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偉大領袖 傳播紅色文化—文化強國與立功立言立德在京開講

2021-01-09 網易

2020-12-25 16:47:27 來源: 文旅全媒體

舉報

   原標題:緬懷偉大領袖 傳播紅色文化——「文化強國與立功立言立德」在北京開講

  12月25日,為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7周年,由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原部長、少將、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前會長姚有志將軍主講的「立功立言立德的巍峨豐碑——紀念毛主席誕辰127周年」領導幹部國學大講堂(見賢思齊國學大講堂)、紅色文化大講堂在北京崇學山莊開講。

  當天的活動在「唱國歌」中拉開帷幕。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戴焰軍作總結髮言;領導幹部國學大講堂(見賢思齊國學大講堂)秘書長、紅色文化大講堂總策劃、兩會提(議)案《新時代中式正裝》起草者、倡議者齊崇峰主持了開講。

  

  姚有志將軍從毛主席參與建黨,駕駛「紅船」破浪前行,到井岡山開闢農村包圍城市、確立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三灣改編」、「古田會議」鑄軍魂,確立遊擊戰的戰略技術,再到遵義會議大轉折,踏上「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新徵程……姚有志娓娓道來,向與會者生動地再現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非凡人生與豐功佳績。

  

  戴焰軍教授在總結致辭中表示,新時代我們更要銘記歷史,不忘初心。如果沒有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率領中華兒女前僕後繼、浴血奮戰,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今天的世界地位。正是在他們的帶領下,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才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如今站在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奮鬥目標,我們堅信,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齊崇峰秘書長在主持中表示,今天我們通過紀念學習偉大領袖的智慧,並把它運用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來,對指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不僅如此,作為新時代公民,每個人要把挖掘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傳播紅色精神作為己任。近期國家再次強調「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也正是基於這個出發點。我們欣喜地看到,貴州等革命老區響應黨的號召,在建設「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方面率先行動,已走在全國的前列,為弘揚紅色文化再立新功。

  

  會上,貴州省沿河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冷緒中與國城弦歌(北京)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任王俊清籤署貴州(沿河段)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國城弦歌(北京)文化傳播中心與貴州大學等單位一起,將為貴州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的推進工作注入理論支撐。

  據悉,當天的開講活動上,因故不能親臨現場的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文化委副主任、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安庭,中共隱蔽戰線烈士劉光典之子、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劉玉平等發來視頻、賀電祝賀活動圓滿舉行。

  

  當天出席活動的嘉賓代表還有毛主席秘書胡喬木之女、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理事胡木英,毛主席的警衛戰士、中央電視臺製作中心原主任秦振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機關服務局局長李海清,文化和旅遊部離退中心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王炳義,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正局級組織員陳富,中國新時代健康集團原副總經理董永明,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副研究員牛冠恆,中國文化信息協會紅色收藏工作委員會會長秦利生,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文化產業委員會會長戴瑋霆等。《中國文化報》等十餘家媒體記者也蒞臨現場見證了當天開講活動的盛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緬懷偉大領袖 傳播紅色文化 「文化強國與立功立言立德」在北京開講
    12月25日,為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7周年,由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原部長、少將、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前會長姚有志將軍主講的「立功立言立德的巍峨豐碑——紀念毛主席誕辰127周年」領導幹部國學大講堂(見賢思齊國學大講堂)、紅色文化大講堂在北京崇學山莊開講。
  • 為時代立言立德立功
    原標題:為時代立言立德立功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的重要講話,體現了對廣大知識分子的厚愛和厚望。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在立言、立德、立功方面實現應有的責任擔當。   立言:貢獻偉大時代需要的理論和思想。
  •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經典)
    《左傳》提出了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即「立德立功立言」,並稱「此之謂不朽」。後來唐代的一位學者對這「三立」作了精闢的闡述:「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 立德、立功、立言分別指什麼
    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馮友蘭先生在《哲學的精神》(《論命運》一文)中說:「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學問、事功、道德,即古人所謂立言、立功、立德。而所以成功的要素亦有水、命、力,即天資、命運、努力。
  • 三一重工:立功、立德、立言
    於盟「立功、立德、立言是三一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解,一個企業的社會責任首先是要把企業做好。」三一重工副總裁何真臨5月22日向本報表示。在何真臨看來,「立功、立德、立言」的古訓放在企業層面有著不同的詮釋:立功,即企業要卓有成效;立德,即扶貧濟困;立言,即創造一個有益於世界的管理模式、文化理念。
  • 琅琊王氏的家風底色:立德,立功,立言
    家風是家族的精神文化傳統,關乎家族文化的底色和基調,琅琊王氏家風的底色便是立德、立功、立言。 ,若缺少文化知識的薰陶滋潤,便難有君子之風,所謂「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同樣,一個家族若缺少學識文化底蘊,其家風層次也不會太高,更難持久。
  •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有幾人做到
    古之聖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當做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並稱「此之謂不朽」。 立德 何謂立德?德,乃德行,德業。《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教育界裡也有「立德樹人」之說法。吳兢《貞觀政要》也更明確指出,「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論榮貴。」
  • 追溯歷史|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有幾個
    古之聖人,把立德、立功、立言,當做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高境界,並稱「此之謂不朽」。縱觀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能實現此目標的人物猶如鳳毛麟角。立德何謂立德?德,乃德行,德業。《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教育界裡也有「立德樹人」之說法。吳兢《貞觀政要》也更明確指出,「人之立身,所貴者惟在德行,何必要論榮貴。」
  • 以弘揚紅色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高度重視文化建設,明確提出「建成文化強國」,在部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任務中強調「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系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所創造的紅色文化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 從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來說,三方面都達到的只有劉伯溫
    「三立」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能拿到「三立」這張滿分成績單絕對比拿到「三好學生」(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難多了,要知道,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個方面都面面俱到並做到極致,比登天還難。能完美做到「三立」的人那都不是一般人,要麼是聖人,要麼接近聖人。 首先是立德。
  • 叔孫豹的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叔孫豹說,他聽古人說過:「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這個「三不朽的說法發展了春秋時期「死且不朽」的思想,從原來死於國君之手,死於宗廟之內的不朽,經叔孫豹引申為這赫赫有名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叔孫豹所謂的「三不朽」,是指一個人在道德、事功、言論的任何一個方面有所建樹,傳之久遠,他們雖死猶生,其名永遠立於世人之心,才是不朽。
  • 想提升人生格局,營銷總監應考慮怎麼去立功、立德和立言
    文/馬梓開中國古人認為一個人有三不朽,那就是立功,立德和立言。如果能做到三不朽,就是聖人。比如孔子、老子等這些人物就是聖人。時至今日,雖然現在的我們很難成為聖人,但可以向聖人靠攏,向聖人的高度靠近。對於一個營銷總監來說,想要提升人生格局,想要獲得更高的自我價值體現,完全可以從立功、立德和立言三方面出發,對自我進行要求。
  • 「道統」與「政統」,試看明清時期士大夫階層立言與立功的抉擇
    所謂三立,就是《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記載的:"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所謂立德,就是樹立功德,立功就是建立功勳,立言就是著書立說,發展繼承儒家學說。三立之中,立德是最高理想,往往是由後人來進行評判的,而立功與立言,則是士大夫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追求目標。因此,立功與立言,就成了他們畢生的追求。這種追求具化到現實中,就是"道統"與"政統"的實踐。
  • 寫作指導:曾國藩的最高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恪守「三畏」
    (60 分)振華中學將舉辦「中華名人與青春成長」徵文比賽,高三(6)班為此進行了「熱身」交流,李博同學介紹了自己了解的曾國藩;曾國藩的最高理想是「立德、立功、立言」,並以畢生的努力使之成為現實;他天資並不聰穎,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還是全縣倒數第二名;他恪守「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對自己要求極嚴;他說窮能養志氣,認為「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幾可以成大器」;他身為朝廷大員
  • 厚植「工匠文化」,示範黨課在楊浦這所學校大氣開講!
    厚植「工匠文化」,示範黨課在楊浦這所學校大氣開講!11月4日,以「印跡中國、匠心築夢、信仰鑄初心,技能成就強國偉業」為主題的「偉大工程」示範黨課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正式開講。
  • 毛澤東誕辰——緬懷偉大領袖!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緬懷偉大領袖毛主席!偉人思想永放光芒,並非虛言,讀一讀你《毛選》,看看那些真知灼見,依然能夠很好地指導我們今天的工作。思想深邃,高瞻遠矚。面對一切事物,都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
  • 王立江:立言立德,傳播正能量
    他不僅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兢兢業業不斷付出,還創建今日頭條帳號,秉持立言立德弘揚主旋律,教師育人傳播正能量的理念,先後發布文章、微頭條、視頻等3600多條,總閱讀量2500多萬,粉絲近4萬,點讚64萬。 今天的學生,是數位化時代裡生活的「原住民」。
  • 黃炎培「三立」:立言、立功、立德
    黃炎培先生一生抱一而式,成就「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成為我國近現代歷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教育家、革命家和國家領導人,垂範後世。《孫文學說》是黃炎培第一次在政治上參與的重要立言,吸取了西方機械唯物主義和自然科學知識,宣傳進化論的自然發展觀,同時,提出並系統論證了「知難行易」的認識論學說,把中國唯物主義的知行觀推進到一個新階段,奠定了三民主義的哲學理論基礎,建立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派的進化論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和認識論。
  • 聖人孔子:如何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可以說,孔子的一生,實現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堪稱一代聖賢。其中,孔子興辦教育,有教無類,培養了大批學生,這對中華文化的傳承發揮了巨大意義。同時,作為我國第一個民辦教育家,孔子提出的一系列教育理念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 給大衣哥朱之文立傳,讓我們看到某些文化人的犯忌
    給大衣哥朱之文立傳,讓我們看到某些文化人的犯忌自古以來,我們國人講究立德、立功、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謂:「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唐人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對德、功、言三者分別做了界定:「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你看這三立的順序,是先立德再立功後立言。人之無德,行之不遠,德是第一位的;功,應該是造福鄉民、回報社會,恐怕不是自己發家致富;立言的方式有多種,《論語》是孔子的弟子們為他立言,人物傳記則是外人為主人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