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十裡不如你,寫的是個什麼故事?解讀杜牧最美的《贈別》詩

2021-01-17 初衣勝雪

」聘聘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其一)

多情卻是總無情,惟覺罇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其二)唐朝杜牧《贈別》

詩文漫讀:嫋嫋婷婷的樣子,是十三歲的女孩子呀。像豆蔻梢頭,二月花清清爽爽的樣子。所有揚州城裡繁華爛漫,那些珠簾下的女孩,都趕不上你清純。

我自己有很多感慨,卻裝作無所謂。只是在離別的酒宴上,忽然覺得開心不起來。只有蠟燭能夠懂我離別的惆悵,流了一晚上的淚水。

初衣解詩:這題為《贈別》的,其實是兩首絕句。第一首是寫的一個13歲少女的清純氣質。第二首寫的是面對離別的惆悵心情。

尤其是第一首,因為清麗清純,流傳甚廣。裡面說的是什麼呢?寫的是13歲的少女,如同豆蔻花一樣的清純嬌嫩,出現在2月的春風裡,讓揚州一城的女子,都黯然失色。

豆蔻分紅豆蔻和白豆蔻,這兩種不同植物的名稱。在中國的古代,被人熟知的是紅豆蔻。並不是因為紅豆蔻,開紅色的花,因為紅豆蔻的果實是紅色的。而紅豆蔻的花,特別的纖巧清秀,是一種白中帶綠的花朵,花朵緊簇向上。

而白豆蔻花朵較大,潔白帶粉,花苞緊促下垂,也非常的好看。

我們通常認為杜牧時代的豆蔻花應該是用作藥物的紅豆蔻花,因為花枝是向上的。

二月的紅豆蔻開花,是植物春天的開始,用來形容青春期十三四歲的女孩,很是恰當。

詩人杜牧的審美,卻非常欣賞女孩子單純清純的那一面,這裡用珠簾,是形容揚州的富庶和女性的華美,來襯託著,這個女孩的清純,原本就比珠玉高貴。

所以後世用「豆蔻年華」來形容尚在天真的,十三四歲青春少女,既貼切又恰當,又惹人喜愛。

第二首是談惜別的。這可以說是作者自己心境的自述。第二首是得好在哪裡呢?它是將一個人內心的惆悵,用不動聲色的方式表現出來。尤其是「唯覺罇前笑不成」。杜牧最後用蠟燭來點明了是不肯離別的惆悵。

但是初衣告訴你,這兩首詩,寫的是《贈別》,卻一定要分開解讀。為什麼呢?因為第一首寫了清純女孩子的青春美好,是回憶,第二首才是現實。否則這首組詩最不通的地方在於,詩人如何會對一個13歲的少女,有著痛哭離別的感情?

這首組詩,是杜牧寫給一個故人女性的。杜牧見證過她十三歲,清純向上的樣子,所以在回憶裡格外動人。第二首,是多年以後遇見這個女子,這個女孩子身世跌宕,但卻善良開朗,詩人離開揚州的時候,用詩寫下了自己的惆悵的心情。

詩人杜牧,雖然曾經有過愛冶遊的名聲,但是在唐朝,我們也要分清楚,杜牧是針對誰,是在哪些場所?

作為《贈別》,能夠寫在杜牧的詩裡,並且在他死前也沒有刪掉的,一定是可以公之於眾的。那麼我們就要好好研究一下,這個女孩的背景。

因為不斷有人說,這首組詩是送給歌妓張好好的。

在唐朝,有歌舞天分的女孩子,是可以入選高檔的教坊行業的。這個通常是有著皇家或者政府的薪水,從事著歌舞藝術表演,為皇家或者王府或者地方政府的一些宴會進行演出,地位肯定是比普通人要高的。這個不屬於低端的賣笑職業。

那麼杜牧所見到的張好好,是一個13歲的有著歌舞天分的清純女孩。在作者的第一首詩裡,回憶了這個女孩十三歲清新向上的樣子。非常的流利生動,寫出了她與眾不同的美和氣質。全詩沒有一點點怠慢。因為那個13歲的女孩,是不可以使人輕慢的。

多年以後,詩人見到張好好,這個張好好,不但嫁了人,還為人所拋棄,在街上為生活賣酒。但這個張好好,有著與眾不同的月亮,一樣的氣質。她沒有感懷自己的身世,反而十分關切的詢問杜牧為什麼,這麼年少就白了頭髮,你的那些朋友哪裡去了?詩人非常的感動。詩人寫下了《張好好詩》來記錄這段交往,這個中間沒有一點點輕薄豔冶,有的只是一種知心的溫暖和惆悵。了解了這個故事,我們就能讀懂第2首詩真正的含義。

那不是一般的男女情愛,更飽含了歲月的滄桑與惆悵。因為作為尚未得志的杜牧,和這個已經落魄的歌女,有著心理上的相惜,也就非常惆悵短暫的相逢。而唯覺樽前笑不成,正是這種惆悵的極致。端起酒杯來,卻口裡無味。而這根蠟燭替人垂淚,不僅僅是有離別的傷感,更是含著身世的憂傷。因為自己的將來又在何處呢?

看見美,就是看見了最好的自己。作者用濃墨重彩的來寫下了一個女孩子的13歲。其實也是緬懷著自己的青春。用心情寫下的飽滿的麗句,自然也就打動了所有的人。

春風十裡,不如的永遠是逝去的年華。

讓我們重讀這首小詩:「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罇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歡迎留言置評。

相關焦點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例如筆者接下來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贈別》,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愛情詩。贈別 杜牧 (唐)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這首詩是公元835年,杜牧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準備離揚州奔赴長安時所作。當時,他在揚州結識了一位歌妓。這位歌妓年輕貌美,氣質不凡,頗有才華,對杜牧一見傾心。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例如筆者接下來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贈別》,也是一首非常唯美的愛情詩。  贈別  杜牧 (唐)  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 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是公元835年,杜牧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準備離揚州奔赴長安時所作。當時,他在揚州結識了一位歌妓。
  • 「春風十裡不如你」,你知道它真正的情感出處與文化來源嗎?
    在年輕人所熟知的感情用語裡,「春風十裡不如你」就是其中極為流行的一句,大家往往用這句話表達自己對某個人的愛戀之意,以寄託自己的深情與愛慕之意。其實這句話本是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贈別:聘聘嫋嫋十三餘》一詩中,是詩人用來辭別佳人之作,以此詩來抒發自己的依依惜別與不舍之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如今的網絡用語實質上也是對詩歌文化的一種傳承。
  • 杜牧為贈別歌妓,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千年來廣為傳誦!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贈別二首·其二》,便是杜牧為贈別歌妓所寫的一首詩。公元835年,也就是大和九年,杜牧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即將離揚州奔赴長安。所以杜牧不得不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別。至於這位歌妓姓甚名誰,史書並無記載,但杜牧的《贈別二首·其一》中卻描繪了她的形象,即「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贈別》二首,杜牧揚州一夢醒於此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贈別其二多情卻似總無情, 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這兩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所作。當時的創作背景是,杜牧在大和九年,由淮南節度使掌書記升任監察御史,在離開揚州奔赴長安之際,與在揚州結識的歌妓分別之作。
  • 春風十裡、豆蔻年華,明白這些詞最初的含義,你都不好意思說出口
    讀古文要讀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要聯繫上下文,來理解,不能只看某幾個字的字面意思,這樣就很容易搞錯。比如前段時間很火的春風十裡,還有流傳了很多年的豆蔻年華。這些詞本來的意思是很那啥的,如果你知道的話,估計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兩個詞。春風十裡和豆蔻年華的出處相同,都是源自唐朝詩人杜牧的一首詩——贈別。全文共八句,我們就貼上和這兩詞有關的四句。
  • 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是詩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所作。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春風十裡揚州路」這句詩到底什麼意思,為什麼被這麼多人用錯了
    晚唐時最傑出的兩位詩人絕對是杜牧與李商隱,還被人們稱之為「小李杜」,與盛唐時的李白杜甫相提並論。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這首作品則是出自於杜牧之手,杜牧的才華自然是不需要多說的,只可惜他的命運真的是非常坎坷,終其一生抑鬱不得志,空有滿腔才華卻無處施展,就如同他在詩文中自嘲的那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 杜牧的這首詩,短短4句,堪稱誇人典範!
    譬如,漢代音樂家李延年創作的樂府詩《李延年歌》中就有「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之句。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為了誇楊貴妃好看,寫下了著名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當然,諸如此類詩歌作品,不勝枚舉。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晚唐詩人杜牧的一首《贈別·其一》,來具體看看文人怎樣浪漫的誇女生好看?
  • 杜牧這首詩短短4句,堪稱誇人典範
    代宮廷音樂家李延年讚美一位絕代美女的詩歌,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名句,「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詩仙李白當年在長安出任供奉翰林,曾寫下誇讚楊貴妃的《清平調》,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除此之外,還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膚如凝脂,面如白玉」,「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其實,杜牧曾經為自己相好的寫下兩首贈別詩
  • 杜牧對風塵女子的讚美,成了所有少女的通稱
    杜牧對風塵女子的讚美,成了所有少女的通稱文/炎炎談歷史常聽人形容少女「豆蔻年華」,只知道意思是表示花樣年華,而且很貌美,至於為什麼有此稱謂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並且還是詩人杜牧對一名紅顏知己的依依不捨就鮮為人知了。
  • 讓歐陽修和杜牧告訴你,男人喜歡怎樣的女人
    杜牧年輕時,恃才傲物,放浪形骸,在揚州過了十來年花天酒地的生活,後來要回長安,對於自己心愛的揚州還是依依不捨,於是寫了二首《贈別》詩,其一為: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詩詞丨致女人,春風十裡不如你,三裡桃花不及卿
    春天是什麼?拂過鄉村原野的暖風說:是落葉的樹幹泛出了新綠,是冰封的池水漾起了漣漪。春天是什麼?山澗叮咚的泉水說:是滋潤世間萬物的乳汁,是優美旋律奏響的生命讚歌。春天是四季中的最美,你是人海中的唯一。今天是三月八日,專屬於女神的日子,最美的祝福送給你們。
  • 淡煙疏雨落花天——意境最美的十首唐詩,每一句都值得細細品味
    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意境最美的十首唐詩,每一句都值得細細品味。1、流水斷橋芳草路,淡煙疏雨落花天。秋成準擬重來此,沉醉何妨一榻眠——牟融唐詩的意境有多美?唐詩的意境甚至可以比一幅山水畫更加讓人為之神往。比如牟融的這首《陳使君山莊》,前兩句雖然只有短短十四個字,卻一字一景,就如同我們自己去十裡春風中踏青。流水落花、芳草斷橋、淡煙疏雨,美得仿佛身處夢境。
  • 杜牧,低級趣味的揚州夢
    春風十裡揚州路古代揚州是個大染缸,白的進來黑的出去。就拿杜牧來說,他26中進士後雖在朝廷做一些小官,但並未墮落。十年一覺揚州夢不過杜牧還是重感情的,他對一個13歲的青樓女子戀戀不捨,還特意為她寫了贈別詩:娉娉嫋嫋十三餘 ,豆蔻梢頭二月花。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杜牧為何會有「豆蔻」來形容妙齡少女?看了真實的豆蔻,我懂了!
    記得讀中學的時候,我們的校長在廣播中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開頭說了一句,你們都處於豆蔻年華,要好好珍惜……然後我們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就把教室內的廣播關了,在黑板上寫上「豆蔻年華」四個字,跟我們講,豆蔻年華專指女子十三四歲,校長這麼用是錯誤的。所以,我對這個成語記得非常牢。那麼,杜牧為何要用豆蔻來比喻女子呢?
  • 為何杜牧因這詩被罵
    接下來杜牧就像變成了一個「問題青年」,處處惹爭議,他的詩風則由俊爽變得很有味道。「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連調侃人都能這麼唯美;「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是寫給一個煙花女子的,火遍網絡的「春風十裡不如你」就是從這兒來的;「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除了小杜,哪個文人還敢這麼「不檢點」?
  • 春風十裡不如你辛夷和妖刀結局是什麼 楊玥劇透兩人在一起?
    春風十裡不如你辛夷和妖刀結局是什麼 楊玥劇透兩人在一起?­  辛夷是秋水的同班同學兼室友,女友妖刀,和秋水、小白、小紅是好基友,四個人經常形影不離,吃遍背景大街小巷的美食!外表痞痞的,曾給多為女生寫一樣的情書,在校友聚會上結識了女友妖刀,把妖刀奉為女神,但後來女友妖刀離開辛夷出國。
  •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名篇
    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在揚州市他碰到了意中人,一名令他動心的立即,前邊說過杜牧曾經愛過很多人,那樣就要否認他的真心實意,因此 他在這首詩中所呈現出來的真心,那就是發自內心,他是真心實意鍾愛這位立即,僅僅他迫不得已離去揚州市。
  • 「白雲蒼狗」這麼文藝,但你可知杜甫原詩有多現實嗎?男人不容易
    先說經常被用作表白的「春風十裡不如你」,這個話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但卻不知其實並不是很適合表達愛意。這話是從杜牧的《贈別》中化用而來,原句是「春風十裡揚州路」,當年杜牧這是送給一個風塵姑娘的。同樣的,李白的「樹深時見鹿」,也經常被很多人用來表白,還寫成了「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