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為什麼只有武則天成功稱帝?美國史書這樣說

2021-03-05 戲秦皇漢武

武則天大家都熟悉,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武曌,這個「曌」字也是武則天自己生造出來的字,歷史上只有她自己用過,寓意為明月升天普照大地。

武曌還叫武媚娘的時候,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後來唐太宗駕崩,武媚娘被趕到感業寺出家。本來大家都以為武媚娘這輩子只能青燈黃卷了此一生,沒想到武媚娘可以抓住唐高宗李治去感業寺拜佛的空檔,和李治又聯絡上了感情,成功又回到了李唐後宮,開始了自己的權力之路。

女皇帝的這些故事作為中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的,很多人還能繪聲繪色講武則天為了陷害王皇后殺害自己女兒的故事,所以即使不看書,各種電視劇也會輪番給中國人普及武則天的故事,不怕人不知道。

可是有一個問題大家想過沒有,中國歷史上權力、能力、心計不亞於武則天的女人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呂后和慈禧,但是為什麼只有武則天可以稱帝呢?

中國的封建王朝有一個特殊的機制,就是如果皇帝繼位的時候年紀幼小不懂事,太后可以代為執政,要是太后性格強硬,就很容易形成太后掌權的局面。因為這個機制的存在,能左右政局掌握朝政的太后在歷史上不斷出現,其中能力和謀略出色的更是不止武則天一個人,可惜歷史上從掌權的太后邁向帝位的只有武則天一人,這其中的差別就很讓人玩味了。

為了研究為什麼只有武則天能夠稱帝,美國的漢學家N. Harry Rothschild,中文名叫羅漢,寫了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武曌》,本書的副標題是「中國唯一的女皇帝」,這也是為了和美國人強調武則天的歷史地位——權力強大的太后有很多,但是稱帝的女人就武則天一個。

《武曌》的作者羅漢畢業於哈佛大學,是個純粹的美國人,一直研究唐宋歷史,《武曌》是他寫給美國人看的——關於武則天的歷史科普讀物。書的資料全部來源於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鑑》這樣的正史文獻,沒有神化或是貶低這個在中國唯一稱帝的女人。羅漢在本書中試圖用美國人的歷史研究方法幫讀者還原一個真實的武則天

羅漢認為草原文化滲透、庶族官員的崛起和佛教思想的傳播,是幫助武則天超越呂后等一幹實權太后,完成稱帝這最後一步的跨越的主要原因。

草原文化的滲透

在西晉滅亡以後,草原民族開始入主中原,中國歷史出現了一段叫五胡亂華的時期,正是在這段時期,草原文化開始隨著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在中華大地流行開來。隋唐的皇室就是脫胎於漢族和鮮卑族的融合,所以隋唐皇室行事帶有很濃重的草原風格。

在草原文化中,男尊女卑不像漢族那麼明顯,對於所謂的人倫也不是太看重,比如兒子繼承父親留下的女人,在草原人看來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漢代出塞的王昭君就是先嫁給匈奴單于,單于死後又嫁給了單于的兒子,這在漢人看起來及其丟臉的事,在草原上卻司空見慣。

武則天能踏上稱帝之路的最關鍵一步,是她從感業寺回宮,這讓她又一次靠近了當時的唐朝權力中心。本來武則天的身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也就是說她是唐高宗李治的長輩,按照儒家禮法,他們之間不應該產生男女之情,但是唐高宗卻輕易可以把她從感業寺召回,還封為自己的昭儀,這背後就是草原文化對李唐的滲透。

沒有草原文化的滲透,李治這種納自己長輩為妃的行為,是明顯違反儒家人倫的,一定會讓朝野震動,並引發大亂。

草原上的另一種觀念也在背後默默幫助了武則天上位。在草原上,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女人一樣要騎馬放牧,參與勞動,這就導致草原上男女關係比較平等。所以深受草原文化影響的隋唐,男女關係比其他王朝更加平等、開放,人們對於女人在外拋頭露面沒有像其他王朝那樣持有偏見。

唐高宗李治雖然非常賢明,把唐朝治理的不錯,但是他身體不好,經常生病,生病期間他只能把朝政交給武則天去處理。這樣武則天就慢慢掌握了權力,直至最後和李治並稱為「二聖」。當時的人們可以平靜接受武則天和李治在政治上並駕齊驅,這背後還是反應了草原文化對李唐的的浸透,男女平等觀念的流行讓武則天在掌權的道路上少了很多障礙。

尤其是公元666年,武則天作為皇后可以去泰山進行封禪大典,由她以皇后的名義去進行祭地的儀式,如果沒有草原男女平等觀念的流行,這個事在古代社會是絕對不能出現的。因為在古代,在泰山封禪是王朝的一件大事,一直都是由皇帝和公卿大臣們舉行,女人不能參與。武則天可以舉行祭地儀式,就代表她已經不是皇權的附庸,而可以算是一股獨立的政治力量了。

因為男女平等觀念的流行,唐代的男性覺得臣服於一個女人不是丟臉的事,所以武則天掌權沒有遇到太多的反對。這背後起推動作用的都是草原文化對中原的滲透。

庶族官員的崛起

草原文化的滲透只能幫助武則天回宮,並讓她可以參與朝政,她要想真正掌握權力還需要建立自己的班底,當時正在崛起的庶族勢力恰好滿足她的需要,而庶族勢力也需要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代言人,所以二者拍即和,成為李唐的一股獨立政治勢力。

在唐代前期,朝堂上掌權的是關隴貴族,代表人物是長孫無忌,唐太宗李世民在世的時候,還能憑藉個人威望對關隴貴族尤其是長孫無忌進行壓制,等李世民去世以後,失去壓制的關隴集團,尤其是長孫無忌行事更加肆無忌憚。


長孫無忌本人權力欲望很重,而且行事極端,不斷在朝堂上打擊其他政治勢力,安插關隴集團的人,雖然李唐皇室也是出身於關隴貴族,但是關隴貴族一家獨大卻讓李唐皇室感到內心不安。基於這種狀況,唐高宗就希望引入其他政治勢力對關隴集團進行制衡,進而保證自己的皇位安穩。

這樣雙方的矛盾集中爆發於「廢王立武」這件事情上。當時唐高宗李治想要廢掉出身關隴集團的皇后王氏,立武則天為皇后,這引發了關隴集團的不滿,長孫無忌的反對尤其激烈。長孫無忌認為武則天就是一個木材商的女兒,出身太低,根本沒資格母儀天下。

基於長孫無忌的權威,大多數官員都是敢怒不敢言。這個時候一些出身庶族寒門的官員卻看到了機會,這些庶族官員因為出身,沒有可能走上高位,但是他們覺得如果這次支持了李治和武則天,一旦成功,自己就有了晉升上層的機會。

當時有個大臣叫李義府,出身庶族,在朝中沒什麼根基,擔任一個負責詔書起草的小官,因為得罪了長孫無忌,要被貶到外地。面對這種狀況,李義府的朋友給他出主意,說皇帝正打算立武昭儀為皇后,現在長孫無忌反對,大臣們不敢支持皇帝,這讓皇帝很為難,你要是敢跳出來第一個支持皇帝,皇帝將來一定會報答你。

聽完朋友的建議,李義府馬上動手寫奏章上書,明確支持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後,他還到處宣揚——莊稼漢有錢都能換個老婆,憑啥皇帝不能這麼做。有了李義府的示範,越來越多的庶族大臣開始上書支持唐高宗。後來武則天能上皇后,這些庶族官員的支持功不可沒,而且這一切都被武則天記在心裡,一有機會就提拔這些庶族官員,比如第一個聲明支持的李義府後來就一步步當上了宰相。庶族官員和武則天相互支持,很快成為了能對抗關隴集團、左右李唐政局一股獨立勢力。

後來唐高宗李治去世,武則天獨掌大權,為了打擊反對她的舊勢力,武則天開始重用庶族出身的酷吏,比如著名周興、來俊臣、索元禮等人。正是由於庶族出身的酷吏賣力工作,用恐怖手段打擊李唐王室和關隴集團,讓他們的勢力都被有效削弱,武則天才能最後登上女皇的寶座。

可以這麼說,正是庶族官員的支持,武則天才能跨過立後和稱帝兩道門檻,所以庶族官員的興起是武則天能當上女皇帝的重要助力。

佛教思想的傳播

有了自己政治班底的武則天想要稱帝,還需要最後一步的助力,就是她需要獲得思想上的支持,讓全國老百姓也認同她。一直以來,作為皇帝都是從儒家思想裡獲得助力,但是儒家思想重男輕女,根本不會認可一個女人稱帝,所以武則天非但不能從儒家思想那裡獲得支持,儒家思想還是她稱帝的最大阻力。

儒家思想不能幫助武則天,武則天就需要另闢蹊徑找其他思想上的支持,而當時盛行的佛教恰好滿足了她的需要。唐代的佛教非常流行,尤其是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之後,佛教對中國的影響就更大了。


佛教一直強調眾生平等,這對身為女人的武則天非常有利,而且當時有一部叫《大雲經》的佛教經典,上面記述了一個故事,說是有一位菩薩會化身成為淨光天女,然後佛祖預言這位淨光天女會成為國王,普渡眾生,誰要是反對這位淨光天女,誰就會被佛祖懲罰。

武則天看到這個故事以後,如獲至寶,開始向全國推廣這部《大雲經》,並不斷找人向民間宣揚自己就是經中所說的淨光天女轉世,並且強調淨光天女則是彌勒佛的化身,因為當時彌勒佛在民間認同度最高。就這樣武則天慢慢被塑造成彌勒佛的化身,為她稱帝掃除了最後的思想障礙。

草原文化的滲透讓武則天可以再次回到權力中心,庶族官員的崛起讓武則天有了可以對抗關隴貴族的班底,佛教的盛行幫武則天在民間獲得了支持,所以武則天能跨越最後一步,超越其他當權太后,以女身成功稱帝,成為古今第一人。

關於武則天的功過,後世評價不一,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新舊唐書對於以女身稱帝的武則天評價都不高,五代的舊唐書就把武則天說成是一個工於心計的惡毒女人,宋朝修新唐書的歐陽修也說,世間都說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但是這條規律到武則天這裡就失效了。到了近代以後,史學界卻認為武則天繼承了貞觀之治,又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畢竟在武則天當政時期,唐朝經濟發達,社會安定,人口也有顯著增長。

不過武則天本人倒是很灑脫,死後給自己立了塊無字碑,自己不評價自己,讓大家敞開了說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稱帝之路
    公元600年,中國古代歷史上發生了什從來有過的新鮮大事,九月九日正是年之中秋高氣爽,豔陽高照的重陽佳節。中原大地、神都洛陽正在舉行一場隆重的登基儀式,只一位神情正重,儀態萬方的女子,頭戴皇冠、身披皇袍,正在步步地邁向宮城正門則天門(應天門)城樓,這裡是唐王朗經常舉行重大活動的地方。
  • 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為什麼不稱呼武則天為皇帝,而稱為皇后
    歷史上都已經蓋棺定論認為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那麼,為什麼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不大大方方地稱呼武則天為「皇帝」呢?對於這件事,小編發表一下自己的拙見。司馬光在這本「官版」的史書中不稱呼武則天為後補,但不代表司馬光反對武則天當皇帝。
  • 1986年,一農村女子效仿武則天想在山東「稱帝」,後來怎麼樣了?
    是的,你沒看錯,都1986年了,還有人自詡武則天想要「稱帝」!到底是烏龍還是另有隱情?被發現後當事人後來怎麼樣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說起武則天,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登基過,有過封號的女皇帝。當然後世對於她的研究和崇拜的人有很多,這不就被發現有一個狂熱的愛好者。
  • 武則天稱帝,是唐高宗李治的軟弱無能,還是歷史的大勢所趨?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我們中國的封建古代歷史中最璀璨輝煌的莫過於著名的"四大治世",而在這封建時代裡,我們接觸比較多的無外乎是西漢時期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和封建社會末期最後的落日餘暉"康乾盛世"。
  • 陝西出土一墓碑,重現1320年前武則天叛逆行徑,歷史真相被揭開
    歷史是一本最好的書籍,不同的人閱讀,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看法,在中國歷史上,很多風雲人物的死因到現在都是一個謎。《資治通鑑》中曾記述,女皇武則天毒死了自個的親生兒子,可是翻閱其他的歷史資料,卻無法找到確切的證明。因此,許多史學家都以前科學研究過這個問題,但最後她們的見解沒能達成協議。
  • 武則天建立的「武周」,在古代為什麼不被單獨列為一個朝代?
    歷史上沒有哪個朝代官方編撰「武周」斷代史,宋朝司馬光總編的通史《資治通鑑》也沒有把「武周」作為一個朝代,只是按照「太后」稱呼武則天,對武則天稱帝只是簡單記載「武承嗣請太后追王其祖,立武氏七廟,太后從之」。從此此後,所謂正史的編者們也沒有把「武周」單獨列作一個朝代。
  • 陝西出土一墓誌,揭開1320年前武則天的罪行,史書上果然屬實
    太子李弘是武則天與唐高宗的第一個兒子。當時唐高宗對李弘寄予厚望,在武則天當上皇帝後不久,李弘就被立為太子了。遺憾的是 ,李紅雖然忠孝仁厚,但僅24歲就去世了,死前沒有登基,只在死後被追封為孝敬皇帝。也就是說,當時很多人認為是武則天毒死了李弘。其他史書中也有記載說是武則天害死了李弘。那麼這些史書中的記載到底是不會真的?李弘真的是被武則天害死的嗎?要想知道武則天有沒有對李弘下手,可以從看他們有沒有利益衝突著手。
  • 隋唐演義:凌煙閣中唯一健在的秦瓊,為什麼不反對武則天稱帝?
    自此,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個唯一被歷史承認的女皇帝,那就是武則天。不過,大家都知道,在武則天當皇帝的這個過程當中,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畢竟在古代以男權為主的社會中,武則天的這種做法,無疑會引起大家的反對,上一回小編點評的駱賓王討伐武則天的檄文,就可以說明一切。
  • 她本為賣唱女子,卻臨朝稱制11年,為什麼沒有登基稱帝?
    在我國古代男權社會中,女子的地位有些尷尬,其一般是作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更不用提國家最高權力的掌控者了,但歷史之所以有趣,就是因為會發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漢朝呂后、唐朝武則天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只有男人才能掌握國家大權的慣例,證明了女子同樣也能玩轉政治。
  • 武則天為什麼能夠登上帝位,是李治無能還是武則天太強勢
    說這個問題,除非這段歷史有人親身經歷過或者目睹過這中間所發生的事情,不然那個都是說不清楚。小編來說下自己的見解,武則天之所以能夠稱帝,不是當時李治無能,而是武則天太強勢,說到這個,大家就會問了,既然李治不是無能,那為什麼要叫武則天幫忙處理自己的政務,大家可以去翻閱史書,上面是這樣說的,原因李治得了一種病風眩病。
  • 歷史故事:武則天秘史
    在中國歷史上,臨朝稱制的女性並不少,但真正稱帝並改國號的,只有唐朝的武則天一人。
  • 歷史上只有一個武則天,太平公主不是,只是因為沒有鬥過侄兒
    2011年播出的《武則天秘史》,鄭爽在裡面飾演太平公主,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這個角色可謂是鄭爽的顏值演技巔峰吧!那樣的清新自然,聰慧可人。
  • 中國歷史上有十位女皇帝!不止武則天一個
    說起來女皇帝,大家定然會想到武則天,武則天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 回顧歷史:歷史上有4位女皇帝,為啥只有武則天一人,被後世承
    ,每個人都想到武則天,甚至很多人都會說,當然是她。除了武則天,歷史上還有其他女皇帝嗎?事實上,我們歷史上一共有四位女皇帝,只不過武則天最為出名罷了。接下來,我想介紹四位女皇帝。事實上,這不是這樣的。是靠元姑娘的祖母,也就是孝明帝的母親胡太后,立她為皇帝的。
  • 山東一女子效仿武則天稱帝,建立「大聖王朝」,還納4名男子為妃!
    從公元前221年,秦始滅六國第一次建立起大統一的王朝秦朝開始算起,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下詔退位,在這兩千多年的時間裡,一共出現了493名皇帝,但是女性稱帝者只有一人,她就是武則天。
  • 中國歷史女皇帝,除了武則天你還知道誰,其實還有2個不為人知
    #雖然中國古代一直是男尊女卑的男權社會。在這些女孩中,有將軍和女官的,但很少有人能稱帝。一想到女皇帝,大多數人只認識一個武則天。中國歷史女皇帝,除了武則天你還知道誰,其實還有2個不為人知。李治死後,朝廷上幾乎所有的權力都落到了武則天手中。武則天一直忍著不做皇帝,但她掌管著朝廷,擁有皇帝所擁有的權利。可以說,她已經是一個有實權的皇帝了。直到載初元年(公元690年)9月,67歲的武則天親自來到則天門,大赦天下,並將唐朝改為周,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正統」的皇帝。
  • 陝西出土一墓誌,暴露了千年前武則天的獸行,史書果然沒有騙人
    《莊子·徐無鬼》中曾這樣寫道:「錢財不積則貪者憂,權勢不尤則誇者悲。」權勢對人的誘惑根植於骨髓中,為了追名逐利,不知多少真摯的情感敗在權勢下。中國是一個封建王朝,更是一個男權社會,在這個社會下,尊崇著一套讓人難以震驚接受的理論,在家從父,出嫁從夫。
  • 甲骨文 | 武曌為何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只有從這樣長時段的歷史視野中,我們才能理解為何武則天是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既然沒有中國女性能依據繼承權登上帝位,那麼只有太后才有這樣的機會;而漢代以前掌控大權的太后並不會自己取代兒孫登基,對皇權構成威脅的倒是外戚,只有在唐代前期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武則天才有機會稱帝。
  • 武則天的國號為什麼要用周?真相是什麼?
    來源:網絡中國古代有二十多個朝代,每個朝代的國號都不一樣。以周為國號的朝代有周朝、北周、武周、後周。
  • 武則天當年是如何稱帝的?她又建立什麼國號?
    武則天這個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謂婦孺皆知。她是中國歷史唯一個女皇帝,那麼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她是如何稱帝的?又建立什麼國號?正史對這些是如何記載的呢?武則天名明空,是山西并州文水人。其父是隋朝的官吏,後跟隨李淵起兵。出身官宦之家,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本人天生聰慧,麗質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