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幕後:李安酷愛做飯,臺灣廚神做替身,曾在劇組暴怒

2020-12-26 愛豆權利榜

《飲食男女》作為李安早期代表作"家的三部曲"的終章,講述了一個退休大廚和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兒之間發生的故事。故事本身聚焦於中國人平淡而瑣碎的家庭生活,但在李安的精心處理之下,顯得十分清新雋永,1994年一經上映就名列臺灣十佳華語片的第一名。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影片之所以優秀,必然有其獨特的深意和反映的社會問題。

郎雄飾演的老朱是臺灣中國菜僅存的宗師級廚師,儘管已經退休,飯店還經常請他回去掌廚執導,但做菜這樣權威的大廚在生活裡卻有搞不定的難題。妻子去世後,他與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兒住在一起,各自的觀念衝突與情感故事讓他們產生了不少的矛盾。

大女兒家珍是老師,虔誠的基督教徒。三十幾歲至今未婚,因為情傷受過不少打擊,直言自己要在家待一輩子,照顧父親一輩子;二女兒是航空公司高管,和母親長得最像,有著開放式的性伴侶關係,和父親一見面就吵架;三女兒家寧還在讀書,個性更加自我,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

影片中一共有六次家宴,每一次都耐人尋味,象徵著這個家庭的分分合合。第一次家宴,家倩宣布了自己要搬出去的消息,象徵著家的崩潰。

第二次家宴,父親安慰事業受挫的家倩,邀請她搬回來住,情感的維繫又代表著家的和聚。

第三次家宴,家寧宣布了自己未婚先孕,要去男方家住的事情,家又面臨著分裂的危機。

第四次家宴,保守的大女兒家珍突然宣布自己閃婚的決定,"要在家照顧爸爸一輩子"成為一句空話,家再一次分崩離析。

第五次家宴,父親則表示自己要與年輕的錦榮再婚,要賣掉房子,這次連家的實體都不復存在。

第六次家宴只屬於父親和二女兒家倩,兩人不再爭吵,互相寬慰,象徵著家在崩潰後再次重建,溫情依舊延續。

《飲食男女》被譽為中國人一定要看的一部片子,因為無論是誰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子。傳統道德與個人情感的衝突,現實對傳統的衝擊,責任與個人意願的糾結,這部影片並不是無聊地拍攝家裡長短,而是通過情節精心編排展現現代中國人的家庭困境,表達親情可以超越一切阻攔的主題。

除此之外,李安在影片中還安排了不少細節,比如父親的味覺的失而復得,家倩與母親極為相似的面貌、父親幾次想要開口都沒說出的決定,都可以作為劇情的鋪墊進行解讀,處處都體現了李安作為細節狂魔的特點。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人生不能像做菜一樣,等菜齊了再做下去。"影片中蘊含的種種哲學也是這部電影值得一看的原因。

電影中最著名的片段莫過於開頭裡老朱下廚了,雙筷殺魚,烤鴨吹氣等鏡頭令人記憶深刻。這個鏡頭在外國還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邀請參加劇組的美食品嘗會的人數迅速從300人變成上千人,害得他們被迫從臺灣加急購買北京烤鴨偷渡運往到坎城。

其實這個精彩的鏡頭是由臺灣的廚神施建發做替身拍攝的。施建發人稱"阿發師",出身餐飲世家,小小年紀就因為做菜在臺灣聲名鵲起,《飲食男女》中84道菜有68道是他做的。飾演老朱的郎雄的手和他比較相似,但施建發的身形卻瘦了很多,為了更加貼合人物形象,服裝師往他的胸口、腹部塞了不少棉花。

除此之外,臺灣著名餐館鼎泰豐的少東家楊紀華也參與拍攝,因為他的手毛長度與其他替身不一樣,為此,他還專門剃掉了手毛。

李安本人也十分喜歡做菜,出道前還當了五六年的家庭煮男,連丈母娘都說要給他投資開館子。李安每次出門都會習慣性地給妻子孩子準備好吃的,將冰箱塞得滿滿的。

後來李安苦於找不到合適的人擔任《飲食男女》的美食策劃設計,在與林慧懿面談時,發現對方也是很懂得廚藝的人,再加上在歷史文化上有著相同的涉獵,於是就相見甚歡,一拍而,由她擔任了《飲食男女》的美食策劃總設計。

李安曾經在《飲食男女》的拍攝中發過不小的脾氣。

那是最後一場戲,拍攝最後一句臺詞時,吳倩蓮(飾演二女兒家倩)因為緊張總是出錯。林慧懿為了這場戲設計了菜品三絲湯,把三絲放在杯子中,把湯澆上去,再把杯子拿起來,一個湯匙下去,結果散了。

吳倩蓮在這時需要說話。桌上一共有七八道菜在同時冒煙,這樣的場景要花四五十分鐘準備,結果吳倩蓮失誤重拍了六次。林慧懿提前準備的所有菜品全被用光了,為了繼續拍,她只能趕往市場買菜重做。但因為當時是深夜,根本沒辦法買齊原材料。

李安這個時候就發火了,大吼一聲,衝出去踢門。他事後表示自己並不是通過發脾氣來擺架子,而是因為大家都很努力,而有人不用心。李安發過脾氣之後,劇組拍攝都變得順了起來,就像颳了一場颱風過去,李安覺得這種拍攝文化很奇怪。

李安的精益求精也體現在其他方面。楊貴媚回憶當時她們在拍攝三姐妹一起洗碗的戲時,李安總是不滿意,一次次重拍,每次都走到她身前看她一眼,然後說重拍。當時楊貴媚就已經知道了問題一定在她身上,卻不懂究竟哪裡做得不好,只好一次次重演。

後來李安實在忍不住對她說"你怎麼不哭?"攝影師為她澄清說"她不僅哭了,而且每次眼淚都掉到同一個位置。"因為楊貴媚一直在低頭洗碗,所以眼淚並沒有滑落在臉上,而是直接滴了下去。在監視器的李安並沒有看到,因此也明白自己錯怪她了。

李安曾經在採訪時說"楊貴媚演技的精準度讓我沒辦法剪鏡頭。"楊貴媚說自己知道這是李安對她的認可。然而,楊貴媚去問李安,精準度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時,李安卻回答"有時是一件好事,有時是一件壞事。"

相關焦點

  • 李安首部奧斯卡獲獎電影,《飲食男女》有哪些驚豔世界的美食?
    如果讓我推薦一部代表中國美食的電影,李安的《飲食男女》是不二之選!假以時日,也許你會忘記影片內容,但電影開頭三分鐘的美食製作場景肯定是許多人難以忘懷的。這也是此部電影自1994年美國首映後,迅速火爆全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 飲食男女
    本片是李安運用近代家庭變遷搭配細膩描述親情互動,因而享譽國際的『父親三部曲』之第三部曲,同時本劇於2019年由天作之合劇場改編為飲食男女音樂劇。本片細膩的刻劃出家庭親情及世代隔閡的電影作品。而且,本片在法國坎城影展「導演雙週」中,還是首部成為開幕影片的中國臺灣電影。導演李安的「飲食男女」曾問鼎奧斯卡金像獎,他也曾帶著幕後廚師團隊,在國際影展中推展美食佳餚,展現中華廚藝的博大精深。
  • 李安《飲食男女》:用西方觀念,講述中國式家庭的矛盾與和解
    豆瓣上有人評價說這是李安最好的作品,調遣得宜,全無廢句。他把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溫文爾雅的氣質融入在煙火歲月之中,通過老中青三代的矛盾衝突與和解,寫實性的呈現了現代中國式家庭的溫馨與微妙。《禮記·禮運》中有這樣一句話,「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從焉。」
  • 「推手」成就李安,卻也成其絆腳石
    當時,李安的妻子林惠佳正在他們共同的母校伊利諾州攻讀生物學博士,而他們的孩子李涵還不到一歲。於是,李安夫婦決定在紐約定居發展。很多喜歡李安電影的人都知道,他在一個小地方一住就是六年,妻子一直在幕後默默地支持他,但很少有人能夠了解他在這六年裡的遭遇。
  • 豆瓣日曆 2020年10月23 日《飲食男女》
    今日主題影片:《飲食男女》。 《飲食男女》(英語:Eat Drink Man Woman)是一部於1994年出品的中國臺灣劇情片,由李安擔任導演,以及由郎雄、楊貴媚、吳倩蓮和王渝文擔任主演。
  • 飲食男女 人之大欲 想之不能 求之不得滋味萬千 各人入懷& 李安...
    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哦—— 愛 將故事寫成我們 ——主播|夕夕編輯|Lyndon音樂|飲食男女孔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意思是說人的生命無外為兩件事:飲食和男女,即吃和性。而導演李安影片名《飲食男女》,即是借用孔子這句詩意,來表達一個家庭中的愛欲糾結。一個單親家庭(中年喪偶的父親,歷經16年獨自將三個女兒拉扯大)的家庭結構從解體到再建的過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部94年紅紅火火的電影!這是李安「家庭三部曲」的最後一部。
  • 捧紅章子怡、湯唯,獲三大世界性電影獎:李安和他的硬核人生
    我們可以看到李安是如何一次次的失敗,又如何一次次的爬起,支撐他不斷克服種種困難的,也許就是那份「理想不死」的信念,也許就是一直懷揣在心中的電影夢。蔡康永曾說過,這本書可以讓你看到從構想到實現之間,要克服多少困難。01前言李安,從1991年的《推手》開始,到2019年的《雙子殺手》,李安共執導了14部大銀幕長篇電影。
  • 李安:電影的僕人
    02《分界線》的劇本11 頁,片長47 分鐘,從1982 年開始拍攝,1984年作為畢業作品亮相,一共花了兩萬多美元,李安說,是靠自己打工、父母資助、當時的女友(後來的妻子)林惠嘉贊助拍完的。曾在紐約大學Tisch 藝術學院影視系教過李安三年級課程的丹•柯林曼(Dan Kleinman)教授說:「這部作品非常精彩。
  • 豆瓣9.1《飲食男女》:李安的良苦用心,是讓我們更好地看清人生
    說不清飲食男女是一部關於什麼的電影,親情愛情家庭似乎都在這一部電影之中被囊括,它起源於人的生活百態,結束於不知所蹤。但在N刷之後才發現,我才意識到,李安電影之中所謂的飲食男女,所描寫的就是大寫的人生。她在一個中學做化學老師,講課非常枯燥,直到她遇到了一個學校裡頭的體育老師。年輕的體育老師陽光帥氣,他們以為一顆被不小心扔到樓上的球相識,之後體育老師邀請她參加活動,逐漸融入了她的生活,在學生調弄她的時候替她解圍。故事的最後,兩人相戀了。
  • 「一代影帝」曾志偉:曾做過足球運動員,出道只能給女演員做替身
    尤其是武打片需要很多的替身,所以沒有任何背景的曾志偉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1974年,一代武師劉家良看中了曾志偉,並邀請他到臺灣發展,擔任龍虎武師,後來還涉及編劇的工作。在臺灣的那段時間,曾志偉也慢慢地開始協助導演執導.在圈子裡也小有名氣,但做得一直是幕後工作。
  • 小廚周報|在家做飯的黃小廚一周沒做飯了,怎麼搞?
    ~某人不營業,下方可能存在大量空白PART 01—我不允許你不聽小廚FM【vol.301期】,戳圖片聽小廚聊自己的職業規劃和最愛的角色#黃小廚說人這一生都在做自己的職業規劃- 關於編劇:《小歡喜2》的劇本已經在寫了- 關於老師:一直以來的目標就是當老師-關於演員:無比幸運遇上了優秀的導演和劇組,歪打正著做了演員
  • 上海電影節|如何成為優秀製片人,「李安推手」沙姆斯告訴你
    沙姆斯以遠程連線的方式參加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大師班 本文圖片均來自上海國際電影節官網優秀製片人最重要是知人善任除了李安的「幕後推手」這一身份,大批好萊塢熱門電影中都能看到沙姆斯的身影,他製片參與過的作品包括《斷背山》《鋼琴師》《達拉斯買家俱樂部》等,擔任製片及編劇的電影則有《冰風暴》《綠巨人浩克》《色|戒》《飲食男女》《喜宴》和《推手》等。
  • 《飲食男女》的敘事方式和表現形式對電影創作的意義
    《飲食男女》是李安導演的「父親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分,他講述了父親老朱早年喪妻,三個女兒各自的情感需求和家庭關係從衝突中碰撞和變化的故事。乍一看,雖然故事主題簡單樸素,但李安導演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和表現形式,極大地增強了故事的華麗和欣賞感,也使影片的深層意蘊得到升華,從而引起人們對傳統家庭關係的共鳴,引發人們的思考。
  • 有一個廚神老爸是什麼樣的體驗?讓這位常州女兒告訴你!
    有一個廚神老爸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就讓這位常州「豬精女孩」來和大家好好說說~她的老爸號稱常州的民間美食家,人稱老陳,也是別人家的廚神爸爸。看多了網上那些家裡有礦的浮誇吃法,再看看陳爸爸平時做的一日三餐!簡直常州版「飲食男女」了!
  • 從《推手》到《雙子殺手》:李安電影資本軌跡
    那段時間,李安曾和臺灣的製片機構——「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影」)聯繫,當時的製片企劃小野和吳念真直截了當地告訴他:「沒什麼希望」。臺灣「中影」成立於1954年,1980年代以鄉村電影引領了島內新電影浪潮,楊德昌和侯孝賢被喻為新電影的「雙子星」。
  • 「家有廚神」第二站,看看哪道是你的菜!
    在兩周前的鼓樓廣場舉辦了第一站的廚神比賽現場的選手摩拳擦掌為大家獻上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餚
  • 從影30+,李安如何在電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從早期基於本土和留學經驗創作而成的《推手》、《喜宴》和《飲食男女》,到逐漸融於美國電影工業體系拍攝而成的《理智與情感》、《冰風暴》和《與魔鬼共騎》,幾十年間,李安聚焦過文化差異、關注過個體命運,曾試圖在商業化敘事中刻畫英雄人物的細微情感,也曾借著情色情節的特質深入過角色的內心。
  • 《飲食男女》:身份與欲望衝突背後,是「本我」與「超我」的博弈
    而將家庭與飲食相結合的電影中,似乎沒有一部能超過20多年前李安導演的電影《飲食男女》,這部於豆瓣評分高達9.1,位列豆瓣top250第60的電影,將家庭之內的故事表現得淋漓盡致。如今的她在一家航空公司做管理,十足的女強人形象,生活上獨立灑脫,愛情上也是放任自由。小女兒朱家寧還在上學,為人懂事內向。老朱為了讓家庭成員彼此間更親密,規定每周日無論多忙都要晚上回家一起吃一頓飯。
  • 《爸爸》張亮對陣黃磊 兩季爸爸草原廚神PK戰
    兩季爸爸廚藝大PK 姐姐Grace變郭濤小粉絲 連續的暴雨給眾位老爸萌娃們帶來考驗,但首季嘉賓張亮和郭濤父子的到來著實令節目增色不少,本次草原之行兩季老爸將展開廚神PK戰,爸爸們各自亮出拿手好菜,最後由寶貝們選出最佳廚神。
  • 《雙子殺手》影評,為什麼李安能成為好萊塢都赫赫有名的導演?
    但是要講在好萊塢的影響力,李安絕對是其中翹楚。當然,李安的代表作也大都被奉為經典。《飲食男女》、《綠巨人浩克》、《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今天要講的《雙子殺手》都是李安執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