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制陳皮
相信大家都嘗過九制陳皮吧,甘、甜、鹹、酸,具陳皮芳香,順氣解渴,口感好,小編看圖已經口水直流,簡直是老少皆宜的休閒食品,有木有!
漲姿勢的時間到了!
新會陳皮
據《廣東植物志》記述:「茶枝柑,別名大紅柑、新會柑,主產新會,果皮曬乾即中藥陳皮的正品。」
廣東新會是中國著名的陳皮之鄉,已有近千年的陳皮生產歷史,陳皮文化源遠流長。它是中國傳統藥材,也是「廣東三寶」之首和「廣東十大中藥材」之一,素有「百年陳皮勝黃金」「千年人參,百年陳皮」之美譽。千百年來,新會陳皮以其不可多得的藥食同源、食養俱佳的獨特價值,為歷代名醫家所推崇,名揚中外,經久不衰。
新會陳皮文化節開幕式現場
11月13日至15日,第三屆中國新會陳皮文化節在廣東新會陳皮村隆重開幕。從2011年第一屆陳皮文化節開始,新會陳皮產業進入了一個發展的快車道,無論是新會柑的種植面積,還是陳皮加工產業,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目前,據初步估算,新會年加工陳皮量約3000噸,初級產品年產值9億元,全行業年產值15億元,已經形成了集柑橘種苗繁育、果品生產、陳皮深加工與開發利用等於一體的陳皮產業鏈,湧現了新會陳皮村、新寶堂陳皮、諾誠農業等一批龍頭企業。
陳皮文化節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上,一系列有關新會陳皮的新項目也在開幕式上簽約落戶,投資金額逾18億元,包括映像集團與陳皮村合作項目、新會陳皮茶產銷戰略合作項目、新會柑新會陳皮產銷戰略合作項目等。
保供電人員在開幕式現場駐守
為確保開幕式期間的優質、安全、可靠供電,廣東電網江門新會供電局提前與文化節組委會聯繫、了解保電區域和時間,成立了保電小組,組織工作人員提前對相關線路設備進行特巡和消缺,確保供電設備處於健康運行狀態。開幕式當天,組織骨幹隊伍現場蹲守,並派出了一輛400千瓦的應急發電車現場待命。
柑農向供電人員介紹自家果園的品種
近年來,隨著新會區加大對陳皮行業的扶持力度,新會陳皮行業得到長足的發展,隨之而來的用電需求也日益增大,廣東電網的供電蜀黍們為此也是下了大功夫。
新會供電局的吳師傅是土生土長的新會人,對新會柑的種植頗有研究,巡線的間隙,他跟柑農聊起了新會柑。
目前,新會柑種植面積約6萬畝,掛果面積超3萬畝,果品產量達6萬噸。針對新會柑種植對電力需求的連續性與特殊性,新會局定期組織工作人員上門走訪,幫助柑農修理電機、水泵等農用機具,義務對灌溉用電涉及的線路及設備進行徹底檢查。
針對新會柑種植對電力需求的連續性與特殊性,新會供電局定期組織工作人員上門走訪,義務對灌溉用電涉及的設備線路行徹底檢查。
2014年至今,新會局幫助柑園建設改造10千伏線路5.87千米,新增柑園抽水配電變壓器2臺,容量為500kVA,處理柑園抽水線路及用戶設備報修46起。
為了打造優質的果品,不少種植新會柑的果園採取了綠色現代化的種植技術,對電的要求越來越高,新會供電的優質服務為他們提供安心的用電環境。
祥益果園園主林先生介紹,為了確保新會柑的品質,果園裡使用了現代化綠色栽培技術,採用全自動的灌溉、排水、施肥系統,對電力供應的要求十分高。去年7月份,由於天氣原因,果園裡的排灌設備的變壓器遭雷擊,電力供應出現了問題,供電人員迅速趕赴現場搶修,挽回了一大筆損失。
陳皮加工生產工廠
為提高生產效率,新會陳皮村還引入了現代化的生產線,從果品採摘、運輸、清洗、剝皮、低溫烘乾到入倉儲存,實施標準化管理。新會柑的清洗、剝皮都在自動化的流水線上進行,在新會柑豐收的季節,這些機器每天上午8時工作到晚上12時,每天要對上百噸新會柑進行處理,對電力穩定性要求也提高了。
柑普茶
加之柑普茶廠、商鋪、餐飲業紛紛進駐,原有的變壓器容量已經不能滿足用電需求。2014年,新會陳皮村申請增容,新會局接到申請後,主動了解情況,對新會陳皮村項目用電報裝業務開闢「綠色通道」。目前,新會陳皮村已經擁有3個變壓器,總瓦數達到了2380千瓦。
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陳藏價值大;新會陳皮,越「陳」越香。
最後附上美食幾張,在佳餚裡放少許陳皮也是一流的呢!
廣東三寶陳皮老薑禾稈草
陳皮鴛鴦桂花魚
編輯:周若涵
通訊員: 陳婷 林浚源 葉慧雯
供稿單位:江門供電局
拍攝:林浚源 葉慧雯(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