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紅,別名:別名:百日紅、千金紅、百日白、千日白、千年紅、呂宋菊、滾水花、沸水菊、長生花、蜻蜒紅、球形雞冠花、千日嬌, 莧科、千日紅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釐米;花果期6-9月。花色豔麗有光澤,花幹後而不凋,經久不變,所以得名千日紅。 千日紅喜陽光、耐乾熱、生性強健,原產美洲熱帶,為熱帶和亞熱帶常見花卉。供觀賞,頭狀花序經久不變,除用作花壇及盆景外,還可作花圈、花籃等裝飾品。
藥用價值
性味:性平,味甘。
藥理作用:其皂甙和黃銅部分能祛痰。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花1~3錢;全草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藥用部位:為莧科植物千日紅的花序或全草。
功能主治:清肝,散結,止咳定喘。治頭風,目痛,氣喘咳嗽,痢疾,百日咳,小兒驚風,瘰竊,瘡瘍。用於慢性或喘息性支氣管炎、百日咳。
①《福建民間草藥》:"祛風,鎮肝,退熱,明目。"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肝明目,散結消癭。治瘰癧初起,肝熱目痛,血壓高頭痛。"
③《廣西中藥志》:"花序:涼血消腫,止痙咳。治百日咳;外治瘡瘍腫痛。民間治月經不調。全株煲水外洗,治跌打瘡癤。"
【選方】
①治頭風痛:千日紅花三錢,馬鞭草七錢。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氣喘:千日紅的花頭十個,煎水,衝少量黃酒服,連服三次。(《中國藥植志》)
③治白痢:千日紅花序十個,水煎,衝入黃酒少量服。(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小便不利:千日紅花序一至三錢,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藥》)
⑤治小兒風癇:千日紅花十朵,蚱蜢幹七個。酌加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⑥治小兒肝熱:千日紅鮮花序七至十四朵,水煎服。或加冬瓜糖同燉服。(《福建中草藥》)
⑦治小兒夜啼:千日紅鮮花序五朵,蟬衣三個,菊花七分,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千日紅全草製成100%和200%兩種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2毫升,10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5天。臨床以200%注射液觀察120例,五個療程的總有效率為93.3%,近控率為68.8%;以100%注射液觀察125例,四個療程的總有效率為73.6%,近控率為11.2%。兩組均以單純型、痰溼型,以及病情輕、病程短者療效較高。其中200%注射液對咳、痰、喘均有較好效果,而100%的注射液對喘的效果則不明顯。副作用:約有10%的病例用藥後有口乾現象,大都在繼續治療中自行消失。治療前後曾對部分病人作肝功能和尿液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說明對肝、腎功能似無毒性作用。
用千日紅花序片劑(每片含生藥約3.2克,每次2片,日服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二療程)治療500例,平均顯效率27.9%,總有效率77.1%。以千日紅全草(去花序)片劑(含量同花序片,每次3片,日服3次,療程同上)治療754例,平均顯效率32.1%,總有效率81.8%;治療支氣管哮喘174例,顯效率47.1%,總有效率88.5%。片劑的主要作用似為平喘、祛痰,但無明顯的消炎作用。
此外,曾用30%的千日紅花序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每穴0.3毫升,治療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40例,結果近期控制6例,好轉28例。常用穴位:肺俞、定喘;喘重加天突,痰多加豐隆,憋氣加羶中。注射時須注意心率增速、暈針等反應。體弱者可用千日紅3~6錢煎服。
食用方法。千日紅一般的食用方法是泡茶喝,而且養生功效很好。千日紅花茶採用政和大白茶等良種早春嫩芽製成坯,以雙瓣和單瓣茉莉花交叉重窨加上千日紅花而成。除了取其功效外,用來作花茶時,亦可作襯欣賞託之用。衝泡時像開花般散開,極其優美。除了視覺上的享受外,衝泡後的鮮花香味與清香的茶韻,令人心廣神怡。
千日紅茶
材料:千日紅15朵冰糖適量
1:將千日紅放入茶壺內,將燒開的水注入壺內至1/3處。
2:拿起壺輕輕搖勻,再將水倒出不要,此為洗茶。
3:在壺內放入冰糖,注入開水,用勺攪拌一下,蓋上蓋悶五分鐘即可。
【功效】千日紅含人體所需的胺基酸、維生素C、E及多種微量元素,具有平肝熄火、明目散結、止咳定喘、清新潤肺、調整內分泌紊亂、解鬱降火、補血、健脾胃、通經絡、消炎、祛斑、特別是治療內分泌紊亂引起的黃褐斑、雀斑、肝斑、色斑、暗瘡有明顯療效。並能降血脂、血壓、清熱明目、平肝清肺、利尿之效。活血通徑、散瘀止痛,還有效治療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打損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