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薛恩遠:四準則破解中餐「標準化」難題

2020-12-15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劉會玲

9月9月,2020連鎖中式快餐精英私享會在上海舉行。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在會上分享了便利蜂如何通過「數位化」運營,用科技讓中餐實現標準化。

作為上海首家拿到熱餐經營許可證的便利店,便利蜂每天銷售十幾種中式熱菜,成為眾多白領的小食堂。

中餐「標準化」一直是行業難題。薛恩遠認為,要解決這一癥結,必須將原料、工藝、產品和售賣這四個環節標準化。「便利蜂奉行產品極致主義,通過投資鮮食工廠,從採購上把控食材質量,又通過應用各種傳感器,對食物烹飪溫度、火候、時間等參數精確量化,建立了高度量化的中餐烹飪流程。」

據介紹,為實現原料標準化,便利蜂在鮮食工廠設立專門的實驗室,配備多種工業化檢測儀器,用來測量食物的硬度、長度、甜度等,使之變成可視化的數據。

「公司還對所有食材建立源頭追溯機制和評估體系,工作人員不定期深入供應商原料產地,實地檢測相關產品生產狀況等,確保供應商資質和商品品質,源頭可追溯。」

在生產過程,便利蜂每道工序均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從浸泡到炒制,時間精確到秒。在便利蜂,沒有「少許」「適量」這些模糊的詞彙,只有反覆試驗之後的量化結果,比如菜品的顏色下調15%、鹽度降低10%、用量增加0.1克等。

「每道菜都有精確數據,而不是憑感覺。」薛恩遠解釋,「環環相扣,只有做到原料標準化、工藝標準化,才能實現產品標準化。」反過來,一道菜品定型之後,其用料、色澤、鹹度、甜度或辣度等又會被數量化,確保之後同款菜品做到標準化。

「售賣標準化實際上要分解成儲存、分量和廢棄三個環節。」薛恩遠指出,很多商家只關注門店環境,往往忽略了運輸過程,這才是便利店鮮食安全的「頭號風險」。

為此,便利蜂自主開發了TMS運輸監控系統,在冷鏈車上加裝藍牙溫度計和GPS,全程實時監控溫度,一旦出現異常,後臺會自動發出警報,並第一時間聯繫司機解決。「如果溫度持續異常且沒有解決,整車貨品會被判定作廢。」

門店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食物必須分批次加熱,並放入恆溫水保溫櫃中,保證菜品溫度維持在65℃以上,每天第一個和最後一個來買便利蜂熱餐的消費者,拿到的飯菜溫度都是一樣的。」薛恩遠說,如果有菜品在最佳賞味期還未售出,便利蜂自主研發的鮮度Pad就會提醒店員將菜品對著鏡頭進行廢棄。

「支持這一『標準化』流程的,是一套物聯網技術,詳細記錄、監控每一個生產流程,是追求產品的極致主義。」薛恩遠總結,「科技創新是便利蜂的『魂』,做乾淨衛生的食品,是便利蜂的初心。我們希望更多消費者能吃得更安全,希望便利蜂成為更懂中國胃口的『國民便利店』。」

(編輯 張明富)

相關焦點

  • 加盟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品牌,讓創業不再是難題
    而今天小編要給廣大投資創業者推薦的就是一個人人都愛的美食項目——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它是市場上少有的,能滿足各種食客挑剔味蕾的火鍋連鎖超市品牌!  說起懶熊火鍋中餐便利,行業內可謂是人盡皆知。懶熊火鍋中餐便利是一家集中餐美食、豆製品、特色菜品、空運水產品、魚類、米麵糧油、即食品、火鍋涮品、廚房必備調味品、火鍋底料為一體的火鍋中餐便利店。
  • 小塊頭茶油炒飯:智能科技攻克中餐標準化難題
    「小塊頭茶油炒飯」成為中國餐飲全新名牌,正逐步統領內地快餐市場,其細節完善到從前線到後臺各個操作流程的標準,根據多年的「美團」運營經驗和自身特點,對原料、加工、作業、設備、烹飪、出品,能夠標準化的環節、過程、步驟都實現標準化運作,實現「千份炒飯一個口味」,貫徹到員工日常的培訓和考核中去。實現廚房無需廚師、智能機器翻炒,3分鐘即可取餐,第一個攻克了中餐標準化的世界難題。
  • 為啥說中餐標準化不是為了制定標準,而是用於打破原有的標準?
    說起「中餐標準化」,它在當下的餐飲業已經算是行話了,按道理說,某一個詞一旦形成廣泛認知,那麼,它將會成為一個嚴謹的知識體系,遺憾的是,儘管我們諮詢了一些業內的「行家」,但得到的關於「中餐標準化」的回覆無非還是百度百科上面的那幾行字,「把每個菜怎麼做都流程化、知識化、標準量化,讓廚藝不精的人能快速上手」,僅此而已,甚至還有「專家」認為,這就是中餐未來的大勢所趨。
  • 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就是牛!
    在日益繁榮火爆的餐飲行業,有兩個消費場景至關重要,一個是佔比了22%的火鍋,一個是佔比了7%的燒烤,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只要完美掌控這兩個消費場景,那麼餐飲市場的巨額財富便唾手可及,而懶熊火鍋中餐便利,給了所有人一個可以快速實現目標的契機。
  • 字節跳動花幾千萬投資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店,什麼情況?
    一間便利店,竟獲字節跳動幾千萬投資!據了解,懶熊火鍋是一家集火鍋食材、生鮮食材、烤肉、啤酒、中餐半成品、成品等於一體的火鍋中餐連鎖生鮮便利店。
  • 在家打火鍋,就到懶熊火鍋中餐便利挑選食材吧
    所以懶熊火鍋中餐便利一出現便立即大受歡迎,這樣的結果是必然的!誰不想天天吃火鍋呢?但是購買相關的食材鍋具就勸退大堆懶人了!而懶熊就是懶人火鍋的福音!在懶熊火鍋中餐便利裡,精選鍋底、涮烤蘸料、牛羊肉、川蜀特色、酒水果飲、自熱小火鍋、粉面類、鍋具、燒烤、煎烤類、丸滑類、小吃類、菌菇類、時蔬類、根莖類、小海鮮、豆製品,產品種類齊全、應有盡有,簡直是火鍋愛好者的天堂!
  • 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在火鍋食材超市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在火鍋食材超市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民以食為天,無論任何時候,搞餐飲行業都是很有前景的!因為食關乎民生,甚至關乎於人作為「動物」的一種天性,滿足人天性的事物,自然十分有價值!
  • 遵化「四位一體」破解老齡化難題
    依託優勢培育醫康養旅特色遵化「四位一體」破解老齡化難題遵化市轄25個鄉鎮、2個街道辦事處,648個行政村、42個社區居委會。對此,這市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整合要素資源,積極引入社會資本,統籌推進醫、康、養、旅「四位一體」高質量發展,破解老齡化難題。
  • 「打工天才」餘建春:讀職高、上大專,破解數學難題、驚豔學術界
    一位杭州下沙工人推導出卡麥可數判別準則,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CNN在網站報導,瞬間引爆網絡,成為當天,點擊率在美國的今日國際新聞中排名第3的新聞。他就是來自河南的物流工人叫餘建春。2016年7月,靠打工維生的中國小夥餘建春,憑藉計算機科學及信息安全知識破解出了長期困擾數學界的一大難題,發現了一種識別卡麥可數的新算法。「達到碩士水平」。
  • 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店,一站式購物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火鍋食材界的領航品牌——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店,在今年5月份就已經完成數千萬人民幣融資。投資方是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是其旗下廣為人知的產品之一。 品牌成立至今門店數量已有1000多家,發展迅速,且各門店都取得很不錯的成績。
  • 便利蜂薛恩遠:便利蜂願成為「新消費」的孵化地
    12月8日消息,便利蜂在2021年供應商大會上發布《便利蜂2020年度人氣100商品榜》,評選出十大熱餐、十大牛奶、十大零食、十大甜品等10個品類。「這是一份將年輕人消費行為具象化的榜單。」便利蜂執行董事薛恩遠解釋,「作為一家數字驅動的便利店,便利蜂綜合全國20個城市1800家門店的銷售量、復購率、好評度等消費大數據,對商品進行多維分析,得出這份屬於他們的排行榜。」數據顯示,Z世代(95後及00後群體)成為便利店增長最快的用戶群體。
  • 火鍋食材超市商機無限,攜手懶熊火鍋中餐便利輕鬆走向巔峰
    火鍋食材界的領航品牌——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店,在今年5月份就已經完成數千萬人民幣融資。投資方是字節跳動,今日頭條是其旗下廣為人知的產品之一。品牌成立至今門店數量已有1000多家,發展迅速,且各門店都取得很不錯的成績。
  • 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原標題: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西南寧市貧困地區農產品
  • 陽曲懶熊火鍋中餐便利 | 超人氣『懶熊火鍋中餐便利店』來咯!百餘種食材選到手抽筋,讓你在家下館子!
    好  消  息       為感謝廣大消費者對本店的厚愛,陽曲懶熊中餐便利特推出尊享會員活動,具體如下:
  • 中山運用「四字訣」,破解「紅頭文件」任性難題!
    中山運用「四字訣」,破解「紅頭文件」任性難題!為貫徹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推動營商環境的法治化中山堅持問題導向運用「清、立、減、曬」四字訣全面梳理公布現行有效行政規範性文件正面清單扎牢行政規範性文件監督管理「制度籠子」緊扣「清」字,下決心
  • 便利蜂:以數位化實現熱餐標準化 佟大為現場點評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便利蜂:以數位化實現熱餐標準化影視演員佟大為現場點讚便利蜂熱餐,「有著老鄰居一樣的熟悉和溫暖」在近日的便利蜂2021供應商大會上,影視演員佟大為受邀出席新京報記者了解到,熱餐是便利蜂當前最具競爭力的產品。作為現代數位化便利店代表,便利蜂將系統驅動、大數據、AI算法等融入全鏈條,讓熱餐實現標準化。同時,便利蜂對熱餐品類不斷創新,適時推出川菜樟茶鴨腿、河南胡辣湯等「家鄉菜」,滿足消費者的胃。
  • 小女當家:標準化與美味的哲學平衡?
    中餐標準化在餐飲行業是個世界難題,難在中餐口味之多變,地域差異之紛雜,中餐品類之豐富。標準化雖然是品牌快速發展的核心,但過度標準化難免會犧牲口味,也偏離中式快餐的本質。數據顯示,快餐門店數量在餐飲行業中的佔比由2015年的33.6%增長到2019年的49.2%,幾乎佔到整個餐飲行業的半壁江山。快餐行業在國內發展了30年,始終追求的都是一個快字。
  • 鋼鐵廠來了「新員工」破解廢鋼定級行業難題
    記者今天獲悉,山西晉南鋼鐵集團已在業內率先上線廢鋼AI定級系統,該系統由阿里巴巴達摩院合作研發,對廢鋼的定級準確率達95%,扣重準確率達90%,有望破解廢鋼利用的行業難題。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鋼鐵產量全球領先,但廢鋼利用率僅21.2%,遠低於美國的72.1%,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廢鋼再利用能夠降低能耗和成本,1噸廢鋼能煉出860公斤鋼材。
  • 破解世界難題 能源報國
    李中矢志破解難題,能源報國,帶領團隊歷經20餘年攻關、實踐,創建了海上高溫高壓鑽完井關鍵技術、深水油氣優快鑽完井關鍵技術和海上複雜斷塊油田高效開發鑽完井關鍵技術,成功破解難題,大幅提高了三大領域鑽完井作業成功率和作業效率,降低了作業成本。
  • 湖北保康縣:破解喀斯特地貌地區安全飲水難題
    自2017年以來,湖北省保康縣在決戰整縣脫貧摘帽的最後關頭,向最後一塊硬骨頭髮起攻擊,投資1.7億元,一舉破解喀斯特地貌吃水難世界性難題,探索成功引水、蓄水、管水、用水一整套科學機制的「趙家山模式」,並迅速在全縣33個喀斯特地貌村複製,挑戰不可能變為可能,共解決3.3萬人飲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