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事業如何「高處再攀高」——紮根人民 以大作品為時代立言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江蘇文藝事業有高原也有高峰,如何「高處再攀高」?在29日舉行的省第十次文代會、第九次作代會開幕式上,省委書記婁勤儉給全省文藝工作者出了道「思考題」。參會代表紛紛表示,將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在更大力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中,當好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探路者、先行軍。

有高原有高峰,還要「高處再攀高」

婁勤儉書記高度評價了江蘇文藝界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並指出「江蘇文藝既有高原、也有高峰」。「要正確認識高原和高峰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是說已經到了頂峰、可以自滿了,而是要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擔當,主動順應時代召喚和人民期盼,努力創作出更多名篇佳作,推動新時代江蘇文藝『高處再攀高』。」

「講話站在全局高度,對新形勢下江蘇文藝事業發展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為我們指明了努力方向。」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說,婁書記在講話中充分肯定江蘇文藝事業取得的顯著成績,勉勵全省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讓文藝更好扛起反映時代的使命,以更多精品力作抒寫時代、立言中國,推動江蘇文藝事業在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新徵程上開創新局面。

省文聯主席章劍華說,在討論學習時,大家心情都非常激動,這種激動不光是來自領導的關懷,更因為從省委領導的講話當中得到了許多啟示和鼓舞,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婁書記的講話不僅講得深、講得細,更緊抓住關鍵、要害和主要問題,不僅肯定了江蘇多年來文化藝術所取得的成績,最主要的是對江蘇文化藝術的發展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指導性意見。」

「婁書記的講話精確梳理出江蘇浩蕩的文脈,盤點了我省文藝創作的殷實家底,使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文學藝術家,更為清晰地領悟到傳承什麼、如何傳承,創新的基礎是什麼、方向在哪裡。江蘇文藝有了『高原自信』和更多『高峰』目標。」正是瑞雪兆豐年,即來紫氣催春近。省作協副主席丁捷堅信,大會的召開,一定會為我省呼喚來一個文藝繁花大競放的美好春天。

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水家躍說,聆聽婁書記的講話,平添了自信、提升了底氣、感到了責任。「我們要切實抓好貫徹落實,組織文藝界認真學習領會婁書記講話精神,凝聚共識,團結引領廣大文藝工作者激情奮鬥,努力推出更多代表這個時代的大作品。」

強化大題材創作自覺,打造「文藝史詩」

婁勤儉書記指出,文藝工作者要有大題材的創作自覺,通過文藝家獨特的思想洞察力、認知穿透力和藝術感悟力,去關注時代、研究時代、表達時代。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說,什麼是大題材,婁書記此次重點提出了「五個比如」:比如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抗疫故事,比如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故事,比如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轉型故事,比如走出去、融入國際循環的開放故事,比如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奮鬥故事,「婁書記的講話通篇貫穿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江蘇的具體實踐,用文藝工作者聽得懂、能接受的方式傳達總書記對文藝工作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對文藝工作者的期待,娓娓道來,動心動情。要求文藝工作者將目光聚焦當下,以作品立身,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講話思想深邃,文採斐然,聽了很震撼!」江蘇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劉旭東表示,婁書記講話中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的重要論述精神和江蘇文藝實際相結合,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其中,對文藝家、文藝作品以及文藝工作有高原也有高峰、有素材也有人才、有個性也有規律、有責任也有義務的「八有」闡述,既走心又暖心,既宏觀又微觀,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蘇繡藝術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姚建萍深切感受到責任重大,「這次講話給了我們更大的激勵,江蘇有豐富的創作素材,我們文藝家要主動去發現、去提煉、去表達,創作更多既具藝術個性、又與時代共振的優秀作品。」

走出書齋紮根人民,靠作品說話

婁勤儉書記說,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主要靠作品來體現;一位大師的文藝地位,要靠作品來說話。在新時代展現更大作為,關鍵要創作出更多無愧於這個時代的大作品,這是文藝繁榮的標誌,也是文藝工作者的立身之本。

「婁書記對江蘇文藝如數家珍,才能寫出這樣一份沉甸甸的具有人民情懷、家國情懷、藝術情懷的講話。新時代江蘇文藝工作者要走出書齋,紮根江蘇大地,紮根人民之中,反映江蘇發展的新成就,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著名書法家言恭達說。

婁勤儉書記講話中提到的「多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街頭巷尾走一走」,說到了省作協副主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祁智心坎裡。「唯有真正走進那些因此改變了家庭結構、成員關係的家庭,他才能夠知道時代究竟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烙下了怎樣的印記。」祁智說。

「從現在開始,我已有一種坐不住的感覺,有一種強烈的緊迫感。作為基層文藝工作者和基層文藝單位負責人,要帶動團隊,讓揚州曲藝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接下來我們要加勁幹!」揚州評話表演藝術家、揚州曲藝研究所所長姜慶玲說,聽了書記的講話,每個代表共同的感覺是振奮人心。

在大會現場的講話中,婁勤儉指出,要幫助江蘇文藝工作者解除後顧之憂、潛心專注創作,通過師徒間的言傳身教、口訣手授,讓更多有志向、有能力的年輕人盡展才華、脫穎而出,這讓蘇州民族管弦樂團首席、90後孫瑤琦印象深刻。「這三年來,我的工作經驗還不是特別豐富,但得益於前輩老師們的教導和培養,已經有了很多成長,在繼承老師的藝術特徵的同時,努力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能夠更得心應手地做好文藝工作。」

「鬆綁」「放活」,守護文藝生態的「山清水秀」

婁勤儉書記強調,對於文藝這種創造性的精神勞動,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大環境極為重要。他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帶著強烈的解題意識,在體制機制上「鬆綁」「放活」,不能讓各種條條框框把文藝家的手腳捆死了。文化產品既要「叫好」,也要「叫座」,但當兩個效益、兩種價值發生矛盾時,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

省作協副主席、省評協主席汪政認為,婁勤儉書記的講話既尊重規律,也保留個性,既把握宏觀敘事,也深入微觀精神,融會貫通了文藝相關的各方面要素,把文藝看作全社會的事業,爭取每個人都能夠成為文藝生活的參與者和文化建設的貢獻者,讓組織者、管理者、生產者、消費者通過共同努力,充分營造全社會的文藝氛圍。

讓省文旅廳原一級巡視員方標軍印象深刻的是,婁書記強調文藝價值的度量衡從來不是經濟效益,要防止把文藝創作生產完全交由市場調節的傾向。「這是習近平文藝思想的重要體現,特別有助於當前正在進行的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也有助於文藝領域真正做到經濟效益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服從社會價值,不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婁書記的報告高屋建瓴,又接地氣,其中特別提到,小劇場辦得好,同樣可以成為一個城市令人嚮往的文化標識。」作為小劇場的從業者,江蘇省曲協副主席梁爽說,「小劇場最有群眾基礎,最有市場需求,是文藝的觸角。如果說大劇院是文化大餐,那麼小劇場就是私家小廚。」

怎樣實現「文藝蘇軍」的青藍相繼、薪火相傳?怎樣孕育更多具有史詩般品格、震撼心靈的時代力作?怎樣破解文化資源「養在深閨人未識」、文藝成果「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問題?怎樣打造顯示度高、彰顯中國氣派的文化標識?怎樣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面對婁勤儉書記發出的一連串問號,全省文藝工作者一致表示,將在接下來的文藝實踐中進一步去破題、去探索、去推進。

記者 陳 潔 顧星欣

馮圓芳 吳雨陽 薛穎旦

相關焦點

  • 為人民寫戲、為時代立言 2020年陝西戲劇創作研修班今日開班
    本次研修班由陝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陝西省戲劇家協會主辦,旨在突出「為人民寫戲、為時代立言」,加強我省創作隊伍建設,培養和提高中青年戲劇創作隊伍的業務水平。同時,為陝西省第八屆小戲小品展演徵集作品,力爭推出一批優秀戲劇作品和優秀戲劇人才,加強我省戲劇創作隊伍健康發展,推進我省戲劇事業大發展大繁榮。
  • 為時代立言立德立功
    原標題:為時代立言立德立功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的重要講話,體現了對廣大知識分子的厚愛和厚望。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在立言、立德、立功方面實現應有的責任擔當。   立言:貢獻偉大時代需要的理論和思想。
  • 為時代立言、立傳、畫像(光影視界)
    編劇作為文藝工作者,應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這是編劇的思想方向和創作方向。電影劇作是編劇通過真誠表達與時代、與人民、與國家的深情對話。   關注現實,與時代同步,為人民立言,始終是中國電影的優秀傳統,集中體現為現實主義精神。中國電影史上的傳世之作和產生強大社會影響的作品皆是如此。
  • 讓出版工作始終為人民立言為人民放歌
    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升華人民情懷,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是所有社會主義文化藝術工作者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早在1942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明確提出了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強調文藝工作者必須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熟悉工農兵。
  • 培根鑄魂 為時代立傳 為人民立言!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
    荔枝新聞訊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大會閉幕,與會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站在「為時代立傳、為人民立言」的高度,加強理論研究  婁勤儉書記說,哲學社會科學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
  • ...界第九次代表大會引起熱烈反響 培根鑄魂 為時代立傳 為人民立言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九次代表大會剛剛閉幕,與會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站在「為時代立傳、為人民立言」的高度,加強理論研究、積極資政建言、打造學術品牌,不斷開闢江蘇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境界。
  • 用心用情用功為人民立言(大家手筆)
    習近平同志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時指出,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解決好這個根本問題,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把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用心用情用功為人民立言。人民是社會活動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我們的力量源泉。
  • 做紮根鄉村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近日,為褒獎基層文化單位紮根基層、服務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鼓勵引導廣大文化單位和文化文藝工作者進一步做好基層文化工作,豐富廣大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決定,授予四川省天全縣新華鄉綜合文化站、江蘇省徐州市馬莊樂團等342家基層文化單位「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 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四個堅持」是什麼?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習近平2019年4月16日在《求是》雜誌發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的重要文章  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紮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化文藝工作者要跳出「身邊的小小的悲歡」,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
  • 電影藝術家走進黃河岸邊 紮根基層汲取能量
    9月26日,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到人民中去——電影藝術家下基層」活動在黃河岸邊的鄭州滎陽汜水鎮南屯村飲馬溝拉開序幕。藝術創作需要紮根人民、紮根生活。「人民與文藝密不可分,藝術創作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只有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才能拿出精品奉獻人民。」
  • 立時代潮頭 為人民立言 為時代發聲
    原標題:立時代潮頭 為人民立言 為時代發聲 「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感責任心。 引時代明德 為人民立言 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的性質和大小,取決於社會存在的客觀狀況,也取決於社會意識的主體態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對社會存在的客觀反映與概括,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只有樹立新時代的思維、把握新時代的脈搏、回應新時代的呼喚,才有立德立功立言之立足之處。
  • 百花迎春2020年春節大聯歡 壓軸曲首邀胡啟聖合唱《到人民中去》
    全國各文藝家協會、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等協辦。來自全國各藝術門類的老中青藝術家將歡聚一堂,共享2020年新春的歡聲笑語。今年的 中國文聯春晚 ,由周濤出任總導演,節目很有創新。將有200多位明星藝術家走上北京人民大會堂的舞臺,為全國人民獻歌獻藝。晚會分為《序:萬紫千紅總是春》、《為春天放歌》、《為家國抒懷》、《為時代喝彩》、《尾聲:繁花競放氣像新》等五個篇章。
  • 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文風樸實、思想深邃、論述深刻、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藝工作的高度重視,對文藝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對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殷切期望。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工作者要心懷祖國人民。在重要的歷史節點,我們音樂工作者大有可為,我們要用自己的態度、立場、方法去創造無愧於時代的好作品。音樂工作者要做時代的記錄者和人民心聲的歌唱者。
  • 蘇評│做紮根鄉村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近日,為褒獎基層文化單位紮根基層、服務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鼓勵引導廣大文化單位和文化文藝工作者進一步做好基層文化工作,豐富廣大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決定,授予四川省天全縣新華鄉綜合文化站、江蘇省徐州市馬莊樂團等342家基層文化單位「第八屆全國服務農民
  • 陸遜:基層幹部的「立言」「立行」「立德」
    駛向「十四五」新航程,擘畫發展新藍圖,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基層幹部要把貫徹落實全會確定的戰略舉措與新時代使命任務結合起來,做到以「實」立言、以「勤」立行、以「正」立德,錨定航向、奮勇擔當、堅毅前行。以「實」立言,言之有物。言為心聲,意由言表。
  • 高度重視文藝工作在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作用
    原標題:高度重視文藝工作在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作用   為了解決新時期繁榮發展文藝事業問題,1979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召開了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鄧小平在大會開幕式上作了《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的祝詞》,明確提出了新時期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主要任務、新時期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如何發展及黨如何領導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等問題,是一篇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實現偉大歷史性轉折的重要文獻。
  • 回望2020年,賽罕區作家協會「深入生活、紮根人民」!
    回望2020年,賽罕區作家協會在上級文聯的指導下,「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繼獲得內蒙古自治區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1項、內蒙古自治區文學創作
  • 葉紅專:勇擔文化使命 謳歌時代精神 奮力譜寫新時期文藝事業發展...
    向全體與會代表,並通過你們向全州廣大文藝工作者致以親切問候!向關心支持我州文藝事業發展的省文聯及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州廣大文藝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秉持堅定文化自信和強烈使命擔當,記錄湘西的脫貧發展場景,描繪群眾的艱苦奮鬥歷程,創作了一大批文藝精品,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了文學藝術引領風尚、培根鑄魂的重要作用,全州文藝事業呈現出百花競放、蓬勃發展的繁榮景象。
  • 拓寬文藝批評的空間
    在2014年1月召開的全國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打了這樣一個比方:「文藝批評家要像魯迅所說的那樣,做『剜爛蘋果』的工作,把爛的剜掉,把好的留下來吃。」同時,習近平同志還說,「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更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
  • 慶陽市文藝精品創作工作座談會發言摘登(上)
    習近平總書記說:「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我市從事文學創作的作家大多為體制內兼職作家,因為本職工作的制約,很難深入生活一線,獲得鮮活的生活題材,提煉有質量的文學作品。中國作協和一些地方作協多年的做法證明,讓作家到基層掛職鍛鍊是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有效形式,也是聚焦生活、提升寫作水平、打造精品力作最直接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