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非常時期,幾乎所有賽事都被暫緩,但棋盤上卻很熱鬧。
3月1日,2020華為手機杯中國圍棋甲級聯賽網絡熱身賽在騰訊野狐圍棋開打,今年圍甲的16支隊伍全部參賽。由融創西南贊助的重慶融創隊也出徵比賽,目前,隊員們已經結束了首場比賽。今天(3月3日)下午,他們將對陣圍甲本賽季的升班馬上海清一隊。
隨著科技和時代的進步,成長在網絡時代下的年輕棋手們早已熟悉了網上下棋對戰,但如此大規模的正式比賽還是第一次。
棋手以本名下網棋,事關名譽
中國圍棋協會本次把圍甲16支隊伍齊聚在網上比賽,規模和影響力很大。
「這樣大面積的比賽還是第一次,圍甲隊伍都參加,影響力和棋手的積極性也完全不一樣。」作為重慶隊教練兼隊員的古力表示道。
「圍棋和網絡的共性,讓它們的連接比較緊密,再加上柯潔等棋手都是在網絡時代下成長的,很適應這種比賽方式。」古力表示,如今棋手們本來都已大量下網棋進行訓練,加上疫情期間不能出門,更是增強了下網棋的訓練,因此對於這樣的比賽方式完全不陌生,大家都很熟悉。
但這次比賽也有很大不同——平時,棋手們在各大平臺下棋時,都以網名作戰,雖然對手和棋迷都知道網名背後的棋手真實身份,「但也有人會質疑你把帳號借給別人下。」古力表示道。
本次比賽,棋手們都以實名出現在對決中。從個人感覺而言,勝負更加事關名譽和榮譽,比賽的代入感、投入度,會更高。
比賽無裁判,電腦完成一切工作
線下傳統比賽時,每組對決都有裁判坐在兩位棋手的桌邊,如今賽場來到了網上,裁判的工作,也被科技所替代。
對於圍棋而言,裁判對於比賽的參與度並不像足球、籃球等項目這樣高。一般情況下,裁判是在對局中出現如「三劫循環」等疑難局面時,出面進行判斷並遵照賽事規則解決問題。裁判對於棋盤上的參與和影響並不多,主要是進行最後的數子以及選手發生爭執時要及時解決。
這些工作,在網絡上幾乎都能被電腦代替。「所以比賽是沒有裁判的。」古力介紹道。
熟悉的下棋方式,不同的比賽方式,選手們的感受如何?
選手們都在各自家中進行比賽,與平時面對面的正賽時,大家要身著正裝一直對坐不同,在網上比賽,選手們穿著舒適隨意,甚至有穿著居家服和睡衣比賽,儘可能讓自己處在一個好的狀態中。
「對於個性不同的選手而言,網上下棋和平時下棋的狀態會有不同。」古力介紹,對於個性比較內斂的選手而言,線下比賽時面對記者的拍照會有緊張,因此網上下棋更有助於狀態發揮。而對於個性沉穩的選手,發揮比較穩定,網上和線下比賽起伏較小。
對於氣場比較強的選手,面對面下棋威力更大。古力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像柯潔這種氣場比較強的棋手,面對面下棋時更強,會帶給對手很大的壓力。」
如何避免作弊?目前暫無最優解
一位將手機插在上衣口袋的選手疑似利用AI軟體作弊
人工智慧(AI)早已被大量運用於圍棋訓練,本次比賽也專門規定「嚴禁使用AI」,但據了解,多種原因讓防止作弊暫無最優解。
利用科技作弊在圍棋賽場上已經出現。2018年,浙江的一場全國業餘圍棋比賽中,一位選手將手機插在上衣口袋,攝像頭對準棋盤的細節,被懷疑利用AI軟體作弊;2019年,韓國的段位賽上,也有友選手被舉報作弊。
「作弊一直存在,解決是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古力表示,目前雖然已經有技術可以大致判定其是否作弊,但還不完善。
現有的方法是,查看棋手棋譜與AI的吻合度,如果吻合度達到70%以上,基本能判定作弊。「經過大量訓練,人類的布局可以和AI很像,但從中盤開始,人類就做不到和AI接近了。如果一盤棋出現70%以上的吻合度可以算作巧合,但幾盤棋都是這樣,那就基本能判定是作弊。」
即便如此,選手仍有可能換個方式藉助AI的幫助。
「其實也不需要全程看AI,比如關鍵時刻我看一兩眼AI的分析,或者是我只看AI分析的勝率,作為形式判斷,不需要全部按照AI的下法。」古力表示,目前在技術上還沒有防止作弊的最優解,「就算用攝像頭對著棋手拍,也總有死角。」
因此,目前雖然有一定的防作弊方法,但主要還是靠棋手自覺。據了解,本次賽事的獎金設置額度,就是考慮到了棋手作弊的問題——獎金不能太低,不然無法調動棋手積極性,因為本次比賽只是熱身賽,比賽結果不會記入棋手等級分。但獎金也不能太高,因為要減少棋手「犯錯」的動力。
目前,國家隊已經明確表示:若在比賽中發現作弊,直接開除出隊。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