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三十六天罡有兩人是虛構,施耐庵為何要虛構兩個主要人物?

2020-12-14 酒都那些事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以北宋時期爆發的宋江、方臘起義為題材,書中109位英雄好漢的事跡雖然多為虛構,但也並非完全是作者憑空想像。

《水滸傳》的藍本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宋末元初龔開所著的《宋江三十六人贊》,書中詳細列出了參加宋江起義的三十六人姓名,但沒有事跡。另一個是《大宋宣和遺事》,同樣列出了三十六人的姓名,且有一些事跡,比如劫生辰綱、宋江為晁蓋報訊、怒殺閻婆惜等。

兩個藍本中的三十六人,多數是《水滸傳》梁山泊三十六天罡中的人物,但又略有不同,且兩個藍本也不盡相同。綜觀兩個藍本和《水滸傳》,很容易發現作者施耐庵在故事情節的創作上借鑑了《遺事》,而三十六天罡的姓名遵從了《贊》。

《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是:

天魁星呼保義宋江 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 天機星智多星吳用 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 天勇星大刀關勝 天雄星豹子頭林衝 天猛星霹靂火秦明 天威雙鞭呼延灼 天英星小李廣花榮 天貴星小旋風柴進 天富星撲天雕李應 天滿星美髯公朱仝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天傷星行者武松 天立星雙槍將董平 天捷星沒羽箭張清 天暗星青面獸楊志 天祐星金槍手徐寧 天空星急先鋒索超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 天異星赤發鬼劉唐 天殺星黑旋風李逵 天微星九紋龍史進 天究星沒遮攔穆弘 天退星插翅虎雷橫 天壽星混江龍李俊 天劍星立地太歲阮小二 天竟星船火兒張橫 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 天損星浪裏白跳張順 天敗星活閻羅阮小七 天牢星病關索楊雄 天慧星拚命三郎石秀 天暴星兩頭蛇解珍 天哭星雙尾蠍解寶 天巧星浪子燕青

《宋江三十六人贊》中並沒有入雲龍公孫勝和豹子頭林衝,而是「鐵天王晁蓋」和「病尉遲孫立」。雖然《遺事》中有公孫勝和林衝的名字,但也僅僅只有名字,並沒有任何事跡,因此可以說這兩個人物是施耐庵虛構的。

在《水滸傳》中,公孫勝和林衝都是重量級人物,尤其是豹子頭林衝,可以說是最主要人物之一,那麼施耐庵為什麼要把那麼多的重頭戲放在這兩個虛構的人物身上呢?其實,這兩個人物正是作者施耐庵本人的寫照。

公孫勝神通廣大,通曉陰陽五行,卻參與了劫生辰綱。成功之後,並不貪戀財寶,因為他認為劫生辰綱,幫助晁蓋起事,是為了天下蒼生,而不是為一己之私。晁蓋死後,宋江上位。他看出了宋江的投降派本質,感到前途無望,於是飄然遠去,雲遊四方,不知所蹤。

現實中,施耐庵滿腹經綸,有大才。他和劉伯溫是同科進士,劉伯溫曾向朱元璋推薦他,稱他的才能勝過自己。施耐庵曾在元朝廷為官三年,因不滿官場黑暗,棄官回鄉。後被元末起義軍張士誠聘為軍師。後來張士誠不聽其勸告降元,他憤然離去,漫遊各地,隱居著書。

林衝武藝高強,是數一數二的人物,這樣的人物,本該是幹大事的,卻生不逢時,不得重用,只能做一個小小的教頭。雖然他處處謹小慎微,還是處處遭人陷害,連自己的妻子都保護不了,被逼上梁山。林衝這樣一個英雄,卻要處處僥倖才能活下來,最後默默無聞地病死在廟中,當真是憋屈。

林衝曾題詩:「仗義是林衝,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聞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其中「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正是施耐庵對自己身世的感嘆。而「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只不過是他美好的願望罷了。

施耐庵滿腹經綸無處施展,最後只得將畢生才學傾注於著作之中,他自己或許認為這是個悲劇,而對於後人,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相關焦點

  • 水滸傳真實歷史還原,108將到底哪些人物有原型哪些人物純屬虛構
    那麼塑造了這麼多人物到底其中有幾分真實幾分虛構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水滸傳》跟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部性質都不一樣,《三國演義》是根據真實歷史加以小說演繹,99%的人物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只不過對其事跡根據作者的喜好及作者當時的歷史政治背景進行了改動而已,而且這種改動並沒有脫離人物的最終命運。
  • 水滸108將為什麼是天罡、地煞星下凡?為何選三十六、七十二?
    天罡、地煞,都是星座名稱,屬北鬥叢星。《水滸》裡多次宜稱梁山一百零八將,是由所謂「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組成的。「引首」中說:「三十六員天罡下臨凡世,七十座地煞降在人間,鬨動宋國乾坤,鬧遍趙家社稷。」
  • 別不信這4個人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世人都誤以為是虛構出來的
    一是水滸傳裡的宋江,宋江(1073年-1124年),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人物。宋江為梁山起義軍領袖,在一百零八將中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這個人是真實存在的,有史書記載宋江當時領著三十六個人在山東造反,人數不多,遠沒有小說中描寫的那麼厲害,水滸傳也是根據他的事跡改編的!
  • 解讀《水滸傳》,一百零八人為什麼是天罡地煞
    施耐庵的身旁,都是道教的傳道士、衛道士。甚至於元朝的成吉思汗,也曾經為了長生,專門聘請長春真人丘處機來給他延壽。這就不難理解,在宋、元時代,佛教勢微,而道教鼎盛。而天罡地煞,正是道教的北鬥叢星之神。相傳北鬥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共有三十六位神將。這些天罡神將是主位,代表著每一個方位的主神。地煞通常是指星相學家說的主兇殺之星,作為天罡的副手,常常配合三十六天罡聯合行動,降妖伏魔。道教在各個分支中,常常出現混淆的概念。
  • 李逵單挑水軍六天罡:能打贏其中兩個,卻會被另一人以武功碾壓?
    ,其中有八位的水上功夫不錯,在三十六天罡中,水手就佔了六個名額,遠超山賊、都頭、財主,數量僅次於原朝廷軍官。這六位水上天罡在陸地上的武功如何,我們不能根據李逵與浪裏白條張順的廝打來評判,因為在這六人中,浪裏白條張順可能是最弱的一個,而且好像根本就不會武功。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李逵單挑水軍六天罡,只能打贏其中兩個,這六人至少有四位不懼李逵,甚至有一人還可能憑著武功碾壓李逵。
  • 病關索楊雄能力平庸,為何位居梁山天罡之列,原因一目了然
    梁山的三十六天罡當中,絕大部分好漢的表現非常出色,堪稱實至名歸。不過,也有幾位好漢能力平庸,其表現還不如地煞中的人物。但即便如此,這些人也被列入天罡之列。本文要介紹的這位人物便是如此。他便是在三十六天罡中排名第三十二位的病關索楊雄。
  • 水滸英雄為什麼號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竟是這番緣由!
    《水滸傳》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以及時雨宋江為首的一百單八將,在水泊梁山中,英雄好漢排定座次,共評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像「天魁星呼保義宋江、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天勇星大刀關勝、天雄星豹子頭林衝……」,每個人的名字前都冠以星宿名和渾號,這種頗具俠義色彩的名稱聽起來威風凜凜,很多水滸迷甚至能將一百單八將的稱號倒背如流。《水滸傳》也許是每個男孩子童年中那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梁山三十六天罡座次重排
    01《紅塵品水滸》系列第184篇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對於梁山一百零八將的排名肯定都覺得不滿意,俗話說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可以說一千個讀者心目中也都會有一千種排位方法由於一百零八將人數過多,這一篇先排三十六位天罡正將,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下一篇再排七十二地煞,為了看起來整齊,我們分成四組——絕對核心,超級骨幹,重要力量,水貨。
  • 大豐歷史悠久的文化傳說:施耐庵「水滸」文化
    他有兩個弟弟,二弟彥明,三弟彥才。後來父親把他送到與興化相鄰的海陵縣白駒場(大豐)讀書,一生中許多美好時光都留在了這裡,大豐白駒成了他真正的故鄉。 青少年時代的施耐庵,充滿歡樂與追求。
  • 水滸:崔道成蠻、裴如海色、鄧元覺兇,施耐庵為何總與僧人過不去
    那麼,施耐庵為何偏偏對光頭的僧人抱有如此之深的成見呢?要弄懂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看施公對僧人到底有多厭惡。在水滸原著第45回中,作者用來形容僧人的四句言語可謂驚世駭俗——「一個字便是僧,兩個字是和尚,三個字鬼樂官,四字色中餓鬼。」施耐庵對僧人的厭惡之情一覽無餘。僅僅有上面四句當然不夠,已經仙逝幾百年的蘇軾蘇東坡,也不幸躺槍。
  • 本是親兄弟,為何武松高8尺,武大郎高5尺?此墓挖開真相大白
    但他自幼聰明好學,讀書習武,很有志向。中年時進士,後當了山東陽穀縣的縣令(這也是水滸中把武大郎、武松設計在山東的依據)。武大郎在任期間興利除弊,清正廉明,很有政績。 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蓮,出身名門,並非如書中寫的是給人當使女的卑賤之人,是位大家閨秀。她知書達理,跟丈夫兩人感情和睦,生育有四子。潘金蓮也是位賢妻良母,並非小說中的蕩婦形象,當然也沒有毒死丈夫的事了。
  • 解珍、解寶憑什麼超過孫立,排在36天罡中?
    108將本是天罡地煞轉世,他們的排名從一開始就註定,水滸第一回說過。另外,排名之前,作者也多次說過「天罡地煞」「天罡星合當聚義」「天罡地煞下凡塵」等,算是官方欽定,毋庸置疑。那麼,為什麼孫立沒能進入天罡星,解珍、解寶又憑什麼排在36天罡中呢?
  • 封神演義:365位正神有108位神號涉嫌抄襲?專家:鐵證如山
    魯迅先生曾這樣批評過:似志在演史,而侈談神怪,什九虛造,實不過假商周之爭,自寫幻想,較《水滸》固失之架空,方《西遊》又遜其雄肆;故迄今未有以鼎足觀之者。這種批評也被諸多學者所認可。要說水滸傳中描寫的人物也不少,但每一個的性格特徵都描寫得相當到位。
  • 方臘起義規模更大,為何《水滸傳》卻選「宋江起義」為故事原型?
    但《水滸傳》不同,《水滸傳》裡面除了少數人物姓名是真的,情節完全是虛構的,這是單純的「架空小說」,和歷史沒有一點關係,為什麼當時中國人會選擇這麼一個影響力極小的事件來寫這篇居住呢?更合適的素材有的是,最典型的一個便是:方臘起義。方臘起義在真實的歷史上可比宋江起義的影響力大得多,而且史料詳實,選擇這個為模板寫小說不好嗎?
  • 從元末風雲和水滸世界,看施耐庵的家仇國恨和英雄情懷
    況且這鐵爾帖木兒本人也非文弱之輩,他乃是沙場武將出身,原本就是彪悍殘暴之徒,施耐庵只好暫時潛伏在錢塘縣,伺機而動。說來也巧,沒過幾天,縣衙裡貼出告示,要招聘一名文案師爺。施耐庵大喜,這正是他混進縣衙手刃仇人的大好機會,至於做文案師爺,他當然是輕車熟路。
  • 正說三十六天罡
    三十六天罡又稱三十六天將,淵源於古代中國人民對北鬥的崇拜。
  • 《水滸傳》中的歷史,108將有多少是真?很多綽號與小說不符
    通俗小說《水滸》與《三國演義》一樣,也是以一定的歷史背景為題材編寫的,我們常說《水滸》是三分事實,七分虛構,也就是說它其中的故事只有30%是符合歷史事實的。那麼,這三分事實都在哪裡呢?筆者前面也寫過一篇關於《水滸》中符合歷史事實的文章,大致其真實背景只有宋江起義、招安是有過的,另外其起義的歷史背景也是事實,但是,今天要說的是其中的梁山108位好漢,其中會有多少是在歷史上有真人存在的呢?這個問題其實也是無從考證的,除宋江外,其他人至少要有確鑿的證據,也恐怕是不那麼容易了。
  • 從晁蓋自身及水滸故事傳承分析
    無論是箭上刻字、箭上用毒還是旗杆被風吹折等,這些在原著中都很合理,同時期的小說或者歷史資料,都有類似的事情。今天,個人再從晁蓋自身原因以及水滸故事的演變,分析晁蓋之死,與宋江無關。從晁蓋自身原因來看晁蓋和宋江有一樣的地方,兩人都仗義疏財,聲望很高。
  • 早期水滸故事中的赤發鬼劉唐:綽號異常古怪,人物性格陰險
    那麼,赤發鬼劉唐這個人物有沒有歷史原型呢?這一角色又是如何發展和演變的呢?本文結合各種資料,對這兩個問題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在北宋時期,確有一位名叫劉唐的叛軍首領,他被稱為「劇賊」。《宋會要輯稿》第一百七十七冊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七月十一日,以博州氏蔣憲為三班奉職東西路安撫司指使,仍就賜笏,以告獲京東劇賊劉唐等五人,特錄之。」從這段史料來看,劉唐長期活動在京東地區,部眾人數眾多,故此被稱為「劇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