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雙城雙港、相向拓展」的城市發展戰略既定,框定了未來天津總體的發展格局,一定程度上將緩解區域不平衡、美好生活供給不充分的矛盾。城市發展骨架愈發清晰,主城向東、濱海向西的廣闊區域正亟待填充,未來科技城正在逐步成為雙城中間的「高光」版塊。
「國家級」未來科技城賦能版塊潛力
未來科技城是由中組部、國資委確定的國家級重點項目,全國只有四個,分別位於北京、武漢、杭州和天津。
北京未來科技城效果圖
其中,北京未來科技城位於昌平境內,於2009年7月啟動建設,現已入駐國家電網、國家能源集團、中國電子、中國商飛等14家央企下屬的數十家技術研發中心,近萬名科研人才進駐辦公。經過十年的發展,北京未來科技城較最初規劃的10平方公裡增加約16倍,大學、地鐵、高端酒店、綜合體、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也均已陸續落地。
武漢未來科技城華為項目施工前後對比
武漢未來科技城位於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重點發展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現代裝備製造和高科技農業等五大產業,與北京未來科技城打出差異化。自2010年以來,武漢未來科技城在面積僅66.8平方公裡的區域內,聚集大小企業600多家。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13家央企,德國電信、西門子等多家世界500強接踵而至,形成了中國中部最具發展力的版塊之一。
杭州未來科技城效果圖
杭州未來科技城距離杭州市中心約40分鐘車程,總面積113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十年前躬耕田畝,如今卻已是遍地高樓林立的科技新城,成為杭州最熱門的版塊之一。在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杭州未來科技城連同北京、天津、武漢等地未來科技城一起,列入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
目前杭州未來科技城入住的知名企業包括阿里巴巴全球總部、菜鳥總部、閒魚、釘釘、海康威視總部、浙一醫院等眾多獨角獸公司和創新企業,被外界稱為「中國矽谷。」
阿里巴巴等重量級企業的入住,引發未來科技城版塊樓市一系列「蝴蝶效應」。數據顯示,2019年前八個月杭州有近11%的新增常住人口流入未來科技城。以前一陣大熱的萬科天空之城項目為例,即使小高層3.6萬/平、洋房4萬/平的單價,購房者仍需搖號才能獲得購房資格,且中籤率僅13.2%。新房市場的火爆,側面證明了百姓對於版塊潛力的認可度。
強化版塊優勢 促進產業、人口持續導入
天津未來科技城與上述3項目並列,同屬國家級未來科技城,未來將成為天津創新和人才高地。並且,通過交通便利程度的進一步提升和持續的產業導入,來進一步增加人口導入的可能性,從而實現政策紅利對版塊的賦能。
中央對未來科技城的總體定位是「智慧經濟城、創新先導城」,天津結合自身優勢與特點,制定了「三基地、三新城」的發展定位:三基地:首都功能疏解的承接基地、國內外高端人才的創新創業基地、產業鏈完整的高端製造業的研發轉化基地
三新城:連結全球創新要素資源的高端產業新城、彰顯智慧活力的宜居樂業新城、凸顯生態特色的文化旅遊新城。
天津未來科技城充分發揮了自身的區位交通優勢:版塊位於天津主城和濱海新區之間走廊地帶,距離空港經濟區約30分鐘車程,「四橫五縱」的高速公路網為版塊與北京中心城區、天津中心城區、天津濱海新區核心區、唐山等區域經濟中心之間織就半小時交通圈。另外,此前已經曝出天津地鐵Z7、Z8線即將落地的消息,建成後將填補寧河沒有地鐵的「空白」,內聯外通的立體交通框架基本形成。寧河地鐵規劃提上日程,幫助天津未來科技城的軌道交通發展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作為承接北京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基地,天津未來科技城憑藉自身體量優勢,將承載更多的常住人口並提供更多就業崗位:規劃常住人口70萬人,提供就業崗位50萬個,完全達到一個中型城市的規模。
與北京為鄰,賦予天津承接首都資源的先天優勢;與杭州相似的適中車程、更勝杭州的港口資源,使異地成果複製有了1:1>1的可能;媲美武漢的溼地環境使天津未來科技城更具宜居屬性。
這一切,都成為天津未來科技城區域價值持續提升的必要因素。
城市發展厚積薄發 未來科技城未來可期
根據《天津未來科技城總體規劃(2013—2030)》所確定的天津未來科技城「一心一廊兩區六組團」的空間結構:
「一心」是指在永定新河北岸,與七裏海聯繫的通道上設置整個區域的公共服務中心,集行政辦公、商業金融、會議接待、科研辦公等多種服務功能於一體,為區域提供大型配套公共服務;
「一廊」是中央生態共享綠廊。北側連接七裏海溼地,南側對接東麗郊野公園,是大七裏海「爪狀放射」的生態系統的重要廊道;
「兩區」是指以製造業和研發為主的西部產業區,結合七裏海和潮白新河比較好的生態環境形成東部城市生活區;
「六組團」是指結合現狀和已有規劃,根據不同功能劃分為潘莊工業區組團、現代產業區組團、濱海高新區西組團、濱海高新區東組團、北淮澱組團、清河農場組團。
結合經濟發展趨勢和自身優勢資源,天津未來科技城確立了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及相關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醫藥、文化旅遊和生產性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方向,現已引入一汽大眾、天津中國集等項目,目前一汽大眾已正式投產,產業工人規模近2萬人。至規劃期末,未來科技城預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000億元。
已投入使用的天津未來科技城核心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
一座城市的誕生,勢必要經歷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產業導入,再具備居住條件,最終形成城市的發展過程。從目前其他三個城市的未來科技城建設、發展軌跡來看,同類項目均經歷了從農田到城市化的漫長過程,「厚積薄發」成為未來科技城發展的必然規律。由此我們不難猜想,天津未來科技城版塊長期發展走勢向好。
據悉,天津未來科技城正在與多家企業、高校深入對接,接下來將有更多的產業、人口導入,人氣不斷增加的同時,生活配套、城市界面也將有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