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江蘇鎮江句容市戴莊村:現代生態農業讓「土...

2021-01-13 求是網

  現代生態農業是什麼樣的?來戴莊有機農業園看一看。

  遠山如黛、近水含煙,蟲吟蛙鳴、魚翔淺底,鷹擊長空、白鷺翱翔,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全國「時代楷模」、鎮江農科所原黨委書記、所長趙亞夫介紹,「山頂、陡坡生態脆弱,以修復、保護為主,恢復森林生態系統;緩坡旱地,發展果樹、茶葉、畜禽養殖,建設林、草、畜旱地生態系統;山腳山衝、崗塝水田,發展糧食、蔬菜、畜禽,建設水、稻、菜、草、畜水田生態系統。」

  江蘇鎮江句容戴莊村的生態農業。中共句容市委宣傳部供圖。

  立體生態系統有效恢復了生物多樣性、改善了水質土壤。農民趙忠志說:「我們稻田動物種類多達127種,有小魚小蝦、蜘蛛、青蛙、蛇,老鷹也來了,還發現了野生娃娃魚。」生物鏈相生相剋,兜蝦大量繁殖、攝食雜草嫩頭,蜘蛛讓稻飛蝨無處遁形,如今,這裡種植的越光水稻基本上不生病、不再需要人工除草;農田地力顯著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已由1.5提高到2.5左右。

  汪厚俊的家庭農場位於戴莊有機農業園中心。果園裡,甜柿樹和碧根果樹下長滿了黑麥草,幾百隻鵝和上千隻雞正在草叢中追逐覓食。汪厚俊介紹,「這些草都是特地種的,有四個好處,一是以草除草,抑制其它雜草;二是有草就有蟲,給散養的雞鵝提供食物;三是可以給自己養的羊、豬作飼料;四是腐爛了可以成為肥料、改良土壤。」

  江蘇鎮江句容戴莊村的生態農業。中共句容市委宣傳部供圖。

  走進果園旁新修建的大棚裡,映入眼帘的是一層鋼架隔出了上下兩個空間,架上是幾十隻膘肥體壯的波爾山羊,架下是鋪著厚厚一層醋糟的豬圈,飼養著大小几十頭梅山黑豬,讓人驚奇的是,棚內並沒有養殖場常見的異味。「在趙老指導下,用醋糟製作發酵床,羊的糞便落下後,利用豬拱地的天性,進入掩蓋、翻耘、發酵,消除了異味,腐熟後成為果園肥料。」 汪厚俊介紹,「樹下種草,養雞、鵝,雞吃蟲、羊和豬吃草,雞、鵝、羊、豬的糞便變成有機肥回歸果園。既是循環農業,又是有機生產。」去年,他的農場收入超過30萬元,是盒馬鮮生定點基地。

  江蘇鎮江句容戴莊村的生態農業。中共句容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精準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上好生態農業必修課,構築比較優勢「護城河」,下好以質取勝先手棋。戴莊偏綠化、採摘的種植結構,搭配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丘陵山地地貌,又形成了休閒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的得天獨厚優勢,農、文、旅融合發展,園區變景區,農產品變旅遊商品,農民實現了從多個接口獲取紅利。今天的戴莊,現代生態農業的探索已結出豐碩果實,走出了一條適合蘇南丘陵地區現代農業發展的路子。

  一線感悟:

  在句容農村,一個黨組織、一個帶頭人、一幫「土專家」,帶動一個村莊、振興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是「三農」發展最鮮明特徵、最動人的圖景。

  一是把黨組織建到產業鏈上。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鄉村裝上「紅色引擎」,一直是句容基層黨建的工作中心。多年來,該市致力於推進「黨組織+產業鏈」,構建全覆蓋、全過程、全功能的組織體系。

  2006年,戴莊有機農業合作社成立。村「兩委」幹部通過法定程序,擔任合作社理事長、理事、監事等,實現人員「村社合一」。戴莊村黨委書記姚偉超介紹,「當時,合作社還是新生事物,通過交叉任職,提高了合作社的公信力、號召力,保證了合作社的公益服務性,避免了企業大戶主導可能帶來的與民爭利。」

  從黨員自髮帶頭到黨組織統籌推進,從村幹部領著黨員幹到黨員領著農民幹,從村黨組織與合作社人員互融到建立全功能、專業型合作社黨組織架構,黨建引領的形態和方式不斷升級。

  二是把「領頭雁」放到產業鏈上。「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是基層各項事業發展顛撲不破的真理。如何外引內培既「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也「懂經濟、懂市場」的「領頭雁」,成為基層黨建的「必答題」。

  天王鎮唐陵村原本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黨委書記劉樹安原本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在外從事建築生意,一年有上百萬的收入。2007年,鎮黨委「三顧茅廬」,動員劉樹安回村參加黨支部換屆選舉,希望他能夠帶領全村拔掉窮根子、闖出致富路。劉樹安毅然接受了鎮裡的邀請,並成功當選。一幹,就是13年。去年,全村苗木銷售額突破50億元,村民中千萬富翁、百萬富翁過百人,過去的貧困村成為公認的小康村。

  三是把「千裡馬」請到產業鏈上。如果說黨組織是句容農業發展的「主心骨」,村書記是「頂梁柱」,那農業科技人才就是拉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千裡馬」。

  2001年,趙亞夫以志願者身份來到戴莊,從此拉開了亞夫團隊三代傳人推廣生態農業、接力服務農民的序幕,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更寫進了農民的心裡。從育苗、種養、剪枝、施肥、助銷,有學必教,有教必會,有叫必應,風雨無阻。姐妹桃園的領頭人王巧娣說,趙老來,穿膠鞋戴草帽,像我的長輩一樣幫我;剛病逝的糜林主任也是穿膠鞋戴草帽,像兄弟一樣幫我;現在的萬春燕主任,還是穿膠鞋戴草帽,像閨女一樣幫我。他們對我們比親人還親。

  富裕一名農民、播下一粒種子、帶動一片鄉親。句容堅持將農技研發推廣與鄉土人才培育結合起來,一批80後、90後「農二代」脫穎而出唱主角,成為農民「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技術服務隊伍。

  總體來看,句容市已建立「村社組織有黨委、增收致富有『頭雁』、技術培訓有專家、村頭路口有能人、田間地頭有青年、足不出戶有網絡」的農業發展黨建引領和人才支撐體系,「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有了堅強有力的「靠山」。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正在戴莊這塊希望的田野上變成現實。

相關焦點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江蘇鎮江句容市後白鎮西馮村:小「草」講述...
    江蘇鎮江句容市後白鎮西馮村今貌 中共句容市委宣傳部供圖  昔日西馮是草間求活的「北大荒」。20年前,西馮村是茅山老區有名的貧困村。  江蘇鎮江句容市後白鎮西馮村村民用「草」鋪就小康路 中共句容市委宣傳部供圖  曾經,村書記李治順苦思冥想破「天荒」的路子到底在哪裡?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島上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2%,擁有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9.49萬畝,擁有「全國生態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縣」等稱號,是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綠洲。得天獨厚的條件使旅遊業逐漸成長為南澳縣的主導產業。近十年來,南澳進島旅遊人數從69.57萬人次增至776.6萬人次;2019年全縣旅遊總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14.4%,旅遊業迎來跨越發展。
  • 秀山融媒體中心開展「百城千縣萬村」調研活動
    秀山網訊 為進一步展示我縣部分村(居)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生動實踐和鮮活經驗,8月13日,縣融媒體中心調研組前往妙泉鎮熱水塘村開展「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調研產業發展情況。調研組實地走訪了熱水塘村產業發展基地和溫泉山莊等地,詳細了解該村特色產業發展、企業帶貧效益等情況。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羊角山下 龍鳳呈祥
    「最大的感受是路,村裡現在的路太好了,再也不是晴天土、雨天泥。」徐小送說起新村建成後的生活,喜悅溢於言表。進村的柏油路乾淨寬闊,路邊有精心設計的池塘、小橋、甬路,白牆灰瓦的民居門前有花園、門後有菜園,如今雞窩渡村「女大十八變」,頗有小家碧玉的模樣,為遇龍河的山青、水碧、竹翠、橋奇再添一「村巧」。只嘆馬致遠先生沒有看過這裡的「小橋流水人家」,倘若看了,或會少些愁緒,多些釋然。
  • 開欄的話|「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今日上線
    自今日起,澎湃新聞「全國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這一專題推出。調研行活動將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深入基層,聚焦各個有代表性的城市、縣城、鄉村,調研其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生態文明建設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諸多細部,準確反映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一個個關乎全面建成小康、關乎脫貧攻堅的鮮活故事將很快與大家見面。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從「後進」到「先進」,前進村是怎樣前進的...
    這裡,一幅正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是前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初步成效:一個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文明和諧的特色新村已經成形。注重綜合改造,積極整治村莊人居環境第一次進入前進村的人,很難想像到幾年前這裡的狀況——當時的前進村是典型的落後村,村容環境髒亂差,道路泥濘、坑窪不平,「晴天一身土,下雨兩腳泥」,村民對未來看不到希望。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涼山昭覺縣:精準脫貧「瓦吉瓦」
    「接下來,我就在縣城找個工作幹,工地上也行、廠裡面也行,全家人在一起,過上好日子!」這位彝族小夥興奮地規劃著未來。  如今,彝族寨民們的生存狀況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無土栽培的蔬菜、重200斤以上的大南瓜、雞蛋大的草莓……這是在昭覺重點打造的現代農業產業園中看到的豐碩成果。
  • 江蘇鎮江農業嘉年華「稻」專場活動推薦好品種
    句容「戴莊有機大米」、丹陽「嘉賢稻鴨米」、揚中「河豚香米」、丹徒「泗葉青沙粽香大米」……12月12日,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鎮江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三屆鎮江市農業科技嘉年華(優質米品鑑丹陽專場)暨第二屆「鎮江好大米」評比活動在鎮江丹陽市舉行。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從「龍鬚溝」到小康村
    西官房村曾經也是風景秀麗的魚米之鄉,後來隨著水資源的日益匱乏,土壤鹽鹼化嚴重,環境惡化,加之基礎設施落後及農村集體經濟薄弱,人居環境與周邊城區差距不斷拉大,患上了「鄉村病」:村裡土路揚塵、汙水橫流、垃圾圍村,出門「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居民有窗不敢開,周邊百姓開玩笑稱這裡是「龍鬚溝」;不僅環境差,村民生活也非常不便,用水靠挖井、用熱靠煤球,生活方式原始落後。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三)從貧瘠鹽鹼地到文明富裕村
    &nbsp&nbsp&nbsp&nbsp為充分宣傳本市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的生動實踐和奮鬥故事,海河傳媒中心開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專欄,多路記者深入鄉村基層一線,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普通百姓,挖掘生動事例,通過鮮活感人、具體親民的細節,展示群眾身邊的顯著變化,形象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看得見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嶽寨村: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
    8月22日,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組走進嶽寨村。萬畝蘋果園裡遊人如織,嶽家湖生態溼地公園水清岸美;嶽飛紀念館中,忠義亭、清風亭莊嚴肅穆;黨建綜合體大樓前,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生態文明創建先進村的牌匾,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嶽寨村是一個傳承數百年的傳統村落、歷史名村。這裡是嶽飛後裔的聚集地,村裡80%居民都姓嶽,嶽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是嶽寨村民無形的寶貴財富。」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卡陽「變形記」
    2015年,為了發揮生態優勢,當時的湟中縣在全力做好環境保護的前提下,積極招商引資開發卡陽的生態旅遊資源。在一番深入的討論之後,西寧市委組織部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找一個會掙錢的領頭雁。」  經過認真梳理,西寧土生土長的農民企業家鮑武章和他的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入了組織視野,「鄉趣卡陽·高山牧場」鄉村旅遊項目呼之欲出。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 紅色蘭考的新時代蝶變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蘭考的發展,於2009年4月,2014年3月、5月先後3次深入蘭考調研指導工作,對蘭考發展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蘭考幹部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傳承和弘揚焦裕祿精神,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2017年2月在國內首批、河南第一個退出貧困縣序列後,繼續探索推進特色產業發展之路,不斷書寫新時代「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新篇章。
  • 江蘇鎮江市委書記夏錦文走訪調研臺資企業
    江蘇鎮江市委書記夏錦文走訪調研臺資企業 2016年04月12日 09:34: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12
  • 2020四川省「百城千鄉萬村」桌球賽在雅安名山舉行
    當天,「蒙頂山茶·四川省2020百城千鄉萬村桌球賽暨茅河鎮群眾運動會」在這裡舉行,廣場中心的數臺桌球桌上,參賽雙方你來我往,扣削相行,精彩紛呈。現場觀眾熱情高漲,吶喊聲此起彼伏。四川省「百城千鄉萬村」系列賽事活動自2019年8啟動以來,經過一年時間的發展,全省各縣(市、區)、鄉(鎮)、行政村積極參與到此項活動中,全域化、全時段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活動。
  • 「百城千鄉萬村」 象棋比賽
    什邡市文化體育廣播和旅遊局關於開展2020年什邡市「百城千鄉萬村」象棋比賽的通知各鎮(街道),各企事業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什邡市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文件精神,全力推進「百城千鄉萬村」系列活動開展,豐富群眾身邊體育賽事,促進我市象棋運動發展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稻香香、民樂樂、團結一家親,內蒙古...
    在這片6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二分之一是草原、三分之一是森林。興安盟人用百萬畝人工林綠色長廊、退耕還林還草、科爾沁沙地治理等一系列實際行動,守住了一方如畫疆土。依託守護住的良好生態,內蒙古興安盟的綠色農業、科技農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前不久的豐收節上,興安盟的農民們便又收穫了一個滿滿的金秋。
  • 百城千鄉萬村系列賽,2020年樂至縣龍門鎮氣排球分站賽將開球
    百城千鄉萬村系列賽 2020年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龍門鎮氣排球分站賽即將開球為辦好人民滿意的體育,資陽市擬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2020年資陽市「百城千鄉萬村」系列賽事活動即將拉開帷幕。計劃年底賽事和活動實現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全覆蓋目標。2020年四川省「百城千鄉萬村」資陽市樂至縣龍門鎮氣排球分站賽比賽時間定於:2020年9月18日下午14:30開始。比賽地點:樂至縣龍門鎮初級中學。
  • 全省「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現場推進會在鎮江召開 任振鶴...
    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總結「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實施以來的工作進展情況,進一步動員全省上下把村企合作引向深入。省委副書記任振鶴出席會議並講話。任振鶴充分肯定了村企合作工作取得的成績,他指出,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以來,各地各部門思想認識高度統一、組織推動有力有效、推進舉措精準務實、創新實踐亮點紛呈,廣大企業踴躍參與,「萬企聯萬村」勢頭正勁、初戰告捷。要堅定信心決心,持之以恆向前推進,鞏固蹄疾步穩、次第開花的良好態勢。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數字賦能 未來已來
    站在數位化、生態化的時代風口,遂昌深刻理解並充分運用電子商務蘊含的「網際網路+」思維,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全力推進「天工之城—數字綠谷」建設,與阿里雲、網易、海康威視等12家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落地建設創新中心、創新實驗室等項目,探索山區縣最美生態、綠色科技、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徑,努力打造山區人民的美好家園和全省人民的嚮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