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十八日電)讀一所能夠吸引你的大學?把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加入候選名單吧。
想找一所多樣化的大學?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s)下屬的市立學院(City College)也許適合你。
想去財力雄厚、可以為你的學業投入大量資源的大學?去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吧。
注重畢業後的前途?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畢業生最成功。
如果想上兼具這些優勢又氣候宜人的大學,那就往西去。憑藉厚實的財力、全身心投入學習的學子和優異的培養成果,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在《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大學排名(The Wall Street Journal/Times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Rankings,簡稱:WSJ/THE大學排名)的首份榜單中獨佔鰲頭。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分列二三位。
依4大類別 重點不在SAT
WSJ/THE大學排名是學生們的寶貴指南,這份排名沒有把重點放在大一新生SAT平均分以及有多少申請者被拒等傳統因素上,而是更注重學生畢業後的成就以及學生本人對教育質量的評價。
這項排名依據四大類別15項指標。四大類別分別是:學生培養成績(包括學生畢業後的情況)、學校資源、學校與學生的互動程度,以及學習環境(多元化學習環境),在每所學校整體得分中的佔比分別為40%、30%、20%和10%。
耶魯大學(Yale)的學生培養成績和綜合排名分別排在第一和第五位。哈佛大學的學校資源排在第一位,綜合評分排在第六。楊百翰大學在學生參與度上排名僅次於愛荷華州蘇森特的道特學院(Dordt College),綜合排名為第103位。紐約市立大學下屬的市立學院在多樣性學習環境上排名僅次於加州裡弗賽德的拉西瑞亞大學(La Sierra University),綜合排名並列第305位。
WSJ/THE大學排名有別於其他「頂級」和「最佳」大學排名的一點是,這項排名整合了針對10萬名美國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這項排名包含學生對七個問題的回答,這些問題包括:學生師從教授學習的經歷、學生在項目上的合作程度、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鍛煉程度,以及學生是否會向其他人推薦自己的學校等。這些學生的回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每所學校在參與度指標上的得分。(每所學校開設不同學科課程的數量也是一個影響因素。)
除此之外,該排名還突出了專注於課堂教學支出、並對教學和學術成果均給予獎勵的學校。該排名也強調了學生成績,但未考慮學校在招生方面的挑剔程度。社會經濟和種族多元化因素也在報告中得到重視。
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校長Mitch Dani說,有些大學排名反而會起反效果,大學支出越多、學費越昂貴、入學條件約苛刻,排名會越靠前。他指出,人們需要的是這樣一份指南,它能告訴學生,去哪所大學才能得到最重要的東西。普渡大學總排名第37位。
史丹佛有矽谷優勢 提高研究實力
排名第一的史丹佛大學從優秀的領導力和更佳的地理位置中受益匪淺。近年來,史丹佛與矽谷的關系提升了該校的聲譽,其獲得的捐款金額也增加,提高了研究實力。
該校教務長John Etchemendy稱,史丹佛和矽谷之間具有雙向的協同效應;史丹佛大學非常幸運。他表示,這種關系對學生的研究機會和職業前景都有好處。
史丹佛大學對學生的人均學術支出在美國排名第五(該項支出對不同地區的生活成本差異進行了調整)。
總排名第三、常春籐聯盟校排名第一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是學生培養成績指標最佳的高校之一,該指標包括畢業率、學術聲譽、畢業生實際工資和貸款還款率比較等。該校在學生多樣化指標上也獲得了很高評分。
哥倫比亞大學負責本科招生和助學金事務的院長Jessica Marinaccio稱,學校嘗試建立起能鼓勵學生以不同方式思考的班級。他表示,應該鼓勵這些學生走出舒適地帶。
加州理工 列前10名
前10名還包括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和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經常面臨質疑的大學。雖然所有頂級學校在教學資金和科研實力方面表現良好,並且在學生培養成績方面排名居前,但在學生參與度方面大多表現不佳,只有少數例外。這意味著頂尖學院的學生可能無法獲得最豐富的學習體驗,不過畢業後的收入仍可能不菲。
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在常春籐聯盟院校中排名最低,排在第20名,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學生培養成績弱於其他盟校。
威廉士學院(Williams College)(整體排名第22位)和安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排名第23位)在文科學院中排名最高,教學支出和學生培養成績表現突出。但在學生參與度方面,威廉士學院未能進入前450名,安默斯特學院未能進入前600名。換句話說,僅僅是因為一所學校規模較小並且以本科生教學為己任,並不能保証學生獲得令人滿意的課堂體驗。
州立大學財務窘困 不容忽視
應當指出的是,某些類型的學校未納入本排名評估範圍。本排名不包括軍事院校,因為這些學校的學生不使用聯邦學生貸款,因此未納入貸款償還率和畢業後收入的政府資料庫。20%以上的學生完全通過在線學習的院校也被排除在外,因此自由大學(Liberty University)沒有列入名單。另外,學生數量不足1,000人的規模最小的院校也未覆蓋,因為學生數量太少會給評估結果帶來重大影響。
公立院校雖然被納入排名,但沒有一所躋身前20位。原因是學校的整體評分中有30%是基於資源(以教學支出、師生比例以及科研成果作為衡量指標),而公立大學能在這些領域上投入的資金普遍比私立大學少。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在公立大學中排名最高,整體排名第24位,但資源僅排在第72位。除此之外,只有兩所公立院校在資源方面躋身前100位,分別是整體排名並列第30位的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和整體並列第37位的普渡大學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主校。
盡管排名中不乏強大的公立院校,但許多州立大學面臨的財務窘困不容忽視。預算吃緊可以影響到班級規模、畢業率、師資力量,以及學校提供助學金(而不是助學貸款)的多寡。
據美國各州高等教育執行長協會(State Higher Education Executive Officers)的一份報告,雖然最近幾年政府撥款有所回升,但2015財政年度用於每位學生高等教育的公共資金仍較2008年低15.3%。
新澤西州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Montclair State University)校長Susan Cole說,他們充分利用了手上的所有資源。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每位學生獲得的一般政府撥款從10年前的3,100美元下降至約1,750美元。10年前,政府撥款幫助提高了該校的入學率和畢業率,並使之成為一所知名的博士研究大學。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在WSJ/THE大學排名中並列第398位。資源評分排名未躋身前800位,但環境評分並列第75位。
雖然私立大學抓住了資源分數,但在生源多樣化方面,公立大學的評分往往更高。這意味著,財大氣粗的學校通常不會招收許多需要額外支持(例如費用高昂的補習和學術口詢)的學生。在環境評分中躋身前10的大學中,有兩所大學屬於紐約市立大學,五所是來自加州的公立大學,只有三所是私立大學。
WSJ/THE大學排名無意成為所有學生挑選大學的終極指南,應該把它作為一個選擇的起點。這份排名考察了許多因素,在選擇去哪所大學的時候應該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