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凌林:匯聚「四力」 促進長沙新興產業創新發展

2020-12-14 長沙新聞網

  在2月23日召開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的衝擊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提升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省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產值突破2萬億元、佔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40%以上。長沙作為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戰場,更要以此為契機,匯聚「四力」,促進新興產業創新發展。

  產業培育,用好新興產業發展之「外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來自生產中的不斷創新和市場中的充分需求;新興產業的培育,主要立足於創新創業和市場需求。

  推進創新創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完善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包括建立和完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創新的體制機制等。要實施支撐創新創業的系統工程,重點打造「築巢」工程,以城市配套和品位為抓手,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加快開展「栽樹」工程,拓展創新創業者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為其提供孵化和成長條件;紮實推進「鋪路」工程,營造更加開放包容、優質高效、公平正義的政務環境、人文環境和法治環境,為創新創業者鋪好路。

  充分的市場需求是新興產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積極培育本地市場,著力實施新能源汽車、節能及新能源產品、保溫建築材料及住宅工業產業化、智能製造應用示範以及「智慧長沙」等五大應用示範工程,引導本地市場需求。要牢牢把握國內市場,中小型企業以國內市場作為需求培育的主要方向,將有限的生產資源注入細分專業領域,努力實現特定專業技術的突破,形成專業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要努力開拓國外市場,已具有一定規模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業要鞏固擴大國內市場,爭取在國際化發展所需的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突破。

  強鏈補鏈,激活新興產業發展之「內力」

  全球產業發展和演化的經驗證明,未來的競爭不僅是孤立的橫向產業之間的競爭,更是縱向的產業鏈的競爭。要實施「建鏈」工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電池、高端服務業以及生物醫藥等產業作為長沙新興產業建鏈的重點方向。要實施「補鏈」工程,找準長沙新興產業鏈條中缺失的高附加值環節,瞄準「微笑曲線」的兩端企業,以消費類電子整機及元器件、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為重點方向,將長沙新興產業鏈延伸、補缺,從而實現產業關聯發展。要實施「強鏈」工程,聚焦長沙現有的裝備製造、文化創意和新材料等優勢產業,通過注入科技、信息化及品牌元素,激活經濟存量,助推現有優勢產業鏈不斷裂變、不斷精細化,將傳統優勢產業打造成世界領先的產業集群。

  聚集人才,夯實新興產業發展之「智力」

  新興產業對知識技術和人才資源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強烈的依賴性。人才作為高新技術的創造者、發明者、傳播者和使用者,是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性資源。要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堅持高、精、尖、缺的人才引進導向,不斷更新和調整全市新興產業人才需求目錄,依託寰球人才交流中心、大紐約地區清華校友會等海外引才聯絡站,引進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圍繞長沙重點產業領域,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和職業院校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強重點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學科建設,構建適應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造就一批素質優良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要健全人才激勵機制,建立市場化、國際化的高層次人才評價體系,使人才評價與薪酬待遇掛鈎,進一步完善技術、管理、信息等多要素參股或參與收益分配的企業制度,並構建以政府獎勵為主導、單位獎勵為主體、社會獎勵為補充的多元化人才獎勵機制。要完善人才服務機制,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簡化高層次人才的關係轉接、落戶、科技獎項申報和各類優惠政策的落實程序,健全與國際接軌的外籍、留學歸國、港澳臺優秀人才和優秀職業經理人服務制度,為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提供優質精準服務。

  黨建引領,凝聚新興產業發展之「合力」

  黨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近年來,長沙嚴格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總要求,堅持把黨建工作作為總統領,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互動雙贏,獲得了連續三屆的「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連續兩屆的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並且連續12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疫情暴發以來,長沙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帶頭髮揚無私無畏精神,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構築起了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為全市實現高質量復工復產提供了根本保障。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面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但是,困難挑戰越大,越要堅持黨建引領,凝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合力。要繼續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統一思想、凝心聚力。要充分把加強理論學習與加強黨性鍛鍊充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全市黨員幹部的理論水平、專業化水平、黨性修養。要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紮實推進黨支部「五化」建設,推動全市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全面提升。(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特約研究員、長沙市委黨校教師)

(點擊進入頻道)

相關焦點

  • 「5G+」催生產業發展新生態,全面賦能長沙產業協同發展
    圍繞《湖南省5G應用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長沙謀篇布局,已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產業發展藍圖,未來已來,「5G+」模式正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全面賦能長沙產業協同發展。如何最大效果發揮5G產業?
  •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我們要堅持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戰略,推進數位化轉型行動和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各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鼓勵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數據驅動企業加快向各產業滲透,促進新興產業之間、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以及技術與社會的跨界融合發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突破,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數據資源發展與管理,提升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夯實融合發展的基礎。
  • 市中區發展三大新興產業崛起創新高地
    乘著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東風,市中區以動能轉換為支撐,加快打造現代金融、數字經濟、科技文創三大新興主導產業發展高地,實現產業融合帶動區域升級,讓一個個行業領軍企業在這裡成長壯大,一個個世界500強企業在這裡落地紮根,形成生生不息、循環不止的產業生態圈,不僅讓市中在增速換擋期跑出發展「加速度」,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理念的有力體現。
  • 《中國金融》|金融創新支持新興產業集群發展
    適應戰略性新興產業跨領域、迭代快、集群化發展特點,需要進一步深化金融供給側改革,創新金融產品和金融模式,圍繞重點產業鏈和龍頭企業,多措並舉拓寬融資渠道,增強金融科技賦能作用,協同財政政策支持,構建具有良好適配性且有利於促進技術、人才、資本集群化的金融支持體系,為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提供金融加速器。
  • 掌握創新發展主動權 加快做大做強新興產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為代表,推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一大批發展潛力大的優質產業和產業集群。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部分關鍵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出現了領跑,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王志軍副部長《經濟日報》撰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我們要堅持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戰略,推進數位化轉型行動和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各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鼓勵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數據驅動企業加快向各產業滲透,促進新興產業之間、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以及技術與社會的跨界融合發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突破,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數據資源發展與管理,提升網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夯實融合發展的基礎。
  • 文化產業發展生態化之下的國際戰略新興產業思考
    風口浪尖下,新興崛起的文化產業公司又該如何迎風擊浪創造時代浪潮?對於全球未來文化經濟產業如何實現高效高質量的良性發展,點風文化作為具有代表性的團隊有著創業者們獨有的思考力與見解。點風從五個方面解答了筆者對「文化產業發展下的新興產業思考」提問。「文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所形成的文化生態產業,大概率將成為重要的國際戰略新興產業」江明山說。
  • (關於促進江蘇海洋及港口自主可控新興產業發展的建議)
    對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4055號建議的答覆(關於促進江蘇海洋及港口自主可控新興產業發展的建議) 發布日期:2020-07-31 17:32 來源:江蘇省交通運輸廳 字體:[大 中 小] 顧浩代表:您提出的關於促進江蘇海洋及港口自主可控新興產業發展的建議收悉,現答覆如下:我廳支持立足江蘇實際,依託省內科研院所力量,推動智能港口、綠色港口相關關鍵裝備和核心技術研發,促進推廣應用。
  • 大同市科技局:匯聚磅礴之力,厚植科技創新沃土
    大同市科技局:匯聚磅礴之力,厚植科技創新沃土 2021-01-1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工信部:三方面助力新興產業發展
    原標題:工信部:三方面助力新興產業發展   12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
  • 走向敏捷治理:新興產業發展與監管模式探究
    然而,與新興產業相匹配的產業治理模式卻遲遲難以現身,監管部門在識別產業特徵、創新規律和社會風險方面存在知識體系、法律規則和風險判斷等方面的困難。因此,探究新興產業的治理模式,在促進技術創新的同時對其進行合理的規制,從而引導新興產業的健康發展,是現代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
  • 匯集青年創新創意,促進城市發展繁榮「C+C」路演長沙舉行
    (5月20日下午,「C+C全球青年創新夥伴關係計劃」路演在長沙裕湘紗廠舉行。)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攝)  星辰在線5月2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佳 唐茜茜)5月20日,由長沙市委宣傳部主辦,長沙市媒體藝術發展中心承辦的「C+C全球青年創新夥伴關係計劃」路演在百年工業文化遺存地裕湘紗廠舉行。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剛出席並致辭。
  • 中國先進材料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暨2020長沙新材料產業博覽會將於...
    新材料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中國先進材料產業創新與發展大會暨2020長沙新材料產業博覽會旨在圍繞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聚焦卡脖子等國家重大亟需關切的重點領域,通過舉辦「新材料產業十四五發展高峰論壇」、「先進材料青年學者論壇」等一批國家級高峰論壇和專業性論壇,集中展示一批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的新材料成果
  • 搶灘新基建⑧丨匯聚「大學大院大所」,引領產業協同創新
    轉方式調結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根本上要靠創新。當前,重慶正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加快搭建重點產業技術研發創新平臺,積極建設各類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試驗驗證平臺,打造科技創新引擎。作為代表的兩江協同創新區正深入推動「產業、人才、生活、生態」四個協同,讓這裡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匯聚全球創新要素的集聚高地、促進大學大院大所聯合開展協同創新的合作高地,成為科技創新及產業創新的重要策源地、新興產業的重要策源地。
  • 郭斯蘭 楊祖增:緊緊抓住新興產業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三個地·理論...
    三是新興產業集聚態勢初步形成。浙江產業數位化發展指數居全國第一,電子信息製造業規模躍居全國第三,軟體業規模穩居全國第四、綜合發展指數居全國第三,人工智慧產業區域發展競爭力評價指數排名全國第四。杭州信息技術服務、生物醫藥和寧波新型功能材料等3個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四是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 2020工業網際網路APP創新發展全國行長沙站召開
    12月10日,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長沙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工業技術軟體化產業聯盟、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工信出版傳媒集團協辦的「2020工業網際網路APP創新發展全國行長沙站」成功召開。
  • 以科創園為基礎發展新興產業 蕭山新街開闢全新「跑道」 新街以...
    杭州網訊 當前,蕭山正集全區之力,大步邁向「全球生物經濟智力匯聚高地、數字經濟與生物經濟融合發展先行區、全國生物經濟產業轉化加速第一區」。近日,由蕭山區委宣傳部主辦,蕭山網承辦的「新製造 新跨越」2020第十二屆全國網絡媒體蕭山行」舉行。全國20多家網絡媒體記者走進新街,了解新街生物醫療產業發展情況。
  • 2020長沙體育產業論壇為體育產業發展獻策
    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通訊員謝超記者劉濤)12月20日下午,「長沙銀行杯」2020長沙體育產業論壇在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舉行,體育界人士齊聚一堂,探討體育產業發展。論壇還邀請了長沙市各職能部門領導、行業專家、主流媒體負責人、各區縣文體局負責人、兄弟協會負責人以及體育產業、金融行業、旅遊行業共計300餘人,大家歡聚一堂,共謀體育產業發展,共同為長沙的體育產業發展獻計獻策。
  • 工信部強調新興產業發展要統籌規劃 避免同質化無序競爭
    ,從市場準入、人才培養、金融服務、政策創新等各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強化政策協同,形成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的合力。王志軍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為代表,推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技術創新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出現了一大批發展潛力大的優質產業和產業集群。5G、新能源汽車和工業網際網路等部分關鍵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出現了領跑,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信創乘風,算力飛騰,2020 長沙網絡安全與智能製造大會邀您參與!
    2020 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將於 11 月 28 日-30 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大會由中共湖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通信管理局、湖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長沙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