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5年是國內期權的元年,那麼去年一定稱得上是國內期權的第一個「大年」。隨著期權品種不斷豐富,市場規模逐步增加,期權這一非線性的工具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精確制導、風險轉移、持股出租等等,期權有著現貨、期貨所不能替代的功能,不過任何一個好的工具必須得到正確的使用方能盡顯威力。在這周的文章裡,我們就來和大家梳理一下期權初學者最容易墜入的七大誤區,但願您能從中有所收穫。
1、誤解了「損失有限,收益無限」
這是初學者最容易犯下的錯誤。每一本期權教科書都會畫出下方的這張盈虧圖。這張盈虧圖在實戰中有多大的作用,我們姑且不談,它會給您一種錯覺,那就是期權的買方操作是一種損失有限,潛在收益無限的盈虧結構。
不知您第一次看到書上這麼寫,您會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反正,當我在大學期間第一次看到「損失有限,收益無限」這八個字時,我第一反應是「這怎麼可能呢?」怎麼會有一種工具的買賣雙方這麼不公平卻能夠成交!後來,在一個月的實盤交易中,我明白了期權買賣雙方真正的關係,那就是買方雖然損失有限、收益無限,但應該再加四個字「常常歸零」,至少勝率很低,買方與賣方所交換的東西是盈虧的不對稱性和勝率的不對稱性,你要在盈虧上佔到便宜,那麼你就會在勝率上吃到虧。因此,初學者不能因為買方損失有限這句話,而拼命重倉最後歸零。
2、買入過於深度虛值的期權
許多初學者喜歡買入深度虛值期權,也就是那些很便宜的期權。有個客戶曾經和我說道「怎麼50今天漲了,我買的認購期權從來不漲」,後來一看他買的是什麼期權?原來就是最虛值的那個認購期權。有一句俗語特別適合期權,那就是「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特別便宜的期權,往往delta和gamma非常小,當標的價格變動時,這些期權往往像老爺車一樣漲不動,需要標的出現非常明顯的持續漲幅後,價格才會明顯變動。這樣的期權勝率極低,常常歸零,交易成本佔權利金的比例高,扔進水裡的概率大。儘管有些朋友可能用192倍等故事來忽悠你,但這就像巴西0:5落後德國一樣,一生有幾次能變成6:5!
3、害怕時間流失而趕快重倉
另外有一類投資者,學完期權後,了解到了期權賣方的好處,做期權賣方勝率高,時間是你的朋友,能賺取時間價值,耗出theta的收益。於是,他們便分秒必爭,生怕晚了一天時間價值就損耗完了,故而很早就賣出開倉,早早地在許多合約上重倉操作了。事實上,特別希望糾正的是「時間價值」這個概念,其實在國外有很多書把它稱為外在價值,時間價值裡不僅僅包含的是時間,還有波動率對期權價格的影響,通常而言,如果距離到期一個月賣出近月期權,前半段時間主要受到隱波的影響,後半段時間才逐步受到時間的影響,如果早早地重倉賣出期權,那麼隱波一旦中途上升,一切就會陷入被動的困境。
4、以為到期安全而孤注一擲
賣期權就像開保險公司,這句話沒有錯,但只要是賣保險,就依然存在著風險。因此,我們並不能因為覺得賣出的期權處於深度虛值,就可以孤注一擲,滿倉投入。2018年11月,J.Cordier的天然氣期權爆倉事件還歷歷在目,在這個市場上,短到半年,長到10年,沒有什麼不可能,nothing is impossible!黑天鵝總會發生,尾部5倍以上sigma事件也不算奇怪!就算當時看賣出的期權有多安全,也最好不要孤注一擲,因為命運往往會在你滿倉時與你開個玩笑。
5、喜歡像買股票一樣追漲買期權
有許多初學者在做期權時不自覺地會帶入股票的思維,股票裡有一種常用交易模式,說得好聽叫做趨勢追蹤,說得投機點叫做追漲殺跌。實際上,由於期權是一種路徑依賴的工具,不是位移依賴的工具。標的同樣從3000漲到3100,一下子很快的大陽線和漲一漲,停一停的盈虧是完全不同的。當標的出現大陽線時,往往是市場情緒比較亢奮的時候,波動率會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如果在日線的級別上趨勢還沒有確立之時像追漲股票那樣追漲買入認購期權,那麼一旦標的拉出了上影線或是一日遊後,您的認購持倉就很有可能面臨標的、波動率和時間的三殺了。在買期權前,一定要在日線趨勢確立下才能考慮追漲,在左側的盲目追漲將是危險的操作。
6、喜歡像買股票一樣金字塔補倉
熟悉指數定投的投資者,一定會知道金字塔補倉這個操作。所謂金字塔補倉就是一種攤薄成本的加倉操作,如果我真的長期看好50指數,每跌一個臺階我就買入一點指數etf,只要倉位控制的好,這樣的做法完全是合適的,因為指數長期代表著實體經濟的未來,長期總歸會上漲的。但對於某些期權合約就不是這樣了,尤其是對於近月虛值期權,當標的下跌一個臺階時,原來的虛值期權就變的更虛值了,如果你還是在原來合約上補倉,那麼就意味著你在一個delta很小的合約上倉位越來越重,最後可能歸零的本金越來越大。
7、過度沉迷於各種組合,忽視標的本質
期權被譽為衍生品皇冠上的明珠,它的一個讓人著迷之處在於它的組合性。有許多書把幾百個期權組合一個個列舉出來,讓你感到期權組合就像變魔術一樣強大,但這樣去學習了解期權往往會讓自己慢慢地沉迷於各種組合的盈虧結構,而忽視對標的的判斷。除了套利以外,可以說期權能做的長期穩健,一定是和標的深入研究分不開的,這就像和一個人處的好得先了解他的脾氣性格一樣。有了標的在大格局上的判斷,所有的組合也就可以基於需求出發去理解了,而不必孤立地一個個像背誦一樣的理解了。
最近的文章連結:
1、走正確的路,選對的合約——為什麼裸賣平值期權是很不明智的?
——在期權實盤裡,合約選擇是一門影響勝敗的大學問,有時甚至不亞於看對方向。在絕大部分的時間裡,裸賣平值期權並不明智,這是為什麼?實盤裡的思考是怎樣的?
2、童話會騙人,但長期均線卻不同!尊重趨勢,50與300期權您會怎樣搭配?
——過去10年裡,MA120下穿MA250的現象僅僅發生過6次。2020.5.19,上證50的MA120時隔一年多重新下穿了MA250,而相比之下300的整體趨勢尚未遭到破壞。在當前這樣的相對強弱關係下,50和300期權有什麼搭配的玩法呢?
3、又一隻百元股誕生!這些年,恆瑞醫藥(600276,股吧)與期權「聯姻」後的淨值走勢!
——2020.5.21,兩市又一隻百元股——恆瑞醫藥誕生了!這些年,期權這個「災難」保險的意義在哪裡?過去五年,恆瑞在期權的保護下,年化收益和最大回撤情況如何?
4、愛琴海上的「520」——升波與降波,究竟如何影響希臘字母的「一顰一笑」?
——升波與降波,它們究竟如何影響希臘字母的變化?這絕不僅僅是知識普及,而對實盤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其實,對希臘字母規律越熟悉,做出合理期權決策的概率就越大。這裡,我就以「移倉換月」和「買沽套保」為例,配上8張動圖來講述。
5、大盤步步逼近年線,我願用「28天」的道術做好下一階段的守護!
——RichardDonchian曾經發明了一個叫做「四周原則」的交易體系,在賣期權的世界裡,我們可以設計類似的「28天原則」,以此來確定何時減倉賣沽?何時減倉賣購?
(版權聲明:原創作品,抄襲侵權必究,如需轉載內容,請與作者聯繫。免責聲明:本文所介紹的期權策略並不構成對投資者的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力的期權工作室。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