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冷,太陽西斜,窗外枝頭慘澹的花在風中飄零,像病中斜倚床頭的黛玉。我抬頭看了看牆上的鐘,快到下班時間了。
(圖片來源:giphy)
「閔醫生,不好了,19床病人大喊大叫要找你!」忽然,護士小徐闖進了辦公室,氣喘籲籲地說。
19床?那個膽管癌晚期的病人嗎?每天查房都是迷迷糊糊的,很少說話,怎麼會大喊大叫?我心裡一邊嘀咕著,一邊跟著小徐跑了過去。
「醫生,救救我,我不想死!」
19床的老張居然坐在了床邊,全身金黃(因為膽管癌導致的梗阻性黃疸),臉脹得通紅,揮舞著雙手,只聽得連著輸液管的輸液架被他甩得噌噌作響。
隔壁床的病人和家屬嚇得躲在了一邊,圍在門口的病人們嘰嘰喳喳,護士們安慰著他,但似乎不起作用。
他一把抓住了我的手,「閔醫生,救救我,我不想死!」
「好的好的,別著急,你先躺下吸氧,要不然怎麼救你?」「這個水就是救你的,你不好好掛水怎麼行呢?」「你比前兩天好多了,馬上就會好了」……
我和護士們一起安慰他,雖然大家都知道他已經是腫瘤晚期,身體各項指標已經非常糟糕,留給他和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但這時還有什麼方法比安慰更好呢?似乎這些「謊話」起到了一點作用,他躺回了病床,不再大呼大叫,但拉著我的手還是緊緊的,不肯放開。
「他的家裡人呢,怎麼不在?」我轉過頭去問小徐。
「他不是離婚了嘛,原來那個不是他老婆,最近他女兒也來得少了。」
「那就通知他女兒吧。」
病房圍觀的人群漸漸散去,我想起一個多月前第一次見到老張。
每次去查房,老張總是默不作聲地躺著,兩眼空空地望著天花板,有一句沒一句地回答我們的詢問。
那時的他,身邊陪著一個打扮得很時髦的中年婦女,後來才知道,原來不是他老婆。
一開始,她還隔三差五來看看老張,但一聽說他得了這個毛病,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偶爾來看看他的,是一個大學生模樣的女孩子,護士姐妹們告訴我,那是他的女兒。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越來越黃,越來越瘦,下床的時間越來越少,各方面身體指標越來越糟糕……
今天,老張怎麼會變了一個樣,難道出現奇蹟了?我心裡嘀咕著。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了竊竊私語:「會不會是迴光返照?」
「不會是真的吧,那就快了啊!」
「我覺得像!」
「來了來了,他女兒來了。」當看到女兒來到病房,老張鬆開了我的手,但忽然又有點激動起來,顫抖著嘴唇,似乎有什麼話要給女兒交代。看到心電監護儀上各項指標還都是正常的,我讓小徐繼續在病房裡面守著。
回到病房,我一邊寫著搶救記錄,一邊回想剛才人群中的竊竊私語。
「迴光返照」原來是大自然的一種景象。《辭海》裡面的解釋是:「太陽剛落到地平線下時,由於反射作用而發生的天空中短時發亮的現象。比喻臨死之前精神突然興奮的現象。」
《紅樓夢》裡面,當林黛玉得知賈府為寶玉和寶釵定親,痴情破滅,「唯求速死」。到了寶玉成親那一天,病情加重。但晚上似乎又緩了過來,以為是病情好轉,但很快就過世了。
醫學上對「迴光返照」的解釋,則是指人在臨死時出現精神短暫性的興奮、病情似乎有所好轉的一種情況[1]。
早在250年之前,國外醫生們也發現了「迴光返照」的現象並且去研究背後可能的原因,但至今還缺少確切的病例報告和研究[2-3]。
國外科學家們匯總了83個曾經在各種途徑裡面報導過的病例,這些病人主要身患腦部疾病(比如腦膿腫、腦部腫瘤、休克、痴呆、腦膜炎、精神分裂症或者其他情感性疾病等)。
這個現象的發生機制目前還在研究當中,主要是和腎上腺分泌的激素有關[2]。
腎上腺是一對非常重要的內分泌腺體,按結構分皮質和髓質。
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和鹽皮質激素,其中糖皮質激素主要用於「救急」,它能通過抗炎症、抗毒素、抗休克、抗過敏等作用,迅速緩解症狀,幫助病人度過危險期。
而髓質則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它們用於「搶救」,都能興奮心臟、收縮血管、升高血壓,因此能夠挽救休克病人。在心肺復甦搶救時,也是急診醫學常規使用的藥物。
(圖片來源:giphy)
人在瀕臨死亡的時候,在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精密調控下,通過HPA軸(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和交感腎上腺軸發出信號給腎上腺的皮質和髓質,分泌以上各種激素。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充分調動全身的一切積極因素——如病人由昏迷轉為清醒;由不會說話轉為能交談數句,交代後事;由不會進食轉為要吃要喝,這些都是在中樞神經指揮下的內分泌激素的「應急措施」,但是這種「應急措施」在生命垂危的個體身上很難長時間持續。
除此以外,人的細胞內還有一種能夠儲能、供能的重要物質叫三磷酸腺苷(ATP)[4]。
當人體遇到強烈刺激,如外來細菌病毒入侵、巨大應激甚至瀕臨死亡等嚴重情況時,ATP會迅速轉化為二磷酸腺苷(ADP),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使機體各系統、各器官迅速獲得強大動力,人就會突然表現出非凡的活力,如神志突然清醒、四肢力量增強、食慾增強。
(圖片來源:giphy)
曾有新聞報導當孩子被重物壓住身體危及生命時,母親的本能瞬間爆發出驚人的力量舉起平時不可能舉起的重物,孩子得救的同時,人們為母愛感動和喝彩,這其中的奧秘就是身體在強烈應激狀態下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的結果。
當然,這種靠一過性的力量支撐的活力只能是曇花一現。因為ATP的能量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所以人在臨終前出現的興奮也會十分短暫。短則幾分鐘,長則一兩天,生命就走向了終點,這可能是民間傳說的「迴光返照」的原理。
「快!快去看看,好像19床不行了!」小徐又衝了進來。我趕緊趕過去,只看見老張大口大口地用嘴巴喘著氣,女兒在旁邊拉著他的手,低聲地哭著、說著什麼,前妻也過來了。
心電監護上血氧飽和度只有20%多,心電圖已經變成了室顫的波形。「趕緊下醫囑!先靜脈推注腎上腺素一支,心肺復甦,準備電除顫……」
搶救進行了約半個小時,老張的生命體徵還是沒有恢復,最終還是走了。
女兒含著淚水說:「我和媽媽都謝謝你們,爸爸走得很安心。」
每個人都需要面對死亡。有些是親朋好友,有些是父母子女,還有一種死亡,是無法逃避的,那就是自己的「終點」。
無論哪一種,都是孤獨的。儘管「迴光返照」是臨終前的一種生命最後能量的短暫的閃爍,在這最後的彌足珍貴的時光裡,讓患者感到舒適從容,讓她/他們更有尊嚴地平靜離去,讓家屬做好最後的陪伴和送別,這才是「迴光返照」更大的意義所在吧!
特約作者:閔寒| 蘇州市立醫院 消化內科博士、副主任醫師
審閱專家:王春雪|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與臨床心理科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Sam Parnia. What Happens When We Die?: A Groundbreaking Study into the Nature of Life and Death. Hay House. 2008.
[2]Michael Nahm, Bruce Greyson, Erlendur Haraldsson . Terminal lucidity: a review and a case collection.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12. 55(1):138-142.
[3]Nahm, Michael, Greyson, Bruce. Terminal Lucid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chizophrenia and Dementia: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2009. 12(97): 942-944.
[4]許家和.「迴光返照」探秘.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 2005. 3: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