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時代立言立德立功

2021-01-09 人民網

原標題:為時代立言立德立功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的重要講話,體現了對廣大知識分子的厚愛和厚望。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在立言、立德、立功方面實現應有的責任擔當。

  立言:貢獻偉大時代需要的理論和思想。當今中國,正處於由大國成為強國的關鍵時期,正迅速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心位置。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更加需要知識,更加需要知識分子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廣大知識分子不能辜負了這個時代。我們要自覺把個人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述學立論、建言獻策,以求真務實精神貢獻偉大時代需要的知識和智慧,在成就偉大時代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中央黨校科研人員要主動為黨分憂解難,在發揮中央黨校國家高端智庫作用中作出貢獻。

  立德:弘揚支撐偉大時代的道義和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偉大時代不僅需要知識和智慧,還需要道義和精神。廣大知識分子不僅要攀登真理制高點,而且要攀登道義制高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希望我國廣大知識分子自覺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在當今中國,廣大知識分子要弘揚偉大時代的道義和精神,就要堅定不移地弘揚中國精神,把振興國家、造福人民作為畢生的追求;就要堅定不移地堅持文化自信,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者和守望者;就要堅定不移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先進社會風尚的引領者。對於中央黨校國家高端智庫的專家學者來說,堅持黨校姓黨,堅持服務人民,就是必須牢牢堅持的「大德」,這也是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必然要求。

  立功:參與推動偉大時代的創造和實現。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希望廣大知識分子積極投身創新發展實踐。當今中國的偉大變革向廣大知識分子所提出的,不僅有「解釋世界」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改變世界」的任務。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如何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如何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還有深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十三個如何」、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五個如何」、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上提出的「八個如何」等重大問題,都需要廣大知識分子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為參與偉大時代的創造和實踐作出知識分子應有的貢獻。中央黨校的科研工作者要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學風,弘揚「實事求是」的校訓,聚焦黨和國家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入研究,為服務中央決策提供高質量成果。

  (作者:何毅亭,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

相關焦點

  •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經典)
    《左傳》提出了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即「立德立功立言」,並稱「此之謂不朽」。後來唐代的一位學者對這「三立」作了精闢的闡述:「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 立德、立功、立言分別指什麼
    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馮友蘭先生在《哲學的精神》(《論命運》一文)中說:「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學問、事功、道德,即古人所謂立言、立功、立德。而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水、命、力,即天資、命運、努力。
  •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有幾人做到
    古之聖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當做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並稱「此之謂不朽」。 立德 何謂立德?德,乃德行,德業。《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教育界裡也有「立德樹人」之說法。吳兢《貞觀政要》也更明確指出,「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論榮貴。」
  • 追溯歷史|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有幾個
    古之聖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當做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並稱「此之謂不朽」。縱觀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實現此目標的人物猶如鳳毛麟角。立德何謂立德?德,乃德行,德業。《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教育界裡也有「立德樹人」之說法。吳兢《貞觀政要》也更明確指出,「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論榮貴。」
  • 三一重工:立功、立德、立言
    於盟「立功、立德、立言是三一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首先是要把企業做好。」三一重工副總裁何真臨5月22日向本報表示。在何真臨看來,「立功、立德、立言」的古訓放在企業層面有著不同的詮釋:立功,即企業要卓有成效;立德,即扶貧濟困;立言,即創造一個有益於世界的管理模式、文化理念。
  • 從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來說,三方面都達到的只有劉伯溫
    「三立」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能拿到「三立」這張滿分成績單絕對比拿到「三好學生」(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難多了,要知道,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個方面都面面俱到並做到極致,比登天還難。能完美做到「三立」的人那都不是一般人,要麼是聖人,要麼接近聖人。 首先是立德。
  • 想提升人生格局,營銷總監應考慮怎麼去立功、立德和立言
    文/馬梓開中國古人認為一個人有三不朽,那就是立功,立德和立言。如果能做到三不朽,就是聖人。比如孔子、老子等這些人物就是聖人。時至今日,雖然現在的我們很難成為聖人,但可以向聖人靠攏,向聖人的高度靠近。對於一個營銷總監來說,想要提升人生格局,想要獲得更高的自我價值體現,完全可以從立功、立德和立言三方面出發,對自我進行要求。
  • 琅琊王氏的家風底色:立德,立功,立言
    家風是家族的精神文化傳統,關乎家族文化的底色和基調,琅琊王氏家風的底色便是立德、立功、立言。 01 立德:重視禮法、孝友傳家 琅琊王氏第一代人物是西漢時期的大儒王吉
  • 寫作指導:曾國藩的最高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恪守「三畏」
    (60 分)振華中學將舉辦「中華名人與青春成長」徵文比賽,高三(6)班為此進行了「熱身」交流,李博同學介紹了自己了解的曾國藩;曾國藩的最高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並以畢生的努力使之成為現實;他天資並不聰穎,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還是全縣倒數第二名;他恪守「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對自己要求極嚴;他說窮能養志氣,認為「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他身為朝廷大員
  • 叔孫豹的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叔孫豹說,他聽古人說過:「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這個「三不朽的說法發展了春秋時期「死且不朽」的思想,從原來死於國君之手,死於宗廟之內的不朽,經叔孫豹引申為這赫赫有名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叔孫豹所謂的「三不朽」,是指一個人在道德、事功、言論的任何一個方面有所建樹,傳之久遠,他們雖死猶生,其名永遠立於世人之心,才是不朽。
  • 「道統」與「政統」,試看明清時期士大夫階層立言與立功的抉擇
    所謂三立,就是《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記載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所謂立德,就是樹立功德,立功就是建立功勳,立言就是著書立說,發展繼承儒家學說。三立之中,立德是最高理想,往往是由後人來進行評判的,而立功與立言,則是士大夫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追求目標。因此,立功與立言,就成了他們畢生的追求。這種追求具化到現實中,就是"道統"與"政統"的實踐。
  • 黃炎培「三立」:立言、立功、立德
    黃炎培先生一生抱一而式,成就「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成為我國近現代歷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教育家、革命家和國家領導人,垂範後世。《孫文學說》是黃炎培第一次在政治上參與的重要立言,吸取了西方機械唯物主義和自然科學知識,宣傳進化論的自然發展觀,同時,提出並系統論證了「知難行易」的認識論學說,把中國唯物主義的知行觀推進到一個新階段,奠定了三民主義的哲學理論基礎,建立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派的進化論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認識論。
  • 立言,立功,立德,構建學子的精神信仰與民族自信
    後疫情時代,對疫情的反思,使我們更理性深入地追尋教育的本質,消除教育異化的影響,正本清源,「立德樹人」會得到更廣泛、更深刻的社會認同。張頤武表示:構建學生的精神信仰與民族自信,讓「國士」成為孩子們精神世界的真英雄。線上教育成為主場,以後會不會成為一種趨勢?
  • 曾國藩:修身齊家治國用心良苦;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後世!
    戎馬卅年,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後世!《曾國藩家書》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小到人際瑣事和家庭生計的指示,大到進德修業、經邦緯國之道的闡述,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
  • 緬懷偉大領袖 傳播紅色文化—文化強國與立功立言立德在京開講
    來源: 文旅全媒體 舉報    原標題:緬懷偉大領袖 傳播紅色文化——「文化強國與立功立言立德
  • 文經武略,「五百年一人」,集「立德、立功、立言」大成者(上)
    但明代出了個王陽明,集「立德、立功、立言」大成於一身,為我們演繹了他追求「聖賢」的艱苦卓絕歷程。最終,他以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兼教育家,而完美「收官」人生。
  •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曾有人評價曾國藩: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眾人皆知曾國藩是晚清第一名臣,殊不知其也是大清金句大神。 他半生憂苦,一世精誠,寫下無數警世良言。
  • 聖人孔子:如何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可以說,孔子的一生,實現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堪稱一代聖賢。其中,孔子興辦教育,有教無類,培養了大批學生,這對中華文化的傳承發揮了巨大意義。同時,作為我國第一個民辦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一系列教育理念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 曾國藩一個集立德、立功、立言的大成者,跟著曾國藩學做人
    能夠立言的,必定是建立在立德、立功基礎之上的。特別是在[家訓]之中,像是《朱子家訓》、《諸葛亮誡子書》一類的,必是濃縮了人生感悟的精華,歷來處世的經驗教訓,裡面所含的真理成分一定是最大的,因為這是傳給自己後代子孫的,所以每一句話都包含無窮智慧,不會誤人子弟的。
  • 立功、立德、立言之不朽傳奇——王守仁,儒門「四大天王」之一
    在下認為王守仁實際上「修為」遠超儒家另外三大聖人,孔孟也不過是立德、立言,朱熹僅僅是立言而已,而王守仁實則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就此一點,其他「三大天王」就不是王陽明這個後起之秀的對手。不朽傳奇之立功篇作為贛南巡撫的王守仁到了自己地盤後,發現在自己的地盤上有眾多土匪,這些匪人不僅人數眾多,而且打起仗來也是不要命的猛男群體。官府幾次出兵剿匪都是無功而返,甚至是中了土匪的埋伏。王守仁斷定這些「黑社會」在政府裡有眼線甚至是保護傘,於是打定主意,先清除革命隊伍裡的蛀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