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鞏俐演繹女排精神,關於排球,這些英語你會用嗎?

2020-12-09 騰訊網

等了快一年,《奪冠》終於上映了!

40年,從首奪世界冠軍到奪得第十個世界冠軍,

中國女排幾經沉浮卻始終不屈不撓。

「一種精神,兩次傳承,三代傳奇。」

《奪冠》以此為主題,

帶領觀眾重溫中國女排激情燃燒的歲月。

關注排球這項運動的人應該都知道,排球的英文叫「volleyball」,那你知道「volleyball」中的「volley」是什麼意思嗎?為什麼我們又給它起名叫「排球」呢?

volley」 原指「在球凌空未落地前擊出」, 也就是網球中的「截擊」,而排球創始人認為這項球類運動的玩法和「截擊」很像,便命名為」volleyball」。

而中文翻譯成「排」球,是指球員分排站立的特色

女子排球從誕生起就擁有大量粉絲,不單單因為女排姑娘們鍥而不捨的競技精神,女子排球的特色也使得它十分具有觀賞性:女子排球則有較多變化,攻防轉換次數多,常見到奮不顧身的撲救和猛力一躍地攔網,誰堅持到最後就能拿下分數,考驗毅力和團隊默契。

光看文字感覺不到女子排球的魅力?那看看下面視頻中,中國女排面對強敵荷蘭隊的嚴防死守,如何全場持續猛烈進攻吧。

現代排球是每隊每局上場六人比賽,根據發球輪換。

排球場上各位置球員英文怎麼說?

此處需要好好記,寫作能拿高分噠,喜歡排球運動的同學如果參加正式比賽,這些也是必須掌握的。

Outside hitter

主攻手

主攻手是在靠近標誌杆的位置進攻的球員。由於大多數傳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採用很長的助跑,有時甚至從邊線外開始助跑。在進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強力扣殺得分,但有時也要求以斜線助跑和快攻來擾亂對方的防守。主攻手還需要掌握一傳技術,因為在對方發球時他們通常作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傳點。

Opposite hitter

接應

接應是排球場上最全面的位置,要有一定的攻擊力技術較全面,彌補主二傳來不及移動傳球時的漏洞;進攻,要像主攻手一樣犀利;防守,要和副攻手一起組成網上長城;有時候,還要擔當起穿針引線的二傳職責。

Middle blocker

副攻手

副攻手是經常在靠近二傳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員。副攻手專職攔網,因為他們必須阻擋來自對方副攻手的快攻,並且需要從中間向兩邊快速移動以組織雙人攔網。通常副攻手是隊中最高的球員,且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術。

Setter

二傳手

二傳手的職責在於組織全隊的進攻,他們負責在二傳時將球送至讓攻手最適宜扣球的位置。二傳手必須有能力和扣球隊員組合出多種變化以破壞對方的防守。移動快速、傳球精準是一個二傳手的必備素質。一個好的二傳手是整支隊伍的靈魂。

Libero

自由人

自由人是專職防守的球員,負責接發球和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隊最快的反應速度和最好的一傳技術。由於自由人不需要在網前進攻或防守(規則不允許),可以由一傳技術好的矮個子球員勝任。在比賽中被指定為自由人的球員不可以擔任其他位置。

(1996年奧運會後國際排聯才開始試行自由人制度,所以影片女排隊伍中還未有自由人隊員)

排球運動術語

Leap 跳躍

Curve 旋轉球

Dig 墊球

Dink spike 輕扣

Hard spike 重扣

Direct smash 一次扣球

Flying receive 騰空接球

Forearm pass 前臂墊球

Get one's service in 發球得分

Shove 推球

Shut out 攔網成功

Skipping 墊步

Sliding 滑步

Sprawl 倒地救球

Standing jump spike 原地起跳扣球

Standing spike 原地扣球

Straight ball 直線球

Straight smash 直線扣線

Take off 起跳

Touching the net 擦網

Serve 發球

Spin service 發旋轉球

Backhand service 反手發球

Underarm service 下手發球

Smash service 扣球式發球

Floatingservice 發飄球

Serve again 重發球

Serve point 發球得分

Serving fault 發球失誤

Service reception 接發球

Drive serve 大力發球

Pass傳球

Volley pass 凌空傳球

Fall down pass 倒地傳球

First pass 一傳

Overarm pass 上手傳球

Backhand pass 反手傳球

Running pass 跑動傳球

Consecutive passes 連續傳球

Set 二傳

Deep set 遠網傳球

Low set 傳低球

Close set 近網傳球

Attack 進攻

Fake attack 佯攻

Attacking attempts 扣球次數

Distance attack 扣遠網球

Block 攔網

Wall blocking 嚴密封網

Smash over the block 超手扣球

Block point 攔網得分

Spike 扣球

Spike miss 扣球失誤

Spike out 扣球出界

Dig墊球

Dig pass 墊傳

Toss 拋球

Back toss 背傳

相關焦點

  • 從鞏俐到郎平,《奪冠》完美演繹「中國女排」的精神內核
    ,從1981到1986,中國女排開啟了排球史上的第一個五連冠,並讓女排精神成為了鼓舞整個中國人的精神圖騰。她為團隊配備了技術分析團隊、體能指導團隊,用數據指導訓練,根據科學選拔人才,來重塑一支新女排。片中有兩場戲,都是關於郎平去開專家會議。被一群老領導、老專家圍著,去闡釋她對女排的新想法和新建議。表面看是郎平與老專家們的交鋒,實際上,則是新舊兩個時代在排球訓練以及比賽觀念的碰撞。甚至可以更引申,是兩個時代的碰撞。
  • 陳可辛:《奪冠》用中國女排精神拍的電影
    19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導演陳可辛,監製張一白與主演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等出席,分享拍攝故事。  在導演陳可辛看來,《奪冠》是一部用中國女排精神拍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帶有使命感的電影。什麼是女排精神?陳可辛用郎平的話給出了答案,「郎導一直說,女排精神是不一定贏,但是明知道自己輸,都會一分一分贏回來。」
  • 《奪冠》:回顧中國女排奮鬥歷程和榮譽,演繹中國女排精神!
    每當說起中國女排,就必定會聯想到中國女排精神。它是不屈不撓、頑強拼搏、團結奮鬥精神的概括;它象徵著中國女排劃徵程的開始;它演繹出當初一代人艱苦奮鬥的場面;它,是從一個時代延至至今甚至會一直延續下去的的驕傲。它,就是中國女排精神!
  • 《奪冠》的精彩不止鞏俐,還有郎平,更是中國女排精神
    是女排精神吸引了人,不是鞏俐像郎平。真不明白為什麼很多人炒鞏俐。中國女排,國人永遠的情懷。她就像圖騰一樣深深刻在我們心中,每次看到這些畫面都能讓人熱淚盈眶,她已超越體育本身,是鼓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圖強的精神支柱!
  • 《奪冠》女排精神,電影演繹了兩代女排對待排球的態度!
    奪冠一上映我就去電影看了,我想很多人就和我一樣聽到「中國女排」這幾個字就都值得我們去電影院走一圈了!2019年中國女排在9.18日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禮物!在賽場上以11連勝奪得榮譽!而這背後真的是無數的付出與努力!
  • #不愧是鞏俐#,不愧是中國女排
    很顯然,這部電影在女排精神以外,最大的亮點是鞏俐。郎平實在太出名了,至今仍然活躍在一線,資深如鞏俐也會害怕演不好,壓力太大。最終說服她的,還是劇本要表達的女排精神,「不嘗試怎麼知道你輸你贏,要去勇敢的嘗試。」
  • 郎平通過鞏俐的《奪冠》,向世界講述了中國女排的精神
    《奪冠》從去年宣發就一直備受關注,排球在國內的流行也正是因為我國女排得到的種種成就所得。特別是宣布郎平由鞏俐來演,更是讓人充滿期待。而郎平也經歷了中國排球所有的高峰和低谷,其次就是郎平的知名度較高,而郎平也一直經歷著中國排球的發展,這也是對郎平貢獻的一種肯定。雖然電影以郎平的人生軌跡離開,可是卻很好演繹了30年排球史。
  • 燃情演繹女排精神,電影《奪冠》上映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9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黃能)如果有一項體育賽事能成為國民記憶,那肯定是中國女排的比賽。當她們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時,會有怎樣的表現?今日,電影《奪冠》正式上映。20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奪得「五連冠」,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極大振奮了國人,進入新世紀,中國女排在世界盃、奧運會上繼續創造佳績,重現曾經的輝煌。作為一部體育題材的影片,《奪冠》當然不乏緊張、激烈的比賽戲份。電影集中呈現了3場精彩的排球大戰,分別是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中日之戰,2008年北京奧運中美之戰,2016年里約奧運中國巴西大戰,也串起了中國女排近40年的發展歷程。
  • 排球星空專訪女排電影《奪冠》老女排隊長飾演者毛雯
    )女排白金一代續創佳績,陳可辛導演拍攝電影《中奪冠》,讓老女排隊員們又聚到了一起。陳導演沒有忘記老女排,把她們全部搬上了銀幕。感謝電影《奪冠》的問世,讓我們又可以重溫女排精神誕生時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通過銀幕我們又看到了老女排隊員那一個個青春鮮靚的面容。
  • 鞏俐、郎平攜手中國女排《奪冠》:三個傳奇成就一部經典
    2020年的《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是一部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的、再現中國女排精神面貌的體育電影。這部電影中的郎平由鞏俐飾演。這部電影還沒有上演就讓人充滿了期待。這些不但是中國女排的榮譽,也是郎平的榮耀。這是中國女排歷史上的「三連冠」。
  • 《奪冠》引人淚目,鞏俐告訴我們,什麼才是女排精神
    的三場關鍵比賽,將女排精神從上一輩人的回憶串聯到當今的時代。女排勝利有人鼓掌,喝彩,直到電影結束,字幕全部播放完,才有人起身離開。毫無疑問《奪冠》稱得上現在最棒的國民電影,最強的體育類電影。如此真實的陣容,簡直就是將比賽實況,搬到了熒幕上,也將當年女排的艱辛復刻給了大家。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難想像,1972年的女排,她們的訓練付出了多少"血"。當時的訓練館,都是用竹子簡易搭建的,地面是用土、灰、鹽混水壓平的。幾乎每次撲倒救球,身上都會被戳傷。就是這樣每天都要拿命練16個小時,形成了第一代的女排精神。
  • 貴圈|電影《奪冠》中的這些情節,在中國女排歷史上都真實發生過
    為了讓觀眾在已知劇情的情況下,還能把電影看下去,他選擇「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儘量去還原」。因此,《奪冠》帶來這樣一種獨特的觀影體驗:你知悉一切,卻仍會被緊張氛圍感染,仿佛置身比賽現場,為每一次得分歡呼。 這部影片的命運與女排奪冠的過程形成了奇妙的對照。2020年1月21日,《奪冠》超前觀影會後,陳可辛感慨:「拍之前,只知道什麼叫女排精神。
  • 《奪冠》背後 女排精神陪伴我們
    早在接拍這部電影時陳可辛就表示,中國女排的故事激動人心,拍這部戲「壓力很大」,希望能儘量還原細節,展現中國女排精神和時代變遷。1978年,陳可辛曾近距離觀摩過中國女排的亞運會比賽,16歲的他被深深震撼。多年後,他掌鏡女排故事,用一個「難」字概括所有感受,笑稱憑藉女排精神完成電影。《奪冠》是一部用中國女排精神拍的電影,同時也是一部帶有使命感的電影。什麼是女排精神?
  • 《奪冠》:時代變了,女排精神的內核會變嗎?
    今年的中秋與國慶同日顯得不同尋常,除了團圓飯,今年我還帶著老人去了電影院看《奪冠》。老媽已經有十年沒進過電影院了,平時叫她去她都拒絕,但聽我說是演中國女排的電影便欣然同意了。散場時才發現跟老媽年紀相仿,甚至歲數還大的觀眾比平時多了好多。
  • 中國女排精神不滅,電影《奪冠》今日上映
    9月25日,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正式全國公映。影片發布終極預告與公映海報,帶領觀眾重走中國女排40年拼搏之路,見證全民回憶。"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首次展露三代女排戰奮鬥徵程的完整脈絡——1981年,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巨大浪潮奔湧而至,彼時祖國百廢待興,國人急需振奮士氣。就在此時,中國女排橫空出世,以七戰全勝的姿態斬獲中國三大球首個世界冠軍。他們堅毅拼搏,比肩作戰,成就了世界女排史上首個五連冠的佳績,女排姑娘們成為了全民的模範與驕傲,更成為中國在80年代騰飛的象徵。
  • 《奪冠》為什麼令人熱淚盈眶?鞏俐演絕了郎平,電影真實感人
    觀眾期盼已久的《奪冠》如期而至,看完電影,女排的拼搏精神振奮人心,激烈的較量中勇奪冠軍瞬間讓人熱血沸騰,榮耀背後的血汗令人熱淚盈眶,觀眾好評如潮!有觀眾直言「在冷冷清清的電影院想要忍住抽泣的聲音,結果還是哭成了傻子」,也有觀眾讚嘆「幾度哽咽,用我的眼淚證明,值得N刷」。
  • 《奪冠》為什麼以郎平為主線?鞏俐演技獲贊,再現中國女排精神!
    9月25日電影《奪冠》一上映就迫不及待的去買票,本來在2020春節就應該上映的影片,因為疫情等原因不得不推遲,不過由於本身就喜歡中國女排,再加上找鞏俐來飾演就更加的期待了。其實看了這部電影的很多觀眾也表示介紹郎平的內容太多了:怎麼不直接起名叫郎平傳呢?
  • 《奪冠》再現中國女排精神,鞏俐演的郎平神還原,網友:熱淚盈眶
    經歷了春節檔撤檔、重新定檔、再次提檔後,9月25日,《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終於上映了,此片帶領觀眾重走中國女排40年拼搏之路,見證全民回憶。鞏俐對這群特殊的「新人演員」們贊道:「她們真誠的眼神讓你一點都不會跑神,她們沒在演,她們是在真正的交流。」
  • 中國女排《奪冠》鞏俐:你不用成為我,你只要成為你自己
    如鞏俐自己所說:她只會當一個好演員。,但我依然為你能演繹我而驕傲。中國女排五連冠的輝煌,2008北京奧運會的折戟,2016年里約奪冠等故事,剛一上映,《奪冠》就上了熱搜,「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的輝煌,輝煌背後的艱辛,女排精神對於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激勵,這是值得我們激動的。
  • 女排精神下,不懂排球的鞏俐也能成為郎平
    影后鞏俐+名導陳可辛+第一女子天團中國女排,會發生什麼?這樣的「頂級陣容」,來自於最近上映的電影《奪冠》。沒錯,經歷了延期、改名、刪減、提檔等一系列風波後,《奪冠》終於來了!第二天,國內幾乎所有報紙的頭版都報導了女排姑娘們的拼搏精神。《人民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