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評價中國天問一號 到底有多厲害?

2020-12-15 中國質量萬裡行

近日,我國的「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引發不少國家關注,美國人評價中國天問一號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據悉,天問一號是中國行星探測器,對於該探測器的發射成功,美國媒體十分剛感慨,並且認為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已經是一個領導者。

7月23日,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天問一號」以一次發射完成「環遊,著陸和巡邏」三大任務,這是國際航天史上的第一次,也立即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其中,美國媒體的評論非常值得關注,本月30日,美國還將按計劃進行火星探測,美國宇航局的「恆心」火星探測器也已準備就緒。

在對美國媒體的具體評價方面,《紐約時報》評論「天問一號」,這是中國成為航天技術先進國之後的又一次大膽的跨越嘗試,「天問一號」不僅是中國的挑戰性目標,也是中國向其他國家傳達的信息:在太空探索領域,中國不僅是參與者,而且是領導者。

本文來源:股城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天問一號有多厲害?它將挑戰歐美之前沒能完成的火星任務
    那麼天文一號水平到底如何,在世界又能排到什麼位置?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詳解天問一號可能取得的成就之前,我們先來解答幾個小疑問。首先宇宙速度這個學過物理的人都了解。簡單說一下我們往天空扔石頭,石頭會做拋物線,運動力量越大,拋的也就比較遠。
  • 「天問一號」新幫手上線!俄羅斯人:很棒!中國人有實力追趕美國
    就我國目前而言,其對於「天問一號」的意義最為重大。一個形象的比喻是:如果把離開地球懷抱的「天問一號」比作茫茫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那麼深空天線組陣系統則是為它指引方向的燈塔。我們知道「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最遠接近4億公裡的探測距離以及近7個月的地火轉移時間,對於年輕的中國深空測控網與航天測控人而言將是前所未有的考驗。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美國NASA局長「祝一帆風順」
    【編譯/觀察者網 陳思佳】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火箭運載火箭搭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隨後,多個國家的航天機構紛紛發來祝賀,並祝願天問一號探測任務一帆風順。
  • 飛行4億km,「天問一號「有啥黑科技?比美國「毅力號「還牛?
    2021年,中國航天有多牛?我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將發射升空,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將登陸火星。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號」那麼,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究竟有哪些過人本領,它和美國即將抵達火星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有哪些不同?一、「天問」追火,夢在火星。
  • 「天問一號」將於23日前往火星,美國不甘落後,同期發射毅力號
    「天問一號」將於23日前往火星,美國不甘落後,同期發射毅力號想像力是無止境的,可以滿足內心的一切欲望。美國自從中止探月計劃後,便著手開展火星探索,不定時地向國際社會公開一則則與火星有關的消息,讓世人對這顆星體的關注熟悉度更高。但是,基於目前對火星的認識,想要馬上移民至這顆天體上居住,依然是一件難以實現的事情,我們需要更多關於火星的數據和資料,才能制定完美有效的移民計劃。
  • 天問一號:將在火星哪個地區登陸?到達時到底是冬季還是夏季?
    儘管在NASA和SPACE提及「天問一號」時,用的是拼音「Tianwen-1」,但往往在解釋其含義時被翻譯成了「到天堂提問」,實在很難讓老外明白屈原詩歌中「天問」到底是什麼意思,不過「到天堂提問」也不錯,這個天問一號將要到達的天堂到底在哪裡呢?
  • 中國天問一號發射後,美國也發射了探測器,預計登陸時間比我們早
    與「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一樣,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也需要經歷漫長的歲月,才能夠登陸火星,而天問一號的登陸耗時會長於「嫦娥四號」。 7月27日,飛向火星的第四天,飛行200萬千米後,天問一號在奔赴火星的路上,傳回了首張照片,該張照片的內容為一張地球與月球的合影。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信息發布
    任務啟動前幾日,成員們發表了一篇新篇章,中國火星探測器的登陸嘗試,就仿佛是出席一個位於火星東北部的「盛裝舞廳」。於《自然天文學》雜誌上,中國天問1號火星任務的成員們,刊發了一篇關於對紅色星球(火星)輸送軌道雙星和火星車/空氣模塊的報導。
  • 美國毅力號比中國天問一號火星車晚發射7天,為什麼會早3個月著陸
    美國的「毅力號」也在早太空遨遊7個月的時間,才能被火星的引力捕捉到,不過雖然前期的各種原因造成的推遲發射的「毅力號」將於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傑澤羅隕坑著陸。這麼一來,美國的火星探測器比中國的「天問一號」著陸時間要早近3個月。
  • 來自中國的好消息,啟動「天問一號」成功
    然而幾天,中國也是另一個好消息!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天問一號」不僅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許多外國人的驕傲:人類以中國為榮。「天問一號」的發布是中國的裡程碑式進展,然而由於飛第一次出現在火星上,中國所面臨的挑戰也非常大,然而許多的人非常自信,畢竟經過華夏子孫的努力,中國在勘探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突破。
  • 天問一號速度接近30千米/秒,為何比美國毅力號晚著陸火星3個月?
    在航天領域中,儘管我國起步相對於美俄要晚,但經過幾十年披星戴月的追趕,我國再也不是幾十年前的中國了,一躍成為航天大國,我國自主製造的高科技太空飛行器讓美國專家看後都感到有壓力,尤其是正飛往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某一方面技術已超過美國。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另一個在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剩下的就是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任務,最新的消息它會將於7月30日發射。對於它們的內容,我發現有很多人在說了。由於火星稀薄的大氣層很難獲得足夠升力,"機智號"火星直升機必須非常輕,旋翼葉片要大得多,旋轉速度也快得多。所以從探索任務來說,美國的毅力號比咱們的任務更多。需要注意的是:"天問一號"是咱們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而美國這是第五次派遣火星漫遊車。
  • 天問一號成中美火星競爭拐點:拜登獲勝後美國航天技術封鎖加劇
    圖註:天問一號發射的同時,美國也發射了毅力號火星車,中美的競爭關係已經形成圖註:長徵5號運載火箭是中國太空計劃推進的關鍵筆者認為,川普的5項太空政策為:第一,修改歐巴馬的2010圖註:天問一號計劃在明年5月降落火星這五項措施說明川普對美國的航天技術發展一直是鼎力支持,美國的太空部隊於2019年12月正式成立,這也是自1947年美國空軍成立以來,美國又一個新的軍種成立了,成為美國第五大軍種。
  • 2021年,這些黑科技奇蹟即將發生,中國「天問一號」上榜!
    據報導,在西班牙的《趣味》月刊雜誌上,有研究者盤點了2021年可能創造出的五大科技奇蹟,其中著重提到了「天問一號」,作為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從去年發射開始,就一直備受矚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都有哪些科技奇蹟即將變成現實。
  • 「天問」一號、攬星九天~為中華崛起而歌
    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標識「攬星九天」。三個月後的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預計2021年3月份左右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天問一號火星車配置:六輪獨立驅動 太陽翼呈蝶翼形
    在9月18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對外公布了天問一號火星車的更多配置細節。 鄧孝慈 攝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車配置公開:六輪獨立驅動 太陽翼呈蝴蝶翼形  中新網福州9月18日電 (郭超凱)在18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對外公布了天問一號火星車的更多配置細節:火星車質量約240公斤,為6輪獨立驅動,攜帶6臺載荷,其太陽翼呈蝴蝶翼形
  • 「天問一號」拍了拍「火星」:中國來了!陝西動力助力問天
    但駕長徵御天問, 夢啟九州探穹宇! 今天,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為了奔赴火星,這群人開啟了未來...
    (原標題:「天問一號」開啟中國火星時代,為了奔赴火星,這群人開啟了未來火星生存挑戰)
  • 「天問一號」團隊發了一張慶祝合影,綠媒評論區又有人開始喊「臺灣...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就在這一值得紀念和慶祝的時刻,臺灣島內某些媒體又給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增添了些許「歡樂」的氣氛。
  • 「天問一號」發射背後的湖北航天人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發)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婧 通訊員 何玲 實習生 陳迪7月23日,長徵五號拔地而起,託舉著「天問一號」,直奔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