酒店之後,就把意向金退了,相當於公司贊助了這些人來上海自由行。」Jason說,「如果是付了2萬塊不可退的訂單用戶,那我可以理解。

04

關於「用戶至上」的回報與批評

李斌將蔚來定位為一家「用戶企業」。

他說過:「蔚來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極致的用戶體驗上」、「用戶只會為了更好的體驗買單」、「沒有一家企業會因為對用戶太好而倒閉,只有公司因為對用戶不好而倒閉」。

不少人是因為這種價值觀而加入蔚來。

在傳統車企工作過多年的劉暢說,合資品牌往往只是將國外設計元素進行本土化改良,並不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也不管用戶體驗如何,而是一股腦地堆上去。用戶在買完車之後,主機廠和用戶之間就沒有直接聯繫了,維保等事宜由4S店代勞。

利用移動網際網路,蔚來創造了主機廠直接且高效觸達用戶的俱樂部模式。

簡言之,蔚來不會因為交易關係的結束而停止和用戶產生聯繫,相反,它會將品牌滲透到用戶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一家豪華車企的同時,也成為一家俱樂部,一個線上社區,甚至是一個生活方式品牌,這不是用「網際網路造車」可以概括的。

除了汽車和充電體系,承載蔚來打造「用戶企業」願景的主要是線下的NIO House和線上APP。

NIO House通常位於一二線城市核心商圈,面積通常多達上千平米,除了產品展示之外,兼具共享辦公、圖書館、講座、親子樂園、咖啡館等休閒娛樂功能,是蔚來建立品牌認知的窗口以及社區運營的空間,但因為坪效低下,NIO House經常被貼上「燒錢」的標籤。

蔚來APP則是一個線上社區,同時兼具賣車和積分商城的功能。用戶可以把它當成QQ發布心情,可以預約試駕,可以在上面吐槽或者是發表對產品的意見,蔚來官方也會在上面發布活動信息,李斌等高管也會在上面和用戶互動。

蔚來「用戶至上」的價值觀也得到了回報。

在2019年的NIO Day上,蔚來和用戶之間展現了一種類似於「命運共同體」的緊密聯繫。在蔚來危難之際,不少用戶自掏腰包從各地趕來為蔚來站臺,為李斌打氣。

不僅如此,2019年,蔚來用戶為蔚來公司免費做了上千萬的廣告,有的甚至自費幫蔚來在車展上賣車。

在賈博涵看來,蔚來和用戶之間的關係在中國汽車行業是獨一無二的,且不可能被完全複製。

「你見過中國哪個車企的一把手會加用戶微信、和用戶一起吃飯,給用戶發紅包,每天都在APP上和用戶互動的?在社區運營上,李斌自己做到了親力親為。」據他所知,目前包括德系豪華品品牌、以及吉利和上汽這些國內一線自主品牌,都在學習蔚來和用戶的互動模式。

在蔚來,不少員工同樣認為李斌和用戶走的有點太近了。比如,蔚來有一個debug(除蟲)系統,用戶可以在上面提意見,公司會在24小時給予回應。

「有時候斌哥和力洪會把用戶建議直接發到體驗經理群裡,然後@相關負責人,但有些用戶需求與產品功能模塊背後的邏輯是存在衝突的,」林松擔心,用戶建議在產品優化方面所佔的話語權太大,可能導致管理層、尤其是事無巨細的李斌,做決策的時候「失焦」。

進入2019年,隨著資金危機爆發,蔚來內部質疑「用戶至上」的聲音越來越多,不少員工認為過度重視「用戶體驗」是公司陷入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財務起初在團隊裡沒有太強存在感。」

「用戶體驗不等於用戶價值,重視不等於盲目重視。商業公司當然應該具備長期為用戶創造價值的能力,前提是保證公司的現金流健康。」已經離開蔚來的賈博涵對《稜鏡》表示。

他以蔚來App為例,第二屆NIO Day上,蔚來對外表示APP日活達到20萬。用戶只要每天在APP上籤到就可以獲得40積分,日積月累之後可以在積分商城裡兌換相應的禮品。

於楠記得在2018年的一個飯局上,一位朋友當場給大家安利可以薅羊毛的APP,其中就有自己的東家:蔚來。

網上流傳的蔚來APP薅羊毛攻略

「有時候冷靜的觀點在蔚來不受歡迎,上面認為是不懂創新,不夠敏捷,沒有網際網路思維,」出身傳統車企的賈博涵認為,蔚來本應該是工程師和產品經理文化,「你得用數據和收益說話吧。」

05

不缺掌聲,更不缺成長代價

聚光燈下的蔚來不缺掌聲,更不缺成長的代價。

2017年12月16日,蔚來舉行了第一屆NIO Day。那晚,能夠容納1.8萬人的北京五棵松體育館幾乎座無虛席。為了舉辦這場發布會,蔚來包飛機、包高鐵,包五星級酒店,並且請來國外頂級樂隊Imagine Dragons助陣。

這場據稱耗資8000萬元的超豪華發布會品牌效果立竿見影。

「當晚蔚來收到的意向訂單超過1萬個,很多同事都工作到了凌晨3、4點,大家都非常興奮。」一位蔚來員工對《稜鏡》表示。

這場發布會讓蔚來的名字一夜之間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產生了「網紅」效應,而且也讓蔚來在融資和招聘上更為順利。但它讓蔚來「膨脹」了。

「發布會之前,公司的銷量目標是一年5萬輛,保守估計是3萬輛,發布會之後,因為市場反響太熱烈導致全公司上下信心暴漲。」深度參與了第一屆NIO Day的於楠對《稜鏡》表示。

「一開始,公司只打算進入十個堡壘城市,因為NIO Day收到的意向訂單來自全國100多個城市,斌哥要求趕緊拓展網點。那時候的感覺就是別人來送錢,我們怎麼可能不賺。」於楠說。

2018年5月,秦力洪接受騰訊《深網》採訪時承認了這一調整。「今年(2018年)整個1月,我花了3周時間把10個城市的進入策略調整到46個城市,去做城市運營網絡。」

2018年,蔚來招聘人數超過6000人,其中擴張最厲害的是銷售、交付、用戶服務和充電這些直接和用戶打交道的部門。一年之後,因為銷售不及預期以及資金問題,這些部門成為裁員的「重災區」。

第一屆NIO Day舉行當天,林騰用手機看完了整場發布會,幾個月之後,他從特斯拉跳槽到了蔚來,入職之後他發現蔚來節奏非常慢,沒有想像中新勢力的那種「狼性」和「強硬」。

在銷售上,「NIO House和設計理念和蘋果很類似,都是開門迎客,不強制推銷,他們想了解多少就介紹多少,可是據我的經驗,一款車在沒有形成市場口碑之前,銷量才是王道,而不是一夜之間拿到了1萬多個訂單,就可以坐吃山空。」林騰說。

於楠有類似的感覺。

「第一屆NIO Day剛結束那段時期是蔚來流量最大的時候,可惜公司沒有乘勝追擊,有些新招的銷售沒有經驗,沒抓住湧進來的leads(銷售線索),再到發布ES6的時候,整體搜索量和意向訂單數明顯下滑了。」她說。

蔚來被稱為中國版特斯拉,兩者經常被拿來做比較,李斌並不避諱對對手的評價。2018年7月,他曾說特斯拉是「加州是溫室裡的花朵,未必能適應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

在2019年的上海車展上,秦力洪在接受《稜鏡》專訪時曾表示,在中國建設一座汽車工廠至少需要一年以上,他不太相信特斯拉上海工廠能在一年之內建成並且實現車輛下線。

蔚來有些輕敵了。

作為中國第一家外資獨資的汽車品牌,特斯拉國產化速度勢如破竹。上海工廠於2019年1月開工,僅僅9個月就完工廠,並在2019年12月底已經可以實現每周1000輛的產能,

2019年12月30日,在國產Model 3首批員工車主的交付儀式上,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王淏就當場表示國產版Model 3的需求非常旺盛,「工廠生產多少,我們賣多少。」

根據最新調整,國產Model 3補貼後售價為29.9萬元起,比之前少了約6萬。據特斯拉官方透露,Model3的零部件國產化率現在為30%,2020年年底將會達到100%,這也意味著這款車可能還有較大幅度的降價空間。

特斯拉成立已經17年,在「價格殺手」馬斯克的帶領下,長期保持創業公司應有的「狼性」。

蔚來汽車成立不到6年,隨著公司規模的膨脹,「那時候我們像一家大企業一樣運作著,人員結構臃腫,運作效率不高。」在第三屆NIO Day結束之後,朱江在自己的微博中寫道。

楊濤覺得蔚來之前過於佛系,他對《稜鏡》表示:「公司很多員工之前沒有KPI,下午5點半一到,很多員工就準時走人,30輛大巴一下就坐滿了。」

於楠還記得,大概是2019年4、5月份的時候,李斌有一次開會的時候很生氣,「他說抖音那邊(蔚來漕河涇辦公室隔壁)晚上十點的時候燈火通明,我們這邊就完全沒有人,一點都不像一個創業公司。」

06

公司終於正常了

當風口過後,活著才是硬道理。

2019年,日益缺錢的蔚來啟動了一系列措施保證現金流穩定,包括收緊預算、裁員、出售FE車隊,放緩充電設施的建設、收縮海外陣線、降低出差標準等,種種舉措讓很多員工感慨:公司終於正常了。

研發上,蔚來不再一味地強調用戶體驗,而是開始在它和成本控制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劉暢說以前在做產品開發和定義時,對成本只是「稍微感覺一下」,現在想的是提高毛利率,「最貴的體驗不是最好的體驗,產品是第一位的,服務是加分項,不能本末倒置。」

李斌在《2020,A New Beginning》的公開信中寫道:「沒有合理的毛利率,我們就沒有自我造血能力......抓好每一個運營的執行細節,不放棄每一分錢的毛利提升機會。」

於楠剛進公司時,部門領導給了她上千萬的預算讓她做用戶運營,搞得她不知所措,現在整個部門的預算只有小几百萬,而且部門人數直接砍半。

「斌哥最近跟我們說APP雖然有點像社區,但不是微博、微信,日活不是最重要的,這點讓我挺驚訝的,我一直以為他想把APP打造成車主社交的平臺,現在我感覺斌哥更務實了,砍了很多在粉絲運營上的預算,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賣車,提高轉化率。」她說。

2019年,林騰看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變化,ES6的試駕場地從當初的外灘搬到了專業賽車場,NIO House亂七八糟的活動也少了,銷售網絡開始下沉了,通過更小的NIO Space去開拓市場,用他的話來形容就是,「NIO House負責貌美如花,NIO Space負責賺錢養家。」

這種銷售策略收到了一定的成效。2019年,蔚來新開了9個「高大上」的NIO House,相比之下,NIO Space的數量在短短半年時間裡從無到有,達到了50家,這讓蔚來觸達到了更多消費者,推高了銷量。

朱江向《稜鏡》透露,2020年蔚來預計不會再新開NIO House,而且會對已有的空間進行調整,比如對於客流不高的NIO House會考慮退租或者是轉租一部分空間。

不過,林騰也有自己的擔心,很多NIO Space的投資者是蔚來用戶,如果2020年行情不好,蔚來是不是還能維持價格體系的穩定。除此之外,蔚來EC6要到9月份才開始交付,而那時剛好是Model Y入華的時間點,「和Model Y相比,EC6的競爭力很難說。」

對蔚來來說,現在的頭等大事分別是賣車和融資。

根據財報,截至2019年9月30日,蔚來帳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限制性貨幣資金和短期投資只有19.6億元,按照過往的燒錢速度,目前蔚來的資金鍊屬於緊繃的狀態。截至發稿前,蔚來還沒有宣布新的融資消息。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公司變得非常聚焦,剝離非核心業務,降本增效,這些思想和行動上的轉變讓公司變得更務實,但如果你問我,蔚來今天安全了嗎?我的回答是,totally no (完全不是)。」朱江說。

(應受訪者要求,楊濤、林松、Jason,劉暢、林騰、賈博涵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蔚來汽車李斌:沒技沒品,活下去有什麼意思?
    李斌帶著蔚來中心(NIO House)來了。 在本次車展上,蔚來的創始人李斌再次將蔚來中心搬進車展現場,參展車型有純電動超跑EP9、智能電動旗艦SUV ES8、智能電動全能SUV ES6、智能電動轎跑SUV EC6,還邀請了超過210位的蔚來車主來到北京車展現場,並宣布了Power Up Plan。
  • 李斌:誰也不欠蔚來一個理解
    蔚來對行業的變局如何思考,如何看待自己的價值。媒體日當天,《車說新語》欄目來到蔚來展臺,對蔚來的當家人李斌進行了專訪。即使是短短訪談,也可以看出,蔚來的堅持並非偶然。李斌造車的出發點,就和其他企業有本質的差別。在訪談中,李斌總結了蔚來給行業帶來的三大價值,以及在發展歷程中堅持定見的心路歷程。李斌認為,行業對蔚來的成長仍然存在誤解,但是沒有關係,「誰也不欠蔚來一個理解」。
  • 告別「理想國」李斌和蔚來走進現實
    「蔚來主打的是C端的產品體驗,我們做研發幾乎不考慮BOM(物料清單)成本。」一位蔚來離職高管告訴36氪。李想曾參與蔚來的創建,其在早期的產品定義中建議李斌,Nappa真皮成本很高,在接觸面上用就可以,但李斌堅持做了全車覆蓋(官方數據:蔚來ES8全車Nappa皮淨使用面積15.56平方米)。
  • 蔚來超過特斯拉完全沒難度?蔚來創始人李斌:總有一天會的
    原標題:蔚來超過特斯拉完全沒難度?蔚來創始人李斌:總有一天會的   近年來,不少新興車企加入「新能源汽車」行業,但是能夠最終留下的卻僅有蔚來、理想、小鵬三大造車新勢力。
  • 蔚來李斌:2019年最慘,2020年最飄
    年初蔚來危在旦夕的時候,與北京亦莊國投約定的100億元投資沒了下文,與湖州市吳興區談過一筆超過50億元的融資,消息一傳出,湖州市迅速出面否認。廣汽、上汽、吉利,甚至包括長城都曾經被傳低價競購蔚來。有媒體稱,不少金主的出資條件是,換掉李斌,理由是認為李斌沒有車企做產品營銷的經驗和意識。
  • 李斌告別「好人」,蔚來告別「理想國」 | 深氪
    「蔚來主打的是C端的產品體驗,我們做研發幾乎不考慮BOM(物料清單)成本。」一位蔚來離職高管告訴36氪。 李想曾參與蔚來的創建,其在早期的產品定義中建議李斌,Nappa真皮成本很高,在接觸面上用就可以,但李斌堅持做了全車覆蓋(官方數據:蔚來ES8全車Nappa皮淨使用面積15.56平方米)。
  • 一周前的蔚來 NIO Day,李斌到底說了些什麼?
    今年以來,蔚來負面消息不斷,受裁員、股價暴跌、產品召回等不利消息影響,蔚來的一直從未斷絕,刷遍車圈的爆款文章也是與蔚來有關。不過還好的是,蔚來憑藉自7月份以來的銷量五連漲,也算是初步穩定住了局面。此次舉辦的 蔚來NIO Day,不僅在消費者心目中消除了部分不利影響,而且還樹立起了消費者對於蔚來的信心。
  • 蔚來飄了:特斯拉已不入李斌法眼 奧迪奔馳寶馬才是對手?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沈浪 來源: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股價一年上漲近17倍,給了李斌謎之自信,稱特斯拉為「連鎖經濟酒店」,蔚來旗艦車對標的是奧迪、寶馬,但兩年多前,李斌還在招股書中數次提及特斯拉。蔚來已經到了可以無視特斯拉的地步?
  • 分享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的創業經歷
    #蔚來李斌創業史 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李斌打過50多份工,第一份工作是推銷辦公用品,拿提成。李斌曾這樣描述自己的第一份推銷員工作:「當時新世紀飯店那一面都是我的地盤,當時那是北京西邊最牛的地兒,蘋果公司就在那兒。寫字樓的大門沒有預約根本進不了。不過,我知道有一個後門,然後可以從飯店大堂二樓繞過去,躲開門衛。
  • 蔚來汽車李斌的換電哲學
    在近期《財富》雜誌發布的2020年改變世界的100家公司榜單中,蔚來因推出基於車電分離的BaaS(Battery as aService)電池租用服務而成功入選,成為榜單中唯一的汽車企業。《財富》雜誌評價稱:「購買電動汽車卻不帶電池是中國電動汽車品牌蔚來的創新商業模式。這一模式正在改變這個被高價、裡程焦慮和充電設施不足制約的行業。
  • 繼續擔任李斌個人顧問,蔚來聯合創始人鄭顯聰退休
    14日,有國內媒體報導稱,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的一封內部郵件顯示,公司創始人兼執行副總裁鄭顯聰退休。李斌在郵件中表示,鄭顯聰退休後,將繼續擔任他的個人顧問,在供應鏈和合作夥伴關係方面支持公司,並將繼續擔任蔚來驅動科技的董事長一職,從戰略層面繼續指導蔚來驅動科技的發展。
  • NIODay 2020 媒體採訪 李斌回應了關於蔚來的部分問題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頻道】1月10日,在NIODay 2020之後,蔚來舉行了簡短的溝通會,蔚來創始人李斌部分回應了大家的問題。1.關於蔚來的自動駕駛:目前蔚來發布的自動駕駛 NAD ,是有別於當前 NIO Pilot,而蔚來對於自動駕駛的規劃,是將其比喻成一個具備服務、能力的「司機」,所以蔚來關於 NAD 將採用訂閱制,硬體標配。李斌認為,自動駕駛因為它已經把軟體、雲端的這種迭代,整個數據完成了閉環,所以它其實用一個更多的像Cloud,訂閱模式更合理,它的維護也是需要很多的數據中心的支持。
  • 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鄭顯聰退休,當年與李斌搭建公司核心團隊
    蔚來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在當天的郵件中表示,鄭顯聰退休後,將繼續擔任他的個人顧問,在供應鏈和合作夥伴關係方面支持公司,並將繼續擔任蔚來驅動科技的董事長一職,從戰略層面繼續指導蔚來驅動科技的發展。與此同時,李斌宣布,供應鏈副總裁鍾萬裡將直接向其本人匯報,曾樹湘即日起出任蔚來驅動科技CEO,全面負責蔚來驅動科技的工作。
  • 李斌:蔚來賣的太好了 特斯拉Model Y才降價
    面對這樣的售價,有網友表示,國產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將會最先受到衝擊,因為與Model Y同級的蔚來EC6、ES6二者的定價高度重合。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在汽車之家的蔚來EC6論壇中,整個場面可以說是「悽慘」,出現了大量轉讓蔚來ES6、EC6大定的帖子。元旦Model Y上線之後,發布的帖子中近乎一半都是轉讓蔚來大定的帖子。
  • 蔚來遭用戶退訂「轉單」買特斯拉?李斌再回應:訂單沒有任何影響
    蔚來車主「轉單」買特斯拉? 李斌回應:Model Y比我們預想的還貴了 針對此事,蔚來官方先是進行回應稱,「官網系統遭遇大規模退訂的消息不實,我們已經對相關平臺發起投訴了。」1月3日晚間,蔚來汽車董事長、創始人兼CEO李斌特意在剛舉辦的蔚來二手車業務發布上又進行了回應。他表示,特斯拉Model Y未對蔚來帶來影響,這兩天的訂單量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有的車企是按成本來定價,因此價格會越來越低。但是「蔚來不會讓先買的車主吃虧。」李斌甚至進一步點評對手:「特斯拉Model Y的價格比我預期的高,我預期在30萬以內,可以拿補貼。」
  • 李斌直言蔚來汽車最被吐槽的是中控屏黑邊:比太平洋還寬
    作為國內造車品牌的頭部,蔚來汽車成立僅有7年時間,就成為了造車新勢力的佼佼者之一。目前,蔚來汽車旗下有蔚來ES6、ES8、EC6三款款車型在售,其中蔚來ES8作為最新交付的產品,在外觀造型和駕駛體驗上還是有不錯的市場口碑的。作為三款定位高端的汽車產品,ES6、ES8、EC6擁有一定的顏值和駕駛體驗。
  • 蔚來汽車巨虧114億,李斌還有17年前的好運氣嗎?
    2020年2月18日又傳出吉利汽車入股蔚來汽車的計劃,從雙方回應為不否認、不承認,判斷吉利入股蔚來或已成定局。吉利的入股蔚來,可以讓蔚來在沉重的資金缺口面前得以喘息的機會。2月25日,蔚來與合肥市籤署合作框架協議,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項目融資金額為100億。
  • 一線丨對話李斌:蔚來ET7銷量將超Model S 長期競爭對手是蘋果
    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與騰訊新聞《一線》等對話時表示,蔚來的短期競爭對手是奔馳寶馬奧迪,長期競爭對手可能是蘋果,如果真的和特斯拉競爭,也是和Model S競爭。 李斌認為,Model S的銷量肯定幹不過蔚來ET7,如果和寶馬5系對比,ET7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比它強,沒有地方比他們差,不含電池(採用BaaS電租方案)比他們便宜多了,而且你開寶馬5系也需要油費,比租用電池更貴。 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認為,短期內能夠跟ET7打的產品會比較少,畢竟蔚來標配都是別人的最高配置,有點不講武德。
  • 從墜入谷底到春風得意,蔚來經歷了什麼?
    文/小金經觀財經眼 專欄作者李斌,是2019年最慘的人。2019年的蔚來看起來一片灰暗。汽車自燃、電池召回、三輪裁員、補貼減退、CFO離職、虧損上百億、股價暴跌。2019年到2020年,從谷底到得意,是什麼讓蔚來走出谷底?一、融資支撐著蔚來誰也無法否認,蔚來有著出色的融資能力。2019年還在絕境,而到了2020年,蔚來1至3月發布可轉債融資4.35億美元,續了一口氣。這一續就等到合肥的出手。
  • Kindle Fire HD和HDX:做對了什麼 做錯了什麼?
    Amazon剛剛發布了兩個平板,一款是升級的Kindle Fire HD,一款是最新的Kindle Fire HDX(7和8.9英寸兩款可選), 有著讓人流口水的硬體和很合理的價格,如果你真想入手,那就得更深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