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梁山草創——第一講「火併王倫」之一

2021-02-13 築土為壇

梁山是《水滸傳》的中心。《水滸傳》描述了許多座山頭,描述了許多次聚義。除了梁山以外,還有十個山頭,最後百川歸海,全部歸於梁山;各自小聚義,最後匯合成為一場大聚義。

梁山事業的形成和發展,整個來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王倫時期、晁蓋時期、宋江時期。這三個階段大致可以這樣說:時期是梁山事業的草創期,晁蓋時期是梁山事業的中興期,宋江時期是梁山事業的鼎盛期,但是很快由盛而衰。「英雄排座次」是要說明,宋江主政以後,梁山這個單位山頭林立,宋江怎麼實現治理?怎麼進行管理?「全夥受招安」是要說明,梁山事業最終怎麼沿著宋江的招安路線發展?最後梁山以及諸位英雄的結局下場,以及我們今天對《水滸傳》的評說。

第一講我們講「火併王倫」。這一講的任務就是描述梁山的第一期,即王倫時期的基本情況;然後講一個轉折點——火併王倫,這是梁山發展史上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火併是領導權轉移的一種方式。領導權轉移有和平的非暴力的方式,也有暴力的非和平的方式就是暴力的非和平方式架空是領導權轉移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和平的非暴力的方式。這兩個方式我們都要講。

首先簡要說明一下梁山草創。梁山草創《水滸》裡面也是簡略提到,概括地說,梁山草創時期是指王倫時期,形成了以王倫為核心,成員包括杜遷、宋萬、林衝、朱貴的領導班子,總共就這麼幾個人。而且決策人就一個人——王倫,執行人就另外幾個人。這個領導班子的特點是什麼呢?兩個字:平庸。因為領導核心平庸,所以整個領導班子也就平庸。為什麼造成平庸?因為權力分配機制有問題,權力不是按照能力分配,而是按照資歷分配。資歷是說:誰先到梁山誰就叫「老大」,先來後到。

關於「梁山泊」,《水滸》裡面有幾處描述:「山東濟州梁山泊,方圓八百餘裡」,——這是根據《水滸》小說裡面描述,現在你到梁山去看,沒那麼大。——「中間宛子城、蓼兒窪」,中國人使用漢字是講諧音的,這兩個詞:「宛子城」、「蓼兒窪」。「宛」「蓼」——「完了」,有點像是《紅樓夢》裡面《好了歌》一樣。頭面人物起初有三個人:白衣秀士王倫、摸著天杜遷、雲裡金剛宋萬;還有一個旱地忽律朱貴。朱貴是個什麼人呢?他在李家道口開了一個酒店,這個酒店按照他的描述,「專一探聽往來客商經過。但有財帛者,便去山寨裡報知。但是孤單客人到此,無財帛的,放他過去。有財帛的來到這裡,輕則蒙汗藥麻翻,重則登時結果,將精肉片為羓子,肥肉煎油點燈。」(70-10) 「蒙汗藥」真有其事,據說是用曼陀羅花製成,怎麼製法?還有解藥成分都有人研究過。「將精肉片為『羓子』(就是臘肉),肥肉煎油點燈。」——這簡直就是非人道反人權的一幫強盜!《水滸傳》有許多這種描述,比如說孫二娘,專門幹這個事。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它的人性問題?我們以後可能還要涉及。這就是這一時期的一個情況。後來上來一個重要人物,就是豹子頭林衝。成員有多少人呢?——「七八百小嘍囉」,也有說成「五七百人」。「七八百」是王倫自己說的,「五七百人」是阮氏三兄弟說的,「七八百」和「五七百人」,到底誰是實數難說。「七八百」是自家人所說,也許誇張一點;「五七百人」是局外人所說,或許模糊一些。到底誰虛誰實?人數也差不多,就是那麼幾百號人。這幫人幹什麼呢?也就是「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裡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70-10)「搶擄來往客人。」(70-14)「打家劫舍」、「搶擄來往客人」,就是一夥強盜,一夥普通強盜;「投奔那裡躲災避難」、「收留在彼」,就是窩藏罪犯,窩藏一般罪犯。這就是它的草創期。我們可以看出來它這樣一個特點:草創時期梁山事業限於普通強盜「打家劫舍」水平。 

-水泊梁山圖-

《水滸傳》最初通過林衝視角描繪梁山泊,金批稱之為「梁山泊最初寫圖」:「林衝看岸上時,兩邊都是合抱的大樹,半山裡一座斷金亭子。再轉將過來,見座大關。關前擺著槍、刀、劍、戟、弓、弩、戈、矛,四邊都是擂木炮石。……二人進得關來,兩邊夾道遍擺著隊伍旗號。又過了兩座關隘,方才到寨門口。林衝看見四面高山;三關雄壯,團團圍定,中間裡鏡面也似一片平地,可方三五百丈;靠著山口,才是正門,兩邊都是耳房。朱貴引著林衝,來到聚義廳上」(70-10)。在這個「最初寫圖」裡,有兩個標誌性的建築物:一個叫「斷金亭」, 一個叫「聚義廳」。我們在「題解」中已經說明。

還有一段王倫跟楊志說的話:「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同做好漢。」(70-11)。我們可以稱之為「梁山泊最初綱領」。阮氏三兄弟說:「他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金銀,異樣穿綢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70-14)吳用也說:「如今山寨裡好生興旺,官軍捕盜,不敢正眼兒看他。」(70-17)這就是梁山泊最初的規模和格局。但是,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問題,就是它的格局很小,規模很小,沒有什麼志向。這幫強盜除了「打家劫舍」之外,沒有別的志向,也不想奪取中央政權,甚至也不想奪取地方政權,也不想劫富濟貧,更沒有什麼遠大目標,比如實現共產主義,這都沒有。 所以這幫強盜水平很低。王倫統治時期就是這樣一個情況:雖「同做好漢」,但以「大秤分金銀,大碗吃酒肉」為旗號,格局、規模受限。

王倫在他領導梁山時期,自己犯了一個嚴重錯誤,這個嚴重錯誤就在於他將領導權等同於所有權,叫做「佔山為王」,叫做「先佔原則」,俗話所謂「先來後到」。王倫就是這樣治理山寨,管理山寨。先佔原則很有問題。我們講我們單位選舉你當領導,是不是就等於單位歸你所有呢?——這不是一回事!可是王倫以為是一回事,王倫最後失敗就失敗在這裡。整個梁山初期格局規模受限,是跟這個綱領有關係的。梁山事業處在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狀態之下:天時,大宋王朝政治腐敗,社會動蕩;地利,水泊梁山地理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在眾多山頭中,它的地理形勢最為優越;人和,水泊梁山是所有江湖好漢最為嚮往的地方。有天時,有地利,更有人和,這就決定了梁山事業的迅速發展。但是,梁山事業沒有一開始就發展起來,這就只能夠歸咎於王倫。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梁山頭領王倫被林衝火併,留給我們什麼啟示
    《水滸傳》中,梁山泊寨主起初為白衣秀士王倫,後來其寨主之位被晁蓋取代。我們知道,王倫的最終結局是被林衝火併。那麼,王倫被殺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他又留給我們什麼啟示?三人對王倫的貢獻都可謂功不可沒,他們不僅不爭寨主之位,反而扶持王倫坐穩了梁山第一把交椅。當林衝上梁山入夥時,被王倫拒絕,杜遷、宋萬多次提及王倫這樣做,有負於柴進對梁山的恩德。由此可見,王倫是一個薄情寡義、忘恩負義之人。
  • 水滸:梁山水泊第一任主人,白衣秀士王倫的失敗教訓
    北宋宣和年間,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道宗皇帝,宋徽宗治下的某一天,在梁山水泊的斷金亭之上,一個白衣秀士倒在一片血泊之中,在他身旁站著一群表面上義薄雲天,暗地裡卻各懷鬼胎的江湖草莽。躺在血泊裡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江湖人稱白衣秀士的王倫,也是大名鼎鼎的梁山水泊的第一任主人。
  • 火併王倫時,王倫的手下都在場,為何沒有一個站出來阻止?
    王倫的手下?誰?林衝嗎?林衝與楊志一番惡鬥之後,「王倫自此方才肯教林衝坐第四位,朱貴坐第五位。」王倫當然是第一位頭領。林衝坐第四位,他可不就是王倫的手下嗎?我們都知道,火併王倫的主人公就是林衝,你叫他阻止自己嗎?除了林衝,還有朱貴。朱貴也是梁山的老資格了,不過他的主要工作是外聯,在水泊梁山之外,「枕溪靠湖」開著一個酒店,迎來送往、打探消息。他對林衝很景仰,一見面就保證「既有柴大官人書緘相薦,亦是兄長名震寰海,王頭領必當重賞」,而在王倫拒絕林衝入夥的時候,他又再三勸阻。
  • 梁山聯合創始人杜遷:從沒投過反對票的三朝元老
    梁山的創始人有兩個,一個是「白衣秀士」王倫,一個是「摸著天」杜遷,他們拿著柴大官人的天使投資,聚起七八百嘍囉,落草在了梁山。這時,王倫是山寨之主,杜遷坐第二把交椅,再下面還有「雲裡金剛」宋萬和「旱地忽律」朱貴。林衝火併王倫,晁蓋被推為寨主,吳用、公孫勝、林衝坐了第二、第三、第四把交椅。
  • 王倫對林衝有收留之恩,沒有傷天害理,為什麼不能留他一命
    梁山三代頭領,第一代王倫,第二代晁蓋,第三代宋江。三代梁山之主都是不得好死。而一代與二代死於內訌火併,晁蓋死於暗殺,而王倫則是明目張胆死於內訌。至於留下王倫的性命顯然不可能的,這和謀朝篡位一樣。只有兩條路,或是死,或是繼續當老大。
  • 從梁山的角度考慮,王倫這個山大王其實是合格的
    白衣秀士王倫作為梁山泊的第一代領導核心,一直以來被人們詬病為目光短淺、固步自封、心胸狹窄、妒賢嫉能的負面人物。其實,這是一種對王倫極不公正的評判,完全是站在林衝、晁蓋等人的立場來看待和評價王倫的。作為梁山泊的開山鼻祖,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白衣秀士王倫確實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 梁山天雄星,豹子頭林衝,為人最是薄涼
    引薦林衝上梁山入夥,尋求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柴進對林衝很義氣了,為林衝盡心盡力。為什麼柴進要林衝上梁山呢?要知道,梁山泊雖然是王倫一手打下來的,但是王倫創業的資金,卻來自於小旋風柴進。梁山泊也算是柴進的資產了 。所以,小旋風柴進在梁山泊威望很高。只可惜,後來,林衝卻火併了王倫。
  • 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
    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時間:2017-06-17 16:3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梁山好漢中最廢物的十個人 第一名白瞎了他的綽號! 一百單八將,指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個頭領,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
  • 倒黴的工具人:王倫《水滸傳》-吳用的經典個人show
    更須月出波光淨,臥聽漁家蕩槳歌這裡是梁山泊,滾滾長河傾瀉於此,與古野巨澤交匯,形成了「八百裡梁山泊」的壯麗美景。更重要的是,這裡是重要的漕運通道,時有商客渡船經過,實乃遊覽旅行,包攬風光,打家劫舍,脫貧致富的完美位置。「白衣秀才」王倫也是這麼想的。
  • 北京奪印上海下毒東北掄錘,從梁山火併到企業內訌,人性毫無改觀
    01首先,「火併」「內訌」是一切利益團體的基本特徵,沒有地域特徵。中國人最熟悉的內訌是林衝「火併王倫」。王倫作為梁山上的第一代領袖,格局不大,他只要個三兩百嘍囉,有幾個略備才幹的手下就行了。但第一趟來了武功和見識遠高於他的林衝,第二趟又來了晁蓋等幾條武功高強的好漢外加足智多謀的吳用。
  • 王倫被殺時,他的心腹兄弟在哪裡?怎麼不出來幫忙?
    在宋江的及時救助下,他們一行人帶著金珠寶貝投奔了梁山。當時,梁山的寨主是白衣秀士王倫,林衝也已經在山上落腳,另外還有杜遷、宋萬、朱貴以及五七百小嘍囉。雙方一番客套後,晁蓋覺得很滿意,總算有了落腳處。但是,吳用看出了本質:王倫沒有留他們的意思,否則直接就商量好座次了。吳用知道林衝壓抑,打算用幾句話刺激林衝,讓他幹掉王倫。
  • 《水滸傳》中王倫對林衝有收留之恩,林衝為何一定要殺他?
    林衝上梁山是經過柴進推薦的,當時梁山的寨主是王倫,王倫能成為梁山寨主,還多虧曾經柴進的幫助,按理說恩人柴進推薦林衝,王倫應該接受才是,但王倫因嫉林衝之才,害怕林衝上了梁山會壓過自己,所以百般刁難林衝,想以此逼林衝離開。但林衝報定主意要留在梁山,最終王倫看在柴進之面,只得留下了林衝,不過就算如此,王倫還是諸多打壓林衝。
  • 歷史過往:林衝為何要把梁山老大之位拱手相讓,給晁蓋來坐,有
    看,杜遷、宋萬、朱貴,這些梁山的元老,攝於林衝的武力,都甘願隨他執鞭墜蹬。晁蓋、吳用這些剛上梁山的新人,立足未穩,且林衝殺王倫,就是為了接納他們,他們對林衝心存感激,林衝要做梁山老大,他們恨不得舉雙手雙腳贊成。
  • 聚義廳上宋江排座次,公孫勝看清後扭頭離去,梁山自此無兄弟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中所傳達出來的忠義精神令人讚嘆,但是它的結局並不是那麼美好,至少讓很多讀者都感到惋惜,因為很多人上梁山就是為了躲避黑暗的官府,可是最後結局卻兜兜轉轉又回到了朝廷。公孫勝一直都被稱為神機妙算,他早就算到了自己會被官逼上梁山,於是在第一次官衙抓捕時就使出了自己的本事,把官船直接給燒了,後來他跟著晁蓋上了梁山,此時還是王倫在這裡當家,怕別人在自己這裡惹出是非的王倫勸晁蓋一隊人早日下山,而且之前王倫還刁難林衝。
  • 梁山泊英雄的排名大有玄機
    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盧俊義作為河北第一富豪,是被宋江、吳用等人搞得家破人亡,誆騙上梁山的。宋江之所以花大力度讓盧俊義上山,是想利用盧俊義的聲望、財富、本領,引起朝廷的重視,證明梁山不僅僅是草寇水賊,是為了增加日後招安的砝碼。盧俊義之所以能坐上第二把交椅,完全是宋江一手安排的。
  • 林衝與王倫並無血海深仇,林衝連高俅都沒殺,為何卻要殺王倫?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他們留給我們不可多得的文化寶藏。《水滸傳》講述的是在宋朝末年,君王無能,奸臣當道的環境之中,很多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落草為寇,走上梁山的故事。
  • 王倫作為水泊梁山「創始人」為何沒能走到最後?這要從一封信開始說起
    圈好了辦公地點,杜遷又叫來了哥們宋萬,兩人召集了不少兄弟,有了地也有了弟兄們,「梁山泊打劫公司」順勢成立。要說王倫還是讀過書,有眼光,隨便一圈就圈了塊就成了日後的「地王」,但是有時候眼光好也不見得就是件好事。那時候的王倫還不知道,自己隨隨便便圈下的這塊地其實是為自己的日後埋下的禍根,以至在死之前連王倫自己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就已經成了林衝的刀下鬼。
  • 小人物的生存之道:為何杜遷、宋萬和朱貴能避免王倫的悲慘命運?
    梁山一百零八將中,資歷最老的是誰呢?是這三位:杜遷、宋萬、朱貴。這三個人是王倫時代的老人,論資歷來說遠遠超過其它好漢,不過他們絕對不算什麼起眼的角色,也沒什麼本事,就文學角度分析妥妥是醬油角色。宋萬也勸道:「柴大官人面上,可容他在這裡做個頭領也好;不然,見得我們無義氣,使江湖上好漢見笑……」這兩位和朱貴還是有一點區別的:他們是頭目,和王倫有一定利益關係。所以對於他們來說,眾多好漢入夥,他們的地位也是會下降的,和朱貴不同,好漢們上梁山他們某種程度是受害者。不過這兩人畢竟沒什麼本事,所以好漢們也不在乎。
  • 108條好漢中他第一個上梁山,最後一批戰死,一直都是小人物
    他和王倫投奔柴進,隨後一起落草梁山,座次在王倫之下排名第二,其後為宋萬、朱貴,形成了梁山四大巨頭。杜遷最大的特點,便是個子高大,這從他的綽號「摸著天」可以看出來:能夠觸摸到頭頂上的天空。另外,它也暗示著能夠拿雲捉月,本領高強。這名頭震天響,不過倒是顯得尷尬,因為杜遷的武藝不過爾爾,也沒啥其他能耐。王倫曾經直接說出過這一點,「我沒十分本事,杜遷、宋萬武藝也只平常。」
  • 水滸傳中,林衝敢殺首領王倫,為什麼高俅來到梁山,他卻不敢殺
    最終林衝休妻,上了梁山。上了梁山之後,林衝心情極其抑鬱和煩躁,正好吳用的一番演義,惹得他一怒之下,殺死了首領王倫。 後來奸臣高俅也來過梁山,但是林衝卻沒有趁機殺他。林衝一生殺敵無數,勇冠三軍,可恨忘了初心,面對真正的仇人卻懦弱退怯了。如此血海深仇,林衝完全可以殺了高俅,而宋江也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