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埋頭猛衝的颱風「黑格比」一路裹挾風雨,導致永康市多處出現河岸衝毀、山體滑坡、道路損毀、房屋倒塌、群眾被困等險情,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面對來勢洶洶的「黑格比」,永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永康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立足工作職能,未雨綢繆全面部署、主動作為靠前服務,深入各鎮街區受災一線開展抗臺救災工作。
從蹚著泥水,下沉一線摸排地質災害隱患點、不穩定斜坡、房屋倒塌現場等情況,到加班加點、聚智探討細化災後重建政策落實方案……連日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全體幹部職工與時間賽跑,用腳步丈量責任,下功夫突破攻堅,發揚連續作戰精神,保持昂揚戰鬥姿態,全力助推群眾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災後重建走訪
聞風而動逆風而行
全面把脈診斷地質災害隱患點
4日下午,面對颱風影響下的狂風肆虐、暴雨如注,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振祥帶著工作專班踩著滿過膝蓋的泥水路,來到舟山鎮銅山村查看該村村民陳汝進屋後的山體滑坡情況。
頂著風雨搶險救援
「此次颱風帶來影響比想像中更嚴重,我們要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預警,及時撤離地質災害危險區人員,盡最大力量確保群眾生命安全。」當日,陳振祥與舟山鎮黨委書記邱軍成等人一邊頂著風雨摸排受災情況,一邊參與搶險救援,並在現場開起了工作部署會,爭分奪秒撤離受威脅群眾,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事實上,在颱風「黑格比」來襲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早已未雨綢繆,成立了防颱風工作專班,第一時間發布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全面發揮群測群防力量,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逐一進行檢查並落實村監測員責任。
開會探討災後重建特殊政策
該局各自然資源和規劃所、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地礦科的相關工作人員聞風而動,對全市185個地質災害風險防範區進行全面排摸,精準對接邀請應急中心地質災害專家對新發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防治工作技術指導,並及時跟進處置,加強監測預警。
記者了解到,由於地質災害具有一定滯後性,颱風帶來的強降雨導致山體土壤水分飽和,極易動態引發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新的地質災害。對此,該局第一時間全面開展巡查排查、跟進處置的同時,加強對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風險防範區展開不間斷動態巡查,及時掌握各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最新情況,做好人員疏散、撤離等工作。
截至目前,永康市陸陸續續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30餘處,其中舟山鎮、唐先鎮、西溪鎮較為嚴重,涉及地質災害隱患點和風險防範區的受威脅群眾均已成功轉移,未造成人員傷亡。
查看石湖坑村受災情況
精細掌握精準施策
全情投入打好災後重建攻堅戰
5日,隨著颱風過境,災後重建全面啟動。永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抗臺救災戰役轉向以災後修復、重建家園為重點的下半場。
為進一步做好「黑格比」災後重建工作,提供用地保障,開展規劃修編,優化審批流程,助力社會平穩運行,陳振祥掛帥擔任組長,成立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災後重建幫扶領導小組,並整合相關第三方機構的應急中心工作人員、地質災害專家、規劃設計專業人員等力量,組建「幫幫團」小分隊,奔赴各鎮街區受災一線,開展災後房屋重建指導服務,強化預報預警和應急值守,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耕地修復等工作,全情投入打好災後重建攻堅戰。
5日起,該局一方面組織災後重建幫扶小組深入各鎮街區一線開展災後複查行動,排查隱患;另一方面,該局專項指派規劃技術團隊「幫幫團」奔赴唐先鎮、象珠鎮、西溪鎮、龍山鎮、方巖鎮、古山鎮和芝英鎮這7個受災嚴重鎮20個村,查看和航測村莊房屋受損區塊、全面梳理精細掌握受災情況、做好相關基礎臺帳資料,為災後重建規劃打好基礎。
石湖坑村是唐先鎮受災最嚴重的村莊,颱風造成312間房屋倒塌,災後房屋重建迫在眉睫。但隨著唯一的進出道路發生多處坍塌,該村已然成了「孤島」,車輛無法進村。
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5日上午,該局總規劃師胡永廣帶領鄉村規劃、測繪、設計等部門組成的「幫幫團」小分隊,排除萬難徒步兩小時趕至該村,頂著烈日走村入戶了解受災情況,零距離傾聽群眾呼聲,重點排摸倒塌房屋區塊和數量,以便精準施策,助力受災群眾儘快重建家園。
指導寨口新村災後重建
「眼下,群眾反映呼聲普遍強烈的就是已倒塌的房屋或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如何儘快重建。尤其是那些受災的無房戶,都迫切希望相關『綠色通道』政策落地,讓他們儘早『安家』。」7日上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景輝帶著幫扶小組在西溪鎮寨口新村指導災後重建工作時,送去了房屋重建的「及時雨」。
陳景輝介紹,經過不間斷地實地走訪、分析研判、聚智探討,該局已初步明確災後房屋重建的特殊政策,秉持「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初衷,堅持優先保障無房戶重建,進而統籌安排、分批推進受災房屋重建項目建設。
下一步,該局將持續深入受災一線,繼續做好服務,提供用地保障,開展規劃修編,簡化審批流程,自上而下扛起最大責任,全力以赴助力災區重建家園。
災後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