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巨頭角鬥,商超上演「權力的遊戲」

2020-12-14 和訊

  苦苦掙扎的商超過不去,氣勢洶洶的網際網路走進來,主導了商超數位化大戰的主場。當然,由於數位化剛剛啟幕,巨頭之戰,遠未達到短兵相接的地步。

  文/陳紀英

  設計/夏天

  「機會總在相反的方向」。

  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篤信如此,但大象快速轉身並不容易——起家於線下的沃爾瑪,2000年就啟動了電商業務,卻眼睜睜看著亞馬遜一路絕塵。

  對此,沃爾瑪前中國區總裁陳耀昌並不意外,「數位化轉型對於零售企業來說是很痛苦的,不做會錯過時代,做了也很痛苦。」

  苦苦掙扎的商超過不去,氣勢洶洶的網際網路走進來。

  過去5年間,中國商超行業的投資併購大戰,高達十幾起,頭部網際網路和電商巨頭騰訊、阿里、蘇寧、京東陸續下場。

  因此,這場商超大戰的主場上,左右戰局的其實是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投資的永輝,收歸阿里系的大潤發,蘇寧併購的家樂福等,掀起一場三國殺。

  當然,就目前來看,由於商超的數位化剛剛起步,生鮮電商的佔比還僅有7%,因此,巨頭們的戰爭,遠未達到短兵相接的地步。

  1

  商超之戰,巨頭主導

  網際網路公司對商超的涉足,始於京東。

  2015年8月,京東拿下了永輝超市(601933,股吧)10%的股權。彼時,上市一年的京東,剛剛啟動到家業務——而生鮮被界定為到家業務的首要品類,正是永輝的強項。

  到了2018年,京東又和騰訊聯手投資了步步高(002251,股吧)。

  投資額度最大的則是阿里。

  2016年11月,阿里拿下三江購物(601116,股吧)25%的股份,後者盤踞浙江市場。

  此次併購,只是初試身手。

  2017年11月,阿里以224億港元入股高鑫零售,拿下其36.16%的股份,以及高鑫零售旗下核心資產——大潤發高管等職位的任命權、提名權、董事會多席等。

  經此一舉,阿里以非控股地位,拿下了大潤發的經營權,而高鑫零售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商超賣場之一。

  與京東、阿里的力出多孔、小股比投資不同,蘇寧則錨定了家樂福。

  2019年6月,蘇寧易購(002024,股吧)公告,稱擬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以此加速全場景零售布局。

  阿里、蘇寧、京東作為電商巨頭,大舉投資入股商超,歸根結底,是為了補齊其零售版圖,也是其主營業務擴張的必由之路,

  與上述三家不同,騰訊多年來始終對於電商等零售業務,念念不忘,通過投資方式曲線入場,倒也斬獲頗豐。

  在商超領域,騰訊2017年拿下永輝超市5%的股份,2018年與京東聯手入資大賣場步步高佔比11%,2018年10月與永輝超市、百佳超市組建合資公司,落地廣州,開展雜貨零售業務。

  為什麼網際網路巨頭們悉數入場?

  商超是大眾主流的高頻購物需求,拿下了商超,就能打穿一到六線的全域市場以及全線用戶,商超也是巨頭們布局生鮮的主渠道。

  2019年,生鮮品類的交易規模高達2.04萬億,而據艾媒諮詢的數據,在生鮮消費的四大主渠道中,超市渠道可以觸達60%的消費者,菜市場次之,社區生鮮店和生鮮電商各分別擁有生鮮市場約1/3的消費者群體。

  因此,要拿下萬億生鮮,就必須借道商超。

  另一方面,與美國不同,中國的商超市場相對分散,並沒有一家獨大的「沃爾瑪」。

  不妨類比下數據,2019年,沃爾瑪營收5250億美元,淨利潤148.81億美元;高鑫零售營收953億人民幣,淨利潤49億元人民幣;永輝超市營收848億人民幣,淨利潤15.6億。

  因此,在美國,沃爾瑪可以出手反攻,布局併購投資電商,如今手握美國第三大電商平臺。

  而規模較小的中國商超在與電商巨頭的對壘中,無論是用戶規模、資金實力、增長速度等,均無法匹敵。

  因此,實力雄厚的網際網路巨頭,就從雲端落地,變成了商超數位化的主導者。

  2

  各懷心思,戰術不一

  不差錢的巨頭們,入股容易,但改造不易。

  承擔著永輝超市新零售探索重任的永輝雲創,一路虧損高企,2016年、2017年、2018年的虧損分別達到1.1579億元、2.6683億元、9.4492億元。

  永輝超市為了免受拖累,一度剝離永輝雲創,到了今年,遭遇疫情,生鮮電商到家需求快速崛起後,永輝雲超和永輝雲創的到家業務,又「合二為一」。

  不過,永輝超市2019年的表現,也算可圈可點,2019年營收同比增長20.36%。

  分分合合、漲落起伏之間,不難發現,商超巨頭的數位化改造之路難關重重。

  回頭再看大潤發。

  大潤發雖然在中2019年中國超市百強榜上穩居商超第二名,僅次於華潤萬家,但高鑫零售(大潤發+歐尚)2019年淨利潤提升的同時,營收卻同比減少4%。

  可見,大潤發的數位化改造雖然完成,但其增量效應,尚未顯山露水。

  相比於大潤發和永輝超市,家樂福在營收層面,還處於追趕態勢。

  但收歸蘇寧後,經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造,效果初顯,2019年第四季度,家樂福中國的利潤及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大幅改善,創7年來新高。

  商超的數位化路徑和數位化成果各異,身居其後的巨頭們,也各懷心思,棋局不一。

  騰訊作為永輝、步步高的小股東,對於商超業態的介入是淺嘗輒止,如馬化騰所說,「我們不做零售,甚至不做商業,只做底層。」

  其布局智慧零售的動機有三個,第一,商超是推動微信支付的重要場景——尤其是,商超覆蓋的中老年群體,與微信支付是新增量;第二,騰訊to B轉型之後,需要在零售業打造一個標杆,為雲計算業務開路;第三,零售業也是騰訊廣告開拓的重點行業。

  因此,騰訊布局商超,只需小比例入股即可。

  而阿里和蘇寧布局商超板塊,是為了完善其主業版圖,是必打必贏之戰。

  阿里對大潤發的介入,不控股權,控制經營。

  今年618前夕,在大潤發老將黃明端帶領大潤發完成過渡期後,阿里副總裁、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林小海接任了大潤發CEO,將會逐步接替黃明端。

  不過,阿里並沒力出一孔,全部押寶大潤發,另一併線支線是盒馬。去年618期間,盒馬升級為獨立事業群,侯毅繼續擔任盒馬總裁。

  大潤發和盒馬,承擔了阿里落地新零售的兩種模式:對大潤發是「舊城改造」,而盒馬則是從0到1全新業態的探索。

  因此,大潤發和盒馬存在競合關係,合作層面,大潤發共享盒馬供應鏈拓展生鮮品類,但也免不了內部賽馬的意味,如今,盒馬的門店已經接近大潤發門店的一半。

  蘇寧和家樂福的關係最為緊密,既控股權(佔比80%),又控經營——蘇寧易購副總裁田睿被委派擔任家樂福中國CEO。

  控股控權之下,在商超領域,蘇寧力出一孔,全力支持家樂福。

  目前蘇寧的存量業務和家樂福,交叉業務有限,互補性較強,在蘇寧的一大兩小多專等十餘個不同業態中,拿下家樂福,蘇寧就實現了全業態和全渠道的布局,零售拼圖圓滿。

  可以說,蘇寧在商超領域的輸贏,全部繫於家樂福——這是一場必贏之戰。

  去年交割完成後,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對家樂福中國提出了目標,「要爭取實現對沃爾瑪的趕超。」

  2

  家樂福探路

  在商超的數位化混戰中,既控股又控權的蘇寧,對家樂福的改造,堪稱最典型樣本之一。

  過去相對安逸保守的家樂福,正在變得激進狼性,蘇寧家樂福CEO田睿上任後,就鼓勵員工,「你們本來是一群雄鷹,過去卻被當作金絲雀來養。」

  蘇寧對家樂福的改造,幾乎刻不容緩。

  去年9月,蘇寧易購正式完成對家樂福中國股權收購的當天,張近東在閉門會上,就承諾了五大舉措,包括拓展網際網路新門店、推進現有家樂福店面形態優化、進行數位化升級、幫助家樂福以零售雲的方式進入低線市場,依託家樂福和蘇寧小店全面升級到家服務等等。

  在全渠道融合上,交割完成次日,全國200多家蘇寧易購家樂福電器店同步開業;按照規劃,蘇寧紅孩子、體育、百貨以及影城等業態和資源也逐步整合入駐家樂福,打造集商品、服務、體驗、休閒的一站式社區生活中心。

  其次,則是店面的優化,加快新型網際網路門店拓展。根據計劃,未來五年內,在一到三線市場,家樂福將新開300家門店,就此趕超沃爾瑪中國。

  以及,供應鏈的融合,田睿介紹,交割之後四個月內,家樂福與蘇寧集團基本完成了供應鏈的融合。

  家樂福擁有商品SKU數超40000支,具備本地化採購和自研品牌能力,蘇寧的快消供應鏈則擅長直採模式,為此,家樂福與蘇寧快消集採、線上超市、蘇寧小店合力,可以實現全球原產地直採。

  此外,家樂福業務覆蓋22個省份、51個核心城市,蘇寧將輸出蘇寧供應鏈、物流和科技能力,幫助家樂福中國在低線市場,以零售雲虛擬店的方式下沉,帶動中國快消品在低線市場流通效率的提升。

  還有流量輸入和用戶導入,比如在蘇寧易購APP和蘇寧小店APP為家樂福提供到家服務的入口。

  大半年過去,家樂福已然改頭換面,尤其是到家業務最為引人注目。整個2-6月,家樂福到家業務銷售額同比增長710%,訂單同比增長468%。

  蘇寧改造家樂福之時,恰逢疫情肆虐,到家需求飆漲。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春節後30天(2020年2月3日-3月3日)生鮮電商活躍用戶規模近7千萬,同比增長56.7%。

  家樂福應時而上,2月初之後,三種到家業務陸續上線,分為3公裡內、3-10公裡內及10公裡外;從配送時效上來看,這三種模式對應的送達時間是一小時達、半日達及次日達。

  從品類上看,一小時達以生鮮為主,滿足的是即時性需求,與蘇寧小店一起,試水前置倉模式——家樂福的門店,既是接待到店消費的店,也是提供到家服務的倉。

  在獲客渠道上,家樂福一小時到家服務的三個流量入口,除了家樂福小程序,還有蘇寧易購APP和蘇寧小店APP;此外,線下的10000多家蘇寧小店,也成了家樂福到家業務深入社區的觸手。

  雙方的關係是蘇寧易購、蘇寧小店都為家樂福到家服務其引流,而家樂福為蘇寧小店供貨,已經實現了全方位的融合打通。

  蘇寧到家業務在疫情期間,通過家樂福與蘇寧小店的共同履約,達成了」大店+小店「的供應模式,疫情中蘇寧菜場平均每天賣出一萬斤大白菜、4000斤香芹、3000斤矮腳黃等產品。

  到家業務激戰正酣——通過補貼搶奪市場,是屢試不爽的招式,有了「金主」支持,家樂福也開打價格戰。

  蘇寧已經放出狠話,對到家業務的補貼「既沒有上限,也沒有截止時間」,為了推廣到家服務,在618期間推出的到家服務8折補貼基礎上,蘇寧繼續追加5億補貼,以及額外的2億家樂福25周年會員紅包。

  蘇寧方面透露,補貼開啟後,蘇寧到家業務整體增長訂單同比增長了515%。

  復盤蘇寧對家樂福的改造,可以總結為一句話:方向堅定,多路並進,全面徹底,姿勢柔軟,避免陣痛和硬著陸。

  在改造的深度上,覆蓋了前中後臺,既有底層的數位化打通,也有前端新業務的上線,以及門店的優化。

  對於零售這種重業態來說,僅僅引流是不夠的,商超改造能否成功,生死較量歸根結底在供應量。

  其次,改造時對事不對人,保留了大部分高管。蘇寧除了派駐蘇寧易購副總裁田睿擔任CEO,其他CFO之外的多數高管均自家樂福。專業的人才優勢、品牌優勢、供應鏈基因等得以留存,減少震蕩衝突,避免產生改革阻力

  此外,路徑清晰,戰術精準,收放自如,在業績增長、新業務上線的同時,沒有付出高昂的虧損代價,也沒有來來回回分分合合走彎路。

  另外,理順關係,家樂福在蘇寧的定位很清晰,與其他存量業務具有高度的互補協同性,不存在內耗,作為控股方的蘇寧全力支持家樂福。

  上述四點,應該是蘇寧改造家樂福的重要經驗——平地起高樓不易,舊城改造更不易。

  當然,目前蘇寧對家樂福的改造剛剛行至中途,而由網際網路巨頭主導的這場商超混戰,目前也才剛剛開場。但是,唯有在開場時入局,才有機會在未來主導大局。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財經故事薈。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權力的遊戲:網際網路巨頭誰能登上鐵王座
    一部權力的遊戲橫貫八年,影劇迷們興奮於最新一季的更新的同時,也為結局將至而略有些感傷。大家為什麼愛權遊,皆因創作者不但巧手勾勒了一個真實而刺激的魔幻世界,家族間的愛恨情仇,每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曲折的遭遇,睿智的權謀等等。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鬥爭,縱觀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各家巨頭也一樣歷經滄桑,砥礪而行,方才盡顯風流。
  • 面對不差錢的網際網路巨頭,商超還能抵抗多久?
    網際網路巨頭全都湊齊了,連一個叫車的都來湊熱鬧。那為何社區團購突然間就炸裂了呢?純電商發展到今天,已經過了跑馬圈地階段,向線下滲透是唯一的選擇。在這方面,阿里動作最積極,自辦盒馬,入股商超,聲勢挺響。社區團購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形態。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隨著網際網路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使用社區團購或者網際網路團購的群體越來越大,社區團購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巨頭入局的下一個網際網路戰場社區團購併不是新事物,早在2016年就已小有發展,京東、永輝等均有探索。2018年,社區團購第一波投資熱潮興起,新玩家不斷進場,然而由於過快擴張和無序競爭,大批企業資金鍊斷裂,行業陷入低潮。
  • 商超巨頭永輝超市快不行了:在十字路口猶豫、徘徊
    消失的300億最近,生鮮巨頭永輝超市日子頗不好過。永輝超市投資入股的上蔬永輝,因還不起債務破產清算。永輝雲創以及拉上騰訊一起投資的彩食鮮也是「叫好不叫座」。再加上社區團購崛起,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扎堆押注。距年內高位跌超30%,公司總市值降至691.8億元。超300億市值就這樣灰飛煙滅......02. 末路窮途眼看自家股票跌跌不休,永輝超市管理層坐不住了。
  • 十字路口的網際網路巨頭
    230 條款來自網際網路剛剛起步的 1995 年,起草者是加州和俄勒岡州的兩位議員,次年獲得國會批准。「任何交互式計算機服務的提供商或者用戶不應被視為另一信息內容提供商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發布者和發言人。」儘管 2008 年的金融危機讓美國政府在金融領域重新加強了監管,但在網際網路經濟方面卻始終保持著放手發展的立場。放鬆企業的政治捐款限制更是讓經濟權力加快影響到政治領域。網際網路經濟的崛起是新古典自由主義的成功象徵,而 230 免責條款更是新古典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一部分。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網際網路巨頭到底要什麼?
    這個此前幾乎要被資本拋棄的賽道,為何重新爆發引得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巨頭們到底想要什麼?燒錢補貼,挾資本以亂零售網際網路巨頭殺入社區團購,還是熟悉的模式——揮舞資本大棒,貼身肉搏,燒錢補貼。在各大巨頭的APP上,一分錢一盒的雞蛋、免費的大蔥、一分錢一斤的土豆、幾分錢一顆的白菜、免費的水果,以及各種限時搶購的優惠券。在熟悉的模式背後是各大巨頭瘋狂的跑馬圈地,一些焦點城市如武漢、長沙已成「焦土」,一些商超實體門店銷售額出現雙位數下滑。社區團購瞄準了剛需、高頻的生鮮品類及米麵糧油,已經觸及傳統線下商超的根基,甚至威脅到了菜市場以及賣菜的小商販。
  • 巨頭搶灘同城零售,下線城市商超機會何在?
    在「皆可送」的品類之內,除老本行餐飲外,最具前景性的就是零售商品,在疫情的催化下,到家業務儼然已經成為零售業的新寵,生鮮電商異軍突起、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傳統零售不甘落後,在對零售業最後一公裡的爭奪戰上,各方都來勢洶洶。01 同城零售格局重塑對於零售企業來說,即時配送已經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生鮮電商興起之時,即時配送就被大家搬到了檯面上競爭。
  • 和《權力的遊戲》一樣猛的3部美劇,你看過幾部?
    一部《權力的遊戲》在中國吸粉無數,好評連連,裡面的動作場面,電影特效以及男女演員尺度,真是不愧為「猛劇」。唯一遺憾的就是漫長的等待,每一季的更新都讓人迫不及待。這好像是美劇的「通病」,可能好的作品都是需要時間沉澱的吧!那麼,除了《權力的遊戲》,還有這3部一樣「猛」的美劇,你看過幾部?
  • 老虎證券:《權力的遊戲》縱有「神龍」翱翔 仍需謹防「異鬼」出沒
    4月15日,《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第八季正式回歸,這部近年來最受關注、最具話題性的美劇將迎來大結局。從2011年至今,《權力的遊戲》共推出了完整的七季,豆瓣得分均在9.3分以上,拿下47座艾美獎盃,成為「史上第一獎項收割機」的奇幻史詩系列電視劇,堪稱現象級神劇。
  • 該給網際網路巨頭釐清邊界了!
    在動輒10億元起步的菜價補貼之下,小商小販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束手待斃。當然,對於搶攻傳統菜市場的行動,網際網路巨頭自詡的是「社區團購」,終級的博弈,最後也將在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產生。但是,一旦網際網路巨頭完全攻擊了菜市場,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因為,銷售被單一的資本力量控制了。在走完「補貼-壟斷」前兩步之後,第三步,網際網路巨頭肯定會大幅提價,畢竟,之前的出行市場之戰和外賣市場之戰,網際網路巨頭玩的都是同一個套路。
  • 港股網際網路巨頭集體重挫!阿里跌超5%、騰訊跌超4% 發生了什麼?
    來源:證券時報網1月7日早間,港股網際網路股票和科技股遭遇重挫,其中阿里巴巴港股盤中一度跌超過5%,騰訊控股一度跌超4%。表徵港股科技股和網際網路股走勢的恒生科技指數盤中則一度重挫逾3%,為2021年以來盤中最大跌幅。到底發生了什麼?
  • 我們不想成為給網際網路巨頭繳租的打工人
    2008年,廣東省和上海市在考察阿里巴巴時,表示希望阿里在廣東、上海開設分公司;成都市市長葛紅林要求成都建立網際網路產業園,並表示要將成都建設成為世界軟體名城;深圳市聘請馬化騰、馬雲、丁健等21位企業家為「深圳市網際網路產業高級顧問」。  從2002年-2010年這八年間,網際網路公司一改以往「騙人」、「遊戲」、「沒啥用」的負面,逐步成為了各級政府的座上賓。
  • 剛剛,港股網際網路巨頭集體重挫!阿里跌超5%、騰訊跌超4%,發生了什麼?
    1月7日早間,港股網際網路股票和科技股遭遇重挫,其中阿里巴巴港股盤中一度跌超過5%,騰訊控股一度跌超4%。 表徵港股科技股和網際網路股走勢的恒生科技指數盤中則一度重挫逾3%,為2021年以來盤中最大跌幅。 到底發生了什麼?
  • 30億春晚冠名 網際網路巨頭搶登「光明頂」
    還有13天,2020央視春晚就要在各位流量小生小花們的擁簇下上演。今年春晚來的比往年更早些,信息嚴密程度卻超過以往,究竟哪些明星將重磅登場還不得而知,不過廣告主們卻按奈不住了。1月11日,淘寶和央視聯合宣布,淘寶成為2020春晚獨家電商合作夥伴。
  • 馬光遠:網際網路巨頭消滅了小商販就收割
    對此,專家馬光遠指出,這就是變相的擠壓小商小販,這種優惠福利一旦把小商小販擠兌走了,他們就可以割韭菜了,這就是不當競爭。個人覺得專家說的很對,社區團購就是傾銷,通過大額補貼擠垮小商小販和其他競爭對手,形成壟斷優勢後,開始提價獲取收益,前期虧損必然會轉嫁到後期消費者頭上。
  • 古羅馬角鬥:從祭祀儀式到公眾表演,與徵服文化交相輝映
    此外,羅馬人的英雄情結和血腥的暴力審美也與角鬥活動息息相關,角鬥活動的參與者從奴隸、貧民到貴族甚至羅馬皇帝,都展現出了角鬥活動在羅馬的盛行。艾利森·富特雷爾在其《競技場上的鮮血:羅馬權力的奇觀》中認為:"伊達拉裡亞人只不過對這些義大利人(即坎帕尼亞人)的一種粗俗的武裝比賽進行了條理化和規範化;後來,這一習俗由伊達拉裡亞人傳給了羅馬人。"由此可見,支持這一觀點的人普遍認為坎帕尼亞才是起源地,而羅馬或者伊達拉裡亞只不過借用了坎帕尼亞的習俗。
  • 黑荊棘角鬥場 v1.0.1版|容量20GB|官方簡體中文|支持鍵盤.滑鼠
    遊戲介紹黑荊棘角鬥場是一款帶有即時戰鬥系統的策略/模擬經營遊戲。遊戲設定在一個充滿神話生物和經典奇幻種族的奇幻世界。名稱: 黑荊棘角鬥場類型: 獨立, 角色扮演, 模擬, 策略開發商: PersonaeGame Studio發行商: CreativeForge Games發行日期: 2020年1月17日配置要求最低配置: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作業系統: Windows 7/8/10
  • 「黑天鵝」之下,網際網路「創業型巨頭」先發制人
    的冠名商。有百度內部員工表示:「從溝通了解到兩檔綜藝的消息,商討可執行的合作方案,到做出冠名贊助的決策,物料素材的製作上線,前後只用了不到3天時間。」網際網路的快節奏改變的,不只是企業的決策速度,還有影響決策正確性的組織形式。03 「創業型巨頭」的時代市場營銷中往往有這樣一個現象:當一個熱點事件發生時,往往是組織體系不完善的創業公司搭上了「順風車」,行業「巨無霸」們的表現要相對遲鈍許多。
  • 抖音、小紅書等網際網路巨頭入局旅遊業,「虎口奪食」容易嗎?
    網際網路巨頭踴躍入局,能否從老牌OTA的虎口中成功「奪食」,留給中小旅行社的生存空間是否又要被無情碾壓? 事實上,由於旅遊行業進入門檻較低,再加上旅遊作為一個重要的入口,能極大提升用戶黏性,因此不斷有新的網際網路玩家湧入。這早已經不是新鮮事,但在大環境遇冷的當下,京東、小紅書、拼多多、抖音等網際網路巨頭依舊相繼入局旅遊業。為何偏偏選擇在這一特殊時期擠入賽道,難道是打算在低谷時「狠建倉」?
  • 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尚未找到理想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物流、營銷服務、平臺管理和自我迭代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