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百草之燈籠泡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

2021-02-12 青草堂一傳承潮汕青草文化

酸漿(拉丁文名:Physali alkekengi L.)又名紅菇娘、掛金燈、戈力、燈籠草、燈籠果、洛神珠、泡泡草、鬼燈等北方稱為菇蔫兒、姑娘兒,以果實供食用。

原產於中國,南北均有野生資源分布。酸漿在中國栽培歷史較久,在公元前300年,《爾雅》中即有酸漿的記載。現在在東北地區種植較廣泛。其他地區種植較少,仍屬稀特蔬菜。


【來源】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味歸經】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祛痰止咳,軟堅散結。用於黃疸型肝炎,膽囊炎,感冒發熱,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膿瘍,腮腺炎,睪丸炎,膀胱炎,血尿,頸淋巴結核;外用治膿皰瘡,溼疹,癤腫。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或煎水洗或煅灰存性撒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經濟價值

酸漿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降壓、強心、抑菌等功能。主治熱咳、咽痛、音啞、急性扁挑體炎、小便不利和水腫等病。

酸漿成熟時掛滿枝頭,如同一串串燈籠,別具特色。

酸漿果實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其中鈣的含量是西紅柿的73.1倍、胡蘿蔔的13.8倍,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6.4倍、胡蘿蔔的5.4倍。它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是加工飲料、果酒等飲品的好原料。


食用價值

酸漿以果實供食用,是營養較豐富的水果蔬菜。可生食、糖漬、醋漬或作果漿。果實香味濃鬱,味鮮美。漿果富含維生素C、β-胡蘿蔔素、20多種礦質元素和18種人體需要的胺基酸,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有一定療效。果實有清熱利尿功效,外敷可消炎,全株可配製殺蟲劑。


園林價值

酸漿生長勢強,常作切花、多年生花壇,供觀賞用。耐-25℃低溫,繁殖生長速度快,見效快,適合庭院栽培。

藥用價值

酸漿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降壓、強心、抑菌等功能。主治熱咳、咽痛、音啞、急性扁桃體炎、小便不利和水腫等病。 

【藥用部位】酸漿的草本植物的根(酸漿裉)、宿萼或帶有成熟果實的宿萼(掛金燈)亦供藥用。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治熱咳,咽痛,黃疸,痢疾,水腫,疔瘡,丹毒。

【用藥忌宜】①《現代實用中藥》:「有墮胎之弊。」②《閩東本草》:「凡脾虛洩瀉及痰溼忌用。」

【複方】①治熱咳咽痛:燈籠草,為末,白湯服,仍以醋調敷喉外。(《丹溪纂要》清心丸)

②治喉瘡並痛者:燈籠草,炒焦為末,酒調,敷喉中。(《醫學正傳》)

③治黃疸,利小便:酸漿、茅草根、五穀根各五錢。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④治小兒小便不通:酸漿草五錢。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⑤治諸般瘡腫:金燈草不以多少,曬乾,為細末,冷水凋少許,軟貼患處。(《履巉巖本草》)

⑥治楊梅瘡:打樸草,不拘數量,水煎數沸,候微溫洗患處。(《閩南民間草藥》)

⑦治中耳炎:錦燈籠鮮草擰汁,加冰片適量,滴耳。(《陝西中草藥》)

【各家論述】

①朱震亨:"燈籠草,苦能除溼熱,輕能治上焦,故主熱咳咽痛,此草治熱痰咳嗽,佛耳草治寒痰咳嗽也。與片芩清金丸同用更效。"

②《綱目》:"酸漿,利溼除熱,除熱則清肺止咳,利溼故能化痰、治疸。"

③《綱目拾遺》:"天燈籠草,主治雖夥,惟咽喉是其專治,用之功最捷。"

【臨床應用】治療小兒上呼吸道炎症:用100%的錦燈籠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2次,5歲以下每次2毫升,5歲以上每次4毫升。臨床觀察120例,全部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發熱,80%以上病例有咽痛症狀及不同程度的扁桃體腫大,且有膿性滲出物。治療結果,顯效(於兩天內體溫降至正常,臨床症狀與咽部膿性滲出物消失)93例(77.5%),有效(於3~5天內體溫降至正常,臨床症狀與咽部膿性滲出物消失)20例(16.7%),無效(體溫與咽部膿性滲出物5天以內均未好轉,症狀無明顯變化)7例(5.8%)。單項統計,80%以上的患者體溫可以在2天內降至正常,90%以上的病例扁桃體分泌物及咽痛症狀在3天內消失。但扁桃體腫大僅8例於治療4天後略見縮小,其餘均無明顯改變。此外,有報導用錦燈籠花萼2~3個或全草3~5錢,1次煎服或衝茶服,治療急性扁桃體炎32例,結果除2例用藥2次外,均1次痊癒。治癒時間最短半天,最長3天。


相關焦點

  • 潮汕百草之天文草(解毒利溼、止咳定喘、消腫止痛)
  • 潮汕百草之鼠麴草(化痰止咳、祛風除溼)
    清明草,別名:菠菠草、佛耳草、軟雀草、軟芡  、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無心、無心草、田艾、青蓬、蓬草、糯米青,為菊科、鼠麴草屬植物,一年生草本。【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事項】:《藥類法象》:少用。款冬花為使。過食損目。
  • 潮汕百草之和尚頭草(清熱涼血、消腫散瘀)
    蛇莓,別名:蛇泡草、龍吐珠、三爪風、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雞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蠶莓、三點紅、獅子尾、療瘡藥、蛇蛋果、地錦、三匹風、蛇泡草、三皮風、三爪龍、老蛇泡、蛇蓉草、三腳虎、蛇皮藤、蛇八瓣、龍銜珠、小草莓、地楊梅、蛇不見、金蟬草、三葉藨、老蛇刺佔、老蛇虆、龍球草、蛇葡萄、蛇果藤、蛇枕頭、蛇含草、蛇盤草、哈哈果、麻蛇果、九龍草、三匹草、蛇婆、蛇龜草、落地楊梅、紅頂果、血疔草
  • 潮汕百草之黃花蟛蜞草(清熱解毒、涼血散瘀)
  •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用於細菌性痢疾,咽喉腫痛,百日咳,咳嗽痰多。《中藥大辭典》苦,涼。清熱涼血,消腫解毒。治黃疸型肝炎,脈管炎,瘡癰腫毒。治黃疸型肝炎:梅花草五錢,小白蒿、秦艽、黃柏、紅花各二錢,五靈脂、廣木香各一錢。共研細末。每服一錢至一錢五分,每日三次,白糖水送服。
  • 潮汕地區常見青草藥實拍及屬性(護堤路郭波青草提供)
    >46、脾草47、石側柏48、燈籠泡49、和尚頭草50、蛤殼草(積雪草)51、白飯草52、葉下紅53、紅絲線54、虎耳草55、杜龜菜56、鐵樹1、一枝香本品為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1]  烏點規,潮汕地區別名稱為鈕草、鈕仔草、烏目菜、烏疔草、點歸菜、烏歸表。外地別名稱為白花菜、七粒扣、五宅茄、少花龍葵。【性味功能】烏點規味微苦、甘,性寒。內服清熱利溼、涼血解毒。外用消炎退腫。入肝肺腎經。【主治】痢疾、高血壓、黃疸、扁桃體炎、肺熱咳嗽、牙齦出血。外治皮膚溼毒、烏皰、老鼠咬傷。有清涼散熱之功,並可兼治喉痛。
  • 潮汕百草之千日紅(止咳定喘、平肝明目)
    藥用價值性味:性平,味甘。或加冬瓜糖同燉服。(《福建中草藥》)⑦治小兒夜啼:千日紅鮮花序五朵,蟬衣三個,菊花七分,水煎服。(《福建中草藥》)治療前後曾對部分病人作肝功能和尿液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說明對肝、腎功能似無毒性作用。
  • 白花蛇草水、鋪地錦…我家那些清熱解毒的青草水
    潮汕地區流傳著「青草水」的說法,其實這就是涼茶。除了「青草」,一些小野菜也常發揮著神奇作用。都是代代相傳的經驗方,都是前人的生活智慧。它這麼被蛇眷顧,不無理由▼許多人認識蛇舌草,還是以「生化武器」——嶗山百花蛇舌草的名堂。
  • 能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毛大丁草來源產地為菊科毛大丁草屬植物毛大丁草的全草。夏、秋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 天然的「止咳王」發現了,常用此草煮水,止咳潤肺,勝過止咳藥!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過了春節就是春天了,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最近全都遍布新冠肺炎,很多小夥伴出現乾咳和發燒的症狀,很多人甚至導致肺炎和重度疾病,很多人在家居家隔離,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止咳草藥,比方說車前草,蒲公英和蛤蟆草等等。
  • 萬能的潮汕解暑神器,這個夏天怎能少了它呢!
    序號青草名序號青草名1一枝香292茅根303蘆根314鋪地錦325烏骨黃藤33土蛇舌草6烏點規34車前草7烏面草35飛天蜈蚣8菊花36雙須蜈蚣9金銀花37四方枝10木棉花38牛契埔11金錢草39雞屎藤12山菠蘿40貓毛草13午時花41貓須草14白花磨其草42臭花15黃花磨其草43松針16龍膽草44五爪毛桃17琵琶花45吊竹梅18鹽酸草46脾草19革命草47石側柏20風薄荷48燈籠泡21山薄荷
  • 潮汕百草之鋪地錦(清熱解毒、行氣散結)
    》),天星草、貓爪草(《南寧市藥物志》),地星宿(《貴陽民間藥草》),傷寒草、鼠跡草(《廣西中藥志》),盆荽(《生草藥實用撮要》),匿蟲草、鏡面草(《四川中藥志》),遍地青、銅錢草、四片孔(《湖南藥物志》),盆上芫茜、假芫茜(《廣東中藥》),小葉金錢草、小葉破銅錢、小葉錢鑿草、野芹菜、克麻藤(《江西民間草藥驗方》),遍地錦、蔡達草、地錢草(《福建中草藥》)。
  • 花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根解毒消腫
    一年生草本;粗壯直立,高約60匣米,全體揉之有腐敗氣味。葉對生,羽狀深裂,裂片矩圓形或披針形,長1.2~2.5釐米,邊緣有鋸齒,近邊緣有數枚大腺體,有些裂片的先端或齒端有一長芒。花: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根:解毒消腫。用於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氣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癰瘡腫毒。3~5錢。外用適量①《民間常用草藥彙編》:"祛風降火,化痰止咳。"《南寧市藥物志》:"平肝清熱。
  • 清肺止咳,清熱解毒
    清肺止咳,清熱解毒。用於感冒頭痛,百日咳。外用治犬咬傷。《中藥大辭典》辛微苦,涼。驅風解表,清熱鎮咳。《中華本草》辛;微苦;平。散風熱;祛風溼;透疹;解毒。主風熱頭痛;咽喉腫痛;風溼疼痛;風疹塊;麻疹不透;百日咳;子宮脫垂;犬咬傷【歸經】肺經【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 清熱解毒藥之鳳尾草,是清熱利溼,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的良藥
    鳳尾草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清熱解毒藥,其藥性苦、寒,歸於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的功效。此藥在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熱毒或溼熱痢疾、腹瀉等疾病。還可以用來治療血熱導致的尿血、便血、痔瘡出血等疾病。此外,對於熱淋、溼熱黃疸等多種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 潮汕百草之馬蹄金(清熱利溼,解毒消腫)
    分布於中國長江以南等地(含臺灣地區),在貴州、廣西、福建、四川、浙江、湖南等地有廣泛分布,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1980米的地區,多生在路旁、山坡草地或溝邊,已經由人工引種栽培。為苗族民問常用的一種治療肝炎的草藥,苗族藥名「窩比賒溜」。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4-6月採收。
  • 能潤肺止咳,清熱解毒,散瘀止痛
    清肺止咳,健脾消積,鎮靜止痛,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於肺結核咳嗽咯血,支氣管炎,小兒疳積,小兒肺炎,精神病,跌打腫痛,口腔炎,急性喉頭炎,瘡毒。  《中藥大辭典》  甘,涼,無毒。  清熱,潤肺,散瘀,解毒。治肺癆,痰火咳血,瘰癧,腫毒,跌打損傷。
  • 隔三差五吃點車前草好處真不少,除治療支氣管炎,還有不少好處
    《中國藥典》就有著關於車前草的詳細記載:車前草具有清熱利尿、解毒等好處。其實車前草的功效不僅於此,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食用車前草或者用它泡水喝,最主要是它以下幾種強大的功效。    第一、清熱降暑。夏天來了,人們很容易受到天氣的原因,心情浮躁,甚至有的人還會出現中暑的現象。其實夏天泡一泡車前草有清熱降暑的作用。
  • 清熱去火,一味吃前草,勝吃百味藥
    車前葉粥車前葉50克,小米100克,蔥白1莖,食鹽、味精少許。將車前葉洗淨切碎,蔥白切段,備用。可清熱、祛痰、利尿、明目。適用於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尿血、水腫、目赤腫痛、咳嗽痰多等症。清熱去火茶車前葉100克,淡竹葉12克,甘草10克,冰糖適量。將車前葉、淡竹葉、甘草洗淨後,共入鍋中,水煎去渣取汁1大碗,加入冰糖,入沙鍋中稍燉即成。代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