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百草之千日紅(止咳定喘、平肝明目)

2021-02-23 青草堂一傳承潮汕青草文化


千日紅,別名:別名:百日紅、千金紅、百日白、千日白、千年紅、呂宋菊、滾水花、沸水菊、長生花、蜻蜒紅、球形雞冠花、千日嬌, 莧科、千日紅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釐米;花果期6-9月。花色豔麗有光澤,花幹後而不凋,經久不變,所以得名千日紅。 千日紅喜陽光、耐乾熱、生性強健,原產美洲熱帶,為熱帶和亞熱帶常見花卉。供觀賞,頭狀花序經久不變,除用作花壇及盆景外,還可作花圈、花籃等裝飾品。


藥用價值

性味:性平,味甘。

藥理作用:其皂甙和黃銅部分能祛痰。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花1~3錢;全草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藥用部位:為莧科植物千日紅的花序或全草。

功能主治:清肝,散結,止咳定喘。治頭風,目痛,氣喘咳嗽,痢疾,百日咳,小兒驚風,瘰竊,瘡瘍。用於慢性或喘息性支氣管炎、百日咳。

①《福建民間草藥》:"祛風,鎮肝,退熱,明目。"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肝明目,散結消癭。治瘰癧初起,肝熱目痛,血壓高頭痛。"

③《廣西中藥志》:"花序:涼血消腫,止痙咳。治百日咳;外治瘡瘍腫痛。民間治月經不調。全株煲水外洗,治跌打瘡癤。"


【選方】

①治頭風痛:千日紅花三錢,馬鞭草七錢。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氣喘:千日紅的花頭十個,煎水,衝少量黃酒服,連服三次。(《中國藥植志》)

③治白痢:千日紅花序十個,水煎,衝入黃酒少量服。(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小便不利:千日紅花序一至三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⑤治小兒風癇:千日紅花十朵,蚱蜢幹七個。酌加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小兒肝熱:千日紅鮮花序七至十四朵,水煎服。或加冬瓜糖同燉服。(《福建中草藥》)

⑦治小兒夜啼:千日紅鮮花序五朵,蟬衣三個,菊花七分,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千日紅全草製成100%和200%兩種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2毫升,10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5天。臨床以200%注射液觀察120例,五個療程的總有效率為93.3%,近控率為68.8%;以100%注射液觀察125例,四個療程的總有效率為73.6%,近控率為11.2%。兩組均以單純型、痰溼型,以及病情輕、病程短者療效較高。其中200%注射液對咳、痰、喘均有較好效果,而100%的注射液對喘的效果則不明顯。副作用:約有10%的病例用藥後有口乾現象,大都在繼續治療中自行消失。治療前後曾對部分病人作肝功能和尿液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說明對肝、腎功能似無毒性作用。


用千日紅花序片劑(每片含生藥約3.2克,每次2片,日服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二療程)治療500例,平均顯效率27.9%,總有效率77.1%。以千日紅全草(去花序)片劑(含量同花序片,每次3片,日服3次,療程同上)治療754例,平均顯效率32.1%,總有效率81.8%;治療支氣管哮喘174例,顯效率47.1%,總有效率88.5%。片劑的主要作用似為平喘、祛痰,但無明顯的消炎作用。


此外,曾用30%的千日紅花序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每穴0.3毫升,治療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40例,結果近期控制6例,好轉28例。常用穴位:肺俞、定喘;喘重加天突,痰多加豐隆,憋氣加羶中。注射時須注意心率增速、暈針等反應。體弱者可用千日紅3~6錢煎服。


食用方法。千日紅一般的食用方法是泡茶喝,而且養生功效很好。千日紅花茶採用政和大白茶等良種早春嫩芽製成坯,以雙瓣和單瓣茉莉花交叉重窨加上千日紅花而成。除了取其功效外,用來作花茶時,亦可作襯欣賞託之用。衝泡時像開花般散開,極其優美。除了視覺上的享受外,衝泡後的鮮花香味與清香的茶韻,令人心廣神怡。

千日紅茶

  材料:千日紅15朵冰糖適量

  1:將千日紅放入茶壺內,將燒開的水注入壺內至1/3處。

  2:拿起壺輕輕搖勻,再將水倒出不要,此為洗茶。

  3:在壺內放入冰糖,注入開水,用勺攪拌一下,蓋上蓋悶五分鐘即可。

  【功效】千日紅含人體所需的胺基酸、維生素C、E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平肝熄火、明目散結、止咳定喘、清新潤肺、調整內分泌紊亂、解鬱降火、補血、健脾胃、通經絡、消炎、祛斑、特別是治療內分泌紊亂引起的黃褐斑、雀斑、肝斑、色斑、暗瘡有明顯療效。並能降血脂、血壓、清熱明目、平肝清肺、利尿之效。活血通徑、散瘀止痛,還有效治療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打損傷等。


相關焦點

  • 千日紅|茶飲中的寵兒,美容養顏、防衰老,清肝明目、止咳定喘
    千日紅|風味絕佳的花草茶,美容養顏、防衰老,清肝明目、止咳定喘俗話說:「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以極其簡明易懂的語言道出了人生的無奈和感慨,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各種挫折,要想有一千個好日子是很難的,就像花兒一樣,雖美卻不能持久
  • 潮汕百草之天文草(解毒利溼、止咳定喘、消腫止痛)
  • 千日紅怎麼養?這種「花序」可入藥,止咳、定喘療效好,開花漂亮
    千日紅是一種喜陽光,適應力強,生性好養,耐乾旱的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千日紅的花朵有紫紅色、淡紫色或白色等,花朵呈頂生長橢圓形或距圓狀倒卵形。一般適合生長的溫度為15~30°C。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關於千日紅這種花卉盆栽,在家裡該如何養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 千日紅
    L.)別名百日紅、火球花, 莧科、千日紅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釐米;花果期6-9月。花色豔麗有光澤,花幹後而不凋,經久不變,所以得名千日紅。藥用價值                 千日紅千日紅可以入藥,將採摘後的千日紅晾曬後即可入藥,具有很好的清肺化痰平喘的作用
  • 潮汕百草之鼠麴草(化痰止咳、祛風除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事項】:《藥類法象》:少用。款冬花為使。過食損目。⑦《綱目拾遺》:治囊風溼癢,煎湯洗;愈兒疳,梅毒,下疳,同甘草煎洗。 ⑧《天寶本草》:除蟲,定痛。治驚風,諸般氣滯。 ⑨《現代實用中藥》:治非傳染性潰瘍及創傷,內服為降血壓劑及胃潰瘍之治療藥。 ⑩《南京民間藥草》:泡酒服,治筋骨痛。 ⑾《民間常用草藥彙編》:消喉火,解熱,去毒。
  • 千日紅的功效與作用
    莧科植物千日紅的頭狀花序。千年紅、呂宋菊、球形雞冠花、百日紅、千金紅、百日白、沸水菊、千日嬌、滾水花。一年生草本,高30~80釐米,全株有白色長毛。莖近四稜形,節部膨大,帶紫紅色。葉對生,具短柄;葉片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5~10釐米,寬2~5釐米,兩面均有較長的白柔毛,邊緣有纖毛。
  • 一味中藥生於大海,常見於餐桌,善平肝潛陽、清肝明目、降血中壓
    比如有一種中藥的應用十分普遍,是公認的良藥,它生於大海,因為味道鮮美而常見於餐桌,還常被誤當廚餘垃圾,用之善於平肝潛陽而降血中壓、清肝明目而不論虛實皆可適宜。石決明特點是寒而能清熱、重而能潛陽,能清肝中之熱、平潛肝中過度上升之陽,所以有利於清醒頭目,因此被譽為「是平肝之要藥」,加之石決明又有滋養肝陰的益處,所以適合於多種亞健康。若是肝腎之陰的不足,陰不能斂陽,從而有肝陽的亢盛,表現出頭中痛、暈眩,可以用石決明與養陰平肝的白芍、生地黃、牡蠣一起用。
  • 能清熱利溼,止咳定喘,止痛
    鎮痙熄風,定喘,清熱解毒。治小兒驚風,肺炎,咳喘。《中華本草》苦;微甘;寒清熱利溼;止咳定喘;止痛。
  • 說藥 | 白蒺藜: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
    【植物形態】一年生匍匐草本,多分枝,全株有柔毛。【功效與作用】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平肝息風藥。【臨床應用】用量6~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水煎洗;或研末調敷。用治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臨床上常配草決明、青葙子等治頭痛、頭暈等症。此外,還可用於肝氣鬱結、胸脅不舒等。
  • 潮汕百草之夏枯草(護肝聖藥、散結消腫)
    本經)等;生長在山溝水溼地或河岸兩旁溼草叢、荒地、路旁,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省為主要產地。【應用】1.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目珠夜痛。本品苦寒主入肝經,善瀉肝火以明目。本品清肝明目之中,略兼養肝,配當歸、枸杞子,可用於肝陰不足,目珠疼痛,至夜尤甚者;亦可配香附、甘草用,如夏枯草散(《張氏醫通》)。2.瘰癧、癭瘤。本品味辛能散結,苦寒能洩熱,常配貝母、香附等藥用以治肝鬱化火,痰火凝聚之瘰癧,如夏枯草湯(《外科正宗》);用治癭瘤,則常配昆布、玄參等用,如夏枯草膏(《醫宗金鑑》)。3.乳癰腫痛。
  • 目赤腫痛、目翳、青盲,眼部病症按瞳子髎穴:平肝息風、明目退翳
    目翳,是指在眼內生成遮蔽視線之目障。究其原因為外感風傷衛表,循經上犯於目;或因腎水不足,目失潤養所致;此外,氣血鬱滯,結聚於目系,或者受到重大的精神刺激或者是外傷,也容易導致目翳遮瞳。瞳子髎穴是中醫調理目赤腫痛、目翳、青盲等眼部病症的重要穴位。
  • 潮汕百草之燈籠泡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
    【來源】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洗淨曬乾,或鮮用。【性味歸經】苦,涼。【功能主治】清熱利溼,祛痰止咳,軟堅散結。【藥用部位】酸漿的草本植物的根(酸漿裉)、宿萼或帶有成熟果實的宿萼(掛金燈)亦供藥用。【功效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治熱咳,咽痛,黃疸,痢疾,水腫,疔瘡,丹毒。【用藥忌宜】①《現代實用中藥》:「有墮胎之弊。」②《閩東本草》:「凡脾虛洩瀉及痰溼忌用。」
  • [網傳]中藥歌訣6 - 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
    中藥歌訣6 - 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化痰半夏星白附,芥子皂莢花旋覆,白前前胡桔二貝,瓜蔞三竹黃瀝茹,止咳平喘杏冬花,蘇子百部矮地茶,紫菀兜鈴桑白杷,葶藶白果洋金花。半夏辛溫燥溼痰,散結消痞治嘔眩。桔梗化痰靠升宣,祛痰排膿利喉咽。川貝化痰又潤肺,燥痰熱痰及瘰癧。浙貝化痰散鬱結,熱痰癭瘤瘰癧解。瓜蔞清肺化熱痰,寬胸散結通大便。杏仁苦降止咳喘,滋潤腸道通大便。
  • 每日一藥丨蒺藜: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
    平肝解鬱,活血祛風,明目,止癢。屬平肝息風藥下屬分類的平肝息風藥。用量6~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水煎洗;或研末調敷。用治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風疹瘙癢。臨床上常配草決明、青葙子等治頭痛、頭暈等症。此外,還可用於肝氣鬱結、胸脅不舒等。可配菊花、地膚子、苦參等治皮膚瘙癢風疹,去刺研末為丸,治療白癜風等病。
  • 千日紅的種植方法
    千日紅又被稱作火球花、百日紅,是一種莧科千日紅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地在中美洲地區,是一種熱帶亞熱帶常見的觀賞花卉,既能被用來作為花壇造景和盆景種植,也能大面積種植形成景觀。但是千日紅不耐低溫,秋季溫度低於10度時候就會生長不良,盆友們在秋季要及時將千日紅搬回室內向陽處,避免凍害發生。
  • 潮汕百草之柳樹(全身是寶)
    據記述,隋煬帝登基後,下令開鑿通濟渠,虞世基建議在堤岸種柳,隋煬帝認為這個建議不錯,就下令在新開的大運河兩岸種柳,並親自栽植,御書賜柳樹姓楊,享受與帝王同姓之殊榮,從此柳樹便有了「楊柳」之美稱。③《日華子本草》:"治天行熱病,疔瘡,傳屍骨蒸勞,湯火瘡毒入腹熱悶;並下水氣;煎膏續筋骨,長肉止痛;牙痛煎含。"④《綱目》:"療白濁,解丹毒。"⑤《本草再新》:"柳頭平肝,發(散)熱,能託能升,敗毒,發斑,治小兒痧痘等症。"【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研末調敷或熬膏塗。
  • 羚羊角的功效與作用: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中草藥手冊》
    羚羊角圖片1、對中樞的作用羚羊角外皮浸出液(以50%醇作成100%流浸膏,實驗前蒸去乙醇)能降低小鼠朝向性運動反應,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可加速巴比妥及乙醚麻醉之開始速度,顯著降低對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寧、電休克的敏感性,卻不導致肌肉鬆弛;煎劑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驚厥率,並增高恢復率,但對士的寧所致驚厥則無效,亦不能增強苯巴比妥鈉對蟾蜍及小鼠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