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咱大同的居民們感覺有點冷。
今年供暖以來,很多市民反映,家中的暖氣普遍不熱,晚上家中溫度更低,這一現象在舊小區尤其明顯,關於暖氣不熱的投訴居高不下,有些小區低於18度,但不少投訴家裡冷,實際測溫卻達到了18度,相關部門稱已經達標,暖氣不冷就成,不是要熱。
這不,大同的一把手親自過問暖氣熱的問題,似乎家裡的溫度明顯提高2-3度,這麼點事必須要領導關懷一下嗎?
目前大同的供暖屬於京能大同熱力有限公司啟動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目前來講,大同熱力公司歸到京能集團,屬企業化運作。
《大同市城市供熱條例》的相關規定:供熱期間,除因不可抗力原因或者用戶責任影響正常供熱外,應當保證未實行分戶計量的住宅物業室內溫度保持在18士2℃,保證實行分戶計量的住宅物業室內溫度可以調控到18士2℃;非住宅物業的室內溫度由供用熱雙方合同約定。
單從供暖這一件民生小事來講,我們就可以看出一些事情:
1、12345在這個問題形同虛設,沒有作為。看著12345好像是政府服務熱線,但其實外表亮麗,中間空洞,只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至於落實到什麼程度,誰打過誰知道 。
2、大同供暖牽涉到很多環節,比如原屬大同供熱,現在是京能集團,比如熱電廠,比如中間環節,熱力加壓站,房地產(房地產當年建小區的熱力管道決定了小區的溫度)。
3、還有整體供暖格局,大同目前號稱340萬人口,新建小區近幾年一個接著一個,如此以來,熱力布局跟不上小區建設速度,能拉兩個車的勁兒,硬要接十個車,自然就費力。
4、相關部門相互踢皮球,收錢的時候好像都能管得了,服務的時候好像誰都管不了,最後,還得大領導發話,才勉強起了點作用。難道每次都得這樣操作嗎,我們還得體恤大領導的工作忙碌。
大同室外溫度在零下15度到20度左右,大雪過後,氣溫明顯偏低,新的冷空氣即將來臨。
但過冬是必須的,冷不冷,只有住的人才知道。無論是新舊小區,大同老百姓都希望有一個溫暖的冬天,如此只算達標,不算溫度的說法,不知道是否符合規定。
民生之事,不是小事,民生之暖,心裡自然明白。做了什麼,幹了什麼,大家自有評斷,如果在這樣的小事的落實都如此困難,那麼,其它的雜事,更是難以想像。
真想不是一個尋常老百姓
但
這不可能,
而
一切照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