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陳家溝,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2021-03-05 盛世太極

這年頭,騙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都騙進去了!

5月17日下午,武術圈又新鮮出爐了一件大事,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的掌門人馬保國,在一場對決搏擊愛好者王慶民中,出場不到30秒就被KO,倒地不起。

不僅如此,馬保國賽前還特意提醒裁判注意安全,並表示:「我有個習慣動作,怕傷著你。」


△圖來自於網絡

此前,馬保國本人還一直在聲稱「為太極拳正名」、「高手在民間」,在得到了小小的教訓後,現在聽來那些話也都淪為了武林笑柄。

近兩年關於「太極拳是花架子」的說法層出不窮,為了讓大家有更清晰的一個認識,我們特意來到了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

陳自強老師,陳家溝陳氏第二十世太極拳嫡宗傳人;陳家溝太極拳學校總教練,陳家溝陳氏太極拳協會秘書長,國際太極拳冠軍,CCTV【武林大會】總冠軍。

要不怎麼會有那句江湖老話「三年拳不如當年跤」呢?

但畢竟馬保國一人代表不了整個傳統武術圈,不過太極拳真的只適合健身,而不能用於實戰嗎?

相信大家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都有過以下這些問題:

太極拳普遍是老年人養生的一種運動嗎?

太極拳能上擂臺嗎? 

是不是太極拳打不過拳擊? 

影視裡的功夫和現實中的功夫有什麼區別?

實戰型太極拳要怎麼去訓練? 

.

那麼,對於以上疑問,大家又是怎麼看的呢?一起在評論區聊聊吧。

閱讀原文,可以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當氣度不凡、仙風道骨的太極大師們,一再在擂臺上丟人現眼,圍觀群眾們不禁要問:太極拳真的能打嗎?太極拳起源之謎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必須要面對一個武術界常年爭論不休的難題,太極到底起源於哪?因為太極的門派實在是太多了,梳理其歷史本身就是一筆糊塗帳。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③丨陳正雷:太極拳最初是搏擊用,你說能不能打
    太極拳究竟能不能打?登封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是中國兩大功夫少林和太極的發源地。為什麼「少林熱,太極冷」?陳家村村部的對面就是「陳正雷書院」。作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近日正好在村裡,記者叩門拜訪,尋求解答。
  • 申遺成功的太極拳,跟張三丰有沒有關係?到底能不能打?
    而陳家溝,恰好處於黃河北岸距河洛匯流處幾公裡遠的清風嶺上。南臨黃河,北依太行,陰陽相和,太極天成。這裡的人相信:天下之大,太極拳興於陳家溝卻是必然。數百年來,這裡大師雲集、英才輩出,成為舉世聞名的太極聖地。每年從世界各地趕來陳家溝朝聖、拜師學藝的太極拳愛好者更是絡繹不絕。太極拳也風靡世界,目前已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習練者達數億人之多。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
    最近,太極大師馬保國三十秒內被業餘愛好者ko三次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由此引申出一個問題,太極拳到底行不行,到底能不能打,到底是不是花架子? 首先,還原一下事情原委,太極大師馬保國比賽的時候已經六十九歲,一個將近七十歲的老人,氣血兩虧,你要說他怎麼能打
  • 太極拳並非陳家溝,武當青城也沒有太極拳,真正的太極產生曝光
    首先我們要知道太極拳本身是非常厲害和深奧的一門功夫,但為聲命現在的太極拳確如此不堪一擊呢。這就要和太極拳的產生和發展講起了。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太極拳並非陳家溝。武當青城之前也沒有太極拳,那麼太極拳是從哪裡來的呢。這要從楊露禪,前輩說起了。
  • 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
    新華社鄭州12月17日電題:隱藏的高手——探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新華社記者桂娟、李文哲摘下聽診器,脫去白大褂,只見陳紹傑轉身走出門診室,來到村衛生室門口的空地上,起勢、拗步、雲手、蹬腳……一招一式,似春蠶吐絲綿綿不斷
  • 太極拳申遺成功,太極拳七大門派齊聚——陳家溝
    太極聖地陳家溝隆重舉行了「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慶祝活動,太極拳六大門派齊聚「光明頂」——陳家溝。太極拳聖地——陳家溝陳家溝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城趙堡鎮,距離溫縣5公裡。300多年前,陳紹傑的先輩、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創編了太極拳,太極拳自陳王廷首創之後,在陳家溝世代相傳,到現在只有3000多人的陳家溝,如今有著太極拳學校3個、家庭拳館40多個和拳師800多名。
  • 河南陳家溝,太極拳的發源地,帶你了解太極文化
    提到河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河南在我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有著主宰地位,自然而然就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太極拳就是在河南發源的,太極拳名揚天下。現在很多公園裡到處都能看到打太極拳的人,不光有老年人打太極拳,就連很多年輕人也都開始學習太極拳。這麼多人都在打太極拳,可是真正了解太極文化的卻沒有幾個,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太極拳真正發源地是陳家溝。
  • 美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故鄉!
    美麗陳家溝!中國太極拳的故鄉!這裡是太極拳發源地,剛柔相濟、動靜合分的太極拳架起這裡與世界溝通的橋梁,塑造了村民虛懷若谷、謹慎謙遜的性格,流動中的魅力充滿了朝氣。試問這裡拳風風濃濃幾許?「上至哼哼(指老年人),下至能能(指小孩子)」「喝喝陳溝水,都會翹翹腿」「會不會,金剛大搗碓」。有勇氣就能創造奇蹟。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實戰?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太極拳
    文章來自「太極拳」教學網,謹以致謝!太極拳吧!是一種古老的拳種,練習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好處很多強身修身等優點,自從格鬥狂人徐曉東完敗太極拳師雷公,很多人對於太極拳的實戰產生了疑問,那麼太極拳到底能不能實戰?
  • 專訪「四大金剛」之一陳正雷:太極拳最初用來搏擊 咋會不能打
    之所以認為太極拳不能打,主要是學拳的中老年人多,更偏重養生    「四大金剛」之後,是不是出現了斷檔?太極拳究竟能不能打?為什麼「少林熱,太極冷」?陳家溝村部對面就是「陳正雷書院」。作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近日正好在村裡,記者叩門拜訪,尋求解答。
  • 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真正發源地
    太極拳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古代偉人的一種智慧。在改革開放以後太極拳劃分為一種強身健體的健身方式,並不是像馬保國那樣用太極拳去爭強好勝,與人搏鬥,最後只能是譁眾取寵。在河南焦作溫縣的陳家溝一直被稱為是太極故裡。在明末清初,陳氏第九代陳玉廷將祖傳拳術結合《易經》中的太極陰陽之理創編出了陳氏太極拳。
  • 遊覽太極拳發源地——河南溫縣《陳家溝》
    遊覽太極拳發源地— —河南溫縣《陳家溝》(王鐵軍攝影) 河南省溫縣陳家溝,位於溫縣城東六公裡的清風嶺中段。明朝初年,陳家溝陳氏始祖陳卜從山西移民到此,便帶有家傳武術。
  • 觀正宗陳式太極拳演練 出手不凡 正宗陳家溝太極拳走進大武漢
    陳式太極拳獨特的演練風格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愛好者。「八大天王」之一的陳炳老師(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人、聯合國青年陳氏太極拳形象大使、陳家溝太極拳協會會長、陳家溝國際太極院院長)強強聯手、精心打造,於2020年8月18日在武漢正式掛牌,張傳虎先生親任院長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據介紹,明朝末年,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優秀武術精華,結合導引吐納,中醫經絡等學說,創編了一套既能用於實戰又能強身健體的新型拳種——「太極拳」。 而在陳氏太極拳基礎上發展出的80多套拳術、器械套路和20多種推手方法,現已傳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人數達到4億,陳家溝也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太極第一村」。
  • 陳家溝太極拳四大金剛聯袂呼籲助力武術入奧
    2007年8月21日,陳家溝被國家體育總局認定中國太極拳發源地。當代太極拳大師、陳氏太極拳十九世傳人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被譽為「太極拳四大金剛」。從陳家溝走向世界的太極拳,不僅遍及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學習太極拳的人數更是超過了一億人,每年都有大量的太極拳愛好者從世界各地來到陳家溝,與太極拳祖師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交流。
  • 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陳家溝舉行
    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陳家溝舉行 2020-12-20 2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太極拳申遺成功!這一晚,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驚豔了世界!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活動現場 徐宏星 攝這令人歡欣鼓舞的一刻,讓陳家溝成了歡樂的海洋,匯聚在這裡的來自全國各個流派的拳師們歡呼雀躍,熱烈慶祝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一刻,也讓「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拉開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帷幕。
  • 到底能不能實戰?怎麼評價「偽大師」?太極傳承人回應
    17日晚,太極拳被成功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個武術圈由此沸騰。作為一種拳術,太極拳是如何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它的價值體現在哪兒?太極拳究竟能不能實戰?日前,新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太極拳傳承人,聽他們講述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以及未來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 陳家溝點燃世界「贊」火 全國大屏接力共賀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太極拳的申遺成功,頓時在全國上下掀起了慶祝的熱潮。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哈爾濱、成都、重慶、西安、天津、鄭州、焦作等十餘座城市聯動響應,發起了「點亮全國多城地標」大屏接力行動。中國·焦作·陳家溝」的祝福視頻,以正能量傳遞的方式,將數以萬計的目光聚焦陳家溝,讓全國民眾共享太極拳申遺成功的喜訊,傳播了「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的理念,也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記住了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太極拳的申遺成功,得到全國上下的一致矚目,全世界太極拳愛好者們紛紛點讚。在大屏下,大家紛紛拿起手機進行拍攝,將太極拳申遺成功的喜訊迅速擴散轉發朋友圈,同時網絡上也引發了相關話題的討論和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