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爭先入場生鮮電商,「最後一公裡」廝殺開啟

2020-12-12 騰訊網

過去10多年裡,伴隨著活躍用戶數、行業滲透率和市場規模的逐年提升,生鮮電商行業備受資本追捧,其間孕育出不少明星企業。

然而,因供應鏈改造複雜、資金需求量大、損耗率高、時效性要求高等原因,大批生鮮電商玩家在一路狂飆之後陷入生存困局。

2020年「十一」假期剛過,中國首家生鮮電商—易果生鮮在燒掉60億元之後,最終選擇破產重組。

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是,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線上生鮮生意成為特殊時期居民的重要支撐,各大平臺的GMV和滲透率呈現爆發式增長。其中,社區團購更成為生鮮賽道上多方趨之若鶩的新戰場。

眼下,在這個萬億市場規模的競技場內,已經聚集了阿里、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還有興盛優選、同程生活、十薈團等一眾頗受資本追捧的頭部玩家。

隨著割據競爭加劇,一場生死肉搏戰已然在生鮮電商賽場上開演。

巨頭入局

在淘寶網、京東商城剛成立不久的2005年,上海生鮮市場出現了一家名為「易果生鮮」的電商。以「全程冷鏈運輸,全年無休鮮活配送」的衝勁,易果生鮮打響了我國生鮮市場發展的第一槍。這一年,也被稱為中國生鮮電商的元年。

擁有「網際網路+消費」標籤的易果生鮮成功吸引了阿里的眼球。2013年起,阿里及旗下雲鋒基金和蘇寧、高盛等行業大佬重金投資易果生鮮。成立至今,易果生鮮累計獲得近60億元融資。

在資本追捧下,易果生鮮組建了冷鏈物流平臺安鮮達以及上遊供應鏈平臺雲象供應鏈,2017年易果集團GMV高達100億元,一時間風光無兩。

彼時,中國生鮮電商正處在迅猛發展的階段,而作為阿里的「寵兒」,易果生鮮似乎前途可期。

站在巨頭肩膀上的易果生鮮很快迎來高光時刻。2017年8月,天貓投入3億美元巨資,與易果生鮮達成全方位合作。天貓超市同時宣布,將藉助易果旗下的安鮮達冷鏈物流,實現食材在全國範疇內的「朝發夕食」。

然而,情況很快急轉直下。2019年,生鮮電商行業迎來嚴酷洗牌期,收縮、裁員、倒閉、合併猛然襲來,行業唱衰之聲四起。而易果生鮮也淪為阿里的「棄子」。從2019年4月起,易果生鮮就開始大規模裁員,2020年國慶假期剛過,公司便向外界透露,其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在易果生鮮轟然倒塌之際,生鮮電商卻因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迎來新的生機。

艾瑞諮詢在《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研究報告》中預計,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在2020年增至4047億元,2023年將達到8000億元。

各路玩家高歌猛進,行業內融資消息不斷,而網際網路巨頭們顯然也不想錯過。

2020年6月,滴滴開始在成都試水社區團購項目「橙心優選」;2020年年初以來,美團調整生鮮零售業務網,分三個維度入場,分別是以面向一線城市的美團買菜、面向下沉市場的美團優選以及面向商家的美團閃購;阿里則兵分四路,通過餓了麼、零售通、菜鳥和盒馬四路人馬探索社區團購。

拼多多也跑步進場。今年8月底,黃崢宣布將砸10億元重金補貼,推出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據了解,這一生鮮電商項目在拼多多內部被高度重視,號稱「CEO一把手工程」。

除此之外,京東推出了蛐蛐購和友家鋪子;蘇寧小店上線蘇小團;同程旅遊孵化同程生活等。

另一方面,十薈團、興盛優選、每日優鮮、同程生活和鄰鄰壹,均是在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領域中深耕多年的老玩家,其「本土作戰」優勢不容小覷。

廝殺「最後一公裡」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配送問題的解決程度,成為了生鮮電商平臺能否繼續保持優勢的關鍵之一。

「過於分散的需求配送,會導致配送成本較高,如果能夠在一個區域內,集中配送,會使得配送成本大大下降。社區生鮮靠近消費群體,通過社區形成局部的規模銷售,能夠使得經營成本和損耗率儘可能降低。於是,圍繞社區的『最後一公裡』配送成為生鮮電商們關注的重點。」11月3日,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說。

「最後一公裡」的配送被業內認為是最難啃的骨頭。為了降低成本,儘可能地搶佔市場份額,生鮮電商各自發力,採用多種方式進行末端配送,以尋找適合自己的路徑。

在傳統電商行業中,依靠設立自提點等方式,「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已有所緩解。但生鮮的自提點,要求更高,比如需要有冷藏空間,對溫度控制的要求相對較高,況且國內用戶對自提模式接受率不高。

目前,行業內常見的模式有前置倉、店倉一體化、社區拼團、冷櫃自提等。主要陣營包括以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為代表的線上運營+前置倉模式;以永輝生活、盒馬、淘鮮達為代表的店倉一體化模式;以興盛優選、錢大媽為代表的社區拼團三大類。

「無論哪種模式,都是希望能離社區更近一些。」賴陽說。

不過,據艾瑞諮詢調研,目前還未出現成熟的盈利模式。

現階段,生鮮電商行業多種商業模式並存,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入場,行業競爭愈發激烈。艾瑞諮詢預測,未來一段時間裡,生鮮電商市場仍將呈現多業態共存的局面,寡頭壟斷出現的可能性較低。

文章來源:時代周報,特此鳴謝!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網際網路巨頭到底要什麼?
    「社區團購如今玩家眾多,但是並未有行業領導者出現,這表明社區團購未來仍有無限可能性;而生鮮品類市場需求巨大,但線上滲透率較低,這是巨頭入場所要獲得的市場增量;傳統渠道獲客成本較高,且面臨天花板,但生鮮這個高頻消費品類能夠幫助電商平臺獲取大量流量,提升粘性。此外,無論在物流基礎設施還是供應鏈、資金方面,巨頭們都有著自身的優勢」。李軍表示。
  • 漢聰解讀:生鮮社區電商迎來「燒錢戰」
    網際網路產業的崛起使各大電商平臺獲得了巨大的利潤,毫無疑問電子商務是最快的最好的行業。根據漢聰電商分析認為,電商平臺是繼房地產行業之後的絕對高收益點。  雖然高收入意味著財富,但並不意味著每個電商企業都可以成功,行業競爭激烈,尤其是在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壓迫」下,其他電商平臺必須奮戰才能生存。
  • 網際網路巨頭的百億紅包 搶不走生鮮攤販的生計
    2、網際網路巨頭不能一直保證價格優勢,在服務上又有短板,生鮮電商的提升空間還很大。3、網際網路巨頭「鬥」不過這些最吃苦耐勞的勞動人民,唯有與這樣的最粗糙、最堅固的產業鏈底層參與者合作,才有可能撬動那個數億老百姓背後的萬億消費場景。
  • 網際網路巨頭角鬥,商超上演「權力的遊戲」
    過去5年間,中國商超行業的投資併購大戰,高達十幾起,頭部網際網路和電商巨頭騰訊、阿里、蘇寧、京東陸續下場。  因此,這場商超大戰的主場上,左右戰局的其實是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投資的永輝,收歸阿里系的大潤發,蘇寧併購的家樂福等,掀起一場三國殺。
  • 極光:生鮮電商是一門「好生意」嗎?
    生鮮電商似乎正成為網際網路最「擁擠」的賽道。從2012年開始,各路生鮮電商廠家先後布局,目前這個賽道已經集齊了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等所有網際網路傳統頭部電商巨頭。對於網際網路巨頭而言,生鮮「剛需高頻」的特性十分契合網際網路產品屬性,在線上流量飽和的情況下,生鮮作為入口,所能衍生和創造的線下場景將帶來流量的「復用」,且社區生鮮已達萬億級的市場規模,足夠寬的賽道也意味著存在孵化出「巨頭」巨大的可能性,在傳統電商增長趨緩的背景下,網際網路巨頭亟需通過「新零售」講出一個「新故事」來破局,這也是網際網路巨頭願意反覆「折騰」的原因。
  • 上補貼、搶團長,網際網路巨頭入場社區團購,衝擊零售生態?| 重點來了
    先是6月的時候,滴滴推出橙心優選,接著,美團優選上線,阿里推出「淘寶買菜」,拼多多做了個多多買菜,而京東也在年底入場。 不過,巨頭入場大搞補貼戰,正在搶佔社區小店的生意。食品供應商們開始反擊,多家企業下發通知,禁止經銷商和網際網路企業合作。
  • 打通最先一公裡到最後一公裡,每年百萬噸生鮮將直供全國餐桌
    從最先一公裡到最後一公裡,買菜這件「小事」正在受到了越來越多巨頭的關注。記者1月5日獲悉,餓了么正力推「餓鮮達」服務打通生鮮配送最後一公裡。而阿里巴巴正加大在「最先一公裡」的投入,已建成5大數位化產地倉,今後每年將可把100萬噸生鮮農產品直供全國餐桌。
  • 放心,搶著賣菜的網際網路巨頭,奪不走菜販們的飯碗!
    中國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一個接一個地,再次衝進了菜市場。5月,滴滴專門打造的社區團購項目橙心優選在成都啟動試運營。7月,美團成立 「優選事業部」,同時推出社區團購美團優選業務。8月,拼多多組建「多多買菜」,砸補貼入場。
  • 農業認養+生鮮電商,未來濃趣開啟生鮮新時代!
    /預購農業」與生鮮電商、實體生鮮為一體的上海濃趣網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並將該平臺品牌命名為「未來濃趣」,新型平臺將滿足消費者對於生鮮產品品質的需求,以及通過下沉式體驗方式讓用戶之間參與到農牧業種養殖的過程中,從而獲得農業種養帶來的全新體驗及豐厚回報;產品升級滿足消費需求,未來濃趣將帶來生鮮行業新變革
  • 海口社區團購烽煙再起 家樂福、盒馬鮮生等「大玩家」入場廝殺
    如今,各類微信團購群成為越來越多人購買生鮮產品乃至生活日用品的新興渠道。僅在海口,就已有多家區域級平臺不斷開拓線下市場,擴張壯大平臺線上流量。  今年3月,海口盒馬鮮生開始試水社區團購業務,招募首批盒馬「盒隊長」;自4月初起,海口所有家樂福超市也陸續下沉小區開設服務群,培育社區客戶,躋身成為社群電商的「大玩家」。  「大玩家」入場,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行業的局勢。
  • 炙手可熱的生鮮電商,真的那麼好做嗎?
    一場疫情使得社區團購炙手可熱,人們越來越習慣在線上購物買菜,生鮮電商發展迅猛。各大巨頭們紛紛瞄準社區團購這一賽道,開始了生鮮線上爭奪戰。生鮮電商真的那麼好做嗎?
  • 面對不差錢的網際網路巨頭,商超還能抵抗多久?
    從2018年興起的社區團購,一開始只是一些創業小團隊在做的事情,似乎沒有進入主流世界的眼光之中。今年中開始,社區團購被網際網路巨頭盯上了。4 月份,毫無電商和生鮮基因的滴滴成立了「橙心優選」。網際網路巨頭全都湊齊了,連一個叫車的都來湊熱鬧。那為何社區團購突然間就炸裂了呢?純電商發展到今天,已經過了跑馬圈地階段,向線下滲透是唯一的選擇。在這方面,阿里動作最積極,自辦盒馬,入股商超,聲勢挺響。社區團購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形態。
  • 社區團購潮|網際網路巨頭「買菜生意」:快速打開下沉市場
    爭相湧入社區團購賽道的網際網路巨頭,包括在農產品上布局已久、以拼團玩法起家的拼多多,有「幫幫大家吃得更好」作為使命的美團,甚至還有滴滴這樣的跨界選手喊話要做到市場第一。而電商行業的老大阿里巴巴,正以盒馬、零售通和投資十薈團等方式切入。
  • 社區團購——巨頭的下一個「囊中之物」
    編輯導語:社區團購是以生鮮品類為切入點、依託社區和團長個人資源進行商品流通的一種新型零售模式。今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社區團購的發展,各大巨頭紛紛入局,各種玩法層出不窮。社區團購發展到最後,會淪為巨頭們的遊戲嗎?
  • 2021生鮮電商戰況再升級!
    網際網路的普及,加上疫情的刺激,生鮮電商在2020年發展迅速,生鮮市場陣地發展轉移。生鮮品類在線上的起步較晚,但增長勢頭迅猛,根據市場不同的消費動力、供給面的可能發展等情況分析,2021年生鮮電商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
  • 網際網路巨頭急了
    11月底,兩年未露面的劉強東高調宣布將親自帶隊,「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美團則立下了開闢1000個城市的目標。騰訊投資了興盛優選、食享會,阿里重倉十薈團,並且開啟了內部賽馬,有四支隊伍在摸索社區團購之路。急著賣菜的巨頭,帶來了線下的瘋狂。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一時間,集結了人間最真實煙火味的菜市場成為各大網際網路電商巨頭紛紛搶佔的兵爭之地。為了迅速佔領市場,各大電商巨頭在前期紛紛投入十億、百億,甚至更多的補貼。此外,打開拼多多、京東等電商APP,同樣也能夠訂購蔬菜、水果、生鮮、肉禽等物品。這些電商平臺無一例外的都有特價產品和運費補貼。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早期以地域性垂直類生鮮平臺為主,隨後,生鮮電商收到資本方的關注,同時電商巨頭紛紛入局,行業快速發展,但由於生鮮電商面臨高昂的物流成本及運營成本,部分中小型電商企業平臺倒閉或被併購。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即時性需求以及減少生鮮產品的損耗程度,眾多生鮮電商紛紛在社區布局前置倉與線下門店,覆蓋其周邊1-3公裡內的消費人群,縮短配送距離的同時,也為提高時效奠定基礎。
  • 上海灘生鮮電商戰鼓敲響,店寶寶:未來誰主沉浮?
    這也意味著,作為前置倉模式的代表,叮咚買菜獲得了新一輪資本加持,而叮咚買菜所處的上海市場,生鮮領域的競爭將更為激烈。生鮮電商是上海網際網路大軍的重要力量。因為網際網路巨頭太少的緣故,時常引發外界對於上海網際網路產業「弱勢」的大討論。不過對生鮮電商而言,這裡卻是一塊玩家競逐的風水寶地——上海有著良好的生鮮生態。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也由此 社區團購 成為各巨頭爭奪的 藍海 市場  全力衝刺的賽道  興盛優選的成功 證明社區團購極有可能是第二次打開電商天花板的鑰匙  不久前 興盛優選副總裁劉輝宇在嶽麓峰會上透露 2019年興盛優選預計2020年銷售額突破400億 因此 面對萬億生鮮市場 不同網際網路資本對社區團購模式 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