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你今天不做飯,我吃什麼」「不好意思,以後都不會做了」

2020-12-12 北方有情人

家是應該由所有家庭成員共同維護的,只靠一個兩個人支撐,那麼也維持不了多久。

所有人都不可能隨心所欲的生活,我們總會受到很多的限制,這也讓我們學會了忍讓,收起自己的性子。但是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當觸碰到我們的底線時,我們就會不顧一切的想要撕破這層束縛,我們想做回原來的自己。

家庭是由一群人聚在一起生活,而生活就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摩擦,需要彼此互相忍讓,彼此遷就。但是如果有一方做得太過,那麼這時候就會打破平靜,讓忍讓的那一方不再遷就。

謝藝出身貧寒,自小懂事,一放學回家就幫媽媽做家務事,洗碗、做飯、掃地……樣樣都會,而且做得很好,媽媽也時常誇她做的比自己都好。

鄧波家住城鎮,從小過得不算富有,至少算不上貧困。在鄧波開始工作後,母親就催著他給自己找個兒媳婦,好讓自己享享福,讓兒媳婦伺候自己。

鄧波和謝藝經朋友介紹認識,開始處起對象,鄧波的母親看到謝藝勤勞能幹的,對她比較滿意,加上謝藝術的性格溫順,母親覺得容易制服。

兩人在不久之後就結婚了,婚後母親就拿出婆婆的身份,對謝藝的進行教導,叫她做這做那兒的母親沒有再做過家務,連飯都不曾做過一頓。好在謝藝做家務能力強,母親叫她做的事,她都完成得好好的。

兩個月後,謝藝覺得身體不舒服,鄧波就陪著她去醫院檢查,謝藝被查出懷孕了,回到家就把這個喜訊告訴父母。

母親高興得合不攏嘴,沒有再讓謝藝幹很多活,只是飯照常是謝藝做。鄧波給母親說過,別讓謝藝做家務活了,母親回復到:「這都不算什麼,當初我懷你的時候,啥都幹,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務的,還要照顧你生病的奶奶,現在謝藝做這點活不礙事的。」謝藝也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就讓老公別和母親爭論了。

謝藝對母親是處處忍讓著,她覺得如果自己累一點,能換來家庭的和諧的話,她完全可以接受。現在她就每天做一日三餐,簡單打掃衛生,對於她來說也不是難事。

但是這只是剛開始,到後來她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連走路都費勁她還是忍著伺候婆婆,絲毫沒有抱怨。

終於盼來了孩子的降臨,一家人在手術室外等著謝藝生產,醫生抱著孩子出來,生了個大胖小子,母親一門心思都撲在孩子身上。

過了幾天謝藝術出院回家,鄧波和母親商量,要不要請個月嫂,母親一口回絕,說自己會照顧好孩子的,不用請,外人沒有家裡人照顧得放心。

鄧波也就放棄這個念頭,原來他想著自己的工作忙,沒有辦法照顧老婆孩子,怕母親忙不過來,不過現在好像用不著。

鄧波白天出去工作,謝藝身體虛弱一直在床上躺著,母親一直抱著孩子哄。快到中午時,母親抱著孩子問謝藝:「兒媳,起來做飯了。」

謝藝睜眼問道:「為什麼是我做啊?我不做。」母親就說:「你不做飯,我吃什麼,不是一直都是你做的嗎,以前也沒見你說什麼啊。」

謝藝做起來看著母親的眼睛說:「不好意思,從今天開始,我以後都不會做了。」說完接過母親手中的孩子,繼續躺下。

以前她以為忍一忍就好了。沒有想到母親越來越過分,她挺著大肚子叫她做飯就算了,如今還在坐月子就讓她起來做飯,既然母親不體諒她,不會換位思考,那她也沒有必要一直忍讓,反正到頭來也沒人記得自己的好。她決定了,等孩子大一點,就出去工作,不要在家裡幹這些事,唯唯諾諾的聽母親的命令。

時代在進步,母親總愛說自己做兒媳婦時期有多苦,把自己當兒媳那套用到現在兒媳身上,這是行不通的,總想著要兒媳伺候自己。

她沒有想過,兒媳為什麼就一定要伺候她呢?僅僅靠她是老公的母親嗎?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把兒媳當作親生女兒看待,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相互關心,彼此體會到真心。

連親生的兒女有時都會和自己吵架,都不願意伺候自己,為什麼一定讓兒媳心甘情願地伺候自己呢?沒有付出過,就想要得到回報,這往往是不合情理的。

相關焦點

  • 兒媳做飯婆婆不搭手,小姑子做飯婆婆會幫忙,兒媳:我該不該生氣
    和公婆同住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可能要數每天的一日三餐和一些家務瑣事都由誰來做1,婆婆勤快愛乾淨的可能會嫌兒媳懶惰,處處挑兒媳的錯。兒媳勤快的會心生委屈,覺得老人家不愛乾淨不幫忙。有個姐妹說,我天天帶著孩子做飯就算再忙,婆婆也不會過來搭把手。整天說身體這裡痛,那裡痛。如果是姑子回來去做飯,婆婆任何時候都會去幫忙,身體哪也不痛了。
  • 「兒媳,我兒子沒義務給你做飯」「對不起,他是我老公我說了算」
    吳軍並不是那種過度愚孝的男人,王可相信只要他們的心是在一起的,一定可以過好以後的生活。 和老公戀愛期間,婆婆就總是刁難王可。她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沒有按照她所想像的去做,婆婆的情緒就會變得容易失控。不過,吳軍答應過她,結婚後不會和婆婆住一起。他父親雖然離開了,但是在經濟上給了吳軍很多的幫助。
  • 「我回來過年,你們家人都冷落我」「你不做飯就是你的錯」
    我婆婆一直都是對我很好的,但是在公婆家的時候,我依然感覺很拘束。我想,很多做兒媳的,尤其是那些結婚不太久的兒媳,都會有同樣的感受。畢竟,離開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娘家,融入一個原本陌生的家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 兒媳嫌棄婆婆做飯太難吃,每天和老公點外賣吃,婆婆委屈得不行
    我本來覺得挺好,婆婆照顧我,也算是美事一樁,沒曾想,噩夢開始了,婆婆不怎麼會做飯,第一次做的時候,我忍著噁心吃了下去,後來,吃壞了肚子,把老公嚇得夠嗆,再也不讓我吃他媽做的飯了。婆婆有點不高興,她有一次和我語重心長的說:「小斕啊,不是媽說的多,你這不吃家裡的飯,外面的也不乾淨,那你說你能保證自己和孩子的健康嗎?
  • 「兒媳,我的30萬養老錢準備好了沒」「不好意思,我要離婚了」
    三、婆婆和兒媳勢均力敵這類家庭的特徵是兒子和兒媳的家境,能力旗當逢鼓,婆婆和兒媳兩人都有鮮明個性且獨立意識強,你不靠我,我也不靠你。所以,這兩個人都會喜歡按照自己的意志來行事,而且,婆媳雙方都有獨立的經濟收入,遇到衝突的時候,誰也不服誰。
  • 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兒子:不吃滾出去
    因為,在很多婆婆眼中,兒媳永遠是外人。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兒媳與婆婆在月子裡結下的恩怨,有的兒媳能忍,有的兒子卻忍不了。就連婚姻大事也是父母為她做主選定的,女婿陳剛雖然沒有什麼大能耐,可他的性格有些大男子主義,凡事都想自己做主拿主意,與李想的軟弱剛好互補。結婚後,李想與婆婆一起生活。婆婆的性格有一些強勢,她吩咐李想做什麼,李想都會照辦。哪怕李想並不情願,她也從不反抗。兩人結婚的最初,陳剛對李想說不上喜歡,更談不上什麼愛。
  • 「兒媳,我生病你就給我吃泡麵?」「我坐月子,也是這樣過來的」
    做婆婆的,若是能多理解兒媳一點,能為兒媳多付出一點,相信兒媳肯定也會願意與婆婆友好相處。做兒媳的,如果能多去想想婆婆的難處,做到尊重老人,體諒老人,就算婆婆再怎麼心狠,她也會有軟化的那一天。只不過,這樣的道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懂。
  • 「坐月子時,老公讓我每天給婆婆做飯,30天以後,他的報應來了」
    什麼時候日落,什麼時候日出,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所深愛之人在身邊作伴,再苦再難也心甘情願。正如大家口中常常所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當一個女人在愛上另外一個男人的時候,常常都不會在意和顧及世俗的眼光,甚至包括一些實際生活中必須考慮的物質條件。
  • 「兒媳,以後工資交給我保管」「不好意思,咱們現在不是一家人」
    結婚沒多久小芳就懷孕了,因為孕期反應太大,小強就讓他媽媽多照顧小芳一點,剛開始幾天沒有什麼問題,雖然她們婆媳有矛盾,但是因為小芳懷孕也就不再說什麼了。但是幾天之後小芳的婆婆就告訴她:「兒媳,你看你和小強也結婚這麼久了,你這以後的工資就交給我保管吧!」
  • 90後兒媳給全家11個人做飯,被嫌棄,丈夫:「有得吃就不錯了」
    比如說,阿敏的婆婆經常在兒子面前說,「哎呀,我最近腰疼,都不能走路。」兒子慌了,就說希望她去醫院,可是婆婆堅決不去,並且說「我一個人去醫院都不知道路怎麼走,也沒有什麼大事,人老了就是事多。」阿敏隨著丈夫回婆婆家後,婆婆就在丈夫面前訴苦,說自己腰疼,也沒有人幫忙做飯做家務什麼的。阿敏丈夫就說,「媽,您那麼辛苦,那我來吧。」可是婆婆不同意,就一直看著阿敏。阿敏明白婆婆是想要兒媳婦一個人伺候一大家子,也沒說什麼。
  • 婆婆病重臥床,兒媳當著面將飯菜倒掉:你不是總嫌我做飯難吃嗎?
    但生活中,有那麼一種現象,夫妻兩個結了婚,丈夫把妻子娶進門,有一些婆婆便會以長輩自居,要求兒媳對自己聽話順從,但同時又忘記了給予兒媳應有的尊重,甚至還帶著些許嫉妒和敵意。許多不和睦的婆媳關係,大都是由此開始的。雖然,這不代表全部,但的的確確對家庭的幸福產生了很不利的影響。婆婆病重臥床,兒媳當著面將飯菜倒掉:你不是總嫌我做飯難吃嗎?
  • 婆婆命令兒媳為自己做飯,兒子霸氣護妻:她是我妻子,不是你保姆
    雨果曾寫過的一句話:「最大的幸福,就是確信有人愛你,有人因為你是你而愛你,或更確切地說,儘管你是你,有人仍愛你。」真正愛你的人,不會讓你在婚姻裡承受委屈,也不會找任何理由拋棄你。而女人最大的幸運,就是能遇到一個知冷知熱的男人,他懂得你的軟弱,並努力護你周全。好的婚姻,只要牽一次手,往後餘生便不再動搖。
  • 這樣吧,你買菜,我做飯,分工明確
    (五)江澄起初還擔憂和藍曦臣磨合不了,他是個慢熱的人,跟性子特別冷或者特別熱的人相處有點招架不住,慶幸的是藍曦臣並不在那兩個極端之內,他為人謙和有禮,和他相處江澄不需要有壓力。還記得有一次江澄在外邊不知道吃錯了什麼不乾淨的食物,半夜劇烈腹痛,然後上吐下瀉,整個人都虛脫了。
  • 「兒媳,終於捨得從娘家回來了,快去做飯「「想多了,我要離婚
    結婚之後,他們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起初,云云飯也不用做,家務也不用做,但是久而久之,然然的媽媽背後給然然抱怨,嫌云云天天啥也不做,讓然然說說她,讓她做做飯或者做點家務。然然單獨給云云說以後讓她做做飯做些家務,說了以後云云有些改變,下班之後會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婆婆看著云云也會做家務啥的,慢慢的就等著云云回家做飯,做家務,婆婆什麼事情都不做了,云云就有了怨言,之前是婆婆嫌我啥也不做,憑啥婆婆現在啥也不做,每次然然就安慰云云。
  • 不會做飯的老婆做出來的菜,毫無食慾,網友:我家狗都不吃
    不會做飯的老婆做出來的菜,毫無食慾,網友:我家狗都不吃!每個男人婚前都幻想著婚後和老婆做好飯菜等著下班的情景,夢想著兩人食,三人餐,幸福美好的樣子。第二天,老婆說米飯不行,蒸包子吧,不說是包子我都不知道是個啥?看賣相不好,味道應該還不錯,畢竟老婆做的,給面子也要吃,一口下去,齁鹹!光水喝兩升!第三天老婆看我嗓子不舒服,說燉點梨湯給我喝,萬萬沒想到,梨湯沒喝到,家裡還損失一口鍋!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 攤上一個不會做飯的媽媽是什麼體驗?萌娃:不好好吃飯,不能怪我
    生了寶寶以後,小夢老公雖然還是會做飯,但也總有忙不過來的時候,所以小夢也不得不開始學習做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小夢本以為自己可以輕鬆駕馭做飯這件小事,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她是真的沒有做飯的天賦。明明是按著食譜一步一步來的,可是每次做出來不是生的,就糊了。
  • 「兒媳,你憑什麼不伺候我」女人把10年前婆婆說的一句話奉還回去
    記得小時候有個同學就說他奶奶對他們家一點都不好,兩家住鄰居,但是他從來沒有吃過奶奶家的一碗飯,有時候父母忙不在家,他和姐姐不會做飯,都是隨便啃點饅頭,偶爾用開水泡方便麵吃。奶奶知道他們吃不上飯也從來不叫他們,可能在過去那些老人的觀念裡,就覺得他們對子女盡到的義務就是在他們成家以後就該終止了。
  • 高圓圓被公公怒斥「你幹什麼吃的?」兒媳與公公的相處,也是難題
    對於演員高圓圓,印象一直不好不壞,不過看了她公公的一些言論,著實有點心疼她這個做兒媳的。別人家都是婆媳關係難相處,沒想到,兒媳與公公如何相處也是個大難題。高圓圓的公公事事要求完美,也會用同樣的標準要求兒子兒媳,杯子擺錯方向也不行,而且還會毫不遮掩地說,「你幹什麼吃的?」他的言論不僅於此,還說「什麼叫太太?就是好好在旁邊伺候我的。」相信每個女人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覺得不舒服。
  • 兒媳挺大肚子做飯,婆婆還嫌難吃和兒子告狀,兒子:餓死你才過癮
    也有的婆婆是的確看不慣兒媳婦各種做法,她看不了媳婦對自己的兒子呼來喝去,更捨不得自己的兒子為別的女人做飯洗衣,因為在她們的那個時代,男人就是該上班賺錢,而女人就是要在家洗衣做飯,相夫教子,她們當然不能容忍男人也在家做些女人做的事情,而且還是為了伺候別的女人。
  • 「你生米做不成熟飯,別耽誤我兒子」,兒媳痛快離婚,打了婆婆臉
    若是男人犯了錯,也會有人指責女人不會管教男人。 若是孩子闖了禍,女人就會面臨著「你是怎麼當媽的」這種靈魂拷問。 總之,千錯萬錯都是女人的錯,女人好像天生就該背負各種各樣的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