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葵,見過嗎?能潤肺止咳,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2021-01-19 網易

2020-06-17 21:52:15 來源: 太極本草

舉報

  

  青天葵

  來源產地

  蘭科芋蘭屬植物毛唇芋蘭,以全草或塊莖入藥。全年可採,鮮用或曬乾。

  多生於海拔400-600m的石山疏林下、石山山腳或密林陰溼處,有時田邊或肥沃的地方也有生長。

  分布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別名獨葉蓮、珍珠草、獨腳蓮、珍珠葉、墜千斤、鐵帽子、山米子、天葵、入地珍珠、假天麻。

  

  【原形態】

  毛唇芋蘭,多年生宿根小草本。

  塊莖球形或扁球形,肉質,白色,直徑5-15mm。

  葉基生, 常 1片,稀2片;葉柄長5-20cm,下部為管狀、紫紅色的葉鞘包圍;葉片膜質,卵狀心形,長5-10cm,寬8-12cm,先端急尖,邊緣波狀,約具20條明顯的葉脈,小脈縱橫交錯成網狀。總狀花序從塊莖抽出,高15-30cm,有花4-9朵。

  花先於葉開放,常下垂,淡綠色,具反折的線形小苞片;

  萼片與花瓣幾相等,線狀披針形,長10-17mm,僅上部略張開;唇瓣白色帶紫,長8-13mm,合抱蕊柱,上部3裂,先端和中部密被白色長柔毛。花期4-5月。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甘,平。

  清肺止咳,健脾消積,鎮靜止痛,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於肺結核咳嗽咯血,支氣管炎,小兒疳積,小兒肺炎,精神病,跌打腫痛,口腔炎,急性喉頭炎,瘡毒。

  《中藥大辭典》

  甘,涼,無毒。

  清熱,潤肺,散瘀,解毒。治肺癆,痰火咳血,瘰癧,腫毒,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

  甘;涼;無毒

  潤肺止咳;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肺癆咯血;肺熱咳嗽;口腔炎;咽喉腫痛;瘰癧;瘡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 敷 。

  【注意】

  

  陽虛者慎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一滴血,見過嗎?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治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胃腸炎、牙痛、神經痛
    血散薯 多年生草質藤本,全株無毛。塊根近長圓紡錘形或不規則塊狀,常露於地面,百徑10-15cm,外皮褐色、粗糙、有許多疣狀小乳突,莖常帶紫紅色,枝、葉折斷有紅色液汁流出。清熱解毒,健胃止痛,散瘀消腫。治外感咳嗽,咽痛,口舌生瘡,嘔吐腹瀉,痢疾,胃痛,癰疽腫毒,跌打損傷。《中華本草》苦;寒清熱解毒;散瘀止痛。主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瘡癰;胃痛;胃腸炎;牙痛;神經痛;跌打損傷
  • 蓮座葉通泉草,見過嗎?能消炎清熱、潤肺止咳
    消炎,清熱,潤肺止咳。主治感冒頭痛,鼻塞,黃疸型肝炎,肺熱咳嗽《中華本草》味苦;微辛;性涼疏風清熱;止咳退黃。主感冒發熱;頭痛;鼻塞;肺熱咳嗽;黃疸型肝炎。《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苦,微澀,性涼。有消炎清熱、潤肺止咳的功能。用於感冒頭痛、鼻塞、黃疸型肝炎、肺熱咳嗽。
  • 騎馬參,見過嗎?能補氣潤肺,化痰止咳,解毒
    潤肺,祛痰止咳。用於肺熱咳嗽,喘咳。潤肺,止咳,祛痰。治肺熱咳嗽,痰喘氣壅。《中華本草》味甘;性平。補氣潤肺;化痰止咳;解毒。主病後虛弱;肺熱咳嗽;痰喘氣壅;白帶;虛火牙痛;毒蛇咬傷。【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 梅花草,見過嗎?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用於細菌性痢疾,咽喉腫痛,百日咳,咳嗽痰多。《中藥大辭典》苦,涼。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黃疸型肝炎,脈管炎,瘡癰腫毒。治黃疸型肝炎:梅花草五錢,小白蒿、秦艽、黃柏、紅花各二錢,五靈脂、廣木香各一錢。共研細末。每服一錢至一錢五分,每日三次,白糖水送服。
  • 綠豆升麻,見過嗎?清肺止咳,清熱解毒
    清肺止咳,清熱解毒。用於感冒頭痛,百日咳。外用治犬咬傷。《中藥大辭典》辛微苦,涼。驅風解表,清熱鎮咳。《中華本草》辛;微苦;平。散風熱;祛風溼;透疹;解毒。主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風溼疼痛;風疹塊;麻疹不透;百日咳;子宮脫垂;犬咬傷【歸經】肺經【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 毛大丁草,見過嗎?能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痢疾,小二疳積;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中藥大辭典》味苦微甘辛,性平,無毒。入脾、腎、膀胱三經。宣肺,止咳,發汗,利水,行氣,活血。治傷風咳嗽,哮喘,水腫,脹滿,小便不通,小兒食積,婦人經閉,跌打損傷,癰疽,疔瘡,流注。《中華本草》味苦;辛;性涼。清熱解毒;宣肺止咳;行氣活血。
  • 萬壽菊,見過嗎?花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根解毒消腫
    花: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根:解毒消腫。用於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氣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癰瘡腫毒。3~5錢。外用適量①《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祛風降火,化痰止咳。"《南寧市藥物志》:"平肝清熱。
  • 石米,見過嗎?清熱,潤肺止咳.治肺結核咳嗽,風熱咳嗽,百日咳
    清熱,潤肺止咳。用於肺結核咳嗽,風熱咳嗽,百日咳。《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潤肺止咳的功能。用於肺結核咳嗽、風熱咳嗽、百日咳、五癆七傷、周身疼痛、風溼麻木、跌打損傷、小兒驚風。《中華本草》甘;微辛;寒。潤肺止咳;舒筋活血。
  • 水紅木,見過嗎?葉用於急性胃腸炎;根祛風活絡;花潤肺止咳
    葉:清熱解毒。用於痢疾,急性胃腸炎,口腔炎,尿路感染;外用治燒燙傷,瘡瘍腫毒,皮膚瘙癢。根:祛風活絡。用於跌打損傷,風溼筋骨疼痛。花:潤肺止咳。用於肺燥咳嗽。葉、根、花3~5錢,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鮮葉絞汁搽患處,或煎水洗患處。
  • 藍豬耳,見過嗎?能清熱利溼,止咳,止嘔
    【原形態】單色蝴蝶草 匍匐草本。清熱解毒,利溼,止咳,和胃止嘔,化瘀。《中華本草》味甘;性涼。清熱利溼;止咳止嘔。主黃疸;血淋;嘔吐;腹瀉;風熱咳嗽;跌打損傷;蛇傷;疔毒【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注意】忌食燥辣食物。
  • 8種夏日養生茶,喝水前撒一把,清肺潤肺,止咳化痰,舒爽一夏
    這時多喝些養生茶可以幫助解暑,清火潤肺,止咳化痰。特別是很多男性都有日常抽菸的習慣,這對肺部的損傷極大,極容易引發肺部疾病。建議應該儘早通過飲食來調理,減少肺部損傷才好。下面小編整理了幾款適合夏季飲用的潤肺養生茶品, 大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一種,在喝水前撒上一把,清肺潤肺,止咳化痰,舒爽一夏。
  • 冰糖雪梨的做法止咳 冰糖雪梨的做法止咳小孩
    冰糖雪梨的做法止咳大家都知道,冰糖燉雪梨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而如今市面上的各種飲料也是越來越多,其中冰糖雪梨飲料就是一種,當然,很多人都喜歡喝,那麼,冰糖雪梨飲料能止咳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無菸日】煙要戒,清熱潤肺止咳的好湯好菜調理也是要的
    我們專門設計了適合吸菸人士的食譜湯譜 建議家中可以常備 以緩解吸菸帶來的不良症狀 南北杏是家庭常用的止咳平喘材料。南杏又稱為甜杏仁,北杏為稱為苦杏仁,兩者均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作用。其中北杏仁潤肺止咳更勝一籌,南杏仁則味道上更勝一籌。
  • 野毛金蓮,見過嗎?能清熱利溼,止咳定喘,止痛
    鎮痙熄風,定喘,清熱解毒。治小兒驚風,肺炎,咳喘。《中華本草》苦;微甘;寒清熱利溼;止咳定喘;止痛。
  • 天然的「止咳王」發現了,常用此草煮水,止咳潤肺,勝過止咳藥!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過了春節就是春天了,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最近全都遍布新冠肺炎,很多小夥伴出現乾咳和發燒的症狀,很多人甚至導致肺炎和重度疾病,很多人在家居家隔離,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止咳草藥,比方說車前草,蒲公英和蛤蟆草等等。
  • 通光散,止咳抗癌
    圖片來源:志歌文中的通光散是阿志給我的,在滄源當地應用較為廣泛,因為其性寒涼,所以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等熱毒。在喉嚨痛的時候,她們會用通光散泡水喝。我們來看目前文獻有的關於提到介紹,對於還可再深入補充研究的部分。若讀者中有感興趣的科研人員,可聯繫阿志在山裡尋找野生的通光散資源。阿志微信:Z1449270711。
  • 五月霜,見過嗎?能清熱解毒,殺蟲
    清熱解毒,殺蟲。用於子宮頸炎、陰道滴蟲。《中藥大辭典苦微辛,涼。清熱解毒,殺蟲。治子宮炎,陰道滴蟲。《中華本草》味苦;微辛;性涼清熱;燥溼;殺蟲。主子害炎;滴蟲性陰道炎【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
  • 羅漢果止咳嗎 羅漢果竟有這神奇功效
    並且它使用也是非常的方便,那麼羅漢果止咳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羅漢果止咳嗎1、羅漢果它有清肺潤腸、清熱通便、清肺止咳之功效,而且對菸酒過度等引起的聲音嘶啞、咽幹口渴等效果尤佳。並且可調降血糖值,改善糖尿病。可保嗓子,還可治療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症。可用於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腸燥便秘等症狀。
  • 潮汕百草之燈籠泡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
    【來源】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用於黃疸型肝炎,膽囊炎,感冒發熱,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膿瘍,腮腺炎,睪丸炎,膀胱炎,血尿,頸淋巴結核;外用治膿皰瘡,溼疹,癤腫。【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煎水洗或煅灰存性撒患處。【注意】孕婦忌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