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林秀
她才華馥比仙,氣質美如蘭。她尚未出場,一道光環已經映入眼帘。
她出身於讀書仕宦之家,卻因從小多病,成為一個三歲就帶髮修行的道姑。
她在金陵十二釵中排名第六,卻是唯一一個與賈家沒有任何關係的人。
她寄身於大觀園櫳翠庵,與寶釵、黛玉做知音,引寶玉為知己,又與出身寒素的邢岫煙成為朋友。凹晶館為湘雲、黛玉續詩,盪氣迴腸。
她就是《紅樓夢》中的妙玉。
01
往事如煙夢已空,相逢何必問西東。參商交匯皆過往,爭論無非抵殤衝。
放春山遣香洞出產一種茶。以諸名山勝境內初生異卉之精,合各種寶林珠樹之油所制,名「群芳髓」。再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名曰「千紅一窟」。
太虛幻境又盛產一種酒,以百花之蕊,萬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鳳乳之曲釀成,名為「萬豔同杯」。
既然命中注定是這千紅哭中茶一盞、萬豔同悲酒一盅,就算千裡迢迢,終究來此大觀園中進行交匯。
妙玉3歲進入蘇州的蟠香寺修行。書中只說她父母亡故,卻沒有說具體時間。
為了尋找觀音遺蹟與貝葉遺文,她又跟隨師父來到京都牟尼院。
造化弄人,妙玉精通先天神術的師父又圓寂了。她身邊就剩下了兩個年老的嬤嬤和一個小丫頭。
妙玉本想扶靈回鄉。師父臨終前有遺言,在此靜居,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
妙玉看似簡單的身世中,其實處處透著不簡單。
她的父母顯然不是普通人物。至於父母死亡原因,咱們就不去探究了。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妙玉的師父,一定是他父母非常信任的人。否則的話,妙玉帶著那麼多珍藏家私,她一介女子,又如何確保這些東西能安然無恙呢。
師父之死,對於妙玉的打擊應該不亞於父母之喪。
不過,妙玉最終也沒有親自把師父送回蘇州。因為她聽了師父的話,在等著自己的因果。
果然,好消息來了。
皇帝開了天恩,入宮的貴妃可以省親了。
賈府緊鑼密鼓地建造了省親別墅。內中庵寺需要招收道姑、尼姑。
林之孝家的先來請妙玉。結果妙玉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
此刻的妙玉,其處境如無根浮萍,她本來急需要找一個安全地方落腳。賈府伸出了橄欖枝,她卻拒絕了。
拒絕的原因是什麼呢?一來是林之孝家的身份地位不夠,不足以讓妙玉產生信任感。二來她身份特殊,必須要一個身份對等的人來請。
林之孝家的把妙玉的情況如實匯報給了王夫人。王夫人正式下帖,妙玉才住進了大觀園的櫳翠庵。
至於說,王夫人下帖,是她自己的意思,賈政的意思,還是元春娘娘的意思呢?
大觀園是元春娘娘的省親別墅。皇家的事情最注重的是安全。如果妙玉的身份來歷不明,王夫人斷然不敢單獨做主下請帖的。
所以,妙玉入住大觀園,得到元春授意才是大概率事件。
後來發生的事情也證實了這個判斷。
02
元春終於回來省親了。其他情節均一概略過,單說元妃忽見山環佛寺,忙另盥手進去焚香拜佛,題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額外加恩與一班幽尼女道。
這塊匾額,就是題給妙玉所住的櫳翠庵的。
至此,妙玉始終還沒有一次正面出場。但從元春「額外加恩」來看,妙玉已經見過了元春。
妙玉什麼時候才正式出場的呢?就是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的時候。此處,妙玉做的兩件事讓人有些目瞪口呆了。
一是把劉姥姥喝過茶的杯子扔掉不要了;二是說黛玉是個俗人。
咱們一件一件說。
妙玉為什麼嫌棄劉姥姥?是嫌棄她髒嗎?這只是表象。真實的情況是,她嫌棄劉姥姥的卑躬屈膝。
我們站在劉姥姥的角度說,正是「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劉姥姥家裡貧寒呢,所以,她一個七老八十的人,還在這裡插科打諢扮演女相公。
妙玉並不嫌貧,她跟邢岫煙做朋友就是證明。
邢岫煙也很寒素,但她沒錢了可以把自己的棉袍子當掉,也不去求人。這點與劉姥姥是不同的。
咱們不能站在道德高點上對劉姥姥和邢岫煙進行比較,因為面對命運曲折,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當然,對於妙玉來說,表面看她的命運似乎沒有什麼波瀾,但其實她始終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不過,在命運的詰屈聱牙中,妙玉始終是處變不驚的性格。
看得出來,妙玉跟寶釵黛玉關係還是很不錯的。她也很欣賞黛釵二人,否則不可能請她們喝體己茶。
妙玉為什麼願意親近黛釵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跟她們在一起說話會更加輕鬆。
妙玉是一個不喜歡藏掖、又喜歡以心溝通的人。
她不會對任何人發作,這點與黛玉又有所不同。
對於劉姥姥的不滿,妙玉也不過是要把劉姥姥用過的杯子扔掉。而黛玉因為沒有喝出她泡茶的水,妙玉立刻就說她是個俗人。
在黛釵面前,妙玉其實是一個心如止水之人。既然喝茶,咱們說得都是茶的樂趣。因此聊天也極其隨意。
套用一句網絡語:親人面前小清新,外人面前文靜滴,熟人面前神經病,閨蜜面前女流氓。
顯然,在妙玉眼中,黛釵就是她的閨蜜。
至於其他人,基本就都是外人了。當然,這裡不包括寶玉。
妙玉眼中,寶玉是一個值得她欣賞的人。
於是,櫳翠庵的梅花,只有寶玉才能要來。
果然,寶玉不負眾望,從櫳翠庵取來了梅花。在大家要求下,寶玉作了一首詩——《訪妙玉乞紅梅》。
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入世冷桃紅雪去,離塵香割紫雲來。槎椏誰惜詩肩瘦,衣上猶沾佛院苔。
與黛釵相比,其實寶玉的詩別有一種平實耐讀的味道。
這個「檻外梅」用得好。好就好在,一種心靈的暗合。
03
對於妙玉來說,她的身世比黛玉、湘雲似乎更加慘。黛玉、湘雲雖然父母都沒有了,但畢竟還有賈府、史府這樣的依靠。而妙玉呢,她似乎什麼依靠都沒有。
不過,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過妙玉的自怨自艾自憐。
寶玉過生日,妙玉送來一張粉箋,上面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
寶玉其實不懂「檻外人」是什麼意思,可是他卻能作出「檻外梅」的詩句來。
遇到邢岫煙,又是一種「背面傅粉」的手法。
邢岫煙說了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寶玉對邢岫煙的誇讚。
「怪道姐姐舉止言談,超然如野鶴閒雲,原來有本而來」。
邢岫煙與妙玉有半師之誼。弟子如此,那師父若何呢?
在妙玉的眼中,所有的森規戒律都是不存在的,所有的世俗禮儀也都是不存在的。
她是一個真正的檻外之人。檻內是紅塵,檻外是虛空。
至於這道門檻,也不是束縛。她隨時也可以邁進來。前提是她的心願意。
曾經有一個哲學家這樣說,你出生時候是孿生兄弟。你當時死了,現在活著的其實是你哥哥。
所以有人曾提出,妙玉本來是替黛玉出家的。後來因為不管用,最後才選擇自己出家。所以,妙玉才是真正的黛玉,而黛玉實際上才是替身。
這的確夠繞的,也是一個玩笑。不過沒關係,咱們可以梳理一下二人的關係。
真正的黛玉是絳株仙子下凡,這肯定是沒有錯的。
再說一下前面「寶玉乞紅梅」這件事吧。
當時,在寶玉作詩之前,還有三個女子各做了一首詩。他們分別是,李紋、李綺和薛寶琴。
薛寶琴這首詩後四句是:幽夢冷隨紅袖笛,遊仙香泛絳河槎。前身定是瑤臺種,無復相疑色相差。
這首詩似乎把紅梅與絳株仙子聯繫起來了。關鍵是還有一句「紅袖笛」呢。
笛聲在哪裡?就在凹晶館聯詩的深夜裡。
湘雲與黛玉二人準備聯詩了。正說間,只聽笛韻悠揚起來。黛玉笑道:「今日老太太,太太高興了,這笛子吹的有趣,倒是助咱們的興趣了。
果然,二人聯詩到緊要之處,妙玉出現了。
妙玉詩少,但她從來不做傷情詩。妙玉的詩句,透著一種陽光和希望。即使是在這清冷的凹晶館之中。
她的「振林千樹鳥,啼谷一聲猿」、「鐘鳴櫳翠寺,雞唱稻香村」,鏗鏘激昂。「歧熟焉忘徑,泉知不問源」,耐人尋味。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誰言」。似乎更有絳株仙子尋找神瑛侍者的神來一筆。
這個妙玉大士,她的正果到底在哪裡呢?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風林秀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