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低迷的PC需求也從短期上漲發展至長期走高。過去一年中,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在接受採訪時多次表態:PC及平板的需求不是「透支型」上漲。「不是缺訂單,是缺供應。」楊元慶在20/21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媒體溝通會上表示,不是疫情,而是新的工作方式帶領著PC與平板電腦需求上漲。
沉寂已久的PC行業意外地重煥生機。IDC發布的全球個人電腦市場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全球PC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3.1%,是該行業近十年來最好的增長數據。
業內普遍認為,至少在2021年,這一增長勢頭仍會持續,因此相較需求端,行業增速更受供應端限制。「2021年下半年筆電的零組件供應將會是影響整年度出貨量最大的變量,其中包括面板、IC、CPU、電池等各種零組件,尤其是半導體類產品,預計整年度都會維持在十分吃緊的狀況。」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王興仁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王興仁預測稱,2015~2019年(2020與2021因受疫情影響暫不列入計算)PC市場的平均出貨量為165M(million,百萬),2022~2026年的平均出貨量預估在180M~190M,這些多出來的量為上述的遠端教育與混和型商務筆記本電腦。
聯想集團自2019年度第四季起重回PC市場第一,但PC市場歷來廝殺激烈——與惠普等「宿敵」的較量、新入局者的發力,聯想集團面臨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局面。例如,華為不久前曾公布其筆記本業務的2020年上半年市場業績:第三方調研機構數據顯示,華為在中國筆記本市場佔有率達到16.9%,排名第二,僅次於聯想。
在IDC中國終端設備研究助理副總裁王吉平看來,「過去3年華為在中國PC市場增長非常快,可以說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三年內達到了中國筆記本市場第二的位置。這樣的增速令更多的手機廠商看到了進軍PC市場的機會,加之蘋果推出的M1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饋。未來,PC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新的進入者都一定會取得成功。對PC市場的投入無論在運營成本還是研發成本方面,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當一些新的競爭者進來後就會發現,從PC市場中退出的競爭者會比新進的競爭者要更多。因為PC市場必須要做到一個非常大的規模才可能會成功。」2018年末,聯想集團總裁兼營運長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曾表示。
聯想擁有積澱數十年的市場經驗,在全球資源調動和智能製造上處於領先地位,這令新入局者有所忌憚。但蘋果與華為在生態協同性上更具優勢,這也是蘋果電腦長期以來保持活躍競爭力,以及華為電腦能夠迅速打開市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