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跟小商販搶地盤?該給網際網路巨頭釐清邊界了!

2020-12-15 楊國英觀察

文/楊國英

極致的內卷!

極致的可恥!

對網際網路巨頭的最後尊重,在他們火速搶攻傳統菜市場時,已經全部化為了烏有。

這幾天,一二線城市的菜市場,明顯比往常蕭條了許多。部分扛過了疫情的商販,卻倒在了網際網路巨頭的強大攻勢下。

國內網際網路叫得上號的,包括騰訊、美團、阿里、京東、滴滴等,現在已全部集中在菜市場門口,裝滿彈藥,扣上板機,準備向小商小販射擊。

9毛9一斤的土豆,3毛一隻的雞蛋,一元一包的粉絲……一切都打到成本價以下。

這是多麼殘忍的行動!

在動輒10億元起步的菜價補貼之下,小商小販毫無還手之力,只能束手待斃。

當然,對於搶攻傳統菜市場的行動,網際網路巨頭自詡的是「社區團購」,終級的博弈,最後也將在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產生。

但是,在所謂社區團購的網際網路+之下,無數小商小販將註定成為炮灰,原本較為多元的生鮮蔬菜消費生態,也終將被碾壓成單一的網上買菜。

這是進步嗎?

這是退步!大大的退步!

有些事情,不能僅算經濟帳,要算,也不能僅算單一或少數公司的帳。

在網際網路巨頭進軍傳統菜市場之前,生鮮蔬菜的產與銷,原本是由N個鬆散的微小單元構成的,彼此之間的力量是均衡的,是可以相互制約的。

雖然,這其間,存在一定的信息耗損,但是,市場整體是自由的,是健康的——沒有單一力量主導。

但是,一旦網際網路巨頭完全攻擊了菜市場,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了,因為,銷售被單一的資本力量控制了。

在走完「補貼-壟斷」前兩步之後,第三步,網際網路巨頭肯定會大幅提價,畢竟,之前的出行市場之戰和外賣市場之戰,網際網路巨頭玩的都是同一個套路。

單一的資本力量,控制了生鮮蔬菜的銷售,這會導致消費者不可避免的最終受傷害,這還僅僅是網際網路巨頭搶攻菜市場的負作用之一。

負作用之二:

當單一資本力量控制了生鮮蔬菜的銷售,那麼,下一步,就要控制整個產業鏈條,至少要控制整個產業鏈條的定價權。

那麼,種植的小農,養殖的小農,肯定要被無情淘汰了。小農生產,無法做到規模化生產,並且,與單一資本控制的銷售端溝通成本高。

小農生產將被無情淘汰,確切地說,這一負作用,要遠遠超過上一個負作用。

所以,是該給網際網路巨頭豎中指了!

網際網路巨頭如此搶攻傳統菜市場,照目前的節奏下去,用不了多久,擁有龐大資本實力的巨頭,就可以大獲全勝了,然後,在他們內部該協調的協調,該合併的合併。

勝利者,註定只屬於一兩個網際網路巨頭、以及極少量的農業龍頭企業。

而失敗者,卻是數以百萬計的小商小販、以及數以千萬計的種養植小農。

所以,必須給網際網路巨頭釐清邊界了!

既有法律的邊界,這個就不用強調了。

或有金融風險的邊界,這個郭主席近期強調得比較多,也不多說了。

現在有必要增補的是,對於毫無科技含量的,對於牽涉眾多民生的,對整個社會毫無助益、只見其損的,有必要進一步釐清邊界。

不能讓網際網路巨頭贏了,整個社會卻輸了。

屠龍之後,變成惡龍——網際網路巨頭,你們可以沒有情懷,可以不去追求硬核科技創新,但是,請不要緊盯著小商小販、種養殖小農手裡的一點點自留地。

人間事,萬萬事,都該留點餘地。

相關焦點

  • 雞蛋1分白菜9毛,巨頭開始搶菜市場飯碗,小商販怎麼活?
    按道理講,這種利己利人的好事,大家都應該雙手贊成,但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消費者對網際網路巨頭產生了反感。最近社區團購越來越火,包括BAT在內的的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投資社區團購,但是不管哪個行業,一旦沾上資本,那就註定會掀起血雨腥風,而在賣菜行業首當其衝。
  • 商業巨頭加入社區團購,與小商販搶生意,遭人民日報批評
    現在電商已經成為新一輪資本搶佔的市場,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自己想要買的日常用品,而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一些賣菜的小商販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像美團、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加入社區團購,通過價格優惠來吸引消費者在線上買菜,加上疫情期間的敏感,這對以此衛生的小商販產生了嚴重的衝擊。
  • 讓小商販們活下來才是巨頭真正的勝利
    決心在社區團購領域展開一場廝殺的網際網路巨頭們恐怕不會想到,擺在他們面前的第一道關卡竟然是一道事關道德倫理的難題。有觀點認為當手握雄厚資本的巨頭們做起"賣菜"的生意,勢必會將大量以賣菜為生的小商販們置於艱難的境地。此種觀點無疑在網際網路巨頭和商販之間製造了一種對立關係。
  • 網際網路巨頭對線下小商販產生衝擊了嗎?
    2011年5月,國內的團購網站達5000多家,其中不乏各大門戶網站的加入,也有新生的團購網站,新浪、騰訊、開心網、人人網等平臺型網際網路公司也先後進入到團購領域,團購幾乎已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的標配功能。2011年下半年,這些團購網站紛紛開始燒錢補貼。
  • 馬斯克正把未來變成現實 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在搶社區小販飯碗
    當國外的巨頭們都在為人類展望星空,為人類的未來積儲技術時,國內的某些巨頭們還天天想著老百姓裡的幾塊錢,搞錢搞地搞房,就是不搞技術,搞網際網路搞技術搞金融就是不搞製造業。全都精通從1到100卻沒幾個會0到1。一個個都想著如何壟斷市場,如何賺取最大的利潤。
  • 社區團購是網際網路巨頭與菜販子們的battle?
    前陣子人民日報發文批評網際網路大廠不應該著眼於幾斤白菜的流量,科技的創新終端是星辰大海,一時間打得網際網路巨頭們一陣懵,對社區團購的議論聲熱潮再起。而在人民日報發文之前,就已經有無數媒體、大v、甚至是路人指責社區團購會搶佔中國數以萬計的菜販子的經濟來源,而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在輿論的煽動下也紛紛將矛頭指向社區團購。
  • 上補貼、搶團長,網際網路巨頭入場社區團購,衝擊零售生態?| 重點來了
    不過,巨頭入場大搞補貼戰,正在搶佔社區小店的生意。食品供應商們開始反擊,多家企業下發通知,禁止經銷商和網際網路企業合作。 而隨著《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社區團購,讓網際網路企業別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監管開始出手。
  • 抖音成立旅行社,搶完菜販子,他們又開始搶旅行社了!
    據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抖音所屬企業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這也意味著抖音以旅行社為切入點,開始正式進軍旅遊業。這也是今年繼小紅書、拼多多之後,又一個網際網路巨頭選擇了在行業低谷之際,抄底進入旅遊業。
  • 馬光遠:網際網路巨頭消滅了小商販就收割
    個人覺得專家說的很對,社區團購就是傾銷,通過大額補貼擠垮小商小販和其他競爭對手,形成壟斷優勢後,開始提價獲取收益,前期虧損必然會轉嫁到後期消費者頭上。這就是噁心的資本,國家為了保障就業、扶貧,耗費了多少資源和精力,而網際網路資本巨頭,全然不顧底層百姓就業問題,只要我兜裡賺到錢了,哪管他生靈塗炭。
  • 網際網路巨頭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等搶菜販生意?新零售要公平
    之後,網際網路巨頭就漸漸形成了新的壟斷,然後恢復或可以提升價格,從中獲取可觀的利潤。菜販子由於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而且資金鍊普遍較短,因此很難重新返回市場參與公平競爭。而且,從長遠來看,消費者也很難從網際網路巨頭那裡獲得真正的優惠。實際上,國內已經有不少經濟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對網際網路巨頭的壟斷競爭模式表示不滿了。
  • 巨頭扎堆「賣菜」,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真的沒有夢想?
    在巨頭們圍繞群眾「菜籃子」爭得頭破血流之時,同為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谷歌已經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取得突破,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的藍色起源也正在朝著航空航天領域發起猛烈攻勢,馬斯克的SpaceX於12月10日凌晨再次試飛。
  • 連社區小販的飯碗你們都要搶?巨頭們,你們是真的是夠了
    近日很多人可能感覺到,在外面擺攤的小商販們越來越少了,那些曾經熟悉的吆喝聲,還有叫賣聲,也變得越難以聽到,從另外一方面來看,目前的網絡端的各種送菜,買菜平臺卻如同雨後春筍般扎堆出現。對於巨頭而言,這點補貼並不算什麼,畢竟財大氣粗,比起那點投入,其更在乎的是這個領域的市場份額,還有自己的布局深入點,如今對於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揚言要做生活中的水和電,基本上其觸手沒有我們想不到的,只有他們不想做的,可以說,這次的社區團購看似是他們開始入局,其實早已是野心勃勃,早已在其本身的商業版圖規劃當中巨頭們的跑馬圈地下,還有那些逐漸消失的小商小販
  • 新聞論文:釐清邊界內涵 構建凝聚共識的大輿論格局
    作品標題   釐清邊界內涵 全文從三個層面,對當前新聞戰線需要思考的「邊界」問題進行了辨析:一、針對當前傳播邊界解構,輿論場日益凸顯的「無界性」「難控性」等特點進行了深刻解讀,由此提出主流媒體的價值重構命題。二、在釐清主流媒體必須堅守的邊界內涵基礎上,提出構建凝聚共識的「大輿論格局」。
  • 「鋼鐵俠」馬斯克忙著上火星,國內網際網路大佬忙著搶商販的生意!
    在12月10號,馬斯克的 SpaceX 在德州南部又一次進行了大型星際飛船 Starship 原型飛船的發射,這次發射飛船是該系列的第八艘飛船,編號為SN8 ,在飛行過程中,雖然以失敗告終。但馬斯克並未感到沮喪,而是非常的高興了發了一條推特說: 「 火星,我們來了!
  • 網際網路大佬忙著搶窮人飯碗 馬斯克為人類移民火星而努力
    如果再加上之前的拼多多,美團,阿里,騰訊投資的興盛優選,滴滴,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大佬都開始做社區團購了。天哪,這是一個多麼壯觀的場面。中國最有錢的大公司一起搶著小商小販的買菜生意。而國外的大佬馬斯克賭上全部身家,研發宇宙飛船,為人類移民火星而努力。
  • 1分錢賣菜輾壓成本 小商販收入受挫
    內地資本巨頭扎堆湧入社區團購,屢屢出現1分錢賣菜現象,正大力衝擊原有價格體系。昨日,記者走訪上海的菜市場發現,菜農小商販在資本幹擾下生意慘澹,不少坦言「菜市場要變天了」、「這買賣沒法做了」。普遍低價20%至50%搶市場記者昨日走訪了上海的實體菜市場,一眼望去冷冷清清、門可羅雀,甚至出現多個攤主因沒有生意,只能齊刷刷端著手機無聊打發時間的場面。
  • 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賣菜大媽飯碗,這就是我們的「高科技」公司?
    其實不光是比亞迪,中國很多網際網路巨頭,一方面還在不斷壟斷國內所有細分市場,另一方面,他們在產品表現力上和國際品牌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比如說,很多人都認為賣菜是個很苦B的行當,每天起早貪黑還賺不到什麼錢,但是現在,中國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都加入了和賣菜大媽搶飯碗的行列。
  • 社區團購硝煙四起,網際網路巨頭到底要什麼?
    這個此前幾乎要被資本拋棄的賽道,為何重新爆發引得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巨頭們到底想要什麼?燒錢補貼,挾資本以亂零售網際網路巨頭殺入社區團購,還是熟悉的模式——揮舞資本大棒,貼身肉搏,燒錢補貼。在各大巨頭的APP上,一分錢一盒的雞蛋、免費的大蔥、一分錢一斤的土豆、幾分錢一顆的白菜、免費的水果,以及各種限時搶購的優惠券。在熟悉的模式背後是各大巨頭瘋狂的跑馬圈地,一些焦點城市如武漢、長沙已成「焦土」,一些商超實體門店銷售額出現雙位數下滑。社區團購瞄準了剛需、高頻的生鮮品類及米麵糧油,已經觸及傳統線下商超的根基,甚至威脅到了菜市場以及賣菜的小商販。
  • 巨頭該不該進駐社區團購與底層爭利?鳳凰民調引發共鳴
    巨頭們貪婪吮吸資本利益,百姓無法拒絕網際網路平臺提供的高額補貼、便利快捷,而對於以傳統方式售賣蔬菜水果的商販來講,網際網路巨頭高額補貼壟斷市場的行為令他們嗤之以鼻。在更多人看來,科技巨頭先壟斷再提價的方式十分不妥。圍繞著此話題的議論聲音層出不窮,一周之內,網際網路進駐社區團購仿佛從「眾星捧月」之境地掉入修羅場,幾經非議。
  • 巨頭們已經向弱勢群體的市場,發起進攻
    但沒有想到這個網際網路巨頭瞄準的市場居然是社區電商,這也就是自己和自己生鮮電商市場搶生意。社區電商的名字大家可能已經聽說了好多次了,也知道是一個貼近民眾生活的電商,有著很大的便利,尤其現在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在上面爭搶市場的時候,投入了大量的補貼進去。可是大家有想過嗎?底層民眾的生活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