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我們一般下意識的覺得是風俗習慣和悠久古老的文明。但是哪個人小時候沒幻想過自己要變成電視劇裡那些飛來飛去的人呢?電視劇裡,小說裡,很多人都有厲害的武功,它們能飛簷走壁,能利落的過招。正所謂「不打不相識」,豪邁爽利的江湖兒女,一言不合可以打一架,沒有什麼彎彎繞繞,看的人心馳神往。
小說裡的招式可能是編的,但是「藝術來源於生活」,沒有毫無根據就能想出來的東西。筆下能寫出來一招一式,說明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有這一招一式的根據,歷朝歷代赫赫有名的將軍們,更加說明了武術的真實存在。我國武術自古有之,歷史同樣悠久。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武術,最著名的中國四大武術之鄉,你知道是哪裡,知道哪裡有些什麼武術嗎?
一、山東菏澤
菏澤,古稱曹州,是中華武術發源地之一。家鄉在這裡的歷史名將不少,孫斌、吳起、單雄信、徐茂公等等,歷史上好幾次起義也發生在這裡,最出名的便是宋江起義。
菏澤拳種多,流傳的傳統武術拳種門類大概有39個,諸如梅花拳、夕陽掌、洪拳、水滸拳、炮拳、佛漢拳、少林拳、太極拳、八卦拳、陰陽拳等等。這些拳種流傳套路完整,拳術、器械、技法等等,比較完善。
目前,在菏澤已經建立一些武術學校,比如巨野武術學校、曹州武術學校,為社會培養武術人才,也為傳承我國傳統的武術文化。
二、河北邢臺
邢臺武術歷史悠久,邢臺梅花拳、沙河藤牌陣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源於邢臺臨西的臨西彈腿是南拳北腿中「北腿」的代表,,邢臺南宮則是中國武術之鄉。
邢臺還是武氏太極拳和楊氏太極拳的最重要傳承地之一,任縣王其和太極拳發源於楊、武兩家,傳承已有百年。隨後沙河武當太極拳、臨西洪拳等陸續選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邢臺梅花拳更是中國四大文化拳之一,講究文武雙修,為了將武術文化傳承下去,目前邢臺梅花拳已經走進各所學校,建立研究會所。但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不能只是一個地區的傳承,邢臺梅花拳根在平鄉,可是其影響已經輻射到周圍的十數省市。
邢臺百姓自古就有練武的習俗,武術的歷史可追溯到黃帝時期,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賜姓張氏。"由此可見,弓箭的製造者便是河北張氏。
戰國田光、西漢貫高、東漢黃巾起義領袖張角、宋代打虎英雄武松、清代起義領袖趙三多等等,都是河北邢台歷史上輝煌一時的人物。邢臺人民自古就有練武的習俗,生而知武。
三、廣西桂平
2019年太極拳公開賽在廣西的「全國武術之鄉」桂平展開,桂平的武術很大程度上和農民起義相關聯。
基本貫穿明朝的大藤峽瑤民起義;近代太平天國起義一路打到南京,可見桂平武術的功底、1855年建都於桂平的大成國農民起義、二十世紀初西江兩岸大革命桂平農民運動都是全國聞名的幾次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運動。
其中太平天國起義期間,在桂平境內特別是紫荊、東鄉、江口、南木等地普設功夫館,教授人們練武,鍛造武器。
四、廣東佛山
一代宗師黃飛鴻、詠春先師梁贊、葉問、武聖李小龍都師承這裡。佛山是中國南派武術的主要發源地,世界上廣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詠春拳等不少拳種和流派都發源於佛山。
近代佛山是鴉片戰爭時期抗英團練基地和紅巾軍起義的根據地,這裡有霍元甲創建的精武會佛山分會,有嵩山少林寺。佛山還有梁贊的詠春拳、鴻勝館張鴻勝的蔡李佛拳、悅安堂梁容和悅安社陳安的少林拳、梁世蘇的少林寺南拳等流派。拳法眾多,且到現在傳承良好。
2004年,佛山獲得「武術之城」的稱號,這是我國第一個獲得此稱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