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談論實勢英雄,已經成為大家口中的一段佳話。然而這個故事的發生背景卻很讓人疑惑,那個時候的劉備已經人到中年,沒有地盤,沒有士兵,在諸侯眼中可謂是「一事無成」,但是為何曹操卻如此看重他?他到底有什麼資格能和曹操煮酒論英雄?
曹操
曹操可謂是年少得意的典範,他家祖上兩代都是當大官的。他的祖父是曹騰,曾服侍過4任東漢皇帝,在當時的朝堂是頗有威望。而他的父親曹嵩在漢靈帝時也是官至太尉,可以說,曹操的家庭背景是非常優異的。有家族的鋪墊,年紀輕輕的曹操就被舉為了孝廉,到洛陽當了官。黃巾軍起義爆發後,曹操平叛有功,再次高升,可以說,就算董卓不進洛陽導致天下大亂,曹操還是一樣能混的風生水起的。
董卓為禍,天下大亂,曹操趁機起兵,沒想到,他是個極有軍事天賦的人,沒用多久,就成為了雄據一方的諸侯。等到曹操擊敗呂布之後,他已經有四州之地,成為僅次於袁紹的第二諸侯,文臣猛將如雲,連漢獻帝都在他的手中,成為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
劉備
而反觀劉備,處境就沒有曹操這麼好了。劉備雖然是中山靖王之後,但畢竟隔了幾十代了,到他這一輩,已經徹底的家道中落了,平日的劉備都是以織席販履為業的,可以說,從出身上他是完全沒法和曹操相比的,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是很看重這方面的。在曹操入朝為官時,劉備還只是在家鄉待業,如無意外,劉備一輩子也入不了曹操的眼。
黃巾起義後,劉備主動參與平叛,因公受封為安喜縣縣尉。董卓禍亂朝堂,各路諸侯紛紛起兵討伐,劉備也積極參與,然而最終卻無功而返。自黃巾起兵數年,劉備雖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然而最終卻是一事無成,實力還是那麼小,無法做大做強。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徐州。曹操因父親在徐州遇害,遷怒徐州,想要藉此徹底徵服徐州,然而徐州牧陶謙早已看穿曹操的野心,不願坐以待斃,於是邀請劉備相助。最終,曹操退去,陶謙將徐州讓給劉備,自此,劉備終於有了一塊稍大的地盤,看起來,劉備的運氣似乎來了。然而沒過多久,呂布就偷襲了徐州,劉備再次無家可歸,只能投靠曹操,暫避呂布鋒芒。
從劉備的前半生來看,雖然也有小勝,但一路都是坎坎坷坷。他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沒有好的名望,沒有地盤,沒有足夠的軍隊,只能不斷的依附他人。從正常的角度來看,沒有人相信劉備能成為一方諸侯。
那麼曹操為何會看重劉備呢?劉備有什麼資格和曹操煮酒論英雄呢?
其實,從十八路諸侯共同起兵討伐董卓時,曹操就已經對劉備心存讚許之情。曹操看人眼光極好,且沒有門第觀念,他早早的就發現劉備是個人才,劉備雖然起點低,但志向遠大,不卑不亢,並非池中物,和曹操是同一類人,也正因為兩人都是這種人,曹操才會生出惺惺相惜的感覺,所謂英雄惜英雄。按當時的實力來看,劉備確實沒有資格和曹操煮酒論英雄,但是如果以志向和前途來看,劉備完全足以媲美天下任何人。
此外,劉備手下的兩員猛將也是曹操所鍾愛的。汜水關前,關羽溫酒斬華雄;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關羽和張飛的勇猛給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三人結為兄弟,不會輕易分開,要想得到這兩員猛將,必須得將劉備收入麾下。
事實上,煮酒論英雄的曹操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看劉備的反應。
演義原文:操以手指玄德,後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玄德聞言,吃了一驚,手中所執匙箸,不覺落於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聖人迅雷風烈必變,安得不畏?」將聞言失箸緣故,輕輕掩飾過了。操遂不疑玄德。
曹操的本意就是測試看看劉備的真實志向,如果此時劉備沒有掩飾好,暴露了自己的真正志向,那麼曹操肯定會對劉備下狠手。
總結
綜合上述分析,當時的劉備雖然起點低,一事無成,但是他志向遠大,不屈不撓,是一個真正的梟雄。而曹操的眼光,遠非常人能及,他敏銳的發現劉備是個人才,特別想要將他拉入自己麾下,所以這才有了煮酒論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