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傳統行業被淘汰,大量失業人口該何去何從?

2020-12-22 非常規5分鐘

自從250年前英國發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社會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目前正在邁向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道路上,按照德國對工業4.0的定義,這四次工業革命可以分為工業1.0到4.0,其主要的技術特徵分別是,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網絡化信息化與智能化的深度結合,在這場技術革命中,社會生產方式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一是產品生產方式從大規模製造向大規模定製轉變,二是程化勞動被智能化設備所取代。

雖然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概念,還未得到所有專家的認可,但是諸如哈佛商學院歷史學家阿爾弗雷德,在《信息改變美國驅動國家轉型的力量中》一書中,就提出了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論斷。

因此德國人把網絡化在工業領域的應用,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妥,按照馬克思的論斷,只有生產力的提升,而沒有生產關係的改變 不是工業革命,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技創新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對傳統的生產製造價值創造體系,將產生顛覆性的改變。

雖然無法確定第四次工業革命,在未來哪一天能實現,但是我們依照如今的工業發展,不難想像在工業4.0時代,全球製造業強國會紛紛行動起來,不過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社會生產方式的變革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就會帶來一個勞動就業問題,大量工人的工作會被智能機械取代,例如工廠的流水線工人,以及傳統的農業和農民工。

以前的機械不靈活、精度低,所以要培訓工人,但等我們真正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那這些問題都將被解決,相比人工生產力,機械可以一天24小時不停的工作 不用休息,只需要輸入相應的執行程序,不用培訓、沒有懈怠,所以那個時候,很多打工人將會失去工作,既然工業革命4.0會逐漸將傳統行業淘汰,那辛苦在底層拼搏的打工人出路又在哪呢?

未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對勞動的替代,程序化工作的需求減少是必然會發生的,什麼是程序化工作,就好比三點一線,在流水線上奮鬥的工人,亦或者高速公路收費口的工作人員,些都屬於程序化的工作的一部分,在80時年代汽車站還沒有固定的售票窗口,所以每一列大巴車上一定會配備一個售票員,公交車上也是如此。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售票員就被動社會淘汰,而且當代也有些行業,逐漸被智能領域所取代,例如無人機外賣配送 ,自動駕駛計程車的誕生,這些都在挑戰的傳統行業,當這些行業被完善之後,計程車司機 外賣小哥也將面臨工作轉型的問題。

不過我們回過頭再看前三次的工業革命,這種擔憂好像又沒什麼必要,打工人的出路會隨著工業革命逐步發生改變,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的到來,機器的出現,導致很多手工業者短時間內失去工作,因為一臺蒸汽機就可以媲美上百人的效率,引起了當時手工從業者的恐慌,很多工人甚至在運輸機器的路上去砸壞機器,但是若干年後的今天,工人並沒有因為機器的出現,而導致工人大量的失業,相反進入工業時代,工廠工人的需求量反而增多。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的到來,歐洲的許多煤炭工人人心惶惶,電的產生意味著不需要他們鏟煤燒鍋爐,但是現在看來,鏟煤的工人雖然減少了,但其它電力行業的需求量卻急劇猛增,數字時代同樣是如此,帶動了更多的新興產業。

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雖然會使傳統行業的打工人,陷入短暫的失業狀態,但終究會有新興的產業誕生,只不過轉型是一定需要經歷的過程,如果沒能快速融入新的行業,那淘汰是必然的,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打工人的出路取決於自身,能否快速融入新的產業中,那麼那些適應力不強的農民工,又將何去何從呢?

如果從轉型這條路來看,他們好像真的沒有出路可言,就像是重慶的棒棒逐漸被淘汰一樣,機械已經開始逐漸取代人力扛取貨物,不過這並不是大問題,工業革命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而是緩慢進行的過程,傳統行業會在這期間慢慢的轉變,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完成迭代,所以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只會終結於他們那一代,沒有新興力量投入其中而已,本身並不會造成大量失業。

未來的轉型主要面對的是年輕打工人,他們的轉型才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沒能快速適應新時代的到來,那真的就無路可走了,總而言之,工業4.0時代是,以網絡化滲透為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抓住時代創新的步伐,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這樣才能成為工業4.0時代的領跑者和贏家,而不是被淘汰者。

相關焦點

  • 從福特到特斯拉,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的企業何去何從?
    獵鷹9號重型火箭搭載的64顆衛星 (圖源:SpaceX) 福特汽車是百年車企,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拓者,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領跑者,但接近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候不行了,氣數已盡。
  • 第四次工業革命與龍的故事
    生產效率無法大步提升,新工業革命自然只能龍潛於淵,忍時待機,難以施展。那麼,到底是什麼卡住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爆發的咽喉?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著作《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提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三個特徵:一是指數級而非線性的技術發展速度,二是技術改變人類經濟、商業、社會和個體的廣度與深度,三是國家、行業、企業以及整個社會所有體系的系統性影響,所有人都能參與到變革中並從中受益。
  • 越南發布第四次工業革命國家戰略
    越南政府總理近日批准發布了《到2030年第四次工業革命國家戰略》。戰略的目標是充分利用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機遇,從根本上掌握並在社會和經濟各個方面廣泛應用新技術;逐步開發新技術,以支持更新越南的增長模式,與戰略突破和國家現代化相結合,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
  • 「可持續的未來:青年工程師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國際論壇在京舉行
    2020年9月18日下午,在第23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召開期間,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主辦,創新專委會和青年工程師/未來領袖委員會負責承辦的「可持續的未來:青年工程師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國際論壇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舉行。
  • 中國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成功造出人造太陽
    歷次工業革命的順序為蒸汽時代、電氣時代、資訊時代,那麼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方向是在哪裡?可控核聚變可以給我們答案。圖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什麼革命?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方向是人工智慧、清潔能源、量子信息、虛擬實境、生物技術為概括方向。
  • 浩辰3D軟體助力中國製造行業應對新工業革命挑戰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3月5日發表題為《新冠病毒能夠引發一場新工業革命》的文章指出,當供應鏈崩潰、家家戶戶被隔離時,第四次工業革命看上去更具吸引力了。當現金正在傳播病毒時,使用電子貨幣似乎要明智得多。
  • 強生支持「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智慧醫療論壇」於第三屆進博會期間...
    醫療創新與數位化變革引領健康未來近日,由強生支持舉辦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與智慧醫療論壇」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成功舉行。該論壇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網絡與中國新聞社國是論壇共同主辦,與會來自政府、學界、業界、醫療健康界的相關代表,圍繞「醫療創新與數位化變革引領健康未來」這一論壇主題,就智慧醫療和數位化公共衛生發展熱點議題分享了各自專業建言。
  • 中國為何無緣工業革命
    ,即使能夠解決的那些,也將耗費大量勞動力和社會財務成本。例如關中大地震,在當時沒有技術性手段去解決農業供水問題,導致了大量農業人口的外遷。又例如十三世紀由於灌溉系統的破壞,伊朗和伊拉克地區衰退了好幾個世紀。
  • 今年股市何去何從?王慶:降低預期,優質賽道與傳統行業都有機會
    來源:券商中國今年股市何去何從?重陽投資王慶:投資者需要降低對未來1~2年結構性贏家的收益率預期▲重陽投資總裁 王慶過去的2020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巨大衝擊,但A股市場表現搶眼。展望新的一年,股市何去何從?戰略上又該如何布局?
  • 2021年,你將會面臨哪些嚴峻的「隱性失業」?
    但在這一輪的新經濟中,很多企業正面臨被淘汰,很多人正面臨被失業的危機。特別是2020年疫情的突襲,讓線上購物,特別是線上買菜成為了新一輪的新經濟模式,再次將網際網路新經濟推向另外一個高峰。產業結構的調整、經濟的更迭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大多數人在換工作,但一部分人的轉型難度和給個人及家庭帶來的痛苦會遠超於之前的預判,其中年齡偏大、知識結構單一的人更是面臨著「隱性失業」的風險。你正在被這個時代淘汰嗎?你正在面臨「隱性失業」的風險嗎?
  • 俄羅斯未來該何去何從,是重新強大起來,還是再次解體?
    它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呢?是重新崛起強大,還是重新走向解體?自來人口都是國家一筆巨大的財產,像日本一直以來都知道自己國家短板是人口不足,全民搞生育,為了解決老齡化這個非常嚴重嚴峻的問題,增加國家勞動力。但有著同樣問題的俄羅斯自始至終好像都沒有重視過。
  • 中年失業,無一技之長,該怎麼養家餬口
    我感覺我整個人跌落了谷底,要生存、要開銷,現在連工作都丟了,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我除了會做流水線的工作,一無所長,迷茫焦慮,該何去何從! 而且,有一技之長傍身的人,也不至於會被辭退。
  • 任劍濤:工業革命與不列顛新帝國的興衰
    「圈地運動」催生了大量的「剩餘人口」,進入工業機制中的人口,並無穩定的工作,多出不少需要救濟的人口,而「濟貧法」讓這些人受辱式地接受救濟,這哪是此前的社會有過的現象。霍氏如此這般的描述,固然因於他左派史家的立場,但也屬於有一說一:一個新的工業社會,就是一個不容鄉情的社會。工業的內生力量首先改變了英國的面貌,同時也改變了英國的世界地位和世界政經版圖。
  • 虛擬實境革命前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鑰匙之一_鳳凰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LS邋遢道人前言:第一章 行業背景第二章 行業概況第三章 市場分析第四章 用戶分析第五章 VR/AR的產品思維>第七章 後記第八章 免責申明第九章 引用及參考文獻導讀:無論你是否察覺,技術在不斷地改造著我們這個世界;無論你是否認可,虛擬實境(增強)技術在必然是未來趨勢;無論是否認可,VR/AR已然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領域
  • 英國「阿喀琉斯之踵」:迷信「自由」如何葬送第二次工業革命?
    這種"自由"迷信也為後來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埋下禍根,英國失去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領先地位,被後起之秀的德國、美國超越。英國開始大量進口工業製成品,尤其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出的新工業製成品在機械、化學製品、加工食品以及某些種類的金屬的消費上,英國大量地從其兩個主要競爭者——美國和德國進口。最突出的是,雖然19世紀50年代英國率先研製出了人工合成染料,但在短短 30 年間,德國卻後來者居上,英國不得不從德國進口染料,並出口其原材料焦炭給德國。
  • 中國企業自主研發高端智能採棉打包一體機,你會被社會淘汰嗎?
    以前每年都會有大量的拾花工奔赴新疆,但是隨著機械化的推廣與應用,現在已經很少可以看到拾花工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疆全區棉花機採面積已經突破1150萬畝,新疆作為全國優質棉生產基地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
  • 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對國際政治究竟有什麼影響?
    工業革命的影響兩國的革命路徑不一樣,但影響都很大,對當時的其他國家都形成了降維打擊,就是用現代規則來對付傳統規則。在傳統時代,政府根本就不會考慮關註失業的問題,因為不會影響選票;但是在大眾政治時代,政府就必須應對失業問題,內政和外交等方面的政策不一樣,可能會出現貿易戰。
  • 布雷克·格裡芬|並非被時代淘汰的白魔獸,未來該何去何從?
    曾經的他,飛天遁地無所不能曾經的他,死亡隔扣震撼聯盟如今的他,被時光抹去了所有的稜角空接之城已不在,他該何去何從?很多人都說,格裡芬目前已經被這個籃球的時代淘汰了,但是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格裡芬真的是被時代淘汰的嗎?其實不然,這個時代對於內線的要求其實並不是身高和身體的強壯度,而是內線球員的靈活程度,速度和投籃能力,這些都是格裡芬擅長的。
  • 2020年最新「停工令」要來,從事這幾個行業,將面臨失業的風險
    2020年最新「停工令」要來,從事這幾個行業,將面臨失業的風險推薦語: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工業生產逐漸成為了世界各國經濟崛起的支柱,隨著經濟發展的步伐加快,工業在拉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對環境生態造成了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