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非常時期,幾乎所有賽事都被暫緩,但隨著網絡技術的提升和棋類項目的特殊性,棋手們的戰鬥來到了「雲端」。
3月1日,2020華為手機杯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網絡熱身賽將在騰訊野狐圍棋進行,今年圍甲的16支隊伍全部參賽。由融創西南贊助的重慶融創隊也將出徵,身兼教練和隊員的古力表示,隊伍將以上賽季原班人馬出戰,目標是希望闖進本次熱身賽的前八。
圍甲首次設立網絡熱身賽
雖然各項賽事受到疫情影響,但圍棋愛好者馬上就能看到精彩對弈。
本周,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網絡熱身賽規程出爐。3月1日,圍甲將在網上進行熱身賽。
這是圍甲首次設立網絡熱身賽。根據賽程規定,今年圍甲的16支隊伍將全部參賽,每支隊伍可報6名棋手,每場比賽4名棋手上場,各隊臨場設主將一名。熱身賽將在3月19日結束。
古力
比賽將採用中國圍棋協會審定的中國圍棋競賽規則,16支參賽隊將根據去年圍甲成績蛇形編排分為A、B兩組,進行組內單循環賽,共七輪。各組前四名進行一輪同名次決定賽。小組賽每輪按組別分兩天進行,每天分四個時間段在騰訊野狐圍棋平臺進行四場比賽。
同時,此次熱身賽冠軍獎金12萬元,亞軍獎金8萬元,季軍獎金6萬元,第四名將獲得4萬元,第五名至第八名將各獲得3萬元。
重慶隊全員出徵,目標前八
據了解,重慶圍棋隊將以上賽季的陣容出戰。
重慶圍棋隊處在A組。隊員方面,古力作為教練兼隊員,老將謝赫依然保持著狀態,楊鼎新和李軒豪是隊裡的主力幹將,同時還有分別生於1997年和1999年的年輕棋手李翔宇和何語涵。
談到本次比賽,古力表示隊伍以為此後開始的聯賽練兵、準備為主,同時鍛鍊年輕棋手,「整體來說是為了聯賽練兵」。但即便是練兵,爭取儘量好的成績也是每個棋手的目標,「目標肯定是想進前八!」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圍甲網絡熱身賽,重慶圍棋隊得到了融創西南公司的冠名支持,將以「重慶融創隊」的隊名徵戰比賽。
楊鼎新
「古力是重慶人,也是中國圍棋的世界冠軍,無論是當教練帶隊比賽還是參與比賽,都看到了他助推圍棋事業和青少年圍棋學習的熱心。」 融創西南公司相關負責人談到了本次合作,表示本次是全國男子甲級隊聯賽網絡熱身賽,是全國圍棋高手的選拔,融創西南希望同古力等社會各界人士一起,助推圍棋運動在下一代的培育、選拔。
「目前融創西南冠名重慶隊這是一個開始,以後融創西南會持續關注並共同助力圍棋活動的推廣和普及。」
規則嚴禁使用AI,「雲對弈」如何防止作弊?
如今,人工智慧(AI)也被運用於圍棋訓練,本次比賽也專門規定「嚴禁使用AI」。但以目前的技術,能做到萬無一失的監管嗎?
「AI目前完全防作弊還比較難,所以這也是獎金比較少的緣故」,古力表示,雖然目前技術無法完全杜絕作弊,「但目前已經有技術可以大致判定其是否作弊。」
同時,棋手本身的自覺性和職業精神也是主要方面。本月初,國家圍棋隊進行過一次網絡訓練賽,關注度頗高,古力表示國家隊已經明確規定,若發現作弊直接除名。
「雲下棋」難不倒棋手,「雲比賽」成為推廣機會
隨著網絡技術的提升,棋手們越來越熟悉這種網上下棋的方式,對棋手而言就是換了個環境下棋。
對於在網上訓練,隊員們表示如今運用網課網賽已經十分平常,在訓練上不會有影響,甚至因為幹擾更少而更加專注。
李軒豪
同時,這也給了推廣圍棋項目機會。本月初,中國圍棋協會組織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國家圍棋隊隊員,進行國家圍棋隊網絡訓練賽,比賽在網絡平臺直播,關注度很高。國家隊舉行網訓賽的同時,還同步進行了全國網絡業餘圍棋高端擂臺賽。
回到本次圍甲網絡熱身賽,中國圍棋協會就表示,舉辦網絡熱身賽的目的,也考慮到滿足廣大圍棋愛好者的觀賽需要,提升圍棋品牌賽事影響力。
「雲比賽」獲更多企業關注,圍棋活動將豐富「小英苗」課堂
本次網絡比賽助推了圍棋運動在網上的普及,古力更希望通過各種方式,身體力行助力圍棋運動的普及和推廣。據悉,身兼重慶融創隊教練和隊員的古力,還將作為融創西南「英苗培養計劃」的公益大使,為偏遠貧困地區的「小英苗」們帶去圍棋知識,讓更多孩子感受到圍棋運動中蘊含的智慧和樂趣。
謝赫
「我們在西南有30多萬入住業主,其中不乏圍棋愛好者和喜歡圍棋的小業主們,我們希望以後能跟重慶隊有更多的層面、多維度的合作。在前期接洽中,古力先生聽說我們有『英苗培養計劃』,也主動提出將作為融創西南『英苗培養計劃』的公益大使,將從今年開始,讓圍棋運動來豐富山區『小英苗』的生活,為他們帶去圍棋知識。」 融創西南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道。
據悉,「英苗培養計劃」是融創公益基金會圍繞「教育扶智」領域開展的公益活動,旨在助力城鄉教育均衡化、推動貧困地區兒童發展,已經持續5年在西南開展活動。
融創西南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融創西南有30多萬入住業主,其中不乏圍棋愛好者,融創西南希望以後能跟重慶圍棋隊有更多層面、更多維度的合作,持續關注並共同助力圍棋活動的推廣和普及,並同古力等社會各界人士一起,助推圍棋運動在下一代的培育、選拔,貢獻責任企業的一份力量。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