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常說的五險一金具體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社會保險
在了解五險一金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目前我國社會保險
我們平時所說的社保其實指的是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一個現代的社會保障制度,由國家強制人民參與各種保險,預先為各種疾病、身心傷害、失能、失業、職業災害、老年與死亡等社會風險做準備。
簡單說社會保險是個人繳納一定金額用於提早預防後面可能會發生的各種疾病、失業等問題(當然還包括養老和退休後領錢問題)。但是注意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完全不同
目前國家社會養老保險體系有三個形式:
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職保):有僱主的打工一族交的,就是我們常說的五險一金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居保,新農合)沒工作的人交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
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其實就是有工作的打工族平時繳納的養老保險了(包含在五險一金裡面),是目前城市裡的人主要繳交的養老保險。這個是國家強制用人單位繳納的,公司幫你繳交一部分,你自己繳納一部分。詳細規定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五險一金其他各類標準和詳細規定參見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文件(醫療保障局),各地不一定都一樣
城鎮職工社會養老保險(職保)就包含在我們平時所說的五險(五險是不可以單獨繳納某一險種的)一金裡:
養老保險:退休後領養老金醫療保險:看病報銷失業保險:失業補助工傷保險:工作中受傷賠償生育保險:生完孩子補貼住房公積金:貸款買房準備金,貸款利率也低
此處以廈門在職本市人員為例(外地戶籍人員標準不同):
養老保險:以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但不得低於社平工資的60%,不高於社平工資的300%,企業繳納12%,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以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但不得低於社平工資的60%,不高於社平工資的300%,企業繳納6%,個人繳納2%(繳滿一定年限可終身看病報銷,各地繳交年限不同,20年、25年或30年)失業保險:以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但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準,企業繳納0.5%,個人繳納0.5%工傷保險:以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但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準,對照本單位工傷保險費率(實行浮動費率),由用人單位全額繳納,個人不用繳納(除建築工程項目團體工傷保險外,其他工傷保險在現行基礎上減半執行)生育保險:以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但不得低於上年度社平工資的60%,,不高於社平工資的300%,企業繳納0.7%,個人不用繳納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城居保,新農合)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詳細規定可參見《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參保範圍主要針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不符合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條件的城鎮非從業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基金主要由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構成
個人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0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
城居保主要特點是便宜(定額分檔),自願繳交不強制,當然報銷的(相對職保)也少,退休後領取養老金也少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詳細規定可參見 《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
參保範圍主要針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個人繳費標準目前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
醫療保險
其實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是不同的東西,不能混做一談,像我們平時所說的五險一金已經包含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了。上面所說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其實都不包含醫療保險,這兩個養老保險應該搭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醫保)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整合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兩項制度。詳細規定可參見《國務院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
總結
在城市裡生活打工的人都是購買五險一金,至於不是打工(沒有僱主)的按照城鎮或者農村去選擇城居保或新農保(搭配城鎮居民醫保),下面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比圖,稍微直觀的對比三種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目前國家的養老金制度遵循給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因此還是應該要堅持繳納養老保險金,老了之後會有養老金。另外醫療保險最好也要繳納,因為一場大病真的可能毀了一個家庭,醫療保險對於大病的報銷額度都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