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蜂是怎麼築巢的?

2021-01-10 趣蜜蜂

馬蜂是怎麼築巢的?

馬蜂,又叫胡蜂,是一種對人類有著極大威脅的蜂類昆蟲,但又與普通蜜蜂有較大差異。馬蜂有著強烈的攻擊意識,一旦被幹擾或激怒,會對外來者群起而攻之,一旦被馬蜂蜇傷,輕則紅腫疼痛,重則導致過敏、休克甚至死亡,那麼馬蜂怎麼築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馬蜂築巢需要多久?

馬蜂是群居性昆蟲,一般馬蜂築巢只需要2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成,而每年的6-9月是馬蜂成熟的時期,馬蜂會飛出巢外活動,此時也是容易擾民的高峰期。

馬蜂怎麼築巢

馬蜂築巢方式相比蜜蜂來說,有點機械化,在最開始只有一隻馬蜂(蜂后)的時候,只有蜂后自己獨自築巢,它會將枯死的樹皮咬下,這也是為什麼有的朋友看到馬蜂在啃咬樹皮,然後混入自身分泌的唾液(類似蜜蜂的蜂膠),攪拌成一種糊漿,然後造好一個蜂房產下一枚卵,接著再造一個又產下一枚卵,如此反覆,蜂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於產卵築巢,卵越來越多,巢也越來越大,產卵結束也就是蜂窩完成的時候。馬蜂十分重視分工協作,當這些卵長大羽化以後,就開始有了群體生活方式。另外,有的馬蜂品種用草、樹葉等做蜂巢,馬蜂窩會嚴格按照等角六邊形來分成一個個的小格子。根據馬蜂的品種不同,築造的巢穴大小也不同,有的大型的馬蜂窩甚至直徑超過1-2米。馬蜂喜歡在高達的樹木或建築物上築巢,一是馬蜂認為高大的物體可以提供其保護;二是高大的物體能提供馬蜂遮風避雨的環境。

如何分辨馬蜂窩和蜜蜂巢

1.稱呼不同:馬蜂的家一般俗稱「馬蜂窩」,而蜜蜂窩一般稱為巢,也叫蜂巢。

2.材質不同:馬蜂窩一般是由泥土和一些葉片碎末混合分泌的蜂蠟製作而成。從外觀上看,整體略顯粗糙,屬於紙質蜂巢,而蜜蜂窩則不一樣,蜜蜂窩是由蜂蠟築造而成,一般看起來比較精緻。

3.大小不同:馬蜂窩比較大,而蜜蜂窩一般比較小。

4.用途不同:馬蜂窩的每個小孔(蜂房)裡面基本都是卵,而蜜蜂窩則不一樣,小孔裡面不止是卵,還有蜂蜜。

如何摘除馬蜂窩

馬蜂是肉食性昆蟲,多數有社會行為,是農林害蟲的天敵,也是養蠶業、養蜂業的害蟲,所以一旦附近有馬蜂窩,一定要立即摘除。馬蜂常常在房簷、樹枝間築巢,如果發現自家屋簷有馬蜂窩,則應立即摘除,否則容易被其幹擾,有被蜇傷的風險。如果發現馬蜂窩,應在黃昏以後,天色較暗時候採取行動摘除,因為馬蜂的夜間視力較差,此時應穿上長袍或做好防護,不要裸露皮膚,只露出眼睛,將一盆溫水傾倒在蜂窩上,可以將馬蜂的翅膀打溼,使其失去穩定的飛行能力和攻擊力,然後用意長杆將其捅掉,用事先準備好的布或塑料口袋將蜂窩包起來,扔掉即可。

相關焦點

  • 馬蜂扎推築巢學校,消防出動登高平臺車「一網打盡」
    消防員使用登高消防車清除馬蜂窩到達現場後,在學校老師的指引下,來到馬蜂窩所在的位置,共發現三枚蜂窩周圍密密麻麻爬滿了馬蜂,不時還有馬蜂在蜂巢旁周旋。先利用殺蟲劑對其蜂窩進行火攻,隨後用塑膠袋迅速將蜂窩摘取下,再利用殺蟲劑對原馬蜂窩位置噴灑,驅散殘留的馬蜂,防止馬蜂重新築巢。指戰員用同樣的方法成功摘取了三個蜂窩,在摘取完成後,指戰員認真對現場進行清理,在確保無一隻「漏網」馬蜂留存。
  • 北京大興一民居陽臺有馬蜂築巢,消防出手並提示
    近日,在北京大興區一居民小區陽臺內,馬蜂築巢擾民。13日上午,當消防員清理完一個馬蜂窩之後,發現陽臺一角一臺閒置的洗衣機底部不時有馬蜂飛出。警覺的消防員抬起洗衣機後發現,一個直徑40多釐米、好幾層的馬蜂窩竟藏在洗衣機底盤!
  • 小夥被馬蜂蜇了,怒用吸塵器復仇,場面相當刺激,這招絕了
    小夥被馬蜂蜇了,怒用吸塵器復仇,場面相當刺激,這招絕了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馬蜂是一種體型小但十分危險的昆蟲,馬蜂的身上長著一根長長的毒刺,在遇到攻擊或者幹擾時會發起進攻,如果被馬蜂蟄到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
  • 小區百餘只馬蜂築巢傷人 邯鄲消防成功處置解民憂
    事件回顧4月14日,河北邯鄲市某小區物業人員打119報警,說小區院內的樹上有馬蜂築巢,威脅了居民的人身安全,緊急求助。接警後的邯鄲中華北大街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動1輛搶險救援消防車、5名指戰員趕赴現場。消防人員到場後偵查發現,在小區院內的一棵大樹的樹幹上,聚集著一窩馬蜂正在築巢,密密麻麻數量達上百隻,聚集起來的面積直徑幾乎達到40多公分,因為蜂群離地面大概只有1米五的位置,還不時有馬蜂飛向人群,對小區居民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極大威脅。
  • 被馬蜂蜇進了ICU!銅梁已有多人被蜇傷,遇到馬蜂,其實我們應該這樣...
    由於天氣逐漸轉涼,夏天裡「潛伏」的馬蜂進入了出動的高峰期。據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延歡介紹,最近每天都有收治馬蜂蜇傷病人,半月以來起碼接診了超過二十起,有五起因情況嚴重被直接送入重症醫學科治療。 「被馬蜂蜇傷後一定要及時送醫,耽誤不得。」醫生說,被馬蜂蜇30處以上,人體就容易發生腎臟功能損害,蜇50到70下,就可能危及生命。
  • 3人驅散馬蜂取走蜂窩,8旬老人下地幹農活被馬蜂圍攻死亡
    12月4日,天眼新聞記者從正安縣法院了解到,該院中觀法庭審理了一起因取走馬蜂窩,導致馬蜂攻擊無辜村民死亡的案件。9月10日早晨, 高原村年近八旬的村民杜某全到自家的土地裡幹農活,當走進土地時踩碰到被取走蜂窩後遺留在土地上的樹枝,招來大群馬蜂圍攻,後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 寧波一男子被馬蜂蜇傷 搶救無效死亡
    為何秋季是馬蜂傷人高發期秋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因此在8月、9月、10月馬蜂窩增多就不足為奇。在這個時期裡,馬蜂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較以往加快,在尋食的過程中,馬蜂對人有心無心的驚擾異常敏感,對人的攻擊性變強,加上這一時期,蜂無花可採,無蜜可釀,正是「尋釁滋事」期,所以易發襲人事件。
  • 馬蜂紛飛引人憂 格格幫忙解人愁
    四川新聞網消息 8月26日上午9時許,仁壽縣汪洋鎮洪湖社區網格員劉虹和張蘭英在巡視汪洋大道1000號時,五棟居民劉女士跑過來說著自家的「煩惱」,原來是她家房頂上有一個直徑大約25釐米的馬蜂窩,有時候在樓下能看見好多馬蜂在飛希望網格員幫忙處理。希望社區網格員幫忙處理這個「煩惱」。
  • 緬甸紅娘馬蜂跟吊包蜂2者有什麼區別呢?三農小夥說說看
    緬甸紅娘土蜂大土蜂主要就是產量高,比樹蜂要高很多,體型大。目前發現產量最高就屬緬甸紅娘馬蜂,紅娘馬蜂一窩最高產量曾有200多斤,職蜂在3萬隻左右,等到蜂群強大時可人為補食來增加產量,它掠食範圍最廣為10km,毒性強,毒腺大。據說一隻大水牛最多能挺住讓它蟄三下就死亡,對於郭敏體質的人說來只要一次就能夠出現休克,需要馬上送往醫院。職蜂拿來泡酒是最好的,它的安全距離為10米,請勿靠近,養殖馬蜂永遠要記得安全第一!
  • 福安上白石義務消防隊為民解憂剿滅馬蜂記
    昨天上午,他們接到消防區內的潭頭鎮東昆村鳳灣自然村的群眾求助:一窩築巢該村群眾屋簷的馬蜂,最近不斷蜇咬了村民,騷擾著人們的正常生活,引起村民恐慌,請求前往拆除馬蜂窩。接到警報,上白石義務消防隊隊長郭華、指導員鄭華延,迅速向報警村民了解詳情。
  • 鳥是怎麼築巢的?
    鳥是怎麼築巢的?一般在鳥類的繁殖季節,鳥才會去築巢,它們需要在樹杈上、樹洞中建造一個小巢穴來孵化自己的下一代,對鳥蛋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有利於鳥蛋的孵化以及幼雛的生長。鳥兒如何築巢呢,鳥是很聰明的動物,它們用嘴從外面銜回來樹枝、樹葉、羽毛、植物纖維、雜草、泥土,配合唾液將這些黏連在一起,或編織在一起,凝結之後,鳥巢非常堅固。說起築巢,就不得不說起鳥類中的築巢大師,它的工藝手法絕對是鳥類中的巔峰,它就是黃胸織布鳥。看吧,連名字就有工藝大師的風範。
  • 馬蜂築巢蜇傷村民 「寶慶大叔」變身捕蜂人
    事 件 回 顧10月20日中午,洞口縣公安局醪田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求助:轄區大波村的山林裡有一窩馬蜂,由於平時常有村民穿越這個山林進行農作,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該村老人肖祥高夫婦不幸被蜂蜇傷了,請求派出所出警,將這個馬蜂窩除掉。
  • 馬蜂品種有許多種,其中毒性最強的只有一種,遇到一定要躲開
    馬蜂,學名「胡蜂」,因為身體的大部分呈黃色,所以,又稱為「黃蜂」。馬蜂屬於一種古老的生物,其存在歷史要長於人類,不過,由於基因的問題,馬蜂一直沒有進化,現在的馬蜂與最早的馬蜂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馬蜂是一種會飛翔的昆蟲,而且,雌蜂身上生有一根非常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能夠對人類或其他動物發起攻擊,從而可導致人類或其他動物的皮膚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人類或動物死亡。因此,馬蜂是人類或其它動物都必須防備的一種昆蟲。據資料介紹,馬蜂的種類有很多,但主要馬蜂品種有8種。
  • 肉食性蜂怎麼度過冬天?
    蜜蜂是靠儲存蜜糖度過蜜源枯竭的冬天,那麼那些肉食性的馬蜂,胡蜂該怎麼樣度過冬天呢?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答案可能令人想像不到。世界上的蜂種很多,但只有那些採花釀蜜的蜜蜂才有儲存蜜糖的習慣,才會避免冬天被凍餓而死。
  • 85℃ 85℃遭遇馬蜂,這是不可抗力??
    趙女士:「就這麼大,這麼大的一個馬蜂,我有照片的,這麼大一個馬蜂叮在我這個位置,我趕緊把它拍掉,我這個℃腿就又痛又麻,整個人開始軟了。」早上八點左右,兩口子在店裡喝咖啡,突然腿上一陣刺痛,一隻馬蜂叮在了她的右腿上。兩人先到附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了簡單的處理後,又回到了店裡。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被馬蜂蜇傷了怎麼辦?人們對馬蜂的記憶可能都不陌生,尤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不被馬蜂蜇傷過的,簡直是恐怖的記憶,女人見了馬蜂趕緊跑,男人見了馬蜂也要心怵膽怯,到現在提起馬蜂還要摸一下曾經腫過的眼睛。為什麼農村馬蜂多?
  • 23人被馬蜂蜇,遇見馬蜂怎麼辦?重要的四點要牢記,保命用
    70多人團建,23人被馬蜂蜇近日,上海的一家公司組織團建,70多人一起來到了寧波奉化山區,原本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豈料在山區的一條小山路上遇到了馬蜂群,這個蜂群團直徑差不多有1米,裡邊馬蜂數量多不可數,於是一場人蜂大戰就上演了,最終70多人中有23人被蜇,經過醫院緊急救治,受傷者各項指標都趨於正常,沒有性命之憂,陸續出院
  • 機智馬蜂築窩11樓,嚇壞業主!至今無人能剿滅,怎麼辦?
    有業主向記者透露,其實小區物業也發現了馬蜂窩,也在想辦法解決問題,但不知怎麼還沒有人來清理。這到底怎麼回事?記者隨後來到小區所屬管理的上方公館物業管理處。物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天他們也在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專業人員清理馬蜂窩,但就安全等問題產生了疑慮。「如果馬蜂窩所處的樓層和位置低也好處理些,直接請人過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