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妙玉的櫳翠庵中有哪些器物

2020-12-18 澎湃新聞

《紅樓夢》是後世窺看明清時期物質文化的一扇窗口,「白玉為床金做馬」的賈府中日常器用自然處處體現著顯赫或雅致,但《紅樓夢》中最珍貴的器具卻是隨著妙玉集中出現在第四十一回,彼時賈母攜劉姥姥一起逛到了妙玉清修的櫳翠庵,等眾人走時,妙玉將寶釵和黛玉的衣襟一拉,引到耳房裡吃梯幾茶,拿出珍貴的「(分瓜)瓟斝」「點犀」 和賈府中也未必拿得出來的一件綠玉鬥和「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虯整雕竹根」的茶具以及五年前埋下的裝著妙玉從梅花上搜集來的雪水的「鬼臉青的花甕」……這場「櫳翠庵茶品梅花雪」的清雅的茶局著實講究。

本文結合一些文物以及沈從文、周汝昌、孫機等所撰的相關文章,爬梳這一回目中出現的器物。

87版《紅樓夢》電視劇中的妙玉

位列十二釵正冊的妙玉散見於五個回目中,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紅院劫遇母蝗蟲」是對妙玉性情最深刻的塑造,這些看得人眼花繚亂的茶具更富有隱喻,如沈從文所言「是作者下筆有分寸、有含蓄的妙文」,歷來為研究者所重。下面我們就結合一些文物實物以及沈從文、周汝昌、孫機等先生所撰的相關文章,爬梳這一回目中出現的器物。

值得注意的是,活文莫要死注,《紅樓夢》中的絕大部分器物當然是有所本,但是也並非全部的內容都要對應一件實體,曹雪芹在自己所寓目或者把玩過的器物上多少要添加些「小說家言」,故而不少器物都抽象變形以更適於文本語境。

如爭論較多的「(分瓜)瓟斝」和「點犀」 和綠玉鬥,文本對這三件文物介紹道:

妙玉另拿出兩隻杯來。一個旁邊有一耳,杯上鐫著「(分瓜)瓟斝」三個隸字,後有一行小真字是「晉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於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遞與寶釵。那一隻形似缽而小,也有三個垂珠篆字,鐫著「點犀」 。妙玉斟了一與黛玉,仍將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隻綠玉鬥來斟與寶玉。

(分瓜)瓟斝的讀法

首先我們來看「(分瓜)瓟斝」,沈從文在《「(分瓜)瓟斝」與「點犀」——關於〈紅樓夢〉注釋一點商榷》中回溯了明清時期的上層士紳的雅好:

時會所趨,卻儼然成一時風雅主人。不僅經常招朋聚友,吟詩作畫,寫鬥方,充名士。遇春秋佳日,還必然呼朋喚侶,遊山涉水,吃喝玩樂。出行求便於攜帶,因此照《夢溪筆談》提到流行用葫蘆或編竹絲加漆做茶酒器,講究的且必仿照古代銅玉器物,範成各種形態花紋。這種器物和南方其他許多工藝品一樣,到清初,進而成為北京宮廷貴族好尚,除製成各種用器外,還做成整套的樂器,通稱「葫蘆器」或「匏器」。

因此「(分瓜)瓟斝」如果實有其物,大概就是「用匏類範成斝式的茶具。」後來學者據此延伸,是用斝形的模具套在匏(小葫蘆)上,匏逐漸成型,之後脫模風乾,成了斝形,做法很類似於現在市場上販賣的人參果。

至於「斝」,則是器物中的老面孔了,如國家博物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介紹到的三件:左邊是鄭州二裡崗出土的商代陶斝,陶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被先民創造出來用於炊煮;中間是國博館藏的商代青銅斝,屬於溫酒、灌酒的禮器;右邊是故宮收藏的清乾隆掐絲琺瑯斝,和前兩件的古樸凝重相比,顯得很洋氣,然而青銅斝的造型元素一點兒不少,甚至也裝飾了商代常見的饕餮紋,儼然是「復古的時尚」。宋代以來,文人雅士崇尚青銅禮器,熱衷收藏和仿製,曹雪芹生活的雍正、乾隆時期,仿古風也極為盛行。

左:鄭州二裡崗出土的商代陶斝;中:國博館藏的商代青銅斝;右:故宮收藏的清乾隆掐絲琺瑯斝

「匏器」,「匏」是葫蘆的古稱,河姆渡遺址就發現了葫蘆遺存,反映出葫蘆在我國至少有七千多年的種植史。葫蘆特別適合做容器,漢代,嶺南地區的先民就仿照葫蘆的樣子製作陶壺,用來盛水、盛酒,下面這幅圖就是國博館藏的西漢匏壺。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西漢匏壺

到清代,如上述範製法的匏器很多,在葫蘆幼小時將其納入已制好的有陰文花紋的範模中,待其長成,與範模嚴絲合縫,取出後即可得陽文花紋的匏器。此法歷史悠久,在民間連綿不絕,至清代傳入宮廷,遂大為繁盛。

清 匏器雙甲傳臚

匏制八仙圖八方倭角葫蘆瓶

犀牛的身體被用於製作器物的歷史在中國非常悠久,國博所藏的著名的「宰豐骨匕」就是用的犀牛骨,殷周時期,犀牛角和犀牛皮也被利用,如犀牛角做成的兕觥。宋明以來因南海貿易擴大,沉香、犀角等被進口來,高級官僚貴族因此多歡喜用來雕成種種美術品。沈從文談及,用犀角做杯主要計兩種形制: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宰豐骨匕」

一種是橫臥式多刻成張騫泛海的「博望槎」樣子,仿照一段枯木形象,中心挖空貯酒,槎尾上豎,照例還留下些叉椏,本來可能還是用沉香做成,犀、銀均後仿,通屬於「酒船」類。

「博望槎」 船形酒器

另一種則是豎刻直立向下,上做喇叭口狀,是由古代觚觶和犀觥取法,孫機先生在《從歷史中醒來》一書中也談道犀牛的問題,他認為「我國在殷周時代產犀,當時的人將犀角與犀革利用起來。用犀角做兕觥,在《詩經》中屢次出現,據《詩疏》引《韓詩》說:「兕觥,以兕角為之,容五升。」近年山西石樓出土了一件青銅器,它的輪廓與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木犀角基本一致;《桑扈》之所謂「兕觥其觫」,正是對這種曲線的描寫。這就使我們解除了千年的疑竇,認識了兕觥的真面目。」

犀觥衍進而成漢、宋雕玉,宋、明犀角杯實仿玉。杯沿和柄部或做高浮雕子母闢邪,或刻教子升天大小龍,又或刻成靈芝仙草,再進而刻成錦荔枝、玉蘭等像生花果,和其他山水樓閣場面。總之,數量多,式樣變化也大。

山西石樓出土的龍紋兕觥

廣州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角杯

那麼,「點犀」應該是什麼樣呢?有學者認為,「」應該是高足器(「喬」本義為「高」),做酒器必然把中心挖空,因此不會有那條貫通犀角的白心,所謂「點犀」是子虛烏有。《抱樸子》稱,犀角中心有白線直透到底,名通天犀,李商隱詩即引此喻心在暗裡相通意。宋人用它作帶版,名「通犀帶」,尚有「正透」「倒透」等名目,在法定二十八種帶制中還極貴重,僅比紫雲樓金帶稍次。

也有學者認為,《紅樓夢》庚辰本、戚序本作「杏犀」,應該指質地優良的犀角在光下呈現通透的杏黃色。明、清代犀角杯是一種流行的器物品類,我們可以從以下的幾件文物中大致看到「點犀」的樣子。

清 犀角雕螭虎杯

清 犀角雕螭龍饕餮紋酒杯

回到《紅樓夢》的文本會發現,「(分瓜)瓟斝」後有一行小真字——「晉王愷珍玩」,又有「宋元豐五年四月眉山蘇軾見於秘府」一行小字。明白葫蘆器的流行在明清時代,則文中說的王愷珍玩,東坡鑑賞,都自然落了空。沈從文認為起得這樣古怪的名字也是諷刺打趣,甚至「(分瓜)瓟斝」作為「班包假」的同音指向對薛寶釵或者妙玉的影射。妙玉雖只出現寥寥可數的幾次,但人物性格卻非常鮮明、也一直有爭議,如同她的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寫到的,她幾次向寶玉暗通情愫,丟棄劉姥姥用過的杯子,卻對賈母百般奉承,這都不是修行之人該有的做派。

如給釵黛用古怪的杯子的同時,妙玉給寶玉用的卻是「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隻綠玉鬥」,很親密的關係才會共用一個杯子,也是妙玉對寶玉隱約的拉攏和示好。綠玉鬥的造型沒有什麼爭議,就是上大下小的方形,單側或雙側有把手的碧玉飲器。

明嘉靖 黃地綠釉鳳鶴紋方鬥杯

87版《紅樓夢》中也對「綠玉鬥」進行了還原

妙玉也提到:「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捨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其中,「鬼臉青」是一種古代瓷器的俗稱,《古玩正宗秘論》中論永樂宣德成化嘉靖諸窯器:宣廟回青色瓷器聲價雖不及集紅,然亦系藍寶燒成,故對之覺光彩射目,奕奕動人,且宣窯之青乃蘓浡泥青也……回青有一種極深之色,微若紫萄,光怪陸離,俗呼為鬼臉青是也。宣磁亦有之,較之正色回青,遠不及矣,故價不昂。但是歷史上對於「鬼臉青」究竟指代的是哪種瓷器和釉色,仍尚存爭議。

「甕」這種器型是自古就有的,主要用於盛水或酒等,是一種儲藏用的容器,如下圖的螺旋甕。

螺旋甕

不同於這場吃「梯幾茶」的茶局,妙玉之前招待賈母等用的茶具也比較名貴,比如「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小茶盤」,有研究認為,這是福州的「雕填」工藝製作的名貴漆器茶具,「成窯五彩小蓋鍾」是脫胎填白蓋碗,屬明成化年間官窯所產青瓷茶具,也稱為「成窯鬥彩」。成化鬥彩圖案繪製簡練,主要有花鳥、人物等。其做法是先以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岀圖案的輪廓,經罩釉高溫燒制後再按圖案所需填入三至五種彩色,最後入彩窯經低溫燒成。成化鬥彩釉質溫潤,色彩嬌豔,畫工精細,造型小巧,有瓶、罐、盤、杯、碟等,給人娟秀典雅之美感。清代的鬥彩瓷器多畫工精細,圖案性更強,但沒有成化鬥彩的清秀飄逸之感。雍正時期又燒成了粉彩鬥彩,使瓷器更加華貴。乾隆以後圖案多為花草,延續了清盛世時風格,其筆法日漸草率。

成窯鬥彩葡萄紋杯

成窯鬥彩雞缸杯

賈母所用的「蓋鍾」,「鍾」當通假「盅」,蓋鍾,就是外形象鍾、且有蓋的茶杯。此外還提及了「官窯脫胎填白蓋碗」,這也是一種名貴的青瓷蓋碗,是明永樂時期瓷器,光潤明亮,胎薄如紙,似已脫去胎骨,器璧光照可以透見指紋,呈色溫潤。「填白」即以粉料堆填瓷上,再蘸月白色釉汁,以增光澤,顯花紋,謂之填白。其釉面白而透明,溫而甜潤。《紅樓夢》電視劇中對其也進行了還原。

87版《紅樓夢》中對「蓋鍾」的還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俞潤生|也談妙玉與櫳翠庵
    也談妙玉與櫳翠庵俞潤生在網絡上, 看到議論櫳翠庵與妙玉的文章, 這是個很好的題目, 值得深入開展討論。妙玉是《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 之一,是一位深受垂青的重要人物,但她的戲分不多。通過這個特殊的人物, 擴大了小說藝術視野, 揭示了社會的另類現象。
  • 妙玉有多俗?賈母三進櫳翠庵,妙玉給她端來的一杯茶是答案
    從這些表現來看,妙玉絕對不是一個俗人。02妙玉與賈母交往時,帶出了俗氣妙玉雖然不是一個俗人,但在與賈母的交往中,她卻顯得很俗氣。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劉姥姥二進榮國府,得到賈母的盛情款待。帶她到櫳翠庵喝茶時,。妙玉連忙接往東禪堂。
  • 《紅樓夢》中的妙玉,其實就是遁入空門的黛玉
    她在金陵十二釵中排名第六,卻是唯一一個與賈家沒有任何關係的人。她寄身於大觀園櫳翠庵,與寶釵、黛玉做知音,引寶玉為知己,又與出身寒素的邢岫煙成為朋友。凹晶館為湘雲、黛玉續詩,盪氣迴腸。她就是《紅樓夢》中的妙玉。
  • 《紅樓夢》:妙玉是被「奪舍」了嗎?不然,為什麼前後判若兩人?
    妙玉是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蘇州人。她原本是仕宦人家的小姐,因為從小體弱多病,難以養活,父母沒有辦法,只好聽從高人指點,讓她帶髮修行。妙玉美麗、聰慧、孤傲、清高,與世俗格格不入。家道敗落、父母亡故以後,她一直跟隨師父漂泊。後來,師父也去世了,妙玉謹遵師父的遺言,在京中住著,沒有返鄉。為了元妃娘娘省親,賈府修建了奢華的別院——大觀園。
  • 古代文人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紅樓夢》裡的妙玉擅長什麼?
    《紅樓夢》眾多人物中,論高雅和品味,妙玉無疑屬於第一軍團。古代文人有八雅: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古人說,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善詩者韻至心聲,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妙玉精通八雅,她的水平絕對是超一流的。
  • 《紅樓夢》中的她:她美麗聰穎,心性高潔,卻遭人嫉恨
    賈府建造大觀園,妙玉入住櫳翠庵。妙玉位列「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第六位,可見妙玉在《紅樓夢》中的重要地位。然而,作為《紅樓夢》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妙玉在書中的出場次數並不多。第十七至十八回,妙玉這個人物才第一次被正式提及,然而,也只是提到了妙玉的信息,妙玉本人並未露面。通過王夫人與林之孝家的對話,我們對妙玉這個人物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 妙玉對寶玉愛的有多深?一枝花,兩隻杯,三個字代表了她的心
    寒冬臘月外面飄雪的時候,我看到窗外的那株迎風怒放的梅花時,突然想到了梅花中的妙玉,而後自然而然的也就想起了妙玉賈寶玉的愛情。妙玉進賈府的時候是18歲。這個年齡正是豆蔻年華情竇初開的年紀。在她的世界裡,賈府眾多男人中只有賈寶玉能入他的法眼,所以最終成為她喜歡甚至是深愛的對象。妙玉愛賈寶玉有多深呢?三個細節能夠看出其中的深情。
  • 《紅樓夢》妙玉:我和人生最好的合作,不是妥協
    有句話這樣說:「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矛盾體,嚮往自由,卻懼怕孤獨。」《紅樓夢》裡的妙玉,一生都在矛盾中堅守。她嚮往自由,卻被禁錮在修行的宿命裡。她註定孤獨,似乎早就中了解不開的魔咒。她似一株傲立寒冬的紅梅,冰清玉潔,高貴典雅。她又像一塊玄妙的美玉,纖塵不染中透著神秘。
  • 《紅樓夢》裡妙玉怎麼會在在瓜洲渡口屈從紅顏,陷入風塵?
    其在文學史上有何象徵意義?這裡所說的瓜洲,不是今天隸屬於甘肅省酒泉市的瓜州,而是在長江北岸,揚州南郊,京杭運河分支入江處的古渡口。北宋詩人王安石有一首七言絕句《泊船瓜洲》最為著名:「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抒發著大政治家王安石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偉大抱負。詩人陸遊《書憤》中也有「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的詩句。
  • 妙玉是孤芳自賞還是故作姿態?可憐又可恨,《紅樓夢》中的極端!
    妙玉和黛玉有多少文人能寫出她們的相同,又能寫出她們的不同?首先要肯定的是,曹雪芹對妙玉這個角色有特別的偏愛。書中她的部分很少,但金陵十二釵中她排在中間;相比之下,薛寶琴的戲份很多,她也沒排到正冊;鳳姐的戲份也多,但是在她之後。如此看來,曹雪芹是不會在判曲這種重要的地方詆毀她。所以再結合上下文,風塵骯髒違心願就可以理解成,才華馥比仙這樣的如仙的女子無奈入凡塵,事與願違。
  • 妙玉和賈寶玉的故事:少女情懷總是詩!
    古典名著《紅樓夢》裡有一個女子:她帶髮修行,孤僻清高。她和賈府非親非故,卻一直寄居在大觀園中的櫳翠庵裡,一住就是數年!令人困惑不已。這個女子就是妙玉。她性格孤傲,能入她的眼的人寥寥無幾。李紈想要櫳翠庵的梅花,都是叫賈寶玉去問妙玉要。因為她知道妙玉暗戀賈寶玉。就連賈環都知道妙玉對賈寶玉的心思!他曾說過:妙玉平時一副清高樣兒,但見了寶玉就眉開眼笑了!那問題就來了,旁人都看出妙玉的心思了,那賈寶玉知道妙玉喜歡自己嗎?答案是肯定的:知道!
  • 妙玉和賈母都是高人,《紅樓夢》三言兩語盡顯機鋒!
    林俊傑告訴我們,不是英雄不讀三國,所以自認為與英雄不沾邊的小約更愛《紅樓夢》。只是小約早已過了那追求兒女情長的年紀,作為一枚文藝女青年,小約愛的是《紅樓夢》一書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小約愛琴、愛茶,喜好詩文,而這些都可以在《紅樓夢》中找到共鳴。更難得的是書中一字一句,皆有深意。
  • 妙玉請黛玉喝體己茶,黛玉8字妙問後,妙玉為何說黛玉是大俗人?
    《紅樓夢》持久不衰的魅力在於:以最小的面積,驚人非凡地堆積了最大量的處世智慧!魯迅先生認為《紅樓夢》是一本為人處世的智慧奇書,詩綠鳳從人情世故的視角,與你分享紅樓精華。黛玉也從小體弱多病,渺渺真人曾一度讓其出家方可治癒身體的疾病,惜黛玉之父林如海不聽勸,認為渺渺真人說的話是荒誕不經之言,是過度解讀黛玉的疾病,沒讓黛玉出家,如果讓黛玉出家,黛玉無疑與妙玉是同道中人,又是一個別樣的妙玉。
  • 87版紅樓夢人物淺析(中)
    拍完紅樓夢後有接連拍了幾部戲,之後更是做起了製片人,在2009年更是拿下了飛天獎但若縱觀她的成長曆程,我們會發現這個女孩不簡單,從小父母殘疾,自幼扛起了所有,後來起點如此高卻再次跌入谷底的她並沒有因此鬱鬱寡歡,重操舊業、結婚生子,至少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有兒女相伴,相信她以後再人生路中會更加堅強,說不定也會重新拾起那份在紅樓夢劇組中寫下3年美好歲月的日記
  • 王夫人破例遷就她,李紈敢怒不敢言,賈母也敬她三分,妙玉啥身份
    《紅樓夢》故事裡,眾人作詩,寶玉落第,李紈作為詩社的評委,意思要罰他,笑道:「我才看見櫳翠庵的紅梅有趣,我要折一枝來插瓶。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他。如今罰你去取一枝來。」李紈是榮國府的大少奶奶,身份地位比王熙鳳還高一截,她想折一枝櫳翠庵的紅梅來插瓶,卻沒膽。她厭惡妙玉,卻敢怒不敢言,不敢與之針鋒相對。湘雲笑道:「你吃了我們的酒,你要取不來,加倍罰你。」寶玉忙吃一杯,冒雪而去。李紈命人好好跟著。黛玉忙攔說:「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李紈點頭說:「是。」
  • 六安茶不是指茶,而是在暗示妙玉的身份是太子胤礽第六女
    妙玉一、妙玉為何瞧不上超品的公爵夫人賈母?妙玉哪來那麼些珍貴的器物?《紅樓夢》中賈母的地位無疑是尊貴的,她作為二代榮國公賈代善的遺孀,擁有超品誥命夫人的階級,號稱榮國府的老祖宗,賈家上上下下哪一個不對她尊重有加?偏偏大觀園裡有一個客居之人,就能對賈母心存不屑。第41回中,賈母帶劉姥姥同遊大觀園,酒宴過後,來到了櫳翠庵。櫳翠庵主持妙玉是賈家請來的,有賓主之誼。
  • 《紅樓夢》嫌棄劉姥姥的妙玉,活成了人們最討厭的樣子!
    妙玉在金陵十二釵裡面排名第六,但是所有讀者談及紅樓夢裡面的女子的時候,大多數想到的都是林黛玉、薛寶釵、探春、史湘雲等人,或者是秦可卿,少及提到她,這或許跟她的性格有關。妙玉的出身並不低,她出自於官宦家庭,但是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早亡了,出家的時候年紀也很小也只有3歲的年紀而已,後來就入住到了櫳翠庵裡面。
  • 透析《紅樓夢》中「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此詩句出自宋朝詩人範成大的詩《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重九日就是重陽節,重陽節要登高,範成大爬山去了,他看見了壽藏之地,就是活人為自己將來修的墓穴,就有了那首詩。作者在引用的時候改了一個字,把門限改成了門檻。這一改對應了《紅樓夢》中的鐵檻寺和饅頭庵。
  • 妙玉為什麼用自己的綠玉鬥給賈寶玉喝茶?
    賈寶玉櫳翠庵喝茶《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寫賈母帶著劉姥姥遊覽大觀園,然後到櫳翠庵去喝茶,那櫳翠庵的主人,就是戴發修行的妙玉。賈母喝茶很講究,別人是喝,她是品。賈母不喝六安茶,要喝老君眉,妙玉非常了解賈母,所以她端上來的,就是老君眉,而且泡茶用的水,竟然是舊年蠲的雨水,可見,妙玉非常懂得茶道。
  • 假如妙玉被賣到風月場所 她該不該不自殺
    #悟空問答裡有這樣一個問題:《紅樓夢》中妙玉十分高潔,連劉姥姥她都嫌棄,那麼被賣到風月場所後為什麼不自殺呢?如今是廿一世紀了,提出這問題表明,真該好好讀一讀《紅樓夢》。妙玉的目標是活著,當初她帶髮修行,不也是為活著嗎。更何況在佛教中,自殺是入十八層地獄的,所以妙玉不會自殺。妙玉懂得生命的價值,人不能一成不變,會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觀念和改變自我。人生中遇到巨變和打擊越沉重這種改變就越來得迅猛、越徹底,甚至是脫胎換骨的改變。自殺是懦夫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